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ancer:特殊實驗性藥物或能有效抑制化療藥物多柔比星所產生的...

2020-12-04 生物谷

2020年3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常用的化療藥物多柔比星往往會損傷心肌,有時候還會引發嚴重或致死性的心力衰竭,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斑馬魚和小鼠進行研究後發現,實驗性藥物BAI1或能有效抑制多柔比星對心臟的損傷效應,同時還不會降低其抗癌藥效。

圖片來源: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醫學博士Richard N. Kitsis表示,除了能夠提供方法來抑制多柔比星誘導的心臟毒性(cardiotoxicity)外,諸如BAI1等藥物或許還能幫助腫瘤研究者在較高的累積劑量下使用多柔比星,並與其它心臟毒性藥物聯合使用更加有效地對癌症進行治療。因多柔比星導致的心臟損傷的發生率在特定癌症群體中發生率最高,包括老年人,尤其是已患心臟疾病或存在心臟病風險因子的人群;難以治療癌症的患兒,比如肉瘤,其通常需要接受大劑量的多柔比星來治療;因復發性癌症而接受多劑量治療的患者;以及那些接受其它心臟毒性療法的患者,比如放療患者。

從1974年開始使用以來,多柔比星被認為會通過兩種不同的細胞自殺通路來導致心肌細胞的損失,這兩種通路分別為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通路;名為BAX的蛋白在細胞凋亡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2012年發表在PNAS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就發現,BAX會誘發細胞壞死,因此BAX或許就能作為一種特殊靶點來幫助開發新型療法,從而阻斷因多柔比星使用所帶來的兩種細胞死亡的模式;2008年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就揭示了BAX如何改變其形狀來從靜止狀態轉變為致命狀態,這就促使了研究人員開始尋找針對BAX的小分子激活劑和抑制劑;2019年發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了包括BAI1在內的多種小分子物質,其能結合BAX並抑制其轉變。

研究者Gavathiotis說道,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BAI1能通過抑制BAX轉化為活性致死形式來發揮作用,這或許就能阻斷BAX從細胞質移動到線粒體中,因為BAX在線粒體中能激活細胞的凋亡和壞死過程。隨後研究人員利用斑馬魚和小鼠來檢測是否BAI1能保護心臟免於多柔比星的損傷效應,單獨給予動物多柔比星會誘發其發生細胞凋亡和壞死,從而引發細胞損傷,但當將多柔比星和BAI1同時給予動物時,動物機體並不會經歷心臟毒性的發生,BAI1並不會幹預多柔比星殺滅乳腺癌小鼠模型和急性髓性白血病小鼠模型中癌細胞的能力。

BAX抑制劑擁有多種廣泛的應用,研究者Dulguun Amgalan說道,目前我們並不清楚具體的應用範圍,但某些癌症療法所產生的心臟損傷或許是BAX所依賴的,因此通過BAI1或許是可以預防藥物所帶來的心臟損傷效應的。BAI1或許能降低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所引發的組織損傷,其二者均能通過細胞凋亡和壞死來殺滅細胞。

最後研究者表示,基於BAI1藥物原型,後期他們還將繼續深入研究開發BAX抑制劑,同時計劃進行多種臨床前安全研究來爭取早期進行人類臨床試驗。(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Amgalan, D., Garner, T.P., Pekson, R. et al. A small-molecule allosteric inhibitor of BAX protects against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myopathy. Nat Cancer (2020).doi:10.1038/s43018-020-0039-1

