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行業研究之人工晶體發展機會專題報告

2020-11-06 未來智庫

1.預計人工晶體植入為增長最快眼科細分領域之一

白內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眼科疾病主要分為眼前部疾病、眼後部疾病,其中白內障疾病為全球範 最常見的致盲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 35%的盲症、25%的中重度視力損傷等來自未及時 治療的白內障。目前唯一確定有效的治療手段為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療法。

眼外科中白內障耗材佔比高,人工晶體植入為增長最快領域之一。根據眼科醫療龍頭企業愛爾康(Alcon, Inc.)的估算,2017 年,全球眼科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總計約 230 億美元,預計 2018 年至 2023 年複合 增長率為 4%。其中眼外科市場規模總計約 90 億美元,預計 2018 年至 2023 年複合增長率為 4%;視 力保健市場規模總計約 90 億美元,預計 2018 年至 2023 年複合增長率為 4%。在細分領域中,植入性 產品(人工晶狀體、青光眼手術產品等)預計 5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6%,將成為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

中國是世界上盲症和視覺損傷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國內白內障患者佔比為 32.5%。我國眼科疾病 患者基數大,老年患者人群中白內障發病率較高,在 60-89 歲白內障發病率達到 80%,90 歲以上老年 人的發病率達到 90%。從中國視力損傷因素佔比情況來看,白內障佔比為 32.5%,為第二大造成視力損 傷的疾病。

2.人工晶體植入為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手段,目前中國手術率低

2.1 白內障發病必然,老齡化加劇拓展國內市場

白內障發病必然性。誘發白內障的物質和因素是多種多樣的,目前可分為年齡相關性、代謝性、外傷性、 中毒性、並發性、先天性等多種誘導因素。其中,老年患者多發,且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發病率提高。 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統計,60 歲至 89 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是 80%,而 90 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 率達到 90%以上。

中國老齡化加劇,白內障患者持續增長。目前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自 2010 年至 2019 年中國 65 周歲 以上人口佔比由 8.07%提高到 11.47%。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白內障患病人數持續增長。根據國際防 盲協會(IAPB)2019 年發布的《World report on vision》,預計 2020 年中國患白內障人群(45-89 歲) 約達到 1.32 億人,其中年齡相關性白內障人群預計達到 9383 萬人,因白內障失明(最佳矯正視力<0.05) 的人群(45-89 歲)預計達到 1332 萬人,因此人工晶狀體長期需求不斷加強。

2.2 白內障手術治療方式不斷優化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有效方法,目前手術可實現切口小、時間短、恢復快。根據白內障治療共識來 看,手術治療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隨著治療設備與技術的發展,目前主流的白內障手術有著切 口更小、手術時間更短、術後恢復更快等特點。因各地區醫療條件所限,切口較大、需要縫合的囊外摘 除術是基層醫院主要的手術方式;切口小、無縫合,手術時間短,術後視力恢復快的超聲乳化術、飛秒 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成為我國城市地區的主要手術方式。

老年性白內障傳統手術患者住院天數持續下降,綜合治療投入提升。從老年性白內障出院患者的追溯來 看,2005 年至 2018 年,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由 5.9 天下降到 3.6 天,治療效率有效提升。住院患者 的人均檢查治療費用基本穩定,人均手術費用呈現增長態勢。

白內障治療的精準性手術時代來臨。以往白內障手術僅單純的為了復明,但現代白內障手術已經把改善 「功能性視力」為目標,越來越多的患者也逐漸對術後視覺質量和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屈 光性白內障手術時代開啟,關鍵的設備、手術技巧與更優的人工晶體已經實現突破。

2.3 人工晶體更加接近自然晶體,由點視力向連續視力演變

材料的優化,設計更新,人工晶體性能更加接近原生晶體。人工晶體最早於 1949 年上市,經歷了三 個主要發展時期;1994 年以後由於人工晶體的材料的優化,實現了手術微切口;在 2005 年以後,非球 面的摺疊式人工晶體上市,該類軟性人工晶體可以針對不同的患者,實現更加接近人自然晶狀體的功能。

