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稿件採寫 本報記者劉蘊哲
本報訊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驟增,東快路、東聯路每天早晚高峰擁堵嚴重,大連主城區南北向交通急需新路疏導。昨天,記者從市城建局獲悉,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在今年會全面啟動,明年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完工。
「它是大連市超級工程。」市城建局負責工程前期準備負責人稱,工程估算總投資72億元。海底隧道從大連港4號碼頭入海,在老甘井子附近登陸。2019年,大連灣海底隧道竣工通車後,從大連灣南岸的東港區、人民路等地至大連灣北岸的梭魚灣商務區、老甘井子僅需要10多分鐘時間。該工程全程將設置雙向6車道,車速為每小時60公裡,建設標準是城市主幹路。計劃工期約4年,服務時間是100年。
這項工程可改善環大連灣一帶交通條件,對商業投資、市民生活意義非凡,能促進東港區、梭魚灣、香爐礁快速發展。大連灣海底隧道是我市「七縱七橫」快速路網的「一縱」,為完善路網結構發揮重要作用。
進展探究
海底隧道今年啟動
都能有啥進展?
今年,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全面啟動,但啟動並不意味著開工,真正開工還要等到明年。那今年這一年,我市還要為這項工程做哪些準備?記者昨天採訪了市城建局項目處處長楊立軍。
他表示,準備越充分,真正實施起來可能遇到的麻煩越少,因為前期準備時已經心裡有數了。截至目前,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進行了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三要在今年完成。比如可行性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要有15個專項的內容,涉及水土保持、交通組織、沉管工法、海洋生物等。
另外,今年還要建好沉管預製加工廠,為將來的沉管預製、施工做好全部的準備工作。
配套工程
光明路向南延伸
連接海底隧道振連路
為了使得這段海底隧道發揮更大作用,不僅僅服務於環大連灣一帶,我市還將在建設隧道的同時,實施一項配套工程,即光明路向南延伸工程,其也被包含在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之內。
目前,光明路只溝通中華路與振連路,向南沒有主路與其相連,抑制了振連路溝通市區、金州新區間的作用。這次,光明路將從與中華路交會處,向南一直延伸,南至東方路延伸段、梭魚灣20號路,光明路向南延伸段全長3400餘米。主要結構形式為道路、橋梁。道路全長2300餘米、橋梁全長1100餘米。
待整個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通車後,由東港、人民路、民主廣場、中山路的車流,經過隧道在大連港4號碼頭入海,在大連灣北岸登陸,隨後駛入光明路,直奔振連路,即可抵達金州新區。
昨天,市城建局項目處處長楊立軍披露,光明路遠期還將向北延伸,最終抵達後鹽,屆時,大連灣海底隧道與瀋海高速、渤海大道等都可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