相關焦點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化療藥物市場分析
    目前針對ALL的化療方案已取得較好療效,約80%的兒童和30%的成人能好長期生存,且有治癒的可能。具體治療分以下幾個階段完成:1.誘導緩解治療在白血病細胞還沒產生耐藥性前用化療的方法迅速最大限度殺傷白血病細胞,恢復骨髓正常造血功能。
  • 科學家發現,阿司匹林能阻止癌幹細胞搭建外排化藥的通道,增強化療藥物殺傷力丨科學大發現
    近期印度科研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阿司匹林能夠幫助化療藥物,有效擊殺癌症治療中讓人頭痛不已的腫瘤幹細胞(CSCs)。阿司匹林能夠增加乳腺癌細胞中SMAR1基因的表達,而SMAR1對腫瘤幹細胞藥物外排泵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 納米藥物如何有效攻克多種類型癌症?
    DOI:10.1038/s41598-017-16293-6最近,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能有效運輸化療納米藥物增加藥物的生物可用性並降低其副作用表現。研究者指出,在化療之前接受FDA批准的營養製劑或能降低患者機體脾臟、肝臟和腎臟中毒性藥物的水平。
  • 乳腺癌術後為什麼還要輔助化療,化療副作用大怎麼辦?
    Fisher理論的提出是乳腺癌治療史上的裡程碑,奠定了輔助化療的理論基礎。使乳腺癌的治療模式由原來的單一局部治療發展成局部與全身治療相結合。    乳腺癌術後輔助化療的一般原則    一、適應證    目前認為,對於腋窩淋巴結陽性患者應給予術後輔助化療。回顧性研究顯示:無論對絕經前還是絕經後患者,化療均能降低死亡率。
  • 2D Materials:石墨烯塗層的化療藥物或可有效治療癌症
    2015年7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銀通常用於作為化療醫學設備上的塗層,但問題是銀塗層常常會破壞藥物的功效,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2D Materials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特隆赫姆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石墨烯塗層或可幫助增強化療的效果
  • 從分子設計角度 看蒽環類藥物結構及毒性
    1968年,多柔比星問世,其同時具有抑制RNA與DNA合成作用,對RNA的抑制作用最強,抗瘤譜最廣,對各種生長周期的腫瘤細胞均有效。吡柔比星、表柔比星與多柔比星相比,其療效相當,心臟毒性更低,獲得廣泛應用;而脂質體ADM的問世,使心臟毒性進一步降低,同時具有某些腫瘤靶向性的特點。
  • Mol Cancer Res:增強癌細胞生成Baxdelta2促進其對化療藥物的敏感
    但新研究發現這些結腸腫瘤會生成Bax的替代亞型Baxdelta2,Xiang發現Baxdelta2陽性細胞對化療藥物選擇性敏感。這意味著,一直被認為Bax陰性的結腸直腸腫瘤能替代產生Baxdelta2,這對化療將是有益的。促凋亡蛋白Bax是在我們身體中腫瘤抑制基因之一。Bax蛋白的喪失都會對細胞「自殺」程序產生負面影響,會促進腫瘤的發展。
  • Cancer Letters:抗瘧藥物氯奎寧或能讓癌症療法變得更加有效
    圖片來源: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癌細胞的代謝過程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發現,FDA批准的一種名為氯奎寧(chloroquine)的抗瘧藥物或能增強新型穀氨醯胺酶抑制藥物的治療效果
  • Cancer Res:新化療藥物可以特異性殺傷抗藥腫瘤
    利用具有基因毒性的小分子幹擾癌細胞的分裂是開發化療藥物的一個主要目標,但是存在DNA錯配修復缺陷的癌細胞會對大多數傳統化療藥物產生抵抗。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baicalein的小分子能夠特異性殺傷存在DNA錯配修復缺陷的癌細胞。
  • 冬蟲夏草可抑制化療藥物造成的腎臟損傷
    順鉑是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抗腫瘤化療藥物之一,常用於多種實體腫瘤的治療且療效顯著,其療效與用藥劑量成正比,然而增加藥物劑量會導致腎毒性,包括近端小管損傷、氧化應激、炎症和腎臟血管損傷等。
  • 我國自主開發的抗腫瘤藥物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成功上市
    近日,由石藥集團自主開發的抗腫瘤藥物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成功上市,該產品的研發得到了國家863計劃的大力支持。    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抗腫瘤納米製劑產品。北京協和醫院、蘇州大學第一和第二附屬醫院,對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使用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治療後,客觀緩解率為9.09%、疾病控制率為90.91%,顯示出該藥對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 聖兆藥物將開展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
