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瞳孔定位神經病變-這些圖你看過嗎?

2021-01-18 騰訊網

瞳孔對光反射是指受到光線刺激後瞳孔縮小的反射,分為直接光反射和間接光反射。

瞳孔的大小受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支配。在虹膜中有兩種細小的肌肉,一種叫瞳孔括約肌,它圍繞在瞳孔的周圍,寬不足1mm,它主管瞳孔的縮小,受動眼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支配;另一種叫瞳孔開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狀排列,主管瞳孔的開大,受交感神經支配。這兩條肌肉相互協調,彼此制約,一張一縮,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

常識普及

人的瞳孔在漆黑的地會擴大,在亮堂的地會縮小。人的瞳孔不只受光線強弱的影響,心思狀況的變化也會使瞳孔擴大或縮小,看到你喜愛的人,瞳孔擴大,哪怕臉上仍掛著一副泰然自若的表情,但瞳孔已出賣了你。知道了這個訣竅,下次你也能當料事如神的相士了。

美國的心理專家愛德瓦斯·海絲曾做了這麼一個風趣的試驗。向男女兩組被測驗的人放映五張幻燈片,對試驗者的瞳孔進行拍攝記載,五張幻燈片的內容有嬰兒、懷有嬰兒的媽媽、男性裸體照片、女人裸體照片和風景畫。成果顯現瞳孔放得最大的是看異性裸體照的時候,瞳孔擴大20%,並且男女瞳孔擴大的程度沒有別離。

