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調控保護層晶體取向,大大提升鋅負極壽命

2020-09-26 材料material


導讀:本文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利用氫氟酸處理得到的高晶體取向性TiO2,成功實現了對鋅金屬負極的防護,避免了鋅電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的枝晶生長。這一研究大大提高了鋅負極實際商用的可能性,同時這一思路也可以推廣到其他金屬電池中。


可充電水系鋅離子電池作為下一代儲能器件的候選者之一,急需解決鋅負極上的枝晶生長問題。並且這一問題同樣也長期困擾其他金屬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如何抑制枝晶的生長,成為金屬負極材料應用必須克服的難關。


近日,中南大學的王海燕教授及其團隊通過所製備對鋅低親和力的TiO2成功緩解了鋅在沉積過程中的枝晶生長,大大提高了鋅負極的使用壽命,為鋅負極乃至其他金屬負極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設計策略。相關論文以題為「Revealing the role of crystal orientation of protective layers for stable zinc anode」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752-x


金屬負極如鋰金屬負極、納金屬負極、鋅金屬負極等,由於具有極高的比容量和更低的電位,因此被認為是解決當前儲能材料容量瓶頸問題的新一代電極材料。但是,金屬負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會反覆在電極表面沉積金屬,而這個過程中,會伴隨金屬枝晶的生長,導致電化學性能下降以及刺穿隔膜的安全問題。因此,金屬負極產業化不可避免的需要解決枝晶生長的問題。目前常見的解決策略主要有兩種:(1)改善金屬親和性,促進沉積過程中金屬的均勻形核;(2)提供一層抑制金屬沉積的保護層,限制枝晶生長。這兩者之間的分別要求提高金屬親和性核降低金屬親和性。但目前已分別報導過TiO2材料通過兩種策略提高金屬負極穩定性。可見TiO2對金屬負極的改善機制還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本文作者針對這一問題,以鋅負極為例,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對TiO2的不同晶面與Zn之間的親和性進行了深入討論,結果表明:TiO2的(001)面和(101)面對Zn的親和性較其他面更低。根據這一發現,作者利用氟化氫製備了暴露高(001)面TiO2並作為保護層塗覆在鋅負極上。結果表明該TiO2保護層可以很好地抑制鋅沿垂直方向生長並穩定電極與電解液之間的界面。在鋅對稱電池中,改性過的鋅負極可以循環超過480小時而不出現衰減,遠高於未處理或者僅有沒有暴露(001)面的TiO2保護層,這也與計算結果相一致。

總的來說,作者通過第一性原理,發現TiO2的(001)面和(101)面對鋅負極的低親和性,並以此出發,製備了氟化氫處理的TiO2保護層。電鏡表徵及電化學測試表明該保護層可以很好地抑制枝晶,明顯提高電極的電化學性能。該研究不但加深了人們對鋅電極的反應機理認識,提高電化學性能和安全性,暴露特定晶面改善金屬負極的研究策略還對其他金屬負極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推廣價值。(文:Today)

