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太多引發地球生物圈變樣,已成為人類世標誌之一

2020-12-06 網易科技

(原標題:We Eat So Much Chicken That We've Altered Earth』S Biosphere)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過客

微信|公號ID:WYKXR163


研究人員稱,現在全世界存活著超過210億隻肉雞,人類對這一物種的養殖已經徹底改變了地球的生物圈。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Carys Bennett和同事們正在探索人類給生物圈帶來的改變。他們認為,肉雞的產業化養殖對於地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雞肉消費從上世紀50年代就出現了戲劇性的增長。從那時起,雞的體型和形狀與它們進化而來的野生祖先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中就包含了骨骼、骨骼的化學成分和遺傳等方面。

此外,如果沒有人類的餵養,這些肉雞也無法存活。快速的產蛋和胸肌生長速度意味著它們的心臟和肝臟等器官比正常的個體更小。這樣就會限制這些器官的功能,也導致肉雞的壽命縮短。

在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提出,我們對這些物種進行的工程設計以及它們在食品消費領域佔據的重要角色,意味著肉雞消費將被視作人類世的一種重要標誌。人類世指的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產生優勢性影響的地質年代。

Bennett聲稱:「雞是全世界最常見的肉食品,而且它們的骨骼最終會成為家庭垃圾。產業化養殖農場遍布全世界,而這些農場也成為病死雞的埋葬地。肉雞成為了考古學家口中新生態學物種的第一個最佳案例,未來的人類將把雞化石視作我們這一代的標誌。」

雞已經成為地球上最多的陸生脊椎動物,而且它們的生物學是由人類塑造的。Bennett稱:「雖然雞肉消費現在非常流行,但是已經出現了變化的跡象。世界最大的雞肉製造商已經向植物蛋白領域進行了投資。隨著時間的變化,人們正在尋找既對環境有益又物美價廉的食物。」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喬俊婧_NBJ11279

