烏克蘭總統維克託•亞努科維奇於12月3日至6日對進行了國事訪問,昨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舉行會談,雙方批准《中烏戰略夥伴關係發展規劃(2014-2018年)》,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友好合作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於進一步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在進一步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中,中國重申了保護烏克蘭不受核武器威脅的承諾。中國於1994年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1995年向同樣放棄核武器的哈薩克斯坦提供安全保證。
這次的聲明中寫道,中方高度評價烏方單方面放棄核武器,以無核武器國家身份加入1968年7月1日籤署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中方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984號決議和1994年12月4日中國政府關於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的聲明,承諾無條件不對作為無核武器國家的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並在烏克蘭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種侵略威脅的情況下,向烏克蘭提供相應安全保證。
中烏籤署深化戰略夥伴關係聲明 中國重申保護烏克蘭不受核威脅
烏克蘭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
1991年底,前蘇聯解體成15個國家,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4國達成協議,由俄羅斯成為原蘇聯核武器的唯一擁有國,其他3國要把核武器拆運到俄羅斯處理。
剛獨立的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留在其境內的全部核武器,成為世界上繼美俄之後的第3個核大國。烏克蘭不僅擁有130枚SS-19飛彈、46枚SS-24飛彈,而且還具有製造SS-18、SS-19、SS-24三種分導式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的能力。烏克蘭還繼承了蘇聯遺留下來的19架圖-160戰略轟炸機。這種轟炸機是世界上威力強大的戰略轟炸機,每架可攜帶12枚戰略核飛彈。此外,在烏克蘭儲存的其他戰略飛彈核彈頭和戰術飛彈核彈頭還有1272枚之多。
烏克蘭於1994年和俄羅斯、美國籤署協議,同意銷毀其境內從蘇聯核武庫中繼承的全部核武器,並隨後加入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維持一支核力量使烏克蘭在經濟上不堪重負。而美、俄出於防止核擴散的需要,也願意以經濟援助等手段使烏克蘭銷毀境內的核武器。
烏克蘭面臨的外部安全環境也決定了烏克蘭沒有保留戰略核飛彈的必要。華約解散後,俄羅斯就宣稱,俄羅斯的核武器不會針對獨立國協國家。1995年,包括烏克蘭在內的獨立國協國家元首會議共同批准了《集體安全條約成員宣言》,明確規定了俄對獨立國協國家承擔核保護的義務。為了使烏克蘭順利銷毀核武器,美國也向烏克蘭提出了書面安全保證。而烏克蘭銷毀核武器後,5個核大國又分別宣布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中國政府在1994年12月4日發布關於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的聲明,承諾無條件不對作為無核武器國家的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並在烏克蘭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種侵略威脅的情況下,向烏克蘭提供相應安全保證。
1995年,中國還發布了向哈薩克斯坦提供安全保證的聲明,表示中國完全理解哈薩克斯坦希望得到安全保證的要求。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是,無條件不對無核國家和無核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這一原則立場適用於哈薩克斯坦。中國政府呼籲所有核國家作出同樣的保證,以增進包括哈薩克斯坦在內的所有無核武器國家的安全。
2001年10月30日,烏克蘭最後一個可用於實戰的SS-24飛彈發射井在炸藥的巨大威力下變成了一片廢墟,烏克蘭完成了其解除核能力的最後一項工作。
在2010年4月中旬於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期間,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和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會談,承諾在國際社會必要的技術和資金援助下,於2012年前將該國現存的所有高濃縮鈾移出本國,這意味著這個前蘇聯國家將放棄發展核武器。亞努科維奇稱,烏克蘭將對其民用核計劃進行改造,使民用核反應堆靠低濃縮鈾運轉。美國將對烏克蘭的這一轉換提供經濟和技術支持。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負責人謝爾蓋•基裡延科3月23日宣布,繼22日從烏克蘭撤出109公斤高純度濃縮鈾燃料後,俄將於25日從烏克蘭撤出最後20公斤高純濃縮鈾,自此,烏克蘭境內將不再存有「核武器級」濃縮鈾。
以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於進一步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於進一步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邀請,烏克蘭總統維克託•亞努科維奇於2013年12月3日至6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國事訪問。
兩國元首在親切友好、相互信任的氣氛中,就中烏關係現狀和發展前景,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兩國元首高度評價中烏關係發展成果,指出建立和發展戰略夥伴關係是正確的歷史選擇,拓展和深化雙方各領域合作具有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下稱雙方),根據雙邊關係最新發展及國際和地區形勢的深刻變化,基於進一步深化中烏戰略夥伴關係的共同願望,決定全面推進兩國政治、經貿和其他領域交流與合作,聲明如下:
