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多空攻防新樣本:飛鶴PK殺人鯨,高增長是「原罪」?丨公司匯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面對做空,飛鶴認為,優秀的業績表現是對做空行為最好的反擊,而Blue Orca Capital認為,強勁的數據增長恰是其虛構業績的表現

《投資時報》研究員 蘇慧

資本市場之戰,不見硝煙卻兇險異常。

這一次,是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IMF)中國飛鶴有限公司(下稱飛鶴,6186.HK)與海外做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殺人鯨資本)之間的「較量」。

7月8日上午十時許,Blue Orca Capital發布了一份針對飛鶴的做空報告。在這份長達64頁的報告中,該機構直指飛鶴通過高估嬰幼兒配方奶粉收入,低估廣告和人工費用等運營成本,誇大盈利能力虛構業績。

通過相關模型測算,Blue Orca Capital認為飛鶴的估值僅為每股5.67港元,據其目前股價尚有6成下跌空間。

消息一經公布,飛鶴股價迅速跳水,盤中一度大跌近9%。不過隨後,該公司股價緩慢回升,並在中午發布澄清公告強烈否認殺人鯨資本的指控後大幅拉升,當日飛鶴收於16.96港元/股,日漲幅7.21%。

7月9日早間,針對Blue Orca Capital的做空報告,飛鶴再發澄清公告,對相關指控逐條駁斥。不過資本市場卻情緒不高,飛鶴當日開盤報17.26港元/股,盤中摸高至18.2港元/股,隨後其股價迅速回落,午盤收於16.86港元/股,當日收盤報16港元/股,日跌幅達5.66%。

飛鶴上市以來股價走勢(港元/股)

數據來源:Wind

儘管登陸港股時日尚短,但這已非飛鶴首次遭遇做空。2019年11月成功「敲鑼」後不久,飛鶴即遭遇做空機構GMT Research狙擊,該機構稱飛鶴的業績和現金流等存在造假。而此次Blue Orca Capital的部分指控方向與GMT Research此前指控類似,包括認為飛鶴誇大收入、運營費用以及資本支出存疑等,Blue Orca Capital認為「飛鶴的故事堪比瑞幸」。

對於短時間內兩次遭遇做空,飛鶴方面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兩次做空的相關指控毫無事實根據或為失實陳述。」

其表示,GMT Research與Blue Orca Capital常常活躍在港股,且針對澳優(1717.HK)、蒙牛(2319.HK)等乳企均發布過沽空報告。同時,這兩家沽空機構的報告多為引用數據,缺乏自身調研。

飛鶴認為,優秀的業績表現是對做空行為最好的反擊。「今年上半年飛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這主要得益於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的大幅增長。飛鶴將繼續深耕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誠信合法合規經營,用優秀的業績回報投資者。」

有趣的是,Blue Orca Capital認為飛鶴優異的業績增長亦是其虛構業績的「佐證」。做空報告顯示,飛鶴如今的業務與在美國上市的十年中努力實現盈虧平衡的業務並無不同,但這家公司卻經歷了「公司歷史上最直接、最神奇的轉變」。

對此飛鶴表示,公司近年披露的招股書及財報數據均經過獨立核數師安永審計,並出具無保留意見,「業績連續數年實現高速增長,是國家政策、市場需求、飛鶴團隊不懈努力的結果。」

飛鶴澄清公告

資料來源:Wind

虛增業績指控的攻守防線

《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做空報告注意到,Blue Orca Capital對飛鶴業績造假的指控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通過關聯物流公司虛增收入,少報運營及廣告費用,以及誇大數十億元資本支出。對此,飛鶴髮布澄清公告一一予以駁斥。

其一,在虛增收入方面,做空報告稱,飛鶴主要向分銷商銷售嬰兒配方奶粉,但在將產品交給物流服務供應商時才確認收入。他們通過實地考察和從其他渠道獲取的記錄顯示,一些物流公司是由飛鶴員工管理的。因此做空機構認為,當飛鶴將產品交由飛鶴旗下的物流公司時便確認收入,其認為這對飛鶴財務報表的可信度是毀滅性的。

針對該項指控,飛鶴方面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解釋稱,飛鶴僅對直接送往經銷商部分的產品於交貨時確認收入,由工廠倉庫往各分倉倉庫之間的物流屬於調撥,不會確認收入。做空報告中所提示的克東瑞信達物流有限公司(下稱瑞信達)是飛鶴的物流服務供應商之一,屈東持有瑞信達100%股權,解德河為瑞信達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飛鶴確認稱,屈東、解德河及瑞信達均為獨立第三方,除日常物流業務外飛鶴與屈東、解德河及瑞信達無任何其他關聯。