1 (a) -(e) 第一性原理計算結果及模擬示意圖;(f) XRD圖譜;(g)-(i) HRTEM圖。


2 (a) 不同保護層處理的Zn負極沉積示意圖;(b) CV測試曲線圖;(c) 樣品CV曲線對應峰面積;(d) 庫倫效率圖。


3不同鍍層循環前後的SEM圖和元素映射分析。


4 鋅負極的電化學性能測試。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中南大學唐有根-王海燕團隊在鋅能源界面調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正式刊發了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唐有根-王海燕團隊在鋅能源界面調控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Revealing the role of crystalorientation of protective layers for stable zinc anode,2020,11,3961),該論文揭示了金屬電極表面保護層晶體取向對親鋅性的關鍵作用機制。
  • 中南大學劉開宇教授團隊:3D列印g-C3N4調製界面實現高穩定鋅金屬負極
    研究背景鋅金屬由於其高的理論比容量,低的電位,高的穩定性,低廉的成本,被認為是在水系電池中最具潛力的負極材料之一。不幸的是非均勻沉積導致的鋅枝晶和腐蝕導致的副產物嚴重影響了儲能設備的循環穩定性和活性鋅的利用率,嚴重阻礙了鋅離子電池、鋅空氣電池的進一步實際應用。鋅金屬負極必須經過優化設計使鋅金屬電池實現長壽命和高安全。
  • 評述:水系可充鋅電池的發展及挑戰
    近日,中南大學梁叔全、周江教授團隊在《科學通報》發表評述文章,分析了水系可充鋅電池
  • 中南大學在低成本儲能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梁叔全團隊在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國際材料與能源領域權威期刊陸續發表儲能材料創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解決了該領域部分共性科學難題,有望推動廣受關注的低成本儲能領域進一步發展。
  • 中南大學梁叔全團隊在這個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梁叔全團隊在廣受關注的低成本儲能領域取得系列儲能材料創新研究成果,有望解決該領域部分共性科學難題。在鋅金屬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團隊通過一步液相沉澱法得到一種三維網狀結構ZnO功能修飾的Zn@ZnO-3D負極,實現了材料結構調控和界面修飾相優化結合。
  • 金屬納米片的製備及在鋅離子電池負極上的應用
    本文進一步製備了分層結構的碳包覆鋅微米片用作鋅離子電池負極,該負極是利用自摺疊-軋制後超聲製備的鋅金屬微米片與粘結劑CMC混合,然後原位碳化製得改性的多層碳包覆鋅金屬負極(Zn MS@C)。中南大學博士生武晨為本文第一作者。
  • 中南《Nature Commun》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
    該論文深入研究了準2D鈣鈦礦的形核、晶粒取向和形貌演變行為,闡明了提升準2D鈣鈦礦結晶質量並調控晶粒取向的通用策略。中南大學為該論文第一及通訊作者單位,博士研究生王繼飛為第一作者,袁永波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一文看懂矽負極的商業化進展
    在克服體積膨脹問題上,納米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納米顆粒可以很好的減少體積膨脹對材料顆粒和電極造成的破壞,因此針對Si負極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納米Si材料的製備上。傳統的納米化手段一般都工藝複雜,且成本高昂,而中南大學的Xiangyang Zhou等[1]利用天然高嶺土作為原料,通過選擇性酸腐蝕和鎂熱還原的方法成功製備了納米Si材料。
  • 南大頂刊:鋅碘電池要來了嗎?MOF大大提高性能
    導讀:本文指出鋅碘電池容量下降主要是Zn負極受到水和碘離子的腐蝕,並通過製備金屬有機框架(MOF)離子篩薄膜有效的阻斷了Zn與其直接接觸,大大提高了電池的穩定性。使得鋅碘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又邁出了一大步,為後續可充電鋅碘電池的研發提供了指導和參考。
  • 南大《Adv Mater》:鋅碘電池要來了嗎?MOF大大提高性能!
    導讀:本文指出鋅碘電池容量下降主要是Zn負極受到水和碘離子的腐蝕,並通過製備金屬有機框架(MOF)離子篩薄膜有效的阻斷了Zn與其直接接觸,大大提高了電池的穩定性。使得鋅碘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又邁出了一大步,為後續可充電鋅碘電池的研發提供了指導和參考。
  • 崔屹教授:新型石墨烯材料作為鋰負極載體 大大改善電池循環壽命
