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國家實驗班」:優秀人才何以「成堆」出現

2021-01-17 學術橋Acabridge

培養了如此多優秀創新科研人才的「國家實驗班」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


來源:中國科學報

「優秀人才是可以成堆出現的。」提到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國家實驗班」)對基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話。這句話的背後有著紮實的「數據支持」。自2009年創建以來,「國家實驗班」已培養出近百名優秀博士。據統計,第一屆「國家實驗班」物理學院的27人,近一半學生只用4年就取得博士學位,超10%的學生論文獲得了南大優秀博士生畢業論文,遠高於普通培養模式的數據。培養了如此多優秀創新科研人才的「國家實驗班」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國家實驗班」對學生的培養機制又是怎樣的?彼時,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機遇期——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的召開,正式吹響「建設人才強國」的號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通過,更是勾勒出了未來教育改革的「路線圖」。然而,當時我國研究生教育正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高層次人才培養上,總體上還不能完全滿足,存在著成才率低、流失率高、教育資源浪費大等問題。此時,恰逢南京大學正在籌建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為探索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邢定鈺聯合實驗室的同事提出「實驗班」的設想——以國家實驗室的名義,面向物理學院、化學院以及現代工程與應用學院招生。「按照我們的設想,『國家實驗班』以國家實驗室為實體,定位為物理學、化學和材料學等學科,選拔培養理論基礎紮實、實驗技能過硬、思維能力出眾和對前沿科學敏感度高的研究型後備領軍人才。」邢定鈺說。「國家實驗班」的設想得到了南京大學校方的肯定和支持,並在當年啟動建設。「我們採用本科—碩士—博士八年一貫制培養方式,科研資源集中、師資力量豐厚、培養模式先進。」邢定鈺說,此後,「國家實驗班」又趕上了教育部「2011計劃」的協同創新機遇期,學校正值研究生創新教育的調整檔口,「國家實驗班」迎來了較好的發展勢頭。回憶起自己進入「國家實驗班」的經歷,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雎長城坦言自己「在大學一二年級時考試成績不算很好」。然而,最終,他卻脫穎而出、順利入選,更重要的是,在面試環節,他感受到了很大的「自由度」。據介紹,相比傳統的唯學分績的選拔模式,「國家實驗班」在創辦之初就確立了「學分績+專業面試」的選拔標準,把綜合素質作為主要選拔因素,注重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聚焦有志於投身基礎研究的優秀人才。雎長城是「國家實驗班」的首批學員。「當時,我所在的物理學院有近一半同學報名,競爭激烈,最終選拔了27位同學,可一些學分績很高的同學卻落選了。」事實上,在第一屆進入實驗班的同學中,有很多像雎長城一樣自推意向強、學術積極性高的學生。這種大膽的選拔模式從一開始就為綜合水平高、自主能力強的學生提供了後續科研的培養資格與配套資源。此外,「國家實驗班」打破了傳統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局限,充分尊重學生意願,從學生興趣點出發為每個人「量身打造」科研計劃。「秉持『對導師負責,對學生負責』的雙向選擇機制,試行導師流動機制。這樣一來,不僅學生的潛能得以發現,導師在培養過程中也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邢定鈺說。第一屆入選「國家實驗班」的唐峰就在這種自由、輕鬆的學術氛圍中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理論、實驗、計算……我先後換了4個課題組。」唐峰表示,實驗班不僅擁有大量具有過硬學術資歷的優秀導師,這些「大咖」級老師還是「共享」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更換導師,甚至不同的研究方向。2019年,唐峰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後在《自然》《自然—物理學》及《科學進展》等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三篇學術論文,成為「成績亮眼」的青年科研「新星」。他與導師萬賢綱的工作還入選了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談及自己的經歷,「國家實驗班」學生胡逢睿印象最深的,還是8年生活積累下來的「集體歸屬感」。「『國家實驗班』提供了交流的平臺,讀研期間同學們交流很多,一起發表文章,平常私下關於實驗的想法也多有交流。」不僅是胡逢睿,雎長城的8年科研生活也深深受益於「國家實驗班」的建制。「我們是以一個集體的形式進入『國家實驗班』的,同學間比較熟悉,互相之間合作解決了很多問題,一直延續到現在。」畢業後的他和同在「國家實驗班」的同學繼續合作,一起出任一家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的精密儀器企業創始人。據了解,「國家實驗班」專門配備一名教師作為班主任,為學生營造思想碰撞和合作交流的「班集體」氛圍,組織各類班級活動,如班級座談會、迎新年聚會、暑假參訪校友企業等。這種協同創新的班集體模式增強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打破了研究生通常只在課題組內交流的壁壘,有利於交叉學科和跨學科的成果產出。在實驗班,這樣的集體歸屬感也慢慢升華為學生們對祖國的一種認同。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國家實驗班」的學生雖然出國率很高,但絕大部分學生在出國深造後,仍選擇回到國內發展。第一屆「實驗班」學生龔明在培養期間利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項目前往美國堪薩斯大學進行聯合培養交流。博士畢業後,他選擇回國,現就職於中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與他一同加入「實驗班」的其他同學也曾前往美國、法國等接受聯合培養,後均回國發展。這也正是邢定鈺所樂見的。「回望『國家實驗班』的人才培養探索過程,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不足的反思。」邢定鈺說,「這其中,研究生培養階段的班集體建設、使命感培養既是我們此前一直關注的方面,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今後應該繼續加強的內容。」「當前,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未來『實驗班』還將不斷進行創新與教學改革的探索。」邢定鈺說,創新人才培養探尋,仍然在路上。

