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中新社爭相聚焦!揭秘江蘇這個超硬核「國家實驗班」!

2020-11-24 中國教育那些事

近日,新華社、中新社等權威媒體爭相報導了擁有獨特育人方式的"神奇"實驗班——這個實驗班有最頂尖的院士級別導師,最先進的實驗室資源,有"學霸"中精選出的"學霸",有最硬核的基礎學科和"量身定做"的科研計劃,十年時間為中國培育了百餘名科研領軍人才……這個優秀的團隊,就是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實驗班)。

研究型領軍人才培養基地

10年前,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建設人才強國"的總號角吹響,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當時,中國的高等教育正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研究生教育。

慮到當時的局面和對教育的遠慮,現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和一批實驗室相關人員於2009年提出設想,創建"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面向南京大學物理、化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三個學院招生。

按照當時的設想,實驗班是要利用當時正在籌建的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為實體,定位在物理、化學、材料學等學科,選拔培養理論基礎紮實、實驗技能過硬、思維能力出眾、對前沿科學敏感度高的研究型後備領軍人才。設想一經提出,南京大學就對此表示了支持。當年,本科-碩士-博士八年一貫制培養模式的國家實驗班獲批啟動,正式開始招生。

選拔早,不唯學分績,著重考察學生綜合素質;試行導師流動機制,從學生興趣點出發,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科研計劃;專項津貼解決學生後顧之憂……一個打破傳統研究生培養模式局限、本碩培養改革創新的全新培養模式形成了。

科研資源集中、師資力量豐富、培養模式先進……在教育部"2011計劃"協同創新機遇期和南大研究生創新教育的調整檔口下,實驗班迎來了較好的發展勢頭。

不以分數論"英雄"

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物理、化學系等基礎學科的學生,是旁人眼中的"學霸",既要精選"學霸"中的"學霸",那麼選拔標準便不僅是分數這般簡單。

實驗班首屆畢業生、南大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雎長城表示,自己大一大二時成績並不突出,但是在面試實驗班時,他感受到了很大的自由度,同時擁有了很大的展示和發揮空間,最終他成功入選。

與傳統和主流的唯學分績的選拔模式相比,實驗班確立了"學分績+專業面試"的選拔標準,將綜合素質作為主要考察因素,關注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關注有志於投身基礎研究的優秀人才。

雎長城回憶,當年物理學院近一半學生報名,最終卻只有27位入選,一些學分績很高的學生竟落選。這種大膽創新的選拔方式,打破了傳統的培養局限,從一開始就為綜合水平高、自主能力強的學生提供了後續科研的培養資格與配套資源。

為中國培養年輕的創新力量

實驗班匯聚了一批導師"天團":院士、傑青等頂尖學者"不拘一格",選拔出優秀學子,組合成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新模式和平臺。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潛能得以激發,導師在培養過程中也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在資源優良的環境下,實驗室的終極目標是為中國培養、留下、成長起一批獨當一面的領軍型科研人才。實驗班還專門配備一名教師作為班主任,為學生營造"班集體"氛圍,這種協同創新的班集體模式增強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打破了研究生通常只在課題組內交流的壁壘,有利於交叉學科和跨學科的成果產出。為了讓學生們全心投入科研學習中,實驗班在本科期間還每月發放專項津貼,並通過入學一次性獎勵和"英才計劃"等方式,儘可能提高學生待遇。

為了凝聚起學生的"歸屬感",南大和實驗班的導師做出了許多努力。而這樣的歸屬感也慢慢升華為學子對祖國的認同。據統計,實驗班絕大部分學生出國深造後,仍堅定地選擇回國發展

自2009年創建以來,國家實驗班已經培養出近百名優秀博士。第一屆南大實驗班中來自物理學院的27名同學,近一半只用4年就取得博士學位,超過10%獲得南大優秀博士生畢業論文,表現遠優於普通培養模式。從"國家實驗班"畢業的大部分學生仍在從事與學科相關工作,分布在國內各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相關研發企業,正成為中國科研創新的"火種"