    打開APP 崔屹教授:新型石墨烯材料作為鋰負極載體 大大改善電池循環壽命 發表於 2019-04-12 10:41:57 最近
  • 北京大學在複合膜調控水系鋅離子電池實現超長循環取得突破
    水系鋅離子電池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等優勢,因而成為下一代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儲能技術之一。但水系鋅離子電池商業化應用面臨鋅負極上鋅枝晶生長、電解液析氫、鹼式硫酸鋅副產物生成等問題。通常有機塗層可以有效阻止陰離子、自由水與鋅負極接觸,隔離陰離子可以有效緩解鋅離子沉積過程中陰離子聚集引起的空間電場不均問題,達到鋅離子均勻沉積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隔離陰離子、自由水與鋅負極接觸還可以有效抑制電池主要的副反應,但目前採用的有機塗層缺乏鋅離子傳輸通道,導致電池極化增大,而水系鋅離子電池電化學窗口較窄,極化增大對水系鋅電池的發展非常不利。
  • 蘇大:原位生長垂直石墨烯製備Janus隔膜用於水系鋅金屬負極儲能
    成果簡介 鋅金屬陽極已經獲得了很多科學和技術興趣。然而,限制其大規模使用的主要瓶頸在於電化學穩定性差和循環壽命不足。本文,蘇州大學孫靖宇課題組等研究人員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發表名為「Directly Grown Vertical Graphene Carpets as Janus Separators toward Stabilized Zn Metal Anodes」的論文,研究通過直接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及plasma處理合成了石墨烯修飾的Janus隔膜,通過對電池非活性組分的結構修飾實現了鋅金屬負極循環穩定性的提升
  • 《Science Advances》金屬鍍層在電池負極上的結晶重定向
    當前所關注的金屬負極(如鋰、鋁、鈉和鋅),在電池充電過程中形成非平面的樹形形態,是實現完全可逆性的一個基本障礙。近日,美國康奈爾大學的Lynden A. Archer等研究者在一個一端為旋轉圓盤電極的三電極電解池中,系統性研究了鋅、銅和鋰樹枝狀電沉積的起源。
  • 上海交通大學王久林團隊《德國應化》:阻燃溶劑大幅度提升鋅電池循環壽命和安全性
    金屬鋅由於高比容量、高豐度、低電位和低毒性,被廣泛地認為是一種理想的電池負極材料。
  • 鋅均勻沉積誘導策略提升鋅基電池性能—新聞—科學網
    ,在水系鋅基電池中實現了對鋅沉積形貌的誘導,有效降低了鋅的電化學沉積過電位,緩解了鋅枝晶的生長,使鋅基電池的庫倫效率與循環壽命顯著提升。 鋅負極具有本徵電極電勢較低、動力學快、循環性好、儲量豐富等特點,在鋅-溴、鋅-碘、鋅-鈰、鋅-鐵液流電池,鋅-鎳電池、鋅-空氣電池以及鋅離子電池等領域受到研究者廣泛關注。
  • 環醚基高分子保護皮膚用於抑制鋰金屬負極的「火爆脾氣」
    【成果簡介】近日,美國化學會期刊(JACS)在線發表了由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Donghai Wang教授(通訊作者)、Tom Mallouk教授及Yue Gao(第一作者)等在調控鋰金屬SEI化學結構和抑制鋰枝晶生長的相關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的一項工作。
  • 晶體取向調控質子電子耦合轉移過程提高雙鈣鈦礦材料的電解水性能
    ▲第一作者:朱雲敏第一通訊單位: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共同通訊單位:臺灣交通大學、喬治亞理工大學據報導,通過將添加劑引入系統來調控PCET過程可有效提高催化劑的OER活性。但是如何通過調控催化劑的本徵材料性質控制PCET過程至今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本工作中,我們採用雙鈣鈦礦相氧化物PrBa0.5Sr0.5Co1.5Fe0.5O5+δ(PBSCF)作為模型系統,通過調節晶體取向和相關的質子擴散來調控表面的PCET過程,從而改善材料的OER催化活性。
  • 上海交大王久林Advanced Materials.高可逆鋅負極結合安全有機電解...
    與水系電解液相比,有機溶劑中鋅的熱力學穩定性更高,鋅氧化還原的可逆性更高,從而提高了鋅沉積/溶解的庫侖效率,更重要的是簡化了鋅負極表面的電化學。通過避免不必要的鈍化產物,即ZnO和Zn(OH)4−2,而這是傳統水系電解液中常見的產物。然而,對於聚合物、離子液體等非水體系以及最近報導的以乙腈(CH3CN,一種有機電解液)為基的ZIBs,枝晶仍然是鋅負極的一大挑戰,這限制了鋅負極的循環壽命。
  • 水系鋅離子電池中鋅陽極面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Carbon Energy
    環保,安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電化學儲能裝置是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