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平均工資性收入有多高?我們的工資包括五險一金和個稅嗎?

2020-11-29 暖心人社

工資性收入包括什麼,很多人可能覺得非常簡單,不就是每月到手的錢嗎?說的對,也不全對。

關於職工的工資總額是有什麼構成的呢?

實際上關於工資的構成很複雜,國家規範性的文件是1990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文件將我們的工資總額分成六大部分,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計時工資很簡單,就是按照工作時間給付工資。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計算工資方式,對外衍生出來的有月工資、小時工資等等。

計件工資,是根據工作量確定的一種工資發放方式,工廠使用的比較多。

獎金,指的是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多數人也非常熟悉,年終獎金、績效獎金、考核獎金等等。

津貼和補貼,還有所不同。津貼,是補償職工在特殊條件下的勞動消耗、生活費額外支出的工資補充形式。補貼,是為了補償物價變動而設置的補償,主要有生活費補貼和價格補貼。

加班加點工資,實際上一般是指我們延長工作時間所給付的額外勞動報酬。按照加班情況的不同,應當分別給予150%、200%或300%的加班費。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這些情況比較複雜,包含很多種情況。比如工傷期間的停工留薪期工資、待崗工資、計劃生育假工資,婚喪嫁、事假、探親假、帶薪年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照法律規定應當支付的全額或者按比例工資。

工資包不包括五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

其實,工資應當是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用了單位向職工支付勞動報酬。因此,總體來看是應發工資。

按照《社會保險法》、《住房公積金條例》的有關規定,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有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按照相應比例共同承擔。養老保險個人需要承擔繳費基數的8%,醫療保險個人需要承擔繳費基數的2%,失業保險一般是不超過1%,住房公積金個人承擔比例是5%~12%。

所以,工資中包含五險一金個人部分,但不包含企業負擔部分。

至於個人所得稅,非常明顯是個人所得的稅收,肯定要有個人承擔。不過如果勞動者就業比較搶手,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約定到手工資。

工資性收入是什麼?

很多人可能很迷茫了,工資性收入是什麼呢?實際上國家把國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為四大部分,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2018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人均工資性收入是15829元,約佔居民人均全部可支配收入的56.1%。

工資性收入實際上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所從事的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其它勞動收入。所以,工資性收入跟我們理解性的工資收入還是有差距的,比工資收入範圍要擴大了很多。

工資這一概念實際上是十分複雜的,我們其實也沒有必要了解的那麼深刻,大家真正關注到手的錢有多少就好了。國家也在推動收入體制改革,努力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讓他們生活可以過得更好。

