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高科技!不用人臉識別,一副蘋果眼鏡全都搞定!

2021-01-20 騰訊網

專利王蘋果又有新發明?沒錯!這次的高科技足夠逆天!

1月14日消息,蘋果又獲得了一項新專利。該項專利顯示:使用「蘋果眼鏡」,用戶將不用人臉識別或者輸入密碼,就能自動解鎖iPhone、Apple Watch、iPad、Mac等設備。

一副眼鏡竟能解決用戶認證這種複雜問題!這究竟靠不靠譜?

蘋果:試圖懂你,是最大的研發興趣

眾所周知,蘋果在產品設計方面,一直是緊貼用戶的使用習慣,更輕薄的電腦、更逼真的耳機音效、更功能全面的智能手錶,正是這些,讓蘋果的電子設備一直備受青睞。而此次的新專利,更是從用戶出發。

經過長期的用戶調研,蘋果發現:隨著產品類型的不斷增加,用戶面臨的一大痛點是:當手頭有多臺設備時,需要對每一臺設備進行身份認證,由此帶來很多的潛在成本。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蘋果此次申請的專利,不僅能夠很好地解決用戶面臨的上述問題,還能將之前提到的「就近認證」概念落到實處。

同時,在功能實現層面,蘋果的解決方案是,利用頭戴式設備(包括蘋果眼鏡),可以檢測到處於鎖定狀態的近距離設備,可以是iPhone、iPad Pro、Mac等。然後確定訪問這些設備的意圖並發出認證數據,基於認證數據,其他設備可以將用戶進行識別,並進入解鎖狀態。

這也就意味著,果粉們可能以後不需要看iPhone,就能夠直接使用它,當真是很神奇。

不過相關問題也隨著而來:這麼奇葩的技術,你真的敢用嗎?

用戶:太過智能,反而令人擔憂

之所以被稱為新專利,蘋果的這項技術稱得上是高超到幾乎無人涉足,但用戶在驚嘆讚賞的同時,也發出了疑問和擔憂。

首先是在安全保障層面。

從用戶的角度,太過便利的功能,反而會讓他們有不受控的感覺,因此也發出了「這樣真的安全嗎」的擔憂。

雖然在這方面,蘋果也表示,對於此類新專利,將會有層次認證。但是在用戶認證信息在不同設備之間隔空傳播的過程中,到底是否會有信息丟失和盜取的潛在風險,至今仍沒有保證。

其次,這項技術實現的前提是:一臺頭戴式的設備。那是不是就意味著,用戶在購買了iPhone的同時,還需要購買蘋果眼鏡呢?

而在這方面,就目前的信息來看,答案恐怕是確定的。因為除了Apple Glass,目前蘋果還沒有對外聲稱,有另一個產品能夠將原來的「就近認證」概念落到實處。而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獲得這種體驗,除了購買,用戶恐怕也別無選擇。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眾多專利的締造者,蘋果公司也應該有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加之在此次專利申請中,為配件充電的手機殼也備受關注,配件領域的加強,讓我們更有理由相信蘋果產品鏈條的強大實力。

