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速遞 | PGC-1α在U251細胞中協同Bcl-2通過降低ROS來調控細胞周期

2021-01-18 浙大學報英文版

中文摘要:

目的:

探究過氧化物酶體增生激活受體γ協同刺激因子1α (PGC-1α)和B細胞淋巴瘤-2(Bcl-2)在調控細胞周期中的相互關係.


創新點:

首次證明在血清飢餓時PGC-1α負調控Bcl-2,並且認為Bcl-2可能通過招募PGC-1α降低細胞中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以調節細胞周期.


方法:

用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檢測了接觸抑制和血清飢餓處理的NIH3T3過表達Bcl-2的細胞中PGC-1α的表達,並且分別檢測了用Bcl-2和PGC-1α的小幹擾RNA(siRNA)降低U251細胞(內源性高表達Bcl-2和PGC-1α)中的Bcl-2和PGC-1α的表達,最後用免疫共沉澱(co-IP)檢測了二者的關係.


結論:

本實驗中用兩種細胞同步化的方法(接觸抑制和血清飢餓)處理了Bcl-2過表達的NIH3T3細胞時發現PGC-1α高表達,用Bcl-2的siRNA處理了U251細胞時發現PGC-1α的表達降低,但是血清飢餓處理了U251後發現Bcl-2升高而PGC-1α降低,而且PGC-1α被siRNA降低後Bcl-2反而上升,最後用Bcl-2抗體免疫共沉澱了PGC-1α蛋白,這些結果說明在血清飢餓時PGC-1α負調控Bcl-2行使調節細胞周期的功能.


關鍵詞:

過氧化物酶體增生激活受體γ協同刺激因子1α (PGC-1α);B細胞淋巴瘤-2(Bcl-2);線粒體;活性氧自由基(ROS);細胞周期


作者

Kun Yao, Xu-feng Fu, Xing Du, Yan Li, Shan-shan Yang, Min Yu, Qing-hua Cui


本文引用格式:

Kun Yao, Xu-feng Fu, Xing Du, Yan Li, Shan-shan Yang, Min Yu, Qing-hua Cui, 2018. PGC-1α coordinates with Bcl-2 to control the cell cycle in U251 cells through reducing RO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 (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19(6):415-424.