其二,在少報運營及廣告費用方面,做空報告認為飛鶴隱藏了大量的運營費用。其表示,飛鶴宣稱只有5422名全職員工,但實際上該公司還有5萬名銷售代表,這一部分可能隱藏9.25億元的未公開人工成本。同時,做空報告認為飛鶴隱藏了大量的廣告支出,以第三方數據推測,其預計飛鶴實際廣告支出比2019年報告的數字要多出7.65億元。

對此,飛鶴方面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公司與勞工及廣告相關的費用均已按照適用會計準則要求入帳。招股書及財報中的歷史財務數據均經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並出具無保留意見。聯席保薦人也已對招股章程披露的公司財務信息(包括勞工成本及廣告成本)及業務信息(包括員工人數)進行過獨立的盡職調查。

至於宣傳費用,飛鶴方面解釋稱,公司近年調整了電視廣告的主投頻道,由於不同頻道的廣告時長單位成本差異較大,因此電視廣告投放成本變化亦較大。

其三,在資本支出方面,做空報告指出,有證據表明,飛鶴誇大了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在某些情況下,該公司正在進行的設施擴建項目已經在其IPO之前完成。

對此,飛鶴方面表示,做空報告中所提到的克東工廠包裝處理能力的擴展於2018年底完成,而招股章程中披露的克東工廠擴展是指配方乳粉智能化生產能力的擴展,二者並不是一回事。而吉林工廠於2020年5月通過政府驗收,正在申請辦理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許可證。截至2020年6月30日,吉林工廠已發生約3.56億元開支。

高增長悖論?

據中國飛鶴官網顯示,2001年冷友斌等人持「飛鶴」品牌成立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開啟了二次創業之路。2003年5月,飛鶴曾於納斯達克上市,後於2005年4月轉板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市場交易。2013年7月,飛鶴乳業完成私有化退市。

2019年,蟄伏六年的飛鶴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市場。Wind數據顯示,2019年其總營收為137.69億元,同比增長32.33%,其中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收入佔比68.59%。同年其淨利潤為39.35億元,同比增長75.47%。

可以看到,2019年飛鶴營收利潤增長情況均較為可觀,淨利潤水平與同在港股上市的蒙牛相比亦不顯遜色,淨利潤增速甚至遠高於蒙牛。而這還是在該公司營收利潤增速有所下降的基礎上。Wind數據顯示,2017年及2018年,飛鶴營業收入分別實現58.94億元及104.04億元,增速為57.57%及76.54%。淨利潤分別實現11.6億元及22.4億元,增速為178.24%及93.26%。

飛鶴近五年營業收入及增長率情況(億元、%)

數據來源:Wind

飛鶴近五年淨利潤及增長率情況(億元、%)

數據來源:Wind

事實上,如此高速的業績增長也成為Blue Orca Capital狙擊飛鶴的「佐證」之一。

在做空報告開篇,Blue Orca Capital就指明,飛鶴聲稱自己是中國的一家高利潤、快速增長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但是作為一家曾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在經歷了一系列審計人員被解僱和不當行為指控後,其股價暴跌,業務也陷入困境。但是,在遠離監管機構、審計師和投資者的審查和監督的情況下,飛鶴被認為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嬰幼兒配方奶粉公司之一,2017年—2019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為54%。同時,在2019年,飛鶴報告營運利潤率為42%,淨利潤率為29%,遠高於任何在中國銷售IMF產品的國內外公司。

歸根究底,做空報告認為飛鶴如果沒有虛構業績,不可能實現如此高的業績增長。

在澄清公告中,飛鶴方面表示,招股書中所列示包括公司及所有子公司在內的歷史財務資料均經過獨立核數師安永審計,且安永已經對相關會計師報告出具無保留意見。在上市之後,安永也繼續作為公司的獨立核數師對集團2019年財報進行了審計。

同時,飛鶴認為,「境外沽空機構並不了解中國企業,飛鶴業績連續數年實現高速增長,是國家政策、市場需求、飛鶴團隊不懈努力的結果。」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港交所上市的高增長中國乳企更容易吸引做空機構注意,此次已經是近一段時間以來,海外機構對中國乳企的第四次做空。

2019年8月,Blue Orca Capital首次關注到澳優乳業並發布了做空報告。2019年年末,GMT Research做空了剛上市的飛鶴。2020年新年伊始,沽空機構Valiant Varriors發表報告稱維他奶國際(0345.HK)財務造假。不過目前來看,相關做空事件並沒有對企業造成重大影響,上市公司股價也只在小幅範圍內波動。