來源:南京大學

相關焦點

  • 探秘「國家實驗班」:優秀人才何以「成堆」出現
    提到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國家實驗班」)對基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話。這句話的背後有著紮實的「數據支持」。自2009年創建以來,「國家實驗班」已培養出近百名優秀博士。
  • 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教學改革紀實
    這是中科院院士、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對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南大實驗班」)的評價。  自2009年創建以來,南大實驗班已經培養出近百名博士。據統計,第一屆南大實驗班中來自物理學院的27名同學,近一半只用4年就取得博士學位,超過10%獲得南大優秀博士生畢業論文,表現遠優於普通培養模式。
  • 南京大學「國家實驗班」:優秀人才何以「成堆」出現
    提到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國家實驗班」)對基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話。這句話的背後有著紮實的「數據支持」。自2009年創建以來,「國家實驗班」已培養出近百名優秀博士。
  • 國科大開設郭永懷力學實驗班和華羅庚數學實驗班
    5月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在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本科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將通過綜合評價招生方式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陝西、湖南、四川7個省市錄取158名理科或不分科考生。綜合評價網上報名時間為2020年5月10日至6月10日,報名時長一個月。綜合評價測試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進行。
  • 這個「國」字頭實驗班:十年為中國培育百餘名科研領軍人才
    對於南京大學「國家實驗室實驗班」(以下簡稱「國家實驗班」),這個以頂級科研資源孵化頂級人才的「孵化器」,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邢定鈺如此評價。據統計,自2009年「國家實驗班」創建以來,這片「試驗田」裡已經培育出近百名優秀博士。
  • 中山大學將打造「馮·諾依曼」實驗班
    日前記者從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了解到,針對國家急需的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培養,該院將從2020年開始在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中設立「馮·諾依曼」實驗班。哪些學生可以進入「馮·諾依曼」實驗班學習?該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實驗班的學生將從2020年錄取到中大計算機類專業的新生中進行遴選。
  • 上財「分院帽」——統計實驗班
    為了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這個班級,我們對統計與管理學院徐音同學進行了採訪: 1 問題 請您談一談加入統計學實驗班的最初想法和動力?統計學試驗班又是怎樣進行選拔的呢?
  • 我校與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聯合開辦「培東實驗班」
    5月5日下午,我校與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聯合開辦「培東實驗班」協議籤字儀式在行政樓第四會議室舉行。我校招生就業處處長蔣一、江蘇招生組老師,蘇州市吳中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偉駿、木瀆高級中學校長王海赳、副校長李建邡、楊培東校友代表楊靜漪女士出席會議。
  • 新華社CNC英語臺報導!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世界聚焦
    新華社CNC英語臺報導!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世界聚焦 2020-04-26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聚焦江蘇:直面「大考」 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正視疫情,江蘇見事早、行動快,防疫和發展「兩手抓」。零死亡、全治癒……常住人口超8000萬、流動人口超2000萬的江蘇,精準研判、盡銳出戰,通過「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築牢防疫「銅牆鐵壁」。截至5月14日,全省631例本土確診病例無一死亡、全部治癒,連續80多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關鍵還是一個早字。」
  • 中國「諾亞方舟」起航——揭秘搭載生物遺傳密碼的國家基因庫
    (原標題:中國「諾亞方舟」起航——揭秘搭載生物遺傳密碼的國家基因庫)
  • 《最強大腦》選手趙金昊:我眼中的「姚班」是這個樣
    江蘇衛視最長青、最具國民度的科學題材綜藝《最強大腦》第七季正在熱播中!在這個舞臺上,曾誕生過一批又一批戰績非凡的選手,他們熱愛知識、不懼挑戰,向觀眾樹立了腦力新青年榜樣。想知道「最強大腦」是如何煉成的?由荔枝新聞、江蘇衛視、知乎共同發起的系列問答為你進行全方位解答。王心冉、張洗月、趙金昊、邵煜軒、楊軼五位有智青年選手將解碼《最強大腦》背後的「修煉秘籍」!
  • 今年起,中山大學將打造「馮·諾依曼」實驗班
    南都記者從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了解到,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面向學科前沿、貼合產業經濟需求,針對國家急需的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培養,學院將從2020年開始在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中設立「馮·諾依曼」實驗班。該實驗班計劃設置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超級計算兩個專業方向。
  • 中山大學開設「馮·諾依曼」計算機實驗班—新聞—科學網
    7月10日,記者從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獲悉,該院針對國家急需的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培養,將從今年開始在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中設立「馮·諾依曼」實驗班。
  • 中山大學今年新設「馮·諾依曼」實驗班:本科生全員進實驗室
    記者獲悉,今年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在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中新設立「馮·諾依曼」實驗班,目標培養強基礎、高素質的計算機類人才。該實驗班計劃設置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超級計算兩個專業方向。其中系統結構方向在計算機專業基礎之上,強化諸如處理器設計等計算機硬軟體基礎技術的訓練和計算機系統能力培養。
  • 揭秘:中國版「深泉學院」泉源高中實驗班是如何煉成的
    泉源高中實驗班的招生手冊上說:「……競爭遊戲的贏家嗎?做一個自在快樂的人?能否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以及怎樣擁有一個健康豐盛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我的孩子,應該從哪裡獲得力量,來實現以上的種種可能?」掠影11月18日星期二,我們穿過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一座巨大而荒涼得荒誕的場館、騎行者穿梭而過的幽靜公路、以及思源學校的小操場(就差翻牆了),來到泉源高中實驗班所在的兩排平房校舍。我們想實地看看:這種「讓人獲得力量的教育」,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 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攜手肯德基 「環保跨年」傳遞綠色正能量
    12月30日下午兩點,江蘇衛視聯合肯德基舉辦的「自然生活 自在追星」綠色跨年嘉年華主題活動在南京浪漫舉行。江蘇衛視2021跨年演唱會跨界攜手南京肯德基,聯動消費者共同開啟了別出心裁的「綠色跨年季」。自然生活,今年跨年很「環保」繼2019年聖誕跨年季的跨界碰撞之後,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連續兩年與南京肯德基跨界合作,聚焦環保,開啟全新跨年體驗。為了迎接新年,給消費者提供線下體驗場景,江蘇衛視聯合南京肯德基打造了一間「綠色跨年主題餐廳」,為南京1912餐廳換上了新裝,並歡樂開啟跨年嘉年華線上線下系列互動,肯德基發布「自然自在」可持續發展宣言。
  • 這個國家霸凌中國,還裝可憐?打的就是你
    ✋ 禁止中企參與5G建設早在2018年,澳大利亞就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澳5G網絡建設。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此之前,華為曾是澳大利亞最大的4G網絡技術供應商。在過去十幾年裡,4G並沒有被澳政府認為是安全隱患,也沒有出過一次威脅澳國家安全的事件。
  • 超硬核!北鬥核心部件100%國產化!已服務137個國家
    超硬核!北鬥核心部件100%國產化!已服務全球137個國家!如何誕生的→經過一個月的在軌測試,北鬥最後一顆衛星測試全部合格,即將正常開工,全球組網將正式啟動,使我國擁有了覆蓋全球、同時又全面自主可控的衛星導航系統。實際上,從手機導航,到漁船定位,北鬥已經悄然存在於我們的生產生活中,隨著北鬥衛星完成全球部署,又將推出哪些最新的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