相關焦點

  • 詳細對比中國和美國個稅之後……
    中國是分類制,納稅人的所得並不是都要繳納個稅。一般採用列舉的方式,列舉範圍內的所得需要交稅,不在範圍內的無需納稅。中國繳納個稅最多的人群其實是工薪階層,他們每月拿著固定的收入,發工資的時候就把稅扣了。分類制是以收入為核心,根據該收入類型,確定該收入是否需要納稅,如果需要,就根據該收入的稅率和費用扣除標準計算該項收入應交的個稅。
  • 個稅調整最新消息2018:個稅起徵點2018稅率表 個稅計算公式器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症候群稅;  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 2013.06:居民工資性收入與勞動生產率關係研究
    Liu等(2005)研究了在中國臺灣省手工業中相對低廉的工資和效益工資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研究發現效益工資對勞動生產率並沒有純粹的正效應,工資結構對勞動生產率有重要影響。Seguino(2007)從外國直接投資對工資和生產率影響的角度,分析了工資和生產率的相互關係,認為工資和生產率的增長率之間有一種潛在的正效應。
  • 最新個稅計算公式!快來用計算器算算少交多少個稅吧
    說明:1、本表含稅級距中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每月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金(五險一金) - 起徵點5000元的餘額。2、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例如:小周的稅前工資是15000元,繳納五險一金1500元,按照新個稅計算其稅後工資(到手工資)是多少呢?
  • 工資超過5000元怎麼扣稅?2018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表)
    對收入較低地區和人員的邊際影響會更大,對高收入群體的影響並不敏感。  如果個人起徵點上調後,導致納稅間斷,可能會影響後續搖號購車。  中國個稅改革歷程及關鍵時間節點梳理。  3  標準提高,對不同地區的人員影響不同  根據公式:個人所得稅=(工資-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免徵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所以,各地工資收入水平不同、五險一金的繳納標準不同,也會影響個稅改革後的稅後收入。
  • 2018新個稅法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含新個稅計算器)
    新版個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其中,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收入 - 三險一金(廣州是五險一金) - 免徵額(5000元)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專項附加扣除  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標準和實施步驟還在確定中
  • 新社保和新個稅同一天實施!
    請注意這個日期,跟個稅修正案的實施日期是完全重合的。就這一招,估計很多人都得把減掉的稅吐出來,甚至還可能會「倒貼」一些!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1、個稅最新計算方式了解一下!2、社保待遇大大提高,具體多少一起來看看就知道了!國家重拳整治社保徵管,這一政策勢必將對每一家企業以及每個人的收入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 每月都在扣社保,公司和員工五險一金比例是多少?
    什麼是五險一金?每年繳費基數和標準從哪來的依據?出來工作每月拿薪水都會被扣除繳納社保,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扣除的社保包含哪些?每一種都有什麼用?公司說扣多少就多少,到底有沒有多扣許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瘋就為大家科普下五險一金那些事。
  • 多拿1元多交2310元個稅?!
    接下來,我們算算月薪、雙薪、年終獎到底該如何繳稅、繳多少稅。  首先,月薪的應納稅所得額=收入-五險一金-5000-專項扣除。對照上文的稅率表確定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後進行計稅。  你也可以簡便地計算為:月薪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二者的結果是一樣的。
  • 中國14億人,月收入超5000元的有多少?幾組數據「透露」答案
    但是,稅務部門的個稅調查報告卻讓人大跌眼鏡,當個稅標準達到3500元時,有45%的人符合納稅標準,而當個稅標準上調至5000元時,只有20%的人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至於收入超過萬元以上,佔比大約在百分之十幾左右。根據騰訊發布的《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在深圳還有3.3%的人口每個月工資在2000元以下。
  • 北京市發布2017年度職工平均工資
    影響一.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與平均工資最為密切相關的,則是五項社保繳費基數的相應調整。按照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但對於收入過高或過低的人群,還相應地設定了繳費基數的上下限,即月平均工資低於上一年月平均工資下限的,以下限繳費基數;高於上限的,以上限作為繳費基數。
  • 現在的中國,月收入多少才算是高收入?
    同時,最近幾十年,GDP和M2增長的非常快,因此,這一數據也在時刻的變動。一、從全國來看,月收入達到 5000就算是高收入群體月收入達到5000就算是高收入?是的,從全國來看,月收入達到5000就已經超過90%人口收入。
  • 內控政策解讀|什麼是行政事業單位職工「五險兩金」
    「五險」是指社會保險五個項目,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兩金」是指住房公積金和職業年金(補充養老保險)。「五險兩金」涉及行政事業單位每位職工的個人切身利益,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應當重點關注其計算標準和實際扣繳情況。
  • 在國內,月薪過萬的人究竟有多少?
    弄的中國人整體收入都很高似的。前幾天,一位日本歸國人士告訴我,普通日本工薪階層月收入也只有2萬多,如果再扣除稅收的話,月收入也只有一萬多元。我不禁感到疑惑,難道我們中國人的月收入水平普遍可以與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叫板了嗎?
  • 2021國家電網公司正式工工資不是平均的嗎?
    國家電網正式工工資不是能平均的,一般新人正式工,都是從最基層做起,不同的崗位工資水準不同,而且不同的學歷也影響你的工資水平,也會因工作地點有所差異,具體要看你的實際情況。國家電網福利待遇有基本工資+補貼+獎金+社會保險+公積金+其他福利構成。當然,學歷不同,基本工資不同,基本工資=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學歷係數。據統計,大概收入水平大概如下。。。
  • 別被騙了,平均6千才是中國人的工資真相
    / 01 /關注工資「中位數」▲北上廣平均月薪每年看到的城市平均月薪報告,很多城市的平均月薪都超過了6000,更不要說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了,基本上平均月薪都在1萬以上,不少二線城市收入都高達七八千。2020年,深圳的工資中位數為5199元,上海是6378元,北京是6906元,而新一線城市的工資中位數都沒上6千。如果再看得更遠一些,脫離一二線城市。2020年上半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1655元,其中工資性收入13232元。也就是說,城鎮打工人今年平均月薪是2205。
  • 月收入多少才算高 過萬工資算是高薪嗎?
    文/股城網現在許多地方的工資都不一樣,例如在一線城市工作都比較有高工資,然而在小縣城工作的工資就比較低了。有人說月收入一萬才基本夠維持生活,那麼人們就想知道,現在月收入多少才算高呢?有沒有統一的標準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 2019年平均工資出爐,看看你達標了沒?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平均工資數據。據數據顯示,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比上年增長了9.8%,即使扣除了物價上漲的因素實際增長也有6.8%。
  • 員工工資為零,單位只繳納社保,個稅如何處理?今天統一回復!
    需要提醒的是,退休人員如還取得返聘工資,不需要合併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和離休生活補助費計算繳納個稅;退休人員取得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和離休生活補助費不需要匯總到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