相關焦點

  • 飛鶴再發公告曬148億元存款 逐條反駁「殺人鯨」做空指控
    7月8日,被稱為「殺人鯨」的Blue Orca發布的做空報告顯示,中國飛鶴在2017至201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54%,但其誇大了嬰兒奶粉的收入,嚴重誇大盈利能力,並將飛鶴的故事比作此前爆雷的瑞幸咖啡。隨後中國飛鶴在兩天內連發兩條公告進否認指控。收入及資本支出是最大疑點在做空報告中,殺人鯨首先對飛鶴的關聯方物流公司提出質疑。
  • 被殺人鯨盯上後,中國飛鶴反駁:指控毫無事實根據
    來源:中國飛鶴公告上市近8個月兩度遭沽空8日早上,上市近8個月的中國飛鶴再遭沽空。殺人鯨公布一份長達64頁的報告,直指中國飛鶴盈利能力存疑,甚至表示中國飛鶴的情況與之前爆雷的Wirecard和瑞幸咖啡相似。
  • GMT與飛鶴多空對決外 渠道高手飛鶴經銷商網絡存疑?
    總而言之,飛鶴回應顯示公司負債發股息是考慮到稅務籌劃的因素,並不存在GMT猜測的用IPO籌集的資金派發股息。三,飛鶴的營業利潤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源於其向高端市場轉型,而GMT認為高利潤率加上分紅不足符合欺詐特徵。根據財務報表,飛鶴2018財年營業利潤率為26%,生產資產回報率(定義為固定資產加上庫存)為165%,位列市場前5%。
  • 殺人鯨資本做空澳優失手 成功反擊背後仍需反思
    尤其是被沽空的那個夜裡,為了準備那份澄清公告和第二天的投資者會,相信公司的大會議室裡肯定是徹夜燈火通明。殺人鯨資本做空澳優,這個操作模式再傳統不過,經過澳優的反擊,化解於無形。今天第二份報告出爐,股價沒有太大的影響,整體平穩,說明市場對澳優此前的澄清內容的認可,以及對澳優業績的信任。
  • 星飛帆躋身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第一,券商紛紛給予飛鶴買入評級!
    依託中國母乳樣本,不斷夯實「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核心優勢,飛鶴不僅成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高端化發展的實力領跑者,更彰顯了國產奶粉強勁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基於此,作為飛鶴品牌大使的章子怡透露,在品嘗飛鶴專屬牧場的奶、參觀飛鶴奶粉生產全過程之後,最終決定給醒醒(大寶)換了星飛帆,如今家裡的二寶也在喝星飛帆。無獨有偶!
  • 飛鶴奶粉到底有沒有「鬼」?業績耀眼,「殺人鯨」提九點質疑
    來源:市界文 林夏淅 齊敏倩 編輯 劉肖迎 時隔不到8個月,中國飛鶴(6186.HK)(以下簡稱「飛鶴」)再次被做空機構盯上了。 跟上次的GMT相比,這次做空飛鶴的Blue Orca(殺人鯨資本)更加來勢洶洶,它出具了詳細的數據報告。不過,這次做空依舊沒對飛鶴股價產生實質影響。
  • 從安踏體育到澳優,國際沽空機構「殺人鯨」再次踏空?
    今年8月13日,澳優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今年1-6月,公司實現收入約31.48億元,較2018年同期25.82億元增長約21.9%;淨利潤約4.35億元,同比增長約63.8%。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澳優業績增長受益三大紅利,一是羊奶粉產業細分市場快速成長帶來的紅利;二是配方註冊制帶來的紅利;三是受益於國內高端奶粉帶來的紅利。
  • GMT很迷茫:雖然飛鶴(06186)令人懷疑 但我不建議做空
    然而在短短幾年內,飛鶴搖身一變,成為了高端奶粉的領導者,其市場份額高達25%,並且擁有極為出色的營收增速和高利潤。2016至2018財年,其收入增長了兩倍,稅前利潤增長了五倍多——這幾乎完全歸功於其超高端產品星飛帆(AstroBaby)的銷售增長,該產品在短短兩年內增長了七倍。
  • 上市7天就遭GMT「空襲」,超500億市值的中國飛鶴股價臨停!公司最新...
    根據計劃,飛鶴乳業獲得資金40%將用於償還離岸債務,20%將用於潛在併購機會,10%則用於加拿大的投資項目,10%用於海外嬰配粉及營養補充品研發活動,另有5%用於此前收購的營養補充品業務Vitamin World在美國業務擴展,還有5%用於市場營銷,10%用於補充營運資金。這並非飛鶴首次登陸資本市場。
  • 一周創投市場丨「DaDa英語」賣身好未來;AI影像公司「匯醫慧影」被...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在本周的創投市場中,「DaDa英語」將以2億元估值被「好未來」收購;AI影像公司「匯醫慧影」遭黑客入侵,這也是國內首個醫療AI公司出現數據洩露的案例;投資機構中,高瓴資本被曝出將啟動130億美元融資的消息;紅杉資本與星巴克達成戰略合作,探索新生代餐飲與零售科技新機遇。
  • 中國飛鶴榮獲全球卓越製造大獎TPM獎 中國智造成全球優秀樣本
