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中國優秀並不那麼難!這次,美英西方雖不情願但都為中國點讚

2020-12-11 強國新武器

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示意圖


11月24日開始,嫦娥五號從發射、著陸、挖採月壤、月面點火起飛到現在準備對接返回,全球人士都給予了高度關注,嫦娥五號在月球上展開中國國旗讓關注達到了最高點。

全球媒體在第一時間對中國嫦娥五號的動態進行了關注,絕大多數航天科研機構都對中國表示了祝賀。

美國人雖然極不情願,但美國宇航局科技生命部門副主管託馬斯還是向中國發出了祝賀。並指出,嫦娥五號登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希望每個人當然也包括美國航天學家,能夠從中國嫦娥五號從事的科研中獲益。

託馬斯發出這樣的「希望」是因為中國此次取回的月壤的確與美蘇當年的取回的不一樣,中國取回的月壤「年輕」20億年,對研究月球的火山狀態及磁場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嫦娥五號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保存設備中


為什麼中國取回的月壤同美蘇取回的不一樣?這是因為嫦娥五號選擇的登陸點不一樣,中國探測器降落的地點位於玄武巖熔巖平原的中間,這位置的地質是相對近期的火山形成,比美蘇登陸點的火山「年輕」20億年,這是「青春期」的月壤。

雖然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裹挾俄羅斯在過去數十年對中國航天技術封鎖,但中國人還是取得了傲人的成就,這點的確不簡單,並且,美國人的「封鎖」,讓中國人在太空工程中獨闢蹊徑,這一點,西方科學界也漸漸接受了這樣的現實。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


嫦娥四號、嫦娥五號的探月,讓西方態度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必須承認,美國人依舊在太空領域的探索擁有最強實力。在以往,中國人取得了一些成就之際,雖然美國及西方國家也會發來賀電,但都是純禮節性的。因為在他們的眼中,中國的技術都落後他們很多年,就如我們在看印度人從事太空事業有點差不多。

嫦娥四號的月背著陸、嫦娥五號的月軌對接,中國探月工程的與眾不同,讓西方的航天學家態度出現了變化,他們也想知道月球背面怎麼樣,他們還從未登陸過月球背面,也從未在月軌進行過太空飛行器的對接。

美國知名媒體報導嫦娥五號登月的消息時指出,自1976年以來,人類完成了三次成功的月球任務,這三次都是中國人完成的,2020年,中國還有一項新的太空任務是飛向火星。

文章指出,自1976年的蘇聯「月球-24」探測器登月以來,除了中國,沒有哪一個國家成功登陸月球。並不是沒有人嘗試,歐洲、日本、印度以及以色列都進行了一系列的發射,但是都失敗了。

