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3-氨基脫氧糖的多樣性合成及糖苷鍵的構建

2021-01-20 X-MOL資訊

‍‍‍‍


3-氨基脫氧糖是很多天然產物和藥物的重要結構單元。例如,作為對抗細菌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和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十七糖Saccharomicin A、B以及抗腫瘤藥物柔紅黴素、表柔比星等都含有這類糖基單元。這些稀有糖的結構對藥物的活性起到重要作用,改變其結構往往會導致藥理活性和理化性質發生較大變化。因而,對這些藥物的氨基糖單元進行結構修飾和改造有可能發現活性更好的藥物。如利用這一策略對萬古黴素進行結構修飾,人們成功開發了具有更強抗菌活性的特拉萬星和奧利萬星兩個上市藥物。但是,3-氨基脫氧糖的稀有性、複雜性、多樣性以及不穩定性為相關化合物的化學合成和修飾帶來很大的挑戰。因此,合成天然3-氨基脫氧糖及類似物、研究其糖苷化效率並探索生物學意義對氨基糖類新藥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最近,華中科技大學萬謙教授和曾靜副教授團隊發展了一種3-氨基脫氧糖的多樣性合成策略,並在此基礎上對3-氨基脫氧糖的糖苷鍵構建進行了初步研究。

天然3-氨基糖單糖的多樣性合成


該團隊通過合成具有多個反應位點的關鍵中間體,並對該中間體進行一系列官能化操作,成功實現了多個天然3-氨基和3-硝基糖單糖的快速高效合成。他們進一步基於溫和的金催化俞糖基化方法,並通過添加調控劑DMF來調節糖基化的選擇性,實現了四個3-氨基糖單糖單元的有效連接,高效構建了既含有α-糖苷鍵又含有β-糖苷鍵的3-氨基糖四糖。該工作為合成複雜的3-氨基糖類天然產物和藥物奠定了基礎,對開發具有抗菌、抗腫瘤活性的氨基糖類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俞糖基化方法合成氨基糖四糖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並被選為封面文章。


該論文作者為:Prof. Dr. Jing Zeng, Guangfei Sun, Wang Yao, Yangbin Zhu, Ruobin Wang, Lei Cai, Ke Liu, Qian Zhang, Prof. Dr. Xue-Wei Liu, Prof. Dr. Qian Wan

原文(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後直達原文頁面):

3-Aminodeoxypyranoses in Glycosylation: Diversity-Oriented Synthesis and Assembly in Oligosaccharides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5227, DOI: 10.1002/anie.201700178


導師介紹

萬謙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35091

曾靜

http://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43022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所有收錄期刊