由點視力向連續視力的演變。1958 年,單焦點人工晶體上市,能基本解決白內障患者「看得見」的問題,是目前常用的人工晶體。但患者看清楚一個點,比如看遠處或近處清晰。1987 年,雙焦點人工晶體上 ,患者能夠看遠和看近,讓患者術後擺脫眼鏡;2010 年,三焦點人工晶體上市;在 2014 年新無極 變焦晶體上市,通過材料技術革新實現由單焦點延長成為焦線,患者視力由遠、中、近三個焦點延伸至 焦點之間任何一點,通過模擬人眼連續變焦功能,消除了多焦點人工晶體在遠中近視力轉換中的跳躍感, 在一定範圍內達到連續視程,減輕了多焦人工晶體的眩光光暈問題,讓患者在夜間也能獲得良好的視力。

2.4 中國白內障手術率持續提升,依然處在世界較低水平

中國白內障手術率依然處於低水平。受益國內醫療政策、醫療服務的改善,我國 CSR 快速提升,但仍 與海外國家有較大差距。從 2011 年至 2018 年,我國 CSR 由不到 1000 發展到 2662,比較美國 (CSR=12700)、日本(CSR=12400)、歐洲(CSR=11400)、印度(CSR=5600),我國 CSR 水平與 他們相差 2.1-4.8 倍,仍處於低水平。2019 年至 2025 年,預計我國 CSR 將由 2662 增加到 4287,人 工晶狀體的需求也將隨之增長。

手術治療的有效滲透改變白內障用藥結構,滴眼液用藥佔比提升。從白內障用藥結構來看,白內障滴眼 液的用藥比例最大,自 2011 年以來,隨著我國白內障手術率的有效提升,白內障滴眼液作為輔助用藥 的比例有所提升,而口服藥物因治療效果的不顯著,使用比例則明顯下降。

3.政策支持推動眼科發展,集採加速人工晶體市場滲透

2020 年 CSR 目標提前實現,政策持續助力眼科醫療服務發展。2016 年《「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劃》 提出,增強白內障復明意識,大力提高白內障手術數量和覆蓋率。提到在 2020 年,力爭實現縣級綜合 醫院普遍開展眼科醫療服務,90%以上的縣有醫療機構能夠獨立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到 2020 年底全 國 CSR 達到 2000 以上,農村貧困白內障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等。截至 2018 年,我國每百萬人白內障手術率(CSR)已提升至 2662,提前實現了目標。

國內市場中低端人工晶體為主,產品體系呈現紡錘形分布。國內高端人工晶體價格 4500 元以上,市佔 率約 10%;中端人工晶體價格 1600-4500 元之間,市佔率約 50%;低端人工晶體價格 800-1600 元之 間,市佔率約 30%;基礎款人工晶體價格 100-500 元之間,市佔率約 10%。隨著帶量採購的逐漸鋪開, 高值耗材的限價措施會在全國範圍內逐漸實施,預計高價晶狀體的使用佔比會降低,中低端產品的使用 率會隨著使用量的提高而增長。

人工晶體帶量採購省份的全國覆蓋率高達 70.97%。截至 2020 年 9 月,全國範圍內的軟性(可摺疊) 人工晶體帶量採購項目總計 6 個,覆蓋了兩個省級聯盟項目、三個省級項目、一個市級項目,遍及全國 22 個省份和 1 個兵團,在全國 31 個省(市、區)中佔比達到 70.97%,是當前醫用耗材開展帶量採購 的地區覆蓋率最高的品種,預計也是首先在全國範圍內推開帶量採購的品種

人工晶體帶量採購政策逐漸完善,帶量讓企業更充分競爭。從 2019 年 7 月起,安徽開啟首個人工晶體 帶量採購談判,採購政策中圈定了中選品種,但未確定明確的採購量。隨後江蘇、京津冀聯盟、省級聯 盟等逐漸開展,其中兩個聯盟採購明確確定了累計採購量,隨著各地不斷推出更綜合全面的遴選機制, 帶量採購模式逐漸成熟。

人工晶體集採的平均價格持續下降。根據目前人工晶體進行的 6 次集中採購結果來看,安徽作為首個開 展人工晶體集採的省份,以全國最低價、本省實際採購價、「兩票制」的第一票價格為參考,談判議價平 均降幅為 20.5%,江蘇談判議價平均降幅為 26.9%,京津冀聯盟是明確提到集採量的談判項目,談判議 價平均降幅為54.2%,為其他地方開展集採工作提供了明確的參考,十省聯盟談判議價平均降幅為44.0%, 上海談判議價平均降幅為 50.0%,從整體的統計數據來看,人工晶體談判項目的整體平均降幅約 35%以 上。