2019年,以色列航天局的一個月球探測器,是以飛船墜毀而告終。

美國人的字裡行間可以讓人感受到,承認中國優秀並不那麼難。嫦娥四號讓他們看到中國的技術與眾不同,嫦娥五號讓他們雖然極不情願,但是也應該為中國點讚。

這一次,針對嫦娥五號,在西方,雖然還有少許陰陽怪調的論調,但是為中國航天人點讚是主流。

俄羅斯人則是大方得多,雖然繼承了蘇聯太空探索的遺產,但俄羅斯上至總理下至各航天機構以及媒體,幾乎是整個俄羅斯都在為中國點讚。(天高地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人1960年登頂珠峰不為西方人承認?
    電影中提到當時國際登山界不承認1960年中國人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的這個事實,但是沒有詳細解釋原因,只說是因為沒有拍到照片。真的是那麼簡單嗎?為什麼人家不相信呢?好奇心讓我不等看完電影就開始在網上搜查,反正動作片看的時候不需要費太多腦力,可以邊看邊查。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中國人登頂珠峰、不被世人承認的真實故事遠比這個電影精彩得多,意義也深遠得多。
  • 本是中國藩屬國,面積是深圳的22倍,清朝至今我國從未承認分離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擁有著幾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古代中國雖也經歷過朝代更迭、戰火洗禮,卻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之前的中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並且我們與周邊的國家一直都保持著良好合作的關係,互惠互利,那時候很多周邊的國家都是我們的藩屬國,而如今這些國家的各種傳統習俗文化等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中國特色
  • 南海是中國的?西方死不承認,馬王堆漢墓挖出了地圖,鐵證如山!
    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有的認知。但是西方某些人對這個既定事實死不承認,試圖找到各種各樣的「證據」來推翻這一事實。可是從馬王堆漢墓挖出來的地圖不僅證明了這一無可爭議的事實,還狠狠打了某些人的臉。
  • 西方科技曾受惠於中國,但連中國人自己都忽視了這一點
    ,是由西方人獨立完成的,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地區和民族,並沒有做出任何貢獻。「但他把這些發明的起源看作是『模糊不清的、湮沒無聞的』,他至死也不知道,所有這些都是中國的發明。」「如果做出這些發明和發現的主人自己都不再要求得到發明和發現權,如果連他們自己對這些發明和發現的記憶都淡漠了,那麼這些發明和發現的遺產繼承人,何苦還要替他們去爭回丟失了的權利呢?」
  • 餘華:西方讀者並不只想讀「中國政治書」
    美國讀者不知道魯迅羊城晚報:歷來都有人認為,中國藝術家只要在政治上有異見,就能得到西方的關注,甚至獲獎,您怎麼看這個問題?餘華:這是中國單方面的想法。文學獎的政治傾向性不能說沒有,但是政治傾向性還是在變化的,至於中國的文學作品介紹到了西方,主要還是因為文學性。
  • 帶回月球「土特產」以後,中國再繪宏偉藍圖,這次西方不再質疑
    而英國的網民有祝賀點讚的、有懷疑否定的,還有譏諷的,也算是「百家爭鳴」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外國尤其是西方的普通民眾對於中國的多元化看法。就是看著國外一部分人的酸檸檬另一部分的羨慕嫉妒,還有一群不要臉的科研行政官僚希望蹭點科學數據和月壤樣本的時候,中國普通老百姓看著國際大型真香定律現場,內心又一次「膨脹」了起來,又在心裡默念了一遍「曾經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 印度和中國都在崛起,為何中國受到西方打壓,印度卻備受支持?
    印度和中國都在崛起,為什麼西方不打壓印度,反而鼎力支持呢?地理冷姿勢帶你漲知識,大家好呀我是姿勢君,今天姿勢君和大家聊聊西方國家為什麼和印度走的近?最近中國的「嫦娥」五號順利將月球的「土特產」送回我國,聽到這個消息印度一如既往地羨慕不已,並且自我安慰說「如果不是疫情,印度登月計劃不會輸給中國」。這也表現出來印度一直將我國視為競爭對手,但卻慘遭打臉。
  • 這次抗疫,德國為什麼如此「牛」?告訴你3點答案
    那麼,德國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最主要的一點,還是源於德國人的嚴謹。這種生活態度既影響德國教育體系的醫學常識普及程度,又影響德國醫療體系的建設發展方式,還影響到德國人的生活方式。德國在處理外來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具有包容性,能夠在自己存在重大困難的情況下,出動飛機運走義大利疫區的人員進行醫治,這些都與德國人的嚴謹產生的自信有很大關係。
  • 《環球時報》總編:西方國家現在不敢公開侮辱中國
    美國日前率領英法兩國對敘利亞展開了新一輪的空襲,外界認為這是對俄羅斯的公開侮辱,這在中國國內也引發了強烈的反響。中國《環球時報》的總編輯胡錫進北京時間4月14日在社交網絡推特上說,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在中國引發了強烈反響。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我認為這肯定是中國——或者首先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初對西方哲學感興趣的一個原因。我想,理解西方哲學的這一過程和中國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雖不能說完全一致,但二者有著非常內在的關係。現在,國內已經有好幾代學者在西方哲學的研究中做了很多工作,相當多的西方哲學經典都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但是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學院裡進行的,主要是文科的老師和學生在關注。