https://doi.org/10.1631/jzus.B1700148

浙大學報英文版是四個英文學術期刊的統稱,收錄範圍涵蓋了理工農醫各個方向,歡迎向我刊投稿,可關注我刊公眾號zdxbywb了解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2基因與細胞周期調控
    對細胞周期調控機理的研究是癌變機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細胞周期調控是在各種細胞周期調控因子在細胞周期檢驗點的監控下忠實而順序地啟動和完成細胞周期事件。隨著對細胞周期及其調控的深入認識,學者們提出了「癌症可能是一類細胞周期異常性疾病」的觀點。絕大多數腫瘤細胞都存在若干細胞周期調控機制的改變,周期調控機制的異常可導致細胞的持續性增殖,是腫瘤發生的生物學基礎。
  • 細胞凋亡在激素誘導性股骨頭壞死中的研究進展
    迄今為止,已發現參與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凋亡抑制分子包括:P53和bcl-2家族的抗凋亡基因,如bcl-2。眾多研究表明激素與bcl-2基因有關,bcl-2蛋白通過阻斷細胞凋亡信號傳遞系統的最後共同通道而抑制細胞凋亡。Moriishi等在特定的成骨細胞bcl-2轉基因小鼠研究意外發現,bcl-2在成骨細胞的過度表達抑制了成骨細胞的分化,最終導致骨細胞凋亡。
  • 中國科大在長非編碼RNA調控腫瘤細胞瓦博格效應中取得新成果
    2018年1月29日,我校吳緬教授研究組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題為「LncRNA IDH1-AS1 links the functions of c-Myc and HIF1α via IDH1 to regulate the Warburg effect」的研究論文。
  • 光周期信號和植物激素協同調控莖尖分生組織的形態變化
    成花誘導(floral induction)是植物生殖生長的開始,涉及SAM的形狀和特性的變化,並受到環境因素和植物發育階段的嚴格調控,包括光周期(photoperiod)和植物激素(phytohormone)。在眾多物種中,繁殖與季節的變化是同步的【1】,這體現了光周期的重要性。
  • 細胞核膜微管再生及微管正末端動態調控
    微管是由α、β-tubulin異二聚體聚合而成的13根原纖維通過側面結合而形成的中空管狀結構,具有極性正、負末端。在細胞內,微管負末端錨定於微管組織中心,而其正末端高度動態,不斷聚合和解聚,並向細胞皮層伸長。傳統教科書模型認為微管通常由位於中心體的微管組織中心長出。
  • 動物所發現特異調控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周期蛋白
    雖然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中的細胞周期蛋白的種類幾乎一致,但是減數分裂中是否存在不同的細胞周期調控機制尚不清楚。Ccnb3與細胞周期依賴性激酶1(CDK1)相互作用,對於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中後期轉換至關重要。
  • NCB: 細胞周期調控因子p27kip1在芝蘭缺乏條件下介導細胞凋亡/自噬
    細胞周期調控因子p27kip1在調節細胞周期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高表達導致細胞周期停滯,低表達或不表達導致細胞凋亡。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發現,p27kip1第198位蘇氨酸(Thr-198)的磷酸化會增強其穩定性,在營養匱乏的環境中進行自噬(產能細胞器的分解代謝)和繼續細胞增殖。
  • 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
    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18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ynergism of TNF-α and IFN-γ triggers inflammatory cell death, tissue damage, and mortality in SARS-CoV-2 infection and cytokine shock syndromes」。
  • 細胞生物學之細胞分裂與細胞周期
    本章重點掌握內容:1、細胞周期的概念2、細胞周期各時相的主要特徵3、細胞周期調控系統的核心之細胞周期蛋白
  • 成體神經幹細胞通過TNF-α受體信號通路響應全身炎症
    成體神經幹細胞通過TNF-α受體信號通路響應全身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12:15 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Isabel Farias和Jose Manuel
  • 昆明動物所揭示TRIM5α和TRIMCyp協同限制HIV-1複製作用機制
    與體外過表達實驗一致的是,HIV-1在攜帶TRIMCyp和TRIM5α的熊猴個體外周血單核細胞中的複製水平顯著地低於其在僅攜帶TRIM5α純合子的熊猴個體外周血單核細胞中的複製。進一步研究發現,TRIMCyp和TRIM5α對HIV-1的協同限制作用發生在HIV-1複製的早期,即脫殼或逆轉錄時期前期。該協同功能依賴於兩者的相互結合,抑制其空間結合水平將導致協同作用的下降。
  • 研究發現特異調控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周期蛋白
    在此過程中,細胞經過一次DNA複製後進行兩次細胞分裂,最終產生單倍體配子。同有絲分裂一樣,減數分裂的精確完成離不開細胞周期蛋白(Cyclins)與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s)之間的共同調節。Cyclins的周期性降解與合成以及CDKs激酶活性的動態變化,是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周而復始的重要物質保障。
  • SIRT-1通過一種可能涉及調節PGC-1ɑ的機制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SIRT-1通過一種可能涉及調節PGC-1ɑ的機制減弱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神經毒性 AD患者、APP/PS1小鼠的腦組織、以及暴露於澱粉樣蛋白寡聚體的原代大鼠神經元作為模型物,研究了SIRT1在阿爾茨海默氏病(AD)中,是否起到神經保護作用。
  • 細胞膜負電荷調控細胞黏附分子功能新機制
    MAdCAM-1 是整合素α4β7 的主要配體,在腸道和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如派爾集合淋巴結(Peyer’s patches,PPs)和腸繫膜淋巴結(mesenteric lymph nodes,MLNs)等腸內皮細胞中特異性表達。通過與 MAdCAM-1 發生黏附,整合素α4β7 在活化前後可以分別介導免疫細胞在血管內皮表面的滾動和穩定黏附,調控免疫細胞募集到腸道,與腸道免疫密切相關。
  • 新加坡國立大學俞皓教授團隊揭示父母本協同調控種子大小的新機制
    >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父母本協同調控種子大小的全新機制。在此項研究中,細胞核內的UPF1(一種RNA解旋酶)被鑑定為TOP1α的互作蛋白,功能缺失突變體upf1-1表現出與top1α-10類似的大種子表型。
  •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機制
    基因表達調控是決定細胞命運的重要因素,通過改變基因的表達模式即可實現對細胞命運的精準調控。比如運用Yamanaka四個轉錄因子(Oct4, Sox2, Klf4, c-Myc)在體外就可將體細胞成功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
  • SIRT-1通過一種可能涉及調節PGC-1ɑ的機制減弱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SIRT-1通過一種可能涉及調節PGC-1ɑ的機制減弱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神經毒性AD患者、APP/PS1小鼠的腦組織、以及暴露於澱粉樣蛋白寡聚體的原代大鼠神經元作為模型物,研究了SIRT1在阿爾茨海默氏病(AD)中,是否起到神經保護作用。
  • 研究揭示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過程中細胞周期調控纖毛形成機制
    8月20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強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 Biology 在線發表了題目為Chemokine signaling link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cilia formation for left-right symmetry breaking 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在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過程中,細胞周期調控纖毛形成的重要分子機制
  • 科學家揭示LINC00301在非小細胞肺癌進展和腫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機制研究發現,轉錄因子FOXC1特異性地介導了NSCLC中LINC00301的表達。通過RNA原位雜交實驗(FISH)發現LINC00301同時存在於NSCLC的細胞質和細胞核中,但細胞核中LINC00301的比值高於細胞質中所佔的比值,故而推測LINC00301將同時在胞漿和胞核處發揮調控作用。
  • ...揭示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過程中細胞周期調控纖毛形成的重要機制
    但目前對細胞周期進程與纖毛形成之間的聯繫卻知之甚少。,揭示了在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過程中,細胞周期調控纖毛形成的重要分子機制。作者進一步確定了KV變小的原因,發現Cxcr4a通過調控ERK1/2磷酸化,促進細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達,加速背部先驅者細胞從G1期向S期轉換,在細胞增殖調控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圖2. Cxcr4a突變體KV較小,細胞纖毛變短,KV液流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