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靶向藥物治療,你真的了解麼?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的區別,你知道...

2020-11-29 騰訊網

腫瘤已成為危險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目前,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但這些常規的腫瘤治療方法一般不良反應較多。

為了減少腫瘤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腫瘤靶向藥物治療在腫瘤的臨床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腫瘤靶向藥物治療,是除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外,治療腫瘤的一種新方法。它是一種以腫瘤為目標,採用有選擇性、有針對性、患者易於接受、副作用小的全身藥物治療。

究竟什麼是靶向藥物?靶向藥物和化療藥物有什麼區別?所有腫瘤患者都適用靶向藥物麼?

什麼腫瘤靶向藥物?

腫瘤靶向藥物,是針對特定分子靶點研製的、具有靶點特異性的抗腫瘤藥物。這些藥物靶點與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或基因表達異常有關。通過攻擊這些特定的靶點(或通路),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阻斷腫瘤細胞侵襲,從而阻遏腫瘤生長與轉移。

靶向藥物可以分為哪幾類?

01

器官靶向藥物

只對某個器官有效的靶向藥物,稱為器官靶向藥物。

02

細胞靶向藥物

針對某種類別的腫瘤細胞,進入人體後可選擇性地與這類細胞特異性結合,從而引起細胞凋亡的靶向藥物,稱為細胞靶向藥物。

3

分子靶向藥物

針對腫瘤細胞內的某一種蛋白家族的某些分子,或者是某一個核苷酸的片斷,或者是某個基因產物進行治療的靶向藥物,稱為分子靶向藥物。

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有什麼區別?

化療藥物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低,不能分辨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對兩種細胞均「格殺勿論,狂轟濫炸」,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傷了部分正常細胞,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尷尬局面,且有較大的毒副作用。

通常大多數化療藥物使用後會使患者出現以下症狀:

1

消化系統損傷

損傷消化道黏膜細胞,導致患者上吐下瀉,影響其營養攝入。

2

免疫系統崩潰

骨髓抑制可導致免疫系統崩潰。因此,接受化療的患者會比正常人更加容易感染,感染後比普通人所需的治療時間更長。

3

體質虛弱

患者營養攝入不足,體質日漸虛弱,不能忍受下一個階段的放化療,治療終止,縮短患者生存期。

靶向藥物治療是一種比較精準的治療方法。治療前,先對腫瘤進行定位,給癌細胞做好標記,也就是所謂的「爆點」,然後再進行「定點爆破」,使得「無辜」的細胞得以倖免。靶向藥物的特點決定了它尤其適合身體虛弱的患者及晚期患者使用。

靶向藥物治療適用於所有腫瘤患者嗎?

靶向藥物治療是腫瘤患者的希望,但並非適用所有腫瘤患者。

1

目前,靶向藥物治療只適用於有基因突變的患者。所以,基因檢測是靶向藥物治療的必要前提。

2

隨著時間的延長,腫瘤細胞會對靶向藥物產生耐藥性,治療也就理所當然地以失敗告終了。如在肺癌治療中就明確指出,早期肺癌(一、二期)禁止使用靶向治療,因為靶向藥物使用一年後可能會發生耐藥,一旦出現復發,這些患者就可能面臨靶向藥物不能使用的窘境。

3

靶向藥物治療費用昂貴,尤其是分子靶向藥物。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每月的費用需要1.6萬~2萬元,而治療肝癌的藥物每月費用更高達4萬~5萬元。我國腫瘤患者使用靶向藥物每療程的費用從10萬~15萬元不等,完成單例治療則需要10萬~50萬元,費用昂貴,很多患者負擔不起。