相關焦點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的責任更大了
    與此同時,第一次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塵埃在地球上飄蕩,它們隨後嵌入沉積物和冰川中,成為地質記錄的一部分。這些情況標誌著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但是,也有一些人並不同意這種地質年代劃分。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了巨大影響,長期以來一直有科研人員認為應該單獨為此設立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近日,由34名科學家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投票決定確立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圖/視覺中國人類世工作組認為,地球已進入新地質年代;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 一文解釋「人類世是什麼意思?」——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2019-05-29 09:5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 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
  • 人類對地球影響有多大?新礦物爆炸式增長,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科學家認為,如果沒有人類就不會發生這樣的爆發性事件,這也佐證了我們正處於一個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新礦物的激增集中在過去200年裡,與地球45億年的歷史相比可以說是瞬間的增長。根據國際礦物學協會(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的數據,地球上共有5208種礦物質。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人類世工作組認為,地球已進入新地質年代;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 人類世、地球工程與地球政治學
    從公元前8000年前的刀耕火種,到公元前5000年前的灌溉農業出現,地球的生物圈逐漸被人類主宰,人類從此開始了徵服自然的歷史進程。而在工業革命之後,我們更是進入了當代地質學家所說的人類世的時代,地球環境在行星尺度上被人類所塑造。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技術在自然與社會的交界上不斷進化,並持續塑造著人類與自然的形態,讓它們在從原子層面到行星層面發生更加緊密的聯結。
  • 科普貼: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意味著地球怎麼樣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科普貼: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意味著地球怎麼樣了? 2019-05-29 10:0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眾所周知,我們常用世紀、年代、年、月等等描述記錄人類時間,而地球年齡有46億年,地質演化時間極為漫長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是什麼意思?人類世是什麼?地球新地質時代來臨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是什麼意思?人類世是什麼?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 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這一決定朝正式確定地質記錄新篇章邁出了重要一步。
  • 定量證實「人類世」,人類的邊界在哪裡?
    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導力量。再一次,「人類世(Anthropocene)」這一概念進入大眾的視野。不管承認與否,一個由人類自己創造的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已經來到。人類世讓人類愈發認識到,必須以一種新的歷史思維去反思人類的過去、審視人類的現在,合理地規劃人類的未來。
  • 地球地質新紀元「人類世」明年開始?也有人說1610年開始
    由於人類出現至今,對地球已經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改變了地球的地理,科學家們認為由人類創建出的新地層可以保留很長時間,「人類世」這一標誌新地球地質時期的新名詞應運而生。       「人類世」概念是由大氣化學家諾貝爾獎得主P. J. Crutzen與生態學家E. F.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相關文章指出,與「人類世」相關聯的現象包括,生物棲息地減少;全球氣候變暖;混凝土、塑料等物質出現……這些變化將存留千年或更久,它們正在改變地球系統。
  • 「人類世」真的來了?人類世的「金釘子」都是啥?
    新聞背景據《自然》雜誌近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組」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該工作組計劃於2021年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交正式提議,如果通過,歷史書或將改寫。那麼,什麼是人類世?為什麼地質學家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了新時代?這對人類又意味著什麼?人類世的由來在人類世之前,地球處在全新世。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人類正改變自然周期 你還在破壞環境嗎?
    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 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這一決定朝正式確定地質記錄新篇章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工作小組計劃於2021年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交正式提議,如果通過,歷史書或將改寫。
  • 動物、病毒與人類世
    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導致人類活動減少、活動範圍及影響縮小,動物的活動空間則相應擴增、可見度提升。國內新聞中出現過不少類似報導,如四川國道上發現大熊貓、浙江發現了新物種等;英文社交網絡上「Earth is healing」(地球在療愈)成為流行話語。
  • 地球進入人類世 網友評論褒貶不一
    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第四紀是現代動植物活動的時期,分為更新世和全新世。從地質學的角度看,我們人類生活的地質時期是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中的全新世。近期,一些科學家投票選出了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以此表明人類對地球做出的深刻改變。「人類世是一個時間、過程和地層的地質單位。」然而投票結果表明,工作組基本上就這一地質單位達成了共識。
  • 地球進入「人類世」,但這並不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時代
    「人類世指的是時間、過程和地層的地質單位,」人類世工作組主席、英國萊斯特大學地質學家簡扎拉塞維奇(Jan Zalasiewicz)表示。「人類世描繪的是地球的最近代歷史。」科學界用宙、代、紀、世等名稱來從大到小劃分地質年代,260萬年前地球進入第四紀,第四紀又分為兩個世,一個叫更新世(The Pleistocene),一個叫全新世(The Holocene)。通常認為我們現在處於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全新世開始於約1.17萬年前。「人類世工作組」認為,由於人類活動的巨大影響,全新世已經結束,人類世拉開帷幕。
  • 地球進入「人類世」
    科學家近日投票決定,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
  • 地球生物圈正在走向消亡嗎?
    這個理論認為,整個生物圈以及與之作用的周邊自然環境本身可以被視作一個生物體(即蓋亞)。蓋亞在他的理論裡面扮演者「好母親」的角色,即蓋亞可以通過生命活動自動優化地球的環境,使它更加適應生命活動。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理論。也就是我們人類只要擁抱蓋亞,不要人為的破壞生態,那麼地球的環境只會越來越好。從環境保護者的角度出發,蓋亞理論不啻於一種新型的意識形態。
  • 人類會為未來留下什麼化石?
    假設人類世的化石被保留下來了,會有什麼樣的化石呢?與人類一同生活的動物化石不同的地層中所保存的化石各有特點,它們代表了那個時期的生物種類、環境特點,人類化石自然是人類世的標誌。這樣的情況下,人類世的地層中保存下來的人類化石恐怕並不多。現在全世界每天都有幾十種動物從地球上消失,一些科學家認為,我們正在經歷地球歷史上的第六次大滅絕事件,導致這次大滅絕的則是人類。這意味著在人類世的地層中,許多野生動物的化石會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類世特有動物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