隨著集採工作的逐步鋪開,產品平均價格降幅逐漸增大,進口品牌依然保有優勢。從京津冀九省聯盟的 集採中選價格來看,進口品牌依然具有非常明顯的價格優勢,進口產品的平均中選價約為 2275.8 元/片, 而國產品種平均中選價僅約 1412.4 元/片。對於企業盈利水平而言,眼科耗材的出廠價約為終端價的 20%~30%或更高,因此終端價格 50%左右的降幅基本不傷及出廠價。但在京津冀 3+N 集採裡中選的尼 泊爾企業,在用量比較大的組中報價降幅 80%以上,會導致企業面臨著成本控制壓力。

進口品牌產品中標產品價格、數量優勢依然明顯。從國內人工晶體帶量採購的結果來看,國際巨頭愛爾 康共計 20 條產品中選;博士倫及強生(視力康、眼力健)在 5 次談判中均有品種中選,且強生產品的 價格依然保持較高水平;卡爾蔡司因產品類型最齊全,在集採中共有 12 個不同產品中選。國產品牌中, 昊海生科的基礎性產品中選,平均價格降幅約 40-50%;愛博諾德以中高端市場為主,採購量相對少, 價格降幅相對小。

擁有優質產品梯隊的企業將具有更強的價格抗壓能力。隨著集採全面鋪開,低端型、基礎型、用量比較 大的產品價格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擁有更優產品梯隊的企業可以通過加強產品組合銷售來抵消某個 品種大幅降價的影響,且未參加集採的院外市場將成為出廠價受影響較小的品種的重要銷售渠道。

白內障手術醫保支付價格提升。眼科醫保報銷比例偏低,整體約為 20%,主要系價格較高的屈光手術、 視光服務均為自費項目,而白內障手術作為國家重點鼓勵的眼科醫療服務項目,一般而言,報銷比例約 80%-100%,且各地區的報銷比例稍有不同,不同品牌人工晶體的報銷比例也有不同。在醫改前,眼科 白內障手術醫保指導價格為 983 元,醫改後,根據不同的手術方式,白內障手術醫保指導價格範圍為 898 元-1600 元,價格最高上浮 62.77%,以便提升眼科醫療服務質量。

4.國產人工晶體客戶群體突破,有望加速市場滲透

海外巨頭壟斷全球市場。目前,愛爾康(美國)、強生(美國)、博士倫(美國)、蔡司(德國)四大眼 科醫療器械公司掌握了人工晶狀體主要的先進技術,2018 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中,愛爾康市佔率 31%, 強生市佔率 22%,博士倫市佔率 6%,豪雅市佔率 6%,蔡司市佔率 4%,CR5= 69%。其中,國產品 牌在全球市場逐漸嶄露頭角,2018 年昊海生科的產品銷售額市佔率達到約 1.6%,2019 年,愛博諾德 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按金額計算約為 0.75%。

國產品牌昊海生科、愛博諾德搶佔國內中低市場。從中國市場來看,海外企業產品遍布國內市場高中低 端的領域,本土企業目前僅在中低端人工晶體市場佔據優勢。從 2016 年至 2018 年,中國白內障手術 穩步提升,在 2018 年,中國人工晶體銷量約 373 萬片,人工晶體銷售額約為 25.47 億元,其中昊海生 科銷量約 110 萬片,市場份額達到約 29.73%,愛博諾德銷量約 29.69 萬片,市場份額約 8.03%。

帶量採購有望加快國產替代,促進優秀國產品牌更快成長。以我國白內障歷史手術量和人工晶狀體價格 的歷史價格為基準,假設 2021 年及之後帶量採購政策在全國範圍內完全推開,根據安徽省帶量採購人 工晶狀體的降幅水平,帶量採購全面推開後平均價格假設下降 20%,我國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將趨向 更加穩健地釋放。長期來看,各地開展的帶量採購,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進口替代,提升國產品牌的市場 滲透率,行業集中度將有望提升

從客戶群來看,優質的視力訴求將不斷提升。從 2013 年的 1510 人次的人工晶體植入的樣本反饋來看, 隨著患者教育的深入、重點人群的篩查與經濟條件的提高,工作中腦力勞動成分比例逐漸提高,白內障 患者治療年齡逐漸前移,手術窗口期前移,術前視力≥0.1 患者比例提升;隨著退休年齡的延遲,有較 高視力要求的患者比例逐漸提升。優質客戶群的選擇,將給國產品牌更多的發展空間。