    這一公示意味著聖兆藥物的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即將進入臨床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階段,如順利的話,將成為聖兆藥物多年研發積累下第一個商業化的藥品。此前5月8日消息稱,石藥歐意藥業提交的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一致性評價補充申請獲得CDE承辦受理。未來,聖兆藥物在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的銷售上或將與石藥歐意一起分享國內數十億的市場。
  • 超聲聯合微泡增敏腫瘤化療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
    空化作用是聲孔效應的前提,指在超聲波的作用下,微泡發生收縮、膨脹等一系列動力學過程,聲能達到一定強度時微泡發生破裂,同時局部產生高溫高壓,並伴隨發生休克波、微射流等機械作用。在機械作用下,周圍細胞膜表面形成了可逆或不可逆的小孔,由此伴隨產生的膜通透性改變的現象被稱為「聲孔效應」。由於細胞膜滲透性增高,導致細胞對藥物、基因的攝取增強。
  • Int J Cancer:抗血管生成藥物多巴胺或可用於癌症治療
    2015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一種當前用於治療心臟、血管及腎臟疾病的藥物文章中,研究者通過研究表明,多巴胺可以抑制兩種動物模型機體血管的生長,同時並不會引發嚴重的副作用。此外,多巴胺還可以抑制因5-氟尿嘧啶引發的血液中中性白細胞數量的減少,5-氟尿嘧啶是一種常用於治療胃腸道及其它腫瘤的化療製劑,比如結腸癌、胃癌及胰腺癌等。
  • Oncogene:化療藥物誘導結腸癌細胞發生壞死性凋亡
    常用的針對性療法是結合手術、放療與化療。5-FU是一類常見的治療惡性CRC的化療藥物,結合其藥物,該治療能夠達到40%-50%的反應效果。然而,很多因素影響了患者對5-FU的耐受性,比如胸腺嘧啶合成酶的缺陷以及p53的突變。恢復5-FU在這些患者體內的敏感性是十分重要的挑戰。
  • 抗癌藥物發展的「三大革命」: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
    一、化療是抗癌藥物的第一次革命,是治療癌症有藥可用。1940年後開始出現,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多抗癌化療藥物基本都屬於細胞毒性化療藥物。1940年代,科學家提出抗代謝理論來解釋磺胺類藥物的抗菌作用,而科學家在此基礎上推論,通過抑制癌細胞的代謝特別是核苷酸代謝,亦可實現抑制癌細胞的目標。
  • 新一代腫瘤藥物革命的出現——納米藥物
    將過氧化氫酶包裹在PLGA包覆的納米粒中,可有效保護過氧化氫酶活性。 該納米粒不僅能夠克服缺氧相關的輻射抗性,還可以改善腫瘤微環境,協同提高腫瘤治療效果。 納米粒增強放療後,可產生較強的體內免疫刺激作用。 納米粒與白細胞分化抗原CTLA4阻斷劑聯用後能夠完全消除原發腫瘤並抑制轉移,延長全身擴散腫瘤小鼠的生存期,誘導強烈的免疫記憶,抑制癌症復發。
  • 中美學者研發新材料搭載化療藥物
    新華社南京12月2日電 記者2日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中美兩國研發人員最新製備出一種可以搭載化療藥物的新型納米材料。這給實現高效低毒的腫瘤治療帶來新希望。  「這種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好比一個盡職的『納米搬運工』。它們準確地把化療藥帶到腫瘤處,再嚴格按照治療需要給藥。」
  • 腫瘤靶向藥物治療,你真的了解麼?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的區別,你知道...
    它是一種以腫瘤為目標,採用有選擇性、有針對性、患者易於接受、副作用小的全身藥物治療。 究竟什麼是靶向藥物?靶向藥物和化療藥物有什麼區別?所有腫瘤患者都適用靶向藥物麼? 腫瘤靶向藥物,是針對特定分子靶點研製的、具有靶點特異性的抗腫瘤藥物。這些藥物靶點與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或基因表達異常有關。通過攻擊這些特定的靶點(或通路),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阻斷腫瘤細胞侵襲,從而阻遏腫瘤生長與轉移。
  • 發現紅外光能觸發藥物超敏釋放抑制腫瘤生長
    合肥工業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通過光熱試劑在近紅外光照射下產生的光熱效應,能觸發化療藥物從黏流態高分子納米藥物載體中超敏釋放,顯著增強對腫瘤生長的抑制效果。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