本文內容及未標註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我們聯繫或者請留言通知我們刪除。

來稿和內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相關焦點

  • 探秘「國家實驗班」:優秀人才何以「成堆」出現
    ■本報記者 陳彬 通訊員 於玥晗「優秀人才是可以成堆出現的。」提到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國家實驗班」)對基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話。這句話的背後有著紮實的「數據支持」。
  • 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教學改革紀實
    「優秀人才是可以成堆出現的。」這是中科院院士、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對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南大實驗班」)的評價。  自2009年創建以來,南大實驗班已經培養出近百名博士。據統計,第一屆南大實驗班中來自物理學院的27名同學,近一半只用4年就取得博士學位,超過10%獲得南大優秀博士生畢業論文,表現遠優於普通培養模式。
  • 青年領軍人才培養 | 邢定鈺院士:優秀人才是可以扎堆出現的
    以第一屆「國家實驗班」為例,41名畢業生中有近一半在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慕尼黑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大學從事教學以及研發工作。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仰望星空的「領跑者」。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在十餘年的探索中,不斷積累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 這個「國」字頭實驗班:十年為中國培育百餘名科研領軍人才
    「歷經十年,科研人才『成堆』出現。」對於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國家實驗班」),這個以頂級科研資源孵化頂級人才的「孵化器」,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如此評價。據統計,自2009年「國家實驗班」創建以來,這片「試驗田」裡已經培育出近百名優秀博士。
  • 揭秘江蘇這個超硬核「國家實驗班」!
    近日,新華社、中新社等權威媒體爭相報導了擁有獨特育人方式的"神奇"實驗班——這個實驗班有最頂尖的院士級別導師,最先進的實驗室資源,有"學霸"中精選出的"學霸",有最硬核的基礎學科和"量身定做"的科研計劃,十年時間為中國培育了百餘名科研領軍人才……這個優秀的團隊,就是南京大學
  • 著力培養大氣科學類拔尖創新人才 南信大首屆「長望實驗班」開班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冰報導  9月3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首屆「長望實驗班」正式開班,從全校2200餘名大一理工新生中脫穎而出的52名同學成為實驗班學生。  「長望實驗班」是南信大近期組建的「長望學院」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南京大學:構建「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培養各行各業領軍拔尖...
    本期,我們邀請到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助理王來兵老師、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18級學長李昊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19級學姐時欣,帶大家走進南京大學。另外我們計算機系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連續十五年蟬聯全國第一,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三)轉專業和輔修主持人:在各個領域,南京大學都有頂尖的名師大家和豐富的課程設置。不過,同學們雖然可以填報很多專業志願,但最終只能被一個專業錄取,這還挺遺憾的。有什麼方法可以彌補這種遺憾嗎?比如轉專業、輔修?
  • 南京農業大學2020年計劃招生4500人 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兩大基地班共招生80人  三個實驗班培養拔尖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據了解,南京農業大學設有63個本科招生專業、30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為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校開設了生物學基地班、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金善寶書院、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菁英班、草業國際班、本科生境外公派交流項目等。  學校獲教育部、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批准設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簡稱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簡稱生物學基地班)。
  • 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發布,南京大學雄居前3甲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最高,位列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冠亞軍,是2020年全國最優秀考生的最佳選擇;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躋身全國前5名,吉林大學位列第10。
  • 國科大開設郭永懷力學實驗班和華羅庚數學實驗班
    5月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在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本科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將通過綜合評價招生方式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陝西、湖南、四川7個省市錄取158名理科或不分科考生。綜合評價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5月10日至6月10日,報名時長一個月。綜合評價測試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進行。
  • 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發布,南京大學躋身全國前三
    2020年7月23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公布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南京大學憑藉優秀的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
  • @大學生 重慶大學明月科創實驗班來了
    明月科創實驗班揭牌儀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日18時訊(記者 秦思思)今(2)日,重慶大學明月科創實驗班揭牌儀式暨明月湖-重慶大學新工科教育科創平臺研討會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召開。
  • 我校與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聯合開辦「培東實驗班」
    他說,為了培養拔尖人才,我校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關於拔尖人才的培養措施。拔尖人才的成長,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在大學階段為拔尖人才的成長創造出良好的氛圍與環境,也需要前期教育階段有良好的培育機制。探索如何做好中學培養模式與大學培養模式的銜接工作,十分必要。我們通過以楊培東校友冠名的「培東實驗班」,與木瀆高級中學共同探索培養傑出人才的新途徑。
  •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數學系2020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簡章 南京大學數學系以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治學嚴謹而著稱,學術影響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具有較高的國際聲譽。
  • 中山大學將打造「馮·諾依曼」實驗班
    信息時報訊(記者 孫小鵬 實習生 鄭植方 通訊員 陳凌)在全球科技競爭的激烈態勢中,我國急需補齊在處理器和工業計算軟體等方面的技術和人才短板。日前記者從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了解到,針對國家急需的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培養,該院將從2020年開始在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中設立「馮·諾依曼」實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