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蛟龍」潛底 海灣變通途

2021-01-13 金臺資訊

海上,抓斗船、長臂挖掘機、伸縮臂挖掘機等設備聯合作業,歡暢轟鳴;

陸上,200多名工人在保溫棚內熟練完成綁紮鋼筋、混凝土澆築等工序,鋼板上那條寫有「北方首條海底隧道獻禮大連市民」的標語,耀眼醒目。

1月12日,在遼寧省重點項目——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現場,冬日的寒風擋不住建設者的熱情,伴著機器的轟鳴聲,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呈現在記者眼前。

南有港珠澳,北有大連灣。

大連灣海底隧道,借鑑港珠澳大橋沉管施工的成熟技術,是我國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其建築團隊基本包括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原班人馬,整個工程預計2023年竣工通車。

「整個工程進展順利。一個多月前,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實現了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零的突破,目前我們正在為第二批沉管安裝打基礎。」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項目總經理部總工程師張海英說。

沉管工程,是大連灣海底隧道核心控制性工程,難度極高。首先要將在陸地上預製的重達數萬噸的沉管密封管口後依靠浮力一節節運到海中,再沉入海底,對接成為隧道。在這一過程中,施工需要面對複雜的海底地形和水文條件,藉助海洋氣象預報找到精確的窗口期。大連灣海底隧道全長5.1公裡,共由18節沉管組成,單節沉管最大重量約6萬噸,相當一艘航空母艦的排水量。

為確保沉管安裝萬無一失,研發團隊歷時三年攻關,科研立項25個,完成專項施工方案140項,克服了對接端水域狹窄、帶纜方式繁瑣、沉管縱坡大、安裝精度要求高等諸多技術難題。

首節沉管安裝當天,歷經17小時連續作業,長135米、寬33.4米、高9.7米、重約4.1萬噸的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

張海英信心滿滿地說,萬事開頭難,邁出了第一步,後期的沉管作業一定會越來越熟練、越來越順暢。今年預計完成9節沉管安裝,佔整個工程量的50%左右。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進入2021年,工程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陸上施工最繁忙的當屬沉管預製。

記者在現場看到,戴著棉帽、身著棉衣的工人將一根根鋼筋綁紮成一個個鋼筋籠。經過混凝土澆筑後,這些火柴盒形狀的巨型管節將連接成一個重達數萬噸的標準沉管。

冬季澆築管節在國內尚屬首次。受嚴寒天氣影響,如何保證混凝土澆築質量成為最大難點。為此,施工方重新制定了混凝土配合比,定製專用減水劑,做好混凝土溫度控制及後期蒸養等工作,確保冬季施工正常進行。

「任務艱巨,很辛苦,但十分光榮!」項目總經理部第三工區總工程師張超告訴記者,這個項目意義重大,工人們對冬季不停工沒有任何怨言,大家都卯足了勁兒,盡最大努力,堅決完成建設任務,為遼寧振興發展貢獻力量。

據介紹,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建成後,大連市將新增一條縱貫南北的快速通道,從而緩解大連主城區南北交通的瓶頸問題,拓展大連城市發展空間。