    此次中國飛鶴獲TPM獎,標誌著其生產管理水平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據悉,TPM獎項準入門檻高,申請企業必須滿足全廠76%以上的設備都能由操作人員進行專業點檢保養;且獎項評選十分嚴格,通過申請審查的企業將在一年之中接受兩次日本專家組的現場審核,評價標準分為企業方針目標、焦點改善、員工自主維護等等,每項準則下又分為多個細則。
  • 鯨打卡亮相鉛筆道大會,榮獲「教育科技領域最具潛力創新公司」榮譽
    1月15日,知名創投媒體鉛筆道「真相大會」在北京開幕,邀請業內大咖與精英共同探討資本寒冬下的創投圈真相。晚上舉行了盛大的真榜頒獎典禮。鯨打卡受邀出席,並榮獲「教育科技領域最具潛力創新公司」榮譽。
  • 奶粉業新周期來襲 飛鶴「跳級」步入快車道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佔據了67%的市場份額,中國奶粉開始重新贏得中國媽媽信任。飛鶴等國產品牌成為這場突圍賽中的佼佼者。  某種意義上,飛鶴等國產奶粉的崛起,也展示了當前奶粉業的一個重要議題:在行業步入新周期時,如何才能打造新引擎?
  • 飛鶴財報背後:一罐奶粉毛利率76%,你的奶粉錢花哪了?
    高端、高價、高營養的「三高」已經成為奶粉發展的趨勢之一,而以奶粉為主營業務的企業近幾年也獲得了不錯的發展業績。近日飛鶴披露了上市以來的首份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7.2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2.0%;淨利潤為39.35億元,同比增長75.5%。
  • 飛鶴、a2、愛嬰室發布財報;在線少兒英語平臺伴魚獲1.2億美元融資...
    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07億元,同比上升47.8%,實現淨利潤7.63億元,同比上升105.3%。飛鶴表示,收入增長主要由於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的收益增長,因集團品牌力上升導致的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的收益增長,及快速應對疫情,將疫情對生產、物流、銷售等方面的影響降到最低。
  • 解密「飛鶴現象」,奶粉龍頭這三點,至關重要
    03、增長邏輯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另一方面,飛鶴一直堅信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作為最早研究中國母乳成分的乳企之一,飛鶴一直都在研發上投入巨量資金,專注、專一、專業地研究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
  • 大變局下開新局 中國飛鶴攜手合作夥伴聚力創新程
    營收增速強領跑,市佔率達18%,飛鶴攜手合作夥伴聚力同行,創國貨崛起。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低迷,飛鶴攜手合作夥伴打破常態,實現業績連增。中國飛鶴與合作夥伴逆流而上的強勁姿態,給市場注入了活力與信心,更成為中國乳業的領跑樣本。
  • 網易新能量峰會 飛鶴乳業連獲三項大獎 逆市領跑中國乳業
    作為龍頭企業,飛鶴乳業逆勢而上,實現了強勁增長,顯示出深厚的行業積累和經營韌性,也成為2020年行業中最「閃光」的企業。從業績上看,飛鶴乳業無疑是2020年奶粉企業中表現最突出的一家。從其上半年的業績就可見一斑。
  • 每經10點丨李迅雷:明年資本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和超預期可能;本周...
    每經編輯:胡玲1丨中泰證券李迅雷:明年資本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和超預期可能據澎湃新聞消息,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22日展望2020年市場時表示,「A股市場還是一個結構性的牛市隨著政策效應的顯現,今後的資本市場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總體來講,2020年資本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和超預期可能。從中長期的戰略配置來看,傳統行業看好龍頭公司份額的提升,新興行業看技術進步。
  • ...基金在資本市場上的佔比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國首個國際化金屬...
    原標題:每經9點丨郭樹清:推動養老基金在資本市場上的佔比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國首個國際化金屬期貨合約國際銅期貨今日上市   1丨郭樹清:推動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