  • 承認他沒那麼喜歡你真的有那麼難嗎?
    承認他沒那麼喜歡你真的有那麼難嗎?一、愛你的男人會照顧你的情緒。的確,兩個在一起談戀愛,哪有不產生矛盾和碰撞衝突的。天下沒有不吵架的情侶,情侶之間吵架並不可怕,誰先道歉誰先認錯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問題是,當一個人愛你的時候他一定會照顧到你的情緒。
  • 中國拒絕美加入空間站,專家說出大實話:美國這次水平真不達標
    我們都知道,在眾多領域中國起步都比較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是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們。對此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中國沒有故意針對某個國家,我們確實收到了美國團隊的申報邀請,但是該團隊項目並不達標,只能被排除。原來這才是美國落選的真正理由,並不是因為私人原因,而是因為專業水平不達標。要想加入中國空間站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必須滿足這4點才可以。
  • 中超現千古悖論:「世林點讚」被罰,孫世林被「世林點讚」罰不?
    中超現千古悖論:「世林點讚」被罰,孫世林被「世林點讚」罰不?4月15日下午,上海綠地申花客戰長春亞泰,雖然兩隊的比賽火藥味十足,可最終,最近有點流年不利的申花,仍然以3:2戰勝了主隊——且這還是申花11年來,首次在長春戰勝亞泰。
  • 中國又有好消息傳來,離「量子霸權」再進一步,西方國家陷入沉默
    中國科學院又傳來了好消息,咱們國家離「量子霸權」再進了一步,這讓許多的西方國家陷入了沉默,很多西方媒體感慨:和中國沒法兒比。我們國人都知道,華為公司經歷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重重打壓,華為榮耀系列也已經獨立出去了,但是華為是得到國家的扶持的,因為它代表了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的5G技術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
  • 澳大利亞總理,中國崛起了,請慢慢習慣吧
    這都看不出是藝術作品,要說是「虛假圖片」?(圖片來源:烏合麒麟) 前幾天還同樣在視頻裡誇中國扶貧,能想到這個點,顯然是做了些功課,希望緩和關係,為什麼突然又暴怒? 川普奇葩了四年,被人瘋狂吐槽,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幹的這些事,估計連他都要自嘆不如,滿臉問號。 其實這次莫裡森的「病因」,倒是可以怪川普。
  • 美國科技這麼強大,為何量子領域不如中國?專家:強大不等於無敵
    眾所周知,"中國製造"在世界上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然而實際上"中國製造"給國家帶來的經濟利益卻與它的影響不成正比。因為我們從事的大部分都是裝配,生產工作,而核心技術卻一直掌握在歐美國家的手裡,也就是西方賺大錢,我們只能賺小錢。
  • 為更好的侵略中國,西方世界塑造了一個「惡魔」代表中國人的形象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淪為半之名地,地大物博的中國大陸成了西方列強的後花園。他們從滿清政府手裡對中國極度索取。明明中國就是他們手裡的羔羊,可是他們為了更好的獲取自己的利益,居然在西方世界杜撰了一個十惡不赦的中國人,一個惡魔,一個陰險狡詐的人。
  • 又一名在美中國科學家憤然回國!為他點讚!
    又一名在美中國科學家憤然回國!為他點讚!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的微軟高管沈向陽辭職歸國,加入清華大學為國家培養人才。 如此多傑出的成就,深受美國人重視,如今憤然回國,國人十分歡迎! 沈向陽離開微軟不久,前世界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指責川普:「如果你不能信任華為,不能信任所有的中國科學家或開發者,世界上就沒有軟體或任何你想要的人。
  • 西方媒體罕見承認,從月球到火星發展中,中國一直走在太空最前沿
    據環球網的消息,西方媒體罕見承認,從月球到火星的探索發展中,中國一直走在太空最前沿。引起西方國家發出這種感慨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中國以外,阿聯以及美國也都有類似的計劃。中國的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1號,預計要飛行5500萬公裡才能夠到達目的地。
  • 中國古代天文學才是西方科學的源頭!
    中國古代天文學才是西方科學的源頭!的基本思想撰寫了篇題為《淺說》的論文,他認為天體運動必須滿足以下七點:不存在一個所有天體軌道 這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的的天文常識的由來了,但是,試著設想一下,如何在地球上觀察太陽、月亮及五星的運動軌道,這種「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的說法,只能站在太陽系中,宇宙中才能看到,那麼如何對應上在地球觀察到的天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