相關焦點

  • 蛟龍潛海 天塹變通途——海底隧道鑽爆法的中國樣本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發展一日千裡,人類靠掌握的科學利器不斷與險惡的自然環境做鬥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工程奇蹟,海底隧道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海底隧道,是一種建造在海底橫跨海峽或是海灣的通道,與建設跨海大橋相比,它不會妨礙海上船隻的通行,不影響生態環境,並且通行時不受天氣情況的影響。
  •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有了重大進展
    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畢重偉圖 據大連發布本報訊 12月9日凌晨3點45分,大連灣海底隧道北岸施工現場燈火通明。歷經17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這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國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成後將...
    去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全省各地區各部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緊盯國家政策謀劃項目,嚴謹務實推進項目,形成了以大連灣海底隧道、大連恆力石化、寶來巴賽爾、華晨寶馬鐵西工廠、沈白高鐵、清原抽水蓄能等為代表的重大項目梯隊。即日起,遼寧日報推出「開局2021·重大項目進行時」系列報導,記者深入全省各地,在火熱的項目建設現場,感受開局之年起步之時的「遼寧熱度」與「遼寧信心」。
  • 大連灣海底隧道傳來新消息
    、浮運主航道浮運、應急演練(拖輪故障、航道偏離)、E1/E18系泊位置基槽穩船演練等,為年內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首節沉管浮運安裝打下堅實基礎。中交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項目總經理部第四工區總調度長、工程部副部長李德洲介紹本次演習情況沉管浮運是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建設的關鍵工序。
  •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個單項工程投入使用
    4月20日大連灣海底隧道乾塢子項工程臨時圍堰開始拆除標誌著乾塢子項工程全面具備沉管預製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首個單項工程正式全面投入使用乾塢子項工程是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的沉管預製場,是國內最大的沉管「為確保乾塢子項工程早日投入使用,中交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總經理部第一工區通過增配破碎錘、劈裂棒設備替代傳統爆破開挖工藝,對乾塢南側溶洞、溶槽進行針對性處理,優化咬合樁成孔工藝,調整塢口施工安排、優化沉箱模板配置,精細化處理塢口複雜止水體系,先後克服了乾塢北側基坑開挖效率低、乾塢南側地基處理難度大、塢壁咬合樁垂直度和精度要求高、塢口現澆沉箱設計使用功能多、塢口止水體系結構複雜等一系列困難。
  •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個單項工程正式投入全面使用
    4月20日,大連灣海底隧道乾塢子項工程臨時圍堰開始拆除,標誌著乾塢子項工程全面具備沉管預製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首個單項工程正式投入全面使用。
  • 大連灣海底隧道最新消息!
    順接大連灣海底隧道道路、橋梁、隧道相結合第三條南北走向的重要通道……作為全新城市快速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光明路延伸工程進展備受社會關注3月15日,隨著第一股泥漿噴湧而出,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光明路延伸工程三標段首根灌注樁開鑽,
  • 安貝斯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
    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大連灣海底隧道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工程又一項技術條件複雜、環保要求高、建設要求及標準極高的跨海交通工程。  由於大連城區的交通路線基本沿著大連灣展開,其貫穿南北的主幹道僅有兩條路,而大連灣逐漸成為了阻礙大連南北聯繫的海域,為了加強南北之間的交通聯繫,響應我國實行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大連灣海底隧道開始被提上建造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作為中國在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是承接港珠澳大橋後又一大跨海交通項目,而且其建築團隊基本包括港珠澳大橋的原班人馬。
  • 上建跨海大橋,下通海底隧道!
    常言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是在陸地上;在海峽、海灣或河口,除了我們在海面能看到的跨海大橋,在一些地方還建設有海底隧道,實現了「一道連通兩岸,天塹變通途」,縮短了距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在這裡我們就了解一下將「天塹變通途」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submarine tunnel)即在海底建設的供行人和車輛通行的地下海洋建築物。
  • 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最新進展!
    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最新進展!首節沉管E5S6節段開始澆築標誌著項目沉管預製進入全面生產階段今年年底首節沉管將進行安放 大連灣海底隧道由18節沉管管節組成,沉管標準管節長180米,寬33.4米,高9.7米,重約六萬噸,相當於一艘中型航空母艦的排水量。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正在浮運對接(中交一航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
  • 大連灣海底隧道今年啟動 人民路至老甘井10分鐘
    昨天,記者從市城建局獲悉,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在今年會全面啟動,明年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完工。  「它是大連市超級工程。」市城建局負責工程前期準備負責人稱,工程估算總投資72億元。海底隧道從大連港4號碼頭入海,在老甘井子附近登陸。2019年,大連灣海底隧道竣工通車後,從大連灣南岸的東港區、人民路等地至大連灣北岸的梭魚灣商務區、老甘井子僅需要10多分鐘時間。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連海事局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海上施工期通航...
    大連市機電設備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連海事局委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等有關規定,現對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海上施工期通航安全保障船舶服務保障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歡迎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 大連灣海底隧道迎重大節點
    大連灣海底隧道迎重大節點 2020-10-28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
    10月1日,隨著北岸止水鋼結構最後一塊鋼板安裝完成,由中交一航局三公司負責施工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北岸止推段二次止水體系形成。隨後,施工方在止推段與堵口沉箱之間進行注水,接受焊縫水密檢測。至此,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 點讚丨超級工程!海底隧道重大進展!
    點讚丨超級工程!海底隧道重大進展!——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並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在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中實現零的突破。
  • 給海底隧道工程做三維「B超」的人
    新華社大連12月1日電題:給海底隧道工程做三維「B超」的人新華社記者郭翔「海底隧道工程的測量必須精益求精。」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E10管節水下整平測量現場,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測量首席技能專家陳兆海和團隊成員正利用其創新改進的三維多波束測深系統進行測量。「前期測量是工程建設的『眼睛』。」陳兆海從事測量工作25年,但給海底隧道建設工程進行測量卻是首次,「大連灣海底隧道建設工程的海域地質情況十分複雜,多礁石、多溶洞,為了高質量施工,要求高精度測量數據。」
  • 中交集團主要領導拜會大連市委書記譚作鈞並調研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
    中交集團主要領導拜會大連市委書記譚作鈞並調研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 2020-10-31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連「海底隧道」又有新進展!
    先來看看4月23日 海底隧道「加工廠」 施工場景 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 是繼港珠澳大橋後 施工難度大 建設標準高的「海上天路」 4月23日這個項目 迎來了一批大咖 4月23日,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
  • 世界上最炫酷的27條海底隧道!日本最長、挪威最多、中國最……
    7、[世界上最繁忙海底隧道]香港海底隧道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底隧道在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海底隧道是三條間斷的海底隧道,包括港九中線隧道、港九東線隧道和西線隧道,它們越過維多利亞海灣,把港島與九龍半島連接起來。每天流量約40萬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