相關焦點

  • 抗癌藥物發展的「三大革命」: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
    《科學》雜誌對腫瘤免疫療法的評論是:「是癌症治療的一個重大轉折,長期以來嘗試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的努力終於取得了成功!」「癌症免疫療法」成功進入臨床應用,是最近抗癌領域最令人振奮的消息,醫生、科學家、患者、大眾和媒體都對這一進展非常興奮。一、化療是抗癌藥物的第一次革命,是治療癌症有藥可用。
  • 婦科腫瘤靶向藥物治療的現狀
    靶向治療,顧名思義就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明確的致癌位點設計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後特異性選擇致癌位點或針對特定的病變部位,在目標部位蓄積或釋放有效成分,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在提高藥效的同時抑制毒副作用,並減少對正常組織、細胞的傷害。
  • 闢謠特工隊 | 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取代傳統化療?
    的文章稱,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新的藥物靶向治療方法:納米細胞上載有腫瘤藥物,精準定位癌細胞,已治癒了多位癌症患者。真的這麼神奇嗎?醫學已經有了如此大的突破了嗎?納米技術知多少?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納米載體靶向運輸藥物這項在學術界很火的研究。
  • ...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從這些數據就足以說明對手的「兇猛」,但是人類從來沒有因為恐懼而停止對癌症病因、疾病機制和治療方法的探索。 腫瘤的治療包括三大金剛:外科治療、放射治療、藥物治療。而這三大金剛「組合」治療成為對抗這個頑疾的主要方法,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值得一提的是,藥物治療也經歷了三次革命,腫瘤患者的生存狀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化學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已能治癒一部分化療敏感腫瘤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絨毛膜上皮細胞癌、睪丸癌等,並延長晚期乳腺癌等對化療比較敏感腫瘤的生存期。但仍有一些腫瘤對現有的化療藥物不敏感,化療還不能延長這部分患者的生命。
  • 放療和化療哪個更痛苦?什麼是靶向藥物治療
    放化療治療癌症最大的弊端就是無選擇性的殺傷體內的細胞,因此病人體內的一些癌症細胞被消滅的同時也會連累一些無辜的正常細胞。 放、化療是利用抗癌藥物或放射線為治療手段,對多種癌症具有較好的近期療效。但放、化療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對正常組織細胞無選擇性殺傷,通常稱為放、化療毒副作用或不良反應。
  • 癌症治療新思路 Science:篩選到靶向腫瘤幹細胞的轉化藥物
    癌症治療新思路 Science:篩選到靶向腫瘤幹細胞的轉化藥物時間:2016-03-12 20:1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癌症治療新思路 Science:篩選到靶向腫瘤幹細胞的轉化藥物 本期Science中Pattabiraman等人篩選到誘導腫瘤起始細胞的表型發生改變的化合物
  • 基因無突變靶向藥物有害無利
    他強調:如果基因沒有突變,使用EGFR靶向藥物有害無利的;I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後不需要任何藥物的輔助治療;免疫治療沒有靶向,不可作規範治療。  放化療之後患者帶著腫瘤回家,不是等死嗎?對此,楊衿記表示,對不可手術的III期患者,目前緊迫的需求是應該發展新的治療策略,例如聯合新的藥物,包括免疫靶向治療或分子靶向治療,推薦患者同步化放療後有效、或病情穩定者,參加如注射瘤苗等臨床試驗。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癌種,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80%為NSCLC。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由於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只能以藥物治療為主。
  • 服用靶向藥物後沒有感覺到副作用,說明藥物沒有效果?是這樣嗎?
    腫瘤的常規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和放療,傳統的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有巨大的殺傷力。隨著腫瘤生物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有觀點認為細胞癌變原因之一是細胞信號轉導通路的失調,從而導致細胞的無限增殖。因此,針對腫瘤細胞內異常信號系統靶點發揮作用的腫瘤靶向藥物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靶向藥物進入臨床。什麼是靶向藥物?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肺癌的發病率無論是海外還是中國,肺癌都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治療藥物也是各大藥企的研發重點。根據WHO統計,2018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腫瘤新發患者,其中肺癌約209.4萬,佔比11.6%。肺癌的分類肺癌的分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要具體定義某種肺癌到底是什麼類型,需要結合分型、分期和分子這3個方面信息來了解。分型主要描述肺癌細胞長啥樣。根據肺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形態特點,可以初步分為兩種類型: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乳腺癌HER2陽性的靶向藥物有哪些?