儘管很多專利進入市場也許遙遙無期,但技術的實現只是時間問題,讓我們耐心等待。

相關焦點

  • 如果購買一副蘋果AR眼鏡,會帶來什麼改變?
    不過,若蘋果公司不久便發售增強現實眼鏡,它可以將AR Kit、Siri與這款智能眼鏡結合,使視障人士或盲人生活更加便利。閱讀會變得更加容易如果蘋果公司的開發人員將AR Kit和Siri結合,就能儘早幫助視障人士識別文本。目前,蘋果公司在iOS設備上開發出了一項功能:用戶只需在屏幕上向下滑動兩根手指,便可讓Siri朗讀網頁或PDF。
  • 黑客如何用一副紙眼鏡,就「弄瞎」人臉識別算法?
    掌握了對抗樣本,只戴一副列印的紙眼鏡,就可以「弄瞎」手機鎖屏的人臉識別。掌握了對抗樣本,破解APP人臉識別功能,可以分分鐘假冒支付寶用戶消費、授權網銀轉帳、冒充滴滴專車司機。一場你想是誰就是誰的表演,即將上演。
  • 城市磁浮列車、人臉識別眼鏡……來這個展覽看前沿科技
    採購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城市間穿行的磁浮列車、自主研發的軌道盾構機、人臉和車牌識別的眼鏡……11月26日,在重慶南坪會展中心舉行的2020年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上,不少前沿科技和產品亮相,邀你來「打卡」。
  • 首款登陸iOS的人臉識別應用FaceVault
    騰訊科技訊(琴島)北京時間4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iOS商店中推出了一款人臉識別應用FaceVault。人臉識別應用FaceVault此前蘋果並不支持這種面部識別應用,而FaceVault算是首款將人臉識別帶到 iOS 的應用,讓智慧型手機成為一個個人照片保險箱。
  • AR智能眼鏡一眼「識」嫌犯,眾多高科技亮相南京安博會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季雨 文/攝)只要戴上AR智能眼鏡,一眼就能識別出犯罪嫌疑人;只要對著攝像頭露個臉,就可以輕鬆出入小區……8月20日,2020(第19屆)南京安博會開幕,不少高科技產品亮相,讓大眾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
  • 馬上評|蘋果X又「臉盲」,人臉識別的安全底線在哪裡?
    蘋果X手機的人臉識別又出問題了。據看看新聞報導,上海一位劉太太的蘋果X,可以輕鬆被兒子面部識別打開。蘋果公司的客服回復稱,這是小概率事件,暫時無法查明是什麼原因,有可能是這位女士和「孩子長得確實太像」。
  • 想騙過人臉識別?一塊錢就夠了(附送幾組騙AI的方法+論文)
    舒石 李林 編譯整理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人臉識別越來越常見,今年春運已經能刷臉進站,iPhone的相冊就能用人臉分類照片
  • 人臉識別哪家強?蘋果Face ID與微軟Hello比拼
    在9月的新品發布會上,蘋果公司重點介紹了其最新產品iPhone X,尤其是使用了最新的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不過,尷尬的是,現場第一次嘗試人臉識別時,居然沒有成功,這也讓許多人擔心蘋果人臉識別的效果。除了個人隱私,一些人擔心FaceID(人臉識別)不可靠或者不夠快。實際上,這些擔心太多餘。
  • 蘋果申請Face ID人臉識別專利 靜脈識別商用有望提速(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媒體報導,蘋果最新申請的專利中,一項名為「用於困難的生物識別認證案例的靜脈匹配」的專利技術顯示,蘋果提出靜脈可以作為一種識別器。雖然面部特徵很容易被複製,但靜脈模式在個體之間差別很大,甚至是雙胞胎當中差別也很大。
  • 蘋果iPhone X的優點是什麼 人臉識別快嗎?
    蘋果iPhone X的優點是外觀驚豔,毫無疑問蘋果X是目前全球唯一最接近全面屏的手機 6核A11速度極速流暢,新機電池也挺耐用的,無線充電是方便些,FACE ID功能的強大超出了預期,人臉識別速度很快,晚上也絲毫沒有影響蘋果iPhone X的優點是全面屏的質感和色彩都不錯,顏值當然也是高的不得了
  • 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人臉識別!而生物虹膜、指靜脈識別你知道嗎?
    指紋解鎖自蘋果iPhone5S上使用TouchID指紋識別後,指紋識別技術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目前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到手機上來,光電指紋解鎖技術,已經大面積推廣。但是,指紋識別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洞,還需要技術去改進。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8-07-15     源於:semidata    總點擊: 【導讀】:生物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
  • 蘋果Face ID的幕後英雄!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全解析
    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全解析 2019年09月29日 10:38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9月份蘋果正式發布了iPhone 11和11 Pro系列新品手機,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性能
  • 深圳高端眼鏡店輕鬆讓你配到一副合適的眼鏡
    本網1月13日訊 在深圳這樣繁華的大都市,配一副較好的眼鏡,價格自然不會便宜到哪裡去,但是想要性價比高的眼鏡也不是沒有。那麼在深圳配一副眼鏡到底要多少錢?有什麼來決定眼鏡價格的高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 人臉識別都能判斷性取向了!
    網友調侃,iPhone X的男性用戶、網紅用戶將大幅減少   本文不談蘋果(今天第二條推送有蘋果段子喲),畢竟售價近萬元、還能刷臉解鎖的東西,購買有風險。   今天,小通想說的是另一則「人臉識別」新聞。
  • 人臉識別系統的人臉辨認涉及哪些難點?
    目前,我國人臉識別技術取得一定進步,在各產業逐步實現初步應用,其中以身份驗證、支付、行政破案等等方面尤為突出,在我國市場已經開始普及,進入刷臉時代,大部分人對新興技術仍然保持開放和接受的態度,因此越來越多人響應趨勢和體驗使用。
  • 人臉識別特徵介紹以及難題概括
    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有哪些難題存在呢?尤其是在監控環境下,被監控對象都會帶著眼鏡、帽子等飾物,使得被採集出來的人臉圖像可能不完整,從而影響後面的特徵提取與識別,還有可能導致人臉檢測算法的失效。5、年齡變化,每一個人都會隨著年齡的變化,從少年變成青年,變成老年,容貌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識別率的下降。而對於不同的年齡段,人臉識別算法的識別率也不同。
  • 蘋果維修服務中心iPhonex顯示面容id不可用和人臉識別壞了怎麼辦
    iPhone x上的人臉識別是蘋果最受歡迎的技術,如果它不能正常工作,怎麼修復它呢?蘋果手機維修iPhonex軟體顯示人臉ID不可用,識別能力差。我們該怎麼辦?IPhonex如何解決人臉識別問題?對於iPhone X的用戶來說,如果後攝像頭被損壞,你必須特別小心你的手機。最近,蘋果官方論壇上的許多用戶說,他們的iPhone X的面部ID損壞了,手機的後攝像頭停止工作,現在蘋果最新的官方維護文件說明了這個問題。
  • Face Recognition:謹慎人臉識別背後的隱私洩露|OPINION
    人臉識別是一種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包括人臉圖像採集、人臉定位、人臉識別預處理、身份識別和身份搜索等。As a new technology, face recognition rise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 AR眼鏡遠程測溫、虹膜識別人臉……浦東技術助力...
    AR眼鏡掃一掃測溫,不接觸也能快速測檢復工返工潮來襲,隨著大量務工人員返程,各地園區社區「防疫大考」持續緊張。一早,在上海某園區的工作人員就等候在入口處,在「人防」之外,「技防」產品也已準備就緒,協助工作人員建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線。工作人員佩戴上AR眼鏡,通行員工的實時溫度顯示在視野前方,如果超過37.3度,直接觸發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