相關焦點

  • β-氨基烯丙醛衍生物合成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朱強博士組在利用銅/鐵共催化的炔丙基胺衍生物通過類Meyer−Schuster重排反應合成β-氨基烯丙醛衍生物方面取得新進展
  • 高考化學有機合成的解題方法
    必備知識考點1 有機合成的過程1、有機合成定義;有機合成是利用簡單、易得的原料,通過有機反應,生成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化合物。2、有機合成的任務;包括目標化合物分子骨架構建和官能團的轉化。3、有機合成過程4、有機合成的思路:就是通過有機反應構建目標分子的骨架,並引入或轉化所需的官能團。5、有機合成的關鍵——碳骨架的構建。
  • 【人物與科研】中國海洋大學劉延凱副教授課題組:不對稱有機催化合成含手性縮醛胺結構的苯並橋環或者螺橋環化合物
    不對稱有機催化合成含手性縮醛胺結構的苯並橋環或者螺橋環化合物 含有苯並縮醛胺結構的橋環或者螺橋環骨架廣泛存在於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和藥物中。令人意外的是,以往報導的方法均用於合成消旋體,而不對稱催化合成該兩類縮醛胺結構的方法未有報導。
  • .| 當金屬團簇化學「邂逅」動態共價化學——利用動態共價鍵構建...
    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李丹、寧國宏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逐步合成的策略,通過環三核金屬團簇和氨基有機連接體的亞胺縮合反應製備了基於動態共價鍵的銅(I)基框架材料,該材料在無鈀的Sonogashira交叉偶聯反應中表現出了良好的穩定性、催化活性和廣泛的底物範圍。
  • 蘭州大學王為教授課題組JACS:通過多組分反應構建穩定的共價有機骨架
    導讀 近日,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為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基於多組分反應(MCRs)構建超穩定共價有機框架(COFs)的新策略。穩定連接方法的開發對共價有機框架的合成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六員環內亞胺的有機催化不對稱曼尼希反應: 方法學與合成應用
    有機催化不對稱曼尼希反應是合成光學活性的β-氨基羰基衍生物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 吉林大學合成最穩定的新型共價有機骨架材料—新聞—科學網
    近日,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方千榮團隊採用溶劑熱的方法,合成了穩定性超強的新型共價有機骨架材料,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化學》。
  • 銅1,3,5-三氨基-2,4,6-三苯酚金屬-有機骨架的合成
    Ruoff教授合作報導了二維(2D)MX2Y2型(M=金屬,X,Y=N,S,O,X≠Y)銅1,3,5-三氨基-2,4,6-三苯酚金屬-有機骨架)光催化劑合成的啟發,作者推斷1,3,5-三氨基-2,4,6-三苯酚可能是構建2D MX2Y2型MOF的理想氧化還原活性配體。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及其應用
    為此研究者提出了多種構建疏水MOFs材料的合成策略, 其中合成後修飾是一種重要的實現方法.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韓寶航課題組和中國礦業大學袁寧課題組將MOFs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分為四類, 即配體功能化修飾、金屬位點功能化修飾、顆粒外表面修飾與其他方法等, 綜述了合成後修飾構築疏水MOFs材料的研究進展, 並對疏水MOFs材料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 【有機】硝酸銅促進的選擇性烯、炔環化反應構建二氫異噁唑骨架
    含氮雜環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各類藥物分子中,在藥物合成和發現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從雙環到多環——複雜虎皮楠生物鹼的多樣性全合成
    尤其近半個世紀以來,針對其籠狀骨架的巨大挑戰而開展的化學合成一直是有機化學的前沿熱點之一。南方科技大學徐晶課題組近年來一直重點關注複雜籠狀天然產物的全合成研究。虎皮楠生物鹼的多樣性全合成。圖片來源:徐晶課題組國內外幾十個科研小組先後對虎皮楠生物鹼家族成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合成研究,並先後有十餘個小組完成了二十多個分子的全合成(圖2)。但是,其絕大多數家族成員目前仍然是有機化學合成中的巨大挑戰。儘管這些生物鹼生源上高度相關,但它們的骨架結構極為多變。
  • 上海有機所發現新的高通量有機合成方法
    Barry Sharpless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上海有機所為論文的唯一通訊單位。  隨著學科間的交叉滲透日益加強,更加高效地通過合成實現分子功能已經成為合成學科的內在需求。有機化學反應的可預測性偏低是有機合成學科的瓶頸問題,有機分子在分子間成鍵時反應性不夠導致產物須分離純化是制約高通量、模塊化合成模式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又是由有機化合物本身熱力學上相對不穩定,結構以及官能團極為多樣決定的。針對這些問題,K.
  • 二氨基吡啶的基本介紹
    二氨基吡啶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多用於藥物的合成,是製備PDE4抑制劑、抗惡性瘧原蟲藥、iNOS/nNOS抑制劑和蛋白激酶抑制劑的重要中間體之一 。二氯吡啶是白色或者淡黃色固體,有較強的刺激性氣味,較易升華,易溶於醇、苯等有機溶劑。
  • 共價有機框架能幹啥?最新成果你值得了解
    共價有機框架(COFs)是一種新型多孔有機材料,它通過強共價鍵與有機構建單元巧妙地構建而成。晶體多孔結構以及特定的功能為COF材料提供了在各個領域顯示出強大的潛力。本文總結了最近COFs的最新成果,對於迷茫的你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見解。Omar M.
  • 有機合成中的後處理總結
    在有機合成中,後處理的問題往往被大多數人所忽略,認為只要找對了合成方法,合成任務就可以事半功倍了,這話不錯,正確地合成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機合成的任務是拿到相當純的產品
  • 化學化工學院舉辦2019年河南大學有機合成青年學者論壇
    11月2日,2019年河南大學有機合成青年學者論壇在開封中州頤和酒店舉行。在上午的報告中,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青年長江學者劉野的報告題目為「可持續高分子材料的設計」;中國海洋大學劉延凱博士的報告題目為 「環狀半縮醛在不對稱有機催化中的應用」;貴州大學劉雄利博士的報告題目為「基於色酮類骨架的多樣性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評價」;成都大學趙建強博士的報告題目為「硝基苯並雜環的不對稱去芳香化反應研究」;河南大學王彥波博士的報告題目為「炔酮高選擇性環化反應研究」;河南大學李春麗副教授作了題為
  • 對氨基苯甲醯胺
    對氨基苯甲醯胺 2018年02月13日 10:06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對氨基苯甲醯胺 對氨基苯甲醯胺是一種化學物質,化學式為C7H8N2O,分子量為136.15。
  • 迄今「最大」的合成有機分子籠
    更有意思的是,在自然界中這些精巧的大分子一般都是通過自下而上的自組裝過程精確、高效地合成的,而科學家想要人工模擬這種合成過程卻困難重重。大型中空有機分子合成過程中,亞基往往自組裝成較小的結構,這意味著通常需要費時費力的模板輔助合成策略來避免這種情況。
  • 合理構建Borromean鍵合的結晶有機聚合物
    合理構建Borromean鍵合的結晶有機聚合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1 21:04:47 南開大學張振傑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合理構建Borromean鍵合的結晶有機聚合物的方法。
  • 科學家發現新的高通量有機合成方法—新聞—科學網
    Barry Sharpless教授慶祝生日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氟化學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董佳家課題組在尋找新的SuFEx反應砌塊過程中,發現一種安全高效、從大量可得的一級胺化合物出發直接合成疊氮化合物庫的方法。10月3日,該工作以《應用於功能篩選的,基於一種重氮轉移試劑的模塊化點擊化合物庫》為題發表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