    乳腺癌可以說是所有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較低的一種腫瘤,它不像肺癌、胃癌、肝癌這些腫瘤的惡性程度和死亡率那麼高。只要發現早期乳腺癌,通過積極的治療,治癒率還是比較高的。對於乳腺癌治療,過去的幾十年,無非也就是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方式,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乳腺癌靶向藥物因比化療副作用小等優勢,已經逐漸出現在了很多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方案中。
  • 靶向三陰性乳腺癌的藥物研發進展
    腫瘤微環境(TME)有很高的複雜性,在腫瘤進展和治療反應中起著關鍵作用,已被證明是腫瘤潛在治療靶點的重要來源之一,正確理解TNBC患者的TME是免疫治療TNBC的重中之重。促TNBC轉移的基質細胞及信號因子,主要通過使TME內血管生成因子和髓源性抑制細胞(MSDCs)的增加來影響TNBC的侵襲和遷移能力。MDSCs可控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腫瘤免疫逃逸機制的研究認為,MDSCs是治療TNBC的重要靶點,而某些植物中萃取的化學物質可能作為MDSCs的有效抑制劑。
  • 衛健委:抗腫瘤靶向藥物突出基因靶點檢測,需用合規伴隨診斷
    抗腫瘤藥物的應用涉及臨床多個學科,合理應用抗腫瘤藥物是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合理利用衛生資源的關鍵。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需考慮藥物可及性、患者治療意願和疾病預後等三大要素。文件中明確規定:1.醫師應當根據組織或細胞學病理診斷結果,或特殊分子病理診斷結果,合理選用抗腫瘤藥物。
  • 全球腫瘤十大熱門靶向藥物和療法
    上一期我們盤點了腫瘤市場十大熱門靶向藥物和療法點中的(PD-1抑制劑、HER2抑制劑、CDK4/6抑制劑、BTK抑制劑、VEGF/VEGFR抑制劑),這一期我們著重介紹(CAR-T療法、EGFR抑制劑、ALK抑制劑、PARP抑制劑與ADC抗體偶聯藥物),了解它們的作用機制、臨床療效、市場走向……一、CAR-T療法CAR-T,全稱chimeric antigen
  • Nature:詳解FDA批准的45款腫瘤靶向藥物(名稱、適應症、靶點、副...
    ,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又被通俗地稱為「生物飛彈」。如今,分子靶向治療已經不再是一個新名詞,它主要包括抗體藥物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劑。不同於傳統細胞毒性化療,分子靶向治療以腫瘤細胞的特性改變為作用靶點,在發揮更強的抗腫瘤活性的同時,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
  • 史上最全最新腫瘤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大盤點和免費藥物大放送
    靶向治療是目前抗癌藥物研究的熱點,它所代表的是高端精準治療的醫療理念。靶向治療通過應用患者的基因突變信息,進而達到精準的防、治腫瘤的目的,是一種高效而又安全的治療腫瘤的方法。相信通過前段時間邱醫生的介紹,大家對靶向治療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呢,邱醫生再來幫各位小小的總結一下,提煉提煉靶向治療重點內容。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1997年FDA批准了第一個靶向腫瘤藥物:利妥昔單抗,開啟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1997年至2005年間有少數靶向小分子和大分子單抗上市,靶向藥物正在快速發展中;2005至2017年間FDA批准的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所佔比例逐年升高,2015年批准的14個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達到12個,2016、2017年批准的全部都是靶向藥物。
  • 得益於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晚期肺癌5年生存期不再奢談
    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治療時代,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肺腺癌,靶向治療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肺鱗癌一直沒有找到明確的驅動基因,肺鱗癌患者的治療仍然停滯於化療時代,以吉西他濱或紫杉醇等細胞毒類藥物聯合鉑類的雙藥化療方案為主,有效率較低,僅有30%左右,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僅4-5個月,中位總生存時間僅1年左右。
  • 細胞毒藥物仍然是腫瘤化療的基石
    來自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臺灣和歐州的近200位專家和學者參加了這次學術盛會。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石遠凱院長擔任主席,多位著名專家對細胞毒性藥物在腫瘤治療中的地位進行了學術研討。大會分設了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三大論壇,現總結大會主要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