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秋涼白露重在養生

2021-01-21 騰訊網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描繪的白露景象。白露是天地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它的到來意味著夏暑結束,預示著肅秋的開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這是白露之名的由來。白露來臨後,萬物隨秋涼逐漸蕭落、成熟,豐收的秋季饋予人們養生的習俗。

注意起居,暖身不露

春夏暖風逐漸被秋冬涼風所更替,氣溫下降也是越來越快。正所謂「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於是便有「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說,處暑時天氣還很熱,每天洗澡需用一盆水,過了十八天,就到了白露,就不能赤膊露體了,應注重保暖,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導致感冒、腹瀉等不適。

飲食清淡,注重養陰

白露節氣要注意飲食,尤其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建議以清淡、易消化且有營養的食物為主。白露起,秋燥起,容易耗傷人體津液,從而出現口苦咽幹、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的表現。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以上症狀具有相關性,應注意滋陰潤肺,多吃梨、銀耳、百合、枸杞、蘿蔔等。蔬菜要選富含維生素C的,比如南瓜、胡蘿蔔、芥藍、菠菜等。針對過敏體質者,魚蝦、螃蟹、韭菜花、黃花、胡椒等發物儘量避免,謹防發病。

加強鍛鍊,舒暢心情

秋季時,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升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都可能發作。因此,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可以進行散步、慢跑等。秋易悲,容易調動抑鬱情緒,要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多與他人交流,不要憋屈自己。