5.投資建議

上文我們分析了白內障治療領域的發展現狀與潛力,我們建議關注圍繞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東興證券)

如需完整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www.vzkoo.com。

相關焦點

  • 眼科行業:人工晶體集採來臨 國產品牌迎來發展機遇
    投資摘要:  預計人工晶體植入為增長最快的眼科細分領域之一。白內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35%的盲症、25%的中重度視力損傷等來自未及時治療的白內障。目前唯一確定有效的治療手段為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療法。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眼內人工晶體行業現狀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眼內人工晶體行業現狀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專門針對眼內人工晶體產業的調研報告,採用客觀公正的方式對眼內人工晶體產業的發展走勢進行深入分析闡述,為客戶進行競爭分析、發展規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本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得到了眾多眼內人工晶體產業鏈各環節技術人員及營銷人員的支持和幫助
  • 眼科|白內障剋星-人工晶體進化史和賽道分析
    這使得眼科醫生可以通過3毫米的小切口植入IOL,相比於不可摺疊的IOL需要 5-7毫米切口,可以說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90年,第一個被FDA批准的可摺疊人工晶體是Allergan公司的矽膠鏡片人工晶體,可摺疊IOL已成為現在最普遍植入的鏡片。
  • 眼科行業深度報告(上):黃金賽道,未來可期,附重點企業分析
    眼科專病或視覺系統疾病,通常研究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眼視光學,治療青光眼和視神經病、白內障等多種眼科疾病。常「自我診斷」 或忽視,或耽誤治療時間進展致盲;(3)國產眼科藥品和器械發展處於初期階段,國 內眼科基礎研究和技術積累相對薄弱,部分眼疾缺乏治癒方法,僅能緩解,藥品和器 械均以進口為主導。
  • [創響北京]愛博諾德:打造民族品牌的人工晶體
    以下是採訪實錄:致力創新 高端可摺疊人工晶體研發進入領先行列千龍網記者:請問貴公司如何看待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而貴公司在創新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創新方面又遇到過哪些瓶頸?對於「雙創」類企業的發展環境,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 人工虹膜、人工角膜內皮、人工玻璃體的發展
    到了18世紀,義大利眼科學家Tadini首次提出要用特殊打磨的水晶玻璃球來矯正無晶體眼,也就是人工晶體的概念,但真正臨床突破則是到1949年二戰結束後,英國Harold Ridley爵士完成了第一例人工晶體產品的植入,由此開創了沿用至今的人工晶體技術路線。
  • 從愛博諾德看人工晶體發展歷程
    一片0.02克的人工晶體、一年賣出30萬片、2019年前九個月營收破億,愛博諾德的成功與他們攻克高分子醫用材料密不可分,今天我們來了解醫械人工晶體材料的發展過程。壹擬科創板IPO的愛博諾德實現人工晶體國產替代近日,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科創板獲受理。據招股書,公司是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也是國內產銷量最大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之一,已上市多個系列眼科高端醫療器械,涵蓋白內障、青光眼和眼視光等領域。
  • 三焦點人工晶體備受矚目 滿足白內障與老視矯治新需求
    研討會匯聚了來自國內外的百餘位眼科專家,聚焦全球屈光性晶體技術的最新進展,深入交流三焦點植入手術一體化解決白內障及老視問題的臨床應用體會,分享前沿的學術成果。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姚克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張勁松教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張銘志教授、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張晗教授及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葉劍教授出席了屈光性白內障最新進展專題研討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姚玉峰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畢宏生教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趙桂秋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4醫院高曉唯教授
  • 三焦點人工晶體,如今可用於高度近視了
    「三焦點」人工晶體,是從單焦點和雙焦點人工晶體上發展而來的。單焦點和雙焦點人工晶體大多用於白內障患者的人工晶體置換,單焦點能夠解決看近的問題,但看中距離和遠距離則較困難;而雙焦點可以解決看近和看遠的問題,但看中距離則很困難。