一
2013年12月5日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友好合作條約》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中烏關係邁上更高發展水平。條約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概括了中烏關係的主要原則和成果,將兩國和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雙方決心以條約為兩國友好合作的法律基礎,恪守1992年建交以來中烏籤署的所有文件確立的各項原則,推動中烏戰略夥伴關係不斷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二
雙方強調,在涉及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是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內容。雙方相互堅定支持對方根據本國國情選擇的發展道路,支持對方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政治社會穩定,發展民族經濟所做的努力。
任何一方根據本國法律及其參加的國際條約不得允許在本國領土上成立任何損害另一方主權、安全或領土完整的分裂、恐怖和極端組織或團夥,並禁止其活動。
烏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國和平統一大業。
中方高度評價烏方單方面放棄核武器,以無核武器國家身份加入1968年7月1日籤署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中方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984號決議和1994年12月4日中國政府關於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的聲明,承諾無條件不對作為無核武器國家的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並在烏克蘭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種侵略威脅的情況下,向烏克蘭提供相應安全保證。
三
雙方一致認為,深化中烏戰略夥伴關係面臨的重要任務是把兩國高水平的政治關係優勢轉化為各領域合作的實際成果。為此,雙方批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戰略夥伴關係發展規劃(2014-2018年)》,將採取切實措施全面落實該規劃,重點加強以下合作,以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繼續保持密切的高層交往,促進兩國政府、立法機構、政黨等開展全面交往,完善高層和其他各級別會晤和對話機制,擴大地方交流與合作。
充分發揮兩國政府間合作委員會作用,大力推進委員會工作順利開展,定期舉行委員會及其各分委會會議。雙方高度評價2013年9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所取得的成果,表示願根據雙方合作需要建立新的分委會或在現有分委會框架內設立工作組。
優先開展和加強農業、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金融、高科技、航空、航天等領域務實合作,穩步推進大型合作項目。深入挖掘合作潛力,積極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和方向,促進兩國經濟合作平衡發展。
擴大和支持兩國實業界開展相互投資,共同努力改善投資和經營環境。
加強雙邊和多邊層面的執法安全、司法、預防和消除緊急狀態領域合作,並根據需要建立新的對話和聯絡機制。
大力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人文合作,積極推進人文合作的機制化建設,加強文化、教育、新聞、旅遊、醫療衛生和體育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擴大民間往來和青少年交往,以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鞏固兩國世代友好。
四
雙方將根據國際法、雙邊條約和各自法律,採取有效措施促進雙方人員往來,保障對方國家公民和法人在本國境內的合法權益,為深化中烏各領域合作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五
雙方將繼續加強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內的對話與協作,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保持密切溝通與配合,為兩國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雙方指出,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和推動國際合作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雙方主張切實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雙方願在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及其他犯罪活動方面加強合作。
雙方願與國際社會攜手努力,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進程,共同應對全球性和區域性挑戰,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雙方主張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進程,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和歧視行為。
六
烏克蘭總統維克託•亞努科維奇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方便的時候訪問烏克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表示感謝並愉快地接受了邀請。訪問時間將通過外交渠道商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 烏克蘭
主席 總統
習近平 維克託•亞努科維奇
二0一三年十二月五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