關注我們服務號看最新直播錄播

相關焦點

  • 實戰病例:手把手教你「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思路
    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思路你掌握了嗎?近期(6月16日)Neurology雜誌報導了一例53歲女性患者出現下肢感覺異常,一起看看其臨床推理過程吧。 定位與鑑別診斷 患者表現為數月的純感覺症狀,鑑別診斷廣泛,中樞和周圍神經病變均可導致該表現。腰部以上沒有感覺異常而腿部明顯可定位於脊髓,如退行性脊髓病、橫貫性脊髓炎,甚至涉及腦和脊髓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 神經系統體檢:12對顱神經
    (2)眼外肌麻痺:①中樞性眼肌麻痺:如核上性水平凝視麻痺見於腦外傷、丘腦出血及累及腦橋的血管病、變性病和副腫瘤性腦病;垂直凝視麻痺見於影響到中腦被蓋區的廣泛病變.核間性眼肌麻痺和一個半症候群多見於腦卒中和多發性硬化.②周圍性眼肌麻痺:可見於動眼、滑車和展神經核性和神經本身的損害(如下圖)。如各種腦幹症候群、海綿竇病變、腦動脈瘤和天幕裂孔疝等.
  • 體格檢查 | 神經系統體檢:12對顱神經
    ②周圍性眼肌麻痺:可見於動眼、滑車和展神經核性和神經本身的損害(如下圖)。如各種腦幹症候群、海綿竇病變、腦動脈瘤和天幕裂孔疝等。(4)瞳孔:單純瞳孔不等大可見於20%的正常人群。通常這種差異<1 mm。瞳孔異常通常為一側性,擴大見於中腦頂蓋區病變、動眼神經麻痺、睫狀肌及其神經節內副交感神經病變,縮小見於交感神經通路病變、阿羅瞳孔等。瞳孔異常表現還包括反應差和形狀不規則等。檢查瞳孔的大小、反應性和形狀可為評價自視神經到中腦的神經系統通路病變提供信息。
  • 圖說解剖:「上瞼下垂」的定位診斷
    說到「上瞼下垂」,你最先想到什麼疾病?重症肌無力?動眼神經麻痺?Horner症候群?作為變幻莫測的「魔教」神經科,同病異象、異象同病早已是家常便飯,從肌肉到神經的定位,再到「midnights」的定性,條分縷析、抽絲剝繭的偵探精神似乎是每個神經科醫生的必備錦囊。
  • 看美劇,聊動眼神經麻痺與顱內動脈瘤的前世今生
    創傷科主任「虎爺」查看瞳孔對光反射,說了一句「Bullshit,這個病人腦子裡有一個定時炸彈」,呼叫神外醫生Wilson,開顱夾閉動脈瘤。急救人員認為是自殺導致車禍的女性,卻在創傷科主任Jorge「虎爺」查了瞳孔後判斷患者有顱內動脈瘤。為什麼?是哪個部位的動脈瘤?你看了一眼瞳孔就知道是動脈瘤?還有什麼別的可能的原因嗎?
  • 關於瞳孔對光反射
    瞳孔反射是一種通過虹膜肌肉的收縮改變瞳孔大小的生理反應。光照瞳孔引起瞳孔縮小的反應稱為瞳孔對光反射。
  • 海綿竇病變和臨床特徵及鑑別診斷
    除外穿經海綿竇的多顱神經,海綿竇尚具有引流眼眶靜脈回流的功能。兩側海綿竇通過中間結構交通。每側海綿竇匯集了眼眶靜脈回流(眼上靜脈、眼下靜脈)及頸內靜脈的血流,通過巖上靜脈和巖下靜脈回流至乙狀竇,進而至頸內靜脈叢。面部靜脈與眼眶靜脈之間有非常豐富的交通支,解釋了顏面部感染容易導致眼眶蜂窩織炎及海綿竇靜脈血栓的原因。
  • 瞳孔放大是怎麼回事 瞳孔放大的六大原因
    我們人體的瞳孔其實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在電視上會看到,人在死亡的時候會瞳孔放大。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原因會導致我們的瞳孔變化。有事是精神狀態,有時是環境因素,有的時候是預示著身體的某種疾病。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瞳孔放大是怎麼回事,瞳孔放大的原因有哪些。瞳孔瞳孔是眼睛虹膜中一個可以收縮的孔,當光線進入眼睛裡,瞳孔要根據明暗做出相對的反應。這也是對眼球的一種保護。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5大陷阱,你能識別幾個?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可累及中樞和周圍神經,前者涉及大腦、小腦、腦幹、脊髓1級運動神經元及其神經纖維等部位的損傷,後者包含脊神經、顱神經及植物神經病變。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病率可達8%,在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中,這一患病率超過50%。
  • 神經系統疾病診斷定位定性思路
    >用神經解剖生理等基礎理論知識來分析、解釋有關臨床資料,確定病變發生的解剖部位。2.視乳頭異常:⑴視乳頭水腫── 顱內高壓⑵視神經萎縮── 視神經炎三.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展神經臨床症狀:主要是眼肌癱瘓和復視,伴瞳孔改變。
  • 那麻,那痛,難以忍受,難道糖尿病就一定難逃周圍神經病變嗎?
    那麻,那痛,難以忍受,難道糖尿病就一定難逃周圍神經病變嗎?這是糖友註定的命運嗎?關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所有「小問號」,聽專家答疑解惑。圖片來源於網絡Q1:對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周圍神經病變不可避免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完全阻斷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嗎?糖尿病是一種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和多器官的慢性代謝性疾病。
  • 這5類常見的眼病與神經科密切相關,你都掌握了嗎?
    雖然這些情況可能需要眼科醫生或兩科醫生共同治療,但神經科醫生也應能辨別和認識這些常見的神經性眼科疾病,包括視乳頭水腫和特發性顱內高壓(IIH)、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AION)、視神經炎、眼部運動性顱神經病變、霍納 (Horner)症候群。早期診斷和治療這些疾病可能會延長患者的生命或挽救視力。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療這麼總結,更清楚!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手段2017年美國國糖尿病協會關於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聲明建議,早期識別神經病變並採取恰當的措施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治療的關鍵。雖然目前臨床上針對DPN的診斷方法很多,如神經傳導檢查(NCS)、定量感覺檢查(QST)、角膜共聚焦顯微鏡(CCM)、神經病變殘疾評分(NDS)、高頻超聲檢查、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磁共振神經成像等,但這些檢查技術之間仍缺乏統一的標準,而且不同的檢測方法所獲得的診斷結果不一。
  • 王維敏教授:早期診斷糖尿病小纖維神經病變 | CDS2019
    小纖維神經病變(SFN)是一類主要累及直徑<7um神經纖維(薄髓Aδ纖維和無髓C纖維)的周圍神經病變,常表現為痛、溫覺和/或自主神經功能障礙,SFN發病率約為53例/10萬人。臨床上單獨的自主神經病較少見,並且疼痛等感覺症狀往往比自主神經症狀更為常見(痛性神經病變)。
  • 感冒引發神經病變 男孩走路像醉漢
    近日,荊門8歲男孩小越(化名)被診斷患上神經病變,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因此丟命。小越此前身體很健康,元旦節後突染得了「怪病」,走路搖搖晃晃,動不動就摔跤,好像喝醉酒似的。孩子還告訴媽媽「腿疼、沒勁」。在當地醫院看病,醫生認為小越可能缺鈣,沒啥大礙。但此後小越情況越來越嚴重,回家觀察才兩天,竟然無法走路,瀕臨癱瘓,還出現聲音嘶啞、喝水嗆咳、呼吸困難等症狀。
  • 瞳孔的顏色 帶你領略神秘茶色系的自然美
    你是不是理所當然地認為中國人的瞳孔顏色是歌中所唱的那樣是黑色的呢?其實你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大多數中國人的瞳孔顏色都是棕色系的,其實它們本身就極具魅力。現代妝容的好處是無論你原來是什麼樣子的,你都能夠通過一些簡單或者複雜的手段來改變你身上那些你所不喜愛的地方。這是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優點,我們比原來更勇敢,不只是通過想像來完成的事情,現在都能夠通過實際的手段來達成。就拿化妝來說,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潮流審美都要跟隨呢?
  • WDR45通過調節內質網穩態和神經元死亡參與神經退行性病變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作者構建了WDR45敲除小鼠來模擬BPAN病變的複雜過程,並且利用TMT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和一系列細胞水平的驗證實驗來闡明BPAN樣病理變化的分子機制。圖1-2 行為學實驗,顯示WDR45基因敲除小鼠具有認知障礙2.WDR45基因敲除小鼠腦內出現神經元丟失由於BPAN患者成年後表現為神經變性病和帕金森病,因此作者利用免疫組化(IHC)和TUNEL染色等方法檢查了老年小鼠是否有神經變性的跡象。
  • 腦衰老及神經退行性病變中的鐵代謝(綜述)
    釋放在細胞外的鐵,可能以低分子量複合物(檸檬酸、ATP、抗壞血酸)或結合到轉鐵蛋白上的形式,繼而被其它細胞(如星形膠質細胞或神經元)所吸收。然後,鐵繼續在神經元、小膠質細胞以及星形膠質細胞間移動,但尚不清楚,這些細胞如何獲取或釋放鐵。 轉鐵蛋白在腦內可以通過脈絡叢與少突膠質細胞合成,但僅由脈