  • 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顯示,用生物材料開發出來的醫療器械和人工器官產品,如人工心臟或心臟輔助裝置  《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在多年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人工器官生物材料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人工器官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1-2027年)顯示,用生物材料開發出來的醫療器械和人工器官產品,如人工心臟或心臟輔助裝置,人工心臟瓣膜、人工肝、人工腎、人工血管、人造皮膚、人工乳房、人工肌腱、人工 假肢、人工種植牙、人工陰道、人工陰莖
  • 建陽眼科打造蘇北眼科行業的「領頭羊」
    30多年的改革創新中,從一所鄉鎮醫院的一個科室,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由鄉鎮搬遷縣城重建,規模宏大、科室齊全、設備先進、人才翻番……,院長葛正光說:「醫院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幾十年來的積累。更新設備 強化醫療實力為了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醫院制定了近、遠期相結合的發展思路目標,依靠硬體投入和技術創新,精湛的醫術和國際一流的精良設備支持,創建了準分子雷射治療近視專科,白內障、青光眼、兒童弱視等專科。
  • 鄭州普瑞眼科醫院:面對種類繁多的人工晶體,究竟選擇哪種晶體更好呢?
    許多老年朋友對白內障這個疾病並不陌生,但是對於術中需要更換使用的人工晶體卻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患者抱有這樣的想法,「我先裝個便宜的,過幾年想換再換」。白內障手術植入的人工晶體真的可以隨個人喜好隨意更換嗎?鄭州普瑞眼科陳剛院長解釋:人的眼球結構脆弱,多次手術會對眼睛的功能造成損害,對大多數患者來說,白內障手術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手術,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晶體非常重要。
  • 最新眼科行業深度解讀:市場已達千億規模,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3%
    7月中旬,領投智庫發布《眼科行業深度報告》,報告指出,以常見眼病來說,青少年近視人口數預計在 1 億左右、成年近視人口數 4.5 億以及黃斑眼底病變疾病約 6400 萬人。(來源:本報告第四部分:中老年:白內障是基礎,乾眼症是未來)以下是報告全文。01小眼睛,大世界眼睛是人體重要感覺器官之一,超過 90%的感官外界信息通過眼睛獲取,卻常被人們所忽略。眼科專病或視覺系統疾病,通常研究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眼視光學,治療青光眼和視神經病、白內障等多種眼科疾病。
  • 我國人工晶體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
    談起國產人工晶體的現狀,解放軍總醫院眼科主任李朝輝直言不諱。人工晶體是人工合成材料製成的一種特殊透鏡,是手術治療白內障的最重要材料,通過手術摘除白內障患者渾濁的晶狀體,將人工晶狀體植入眼內替代原來的晶狀體,可以使白內障患者恢復視力。人工晶體大致可分為硬式和軟式兩種。
  • 做白內障手術人工晶體越貴越好?眼科醫生提醒:別只看價格
    作為一種「無毒副作用」的藥物,可以讓混濁的晶狀體返老還童,重新透明而避免手術之苦。因此很多老人會花重金購買這些「名貴藥材」製作的各種「治障丸」「復明散」「亮睛貼」之類。但這些藥物常常起不到提高視力避免手術的作用,甚至因為過敏或者其他副作用導致視力進一步下降甚至失明。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雷射晶體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雷射晶體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認為,雷射晶體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光電子技術特別是雷射技術的重要物質基礎,其發展程度與雷射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雷射晶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
  • 國內外眼科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分析
    近視,白內障、青光眼等是常見眼科疾病。其中近視疾病最常見,全球患者超過10億。白內障疾病危險性最高,是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全球有1700萬人因白內障致盲。眼科疾病治療用生物醫用材料包括角膜接觸鏡、人工晶狀體、人工角膜、人工淚管、人工眼球、粘彈劑、人工眶骨、眼用長效藥膜等。最近三十年中,眼科醫療器械市場飛速發展。
  • 愛博醫療深度解析:專注創新的眼科器械龍頭企業
    2.2 全球眼科醫療器械市場持續增長 眼科器械行業集中度高,全球增長穩定:眼科屬於高精尖學科,行業門檻高,尤其是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對材料和技術的精細化程度要求高,因此目前全球眼科器械市場集中度較高,全球眼外科市場排名前四的企業分別為:愛爾康(美國)、強生視覺(美國)、蔡司
  • [公告]愛爾眼科(300015)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近年來,隨著屈光不正、乾眼症和老年性眼病等眼科疾病的發病率的攀升和人們眼保健意識和眼科疾病治療觀念的逐步提升,我國眼科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迅速,眼科醫療的門診增長率高於全國醫療服務行業的整體門診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