俞捷 周建華(主任醫師)(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

相關焦點

  • 晝夜均,寒暑平,今日秋分,這份養生指南請收好!
    > 秋分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此時陽光幾乎直射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此後,北半球日漸晝短夜長 秋分至,殘暑終 秋分 意味著秋季正式來臨
  • 冬季養生 重在養「藏」
    ,"flu":{"brf":"較易發","txt":"天涼,晝夜溫差較大,較易發生感冒,請適當增減衣服,體質較弱的朋友請注意適當防護。"},"sport":{"brf":"較適宜","txt":"天氣較好,無雨水困擾,較適宜進行各種運動,但因氣溫較低,在戶外運動請注意增減衣物。"},"trav":{"brf":"適宜","txt":"天氣較好,同時又有微風伴您一路同行。
  • 冬季養生重在養腎 跟著中醫專家學養腎大法
    中醫認為,立冬節氣養生重在保腎護精,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南京市中醫院腎病科主任孔薇表示:脾腎一虛,正氣則虛,邪氣則盛。冬天天氣寒冷,寒與腎相應,最易傷害腎的陽氣,腎陽氣虛,身體容易發生腰膝冷痛、易感風寒、大便溏洩等疾病。因此,立冬時節養腎十分重要。那麼,冬季有哪些養腎的方法?下面就跟著專家一起學養腎大法。
  • 「冬」來萬物藏 養生保健康
    按照中醫理論:季節與人體五臟相對應,冬與腎是對應的,專家提醒,「立冬」後養生重在養腎。       「立冬」後天氣漸漸轉冷。「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重要方面。
  • 養生的意義在於:平衡!
    中醫養生平衡的原則1、陰陽平衡中醫認為,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陰陽屬性,陽盛就是熱,陰盛就是寒,陰虛會生內熱,陽虛會生外寒。要學會調整好陰陽的平衡,調整好情緒,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養生保健的根本任務,就是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內外協調。2、機體的平衡鍛鍊,是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的方法,有的是使用補益方法,有的使用衰減方法。衰減的方法雖然能夠達到平衡,但是會消耗身體中的陽氣;而補益方法,則通過補充身體來達到平衡,可以提高身體的素質。
  • 宋美齡生活晝夜顛倒,還得過兩次癌症,為何能活到106歲?
    但是宋美齡從小體質就不好,甚至在中年的時候還得過癌症,而且生活習慣更是不規律,從來不養生,晝夜顛倒也是常事,但是她卻能夠成為家族中最長壽的人,而關於她長壽的秘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借鑑。 在我們看來,一個人能夠長壽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從宋美齡這裡就能看出好像並沒有什麼所謂,因為她不僅抽菸喝酒而且晝夜顛倒不吃早飯
  • 養生|冬吃蘿蔔夏吃薑,科學嗎?專家建議你冬季這樣吃……
    那麼冬天該怎麼養生,多吃哪些食物好呢?廣醫三院臨床營養科博士劉佳表示,冬天營養養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僅要補充充足的營養,還要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定製營養養生計劃。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博士 劉佳一、冬季養生,重在養腎!冬令進補要漸進:中醫中季節與五臟對應,立冬在五臟中對應腎,而體之陰陽根之於腎,因此冬季攝生的重點是調攝腎之陰陽。「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因而冬季養生重在養腎。
  • 晝夜交替現象
    科學概念:認識地球是不透明球體,在陽光照射下會產生晝夜區別;知道晝夜交替現象有多種可能的解釋;初步理解晝夜交替現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    2. 過程與方法:能提出地球產生晝夜現象的多種假說,並進行論證;做好模擬實驗和運用實驗收集的證據;根據實驗的情況修正自己的解釋。    3.
  • 生物鐘養生三大措施 生物鐘對人體健康影響巨大
    原標題:生物鐘養生三大措施     人的生命過程是複雜的,又是奇妙的,它無時無刻不在演奏著迷人的「生物節律交響樂」,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生物鐘。就人體而言,已發現一百多種。生物鐘對人健康的影響非常巨大。
  • 《黃帝內經》:春季養生,養肝養陽,關鍵做好「四個字」
    《黃帝內經》:春季養生,重在養肝養陽,關鍵做好「四個字」。正值春暖花開之時,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正所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年復一年、永遠健康。談到如何保持身體健康的問題。《黃帝內經》有雲「聖人春夏養陽」之說,可謂是深入人心。
  • 「江淮名醫」曹奕:冬季養生關鍵要「養腎藏精」
    因此,養生的關鍵在於人體對腎臟及腎精的保養,而腎臟「通於冬氣」,於是冬季養生顯得格外重要。那麼,冬季裡衣食住行要注意哪些內容?冬季哪些疾病容易找上門?冬季養生有哪些簡單易行的小妙招呢?上周六,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省針灸醫院)常務副院長、教授、主任醫師曹奕,做客新安百姓講堂,為市民詳解冬季養生。當天,省圖書館主樓四樓報告廳坐滿了聽眾,聽完講座後皆稱獲益匪淺。
  • 生物的晝夜節律
    四、晝夜節律的進化這個部分,我們不妨來思考,為什麼生物會進化出晝夜節律呢?事實上,這個問題還是比較難以回答的。凡是涉及進化論的東西,都很難設計實驗去重現千百萬年的生物學過程,因此我們這裡僅能從理(腦)論(洞)上進行一些推導。
  • 直接吃,養生又營養
    想不到看似不起眼的聖女果居然有這麼大的作用,只是怎樣吃聖女果才算得上養生呢?吃法一:最簡單的吃法就是將聖女果當作水果,清洗乾淨後直接開吃即可,直接保留了它的營養成分和酸甜的口感。吃法二:和其他蔬菜一起做成聖女果沙拉,只需要添加少量的沙拉醬後就變成一道美食。想要美容養顏和防曬的女性千萬不能錯過聖女果,但是要重在堅持吃才能有效果。
  • 晝夜節律與脂質代謝
    這些生物鐘的主要功能是揭示生物體生理的晝夜節律,以確保主要的生理功能與外界環境同步。由遺傳或環境因素引起的晝夜節律紊亂會對新陳代謝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宿主晝夜節律性和脂質代謝的交叉調節日益被認識到,並且生物鐘-脂代謝的相互作用可能參與肥胖的發生發展。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2021-01-1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二時辰養生之——亥時養生
    亥時三焦經當令,三焦指的是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可以很好的保護我們的臟腑,那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亥時養生的具體內容。     一、亥時是什麼時候?亥時指的是晚上21:00至23:00之間。     二、亥時怎麼養生     此刻要保持心境平靜。不生氣,不狂喜,不大悲。
  • 你以為的養生,卻是在損害健康,這些養生常識全是謠言!
    養生之風是越刮越熱,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養生大軍當中。大家都知道養生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但是很多人在養生方面非常的盲目,經常受一些謠言的誤導,養生反而變成了「傷身傷心」的事。有哪些常見的關於養生方面的謠言呢?
  •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時間:2020-05-05 10: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養生小常識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從立夏節氣開始就是標誌著夏天的起點,在炎熱的夏天來臨後我們要做好養身準備,而關於立夏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呢?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十二時辰養生法助您健康養生
    古代養生家根據晝夜陰陽的變化規律,制定了尤其適合老年人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1、卯時(凌晨5~7點)曙光初放,穿衣起床,坐在床上,扣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再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揉雙目、兩耳;然後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和中指,擊腦後24次。
  • 刺激戰場8月2日更新晝夜模式 晝夜交替時間有什麼規律
    刺激戰場8月2日更新晝夜模式 晝夜交替時間有什麼規律  刺激戰場在進行了8月2日的更新之後,大家期待已久的晝夜模式正式上線了!刺激戰場晝夜交替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晝夜交替時間有沒有什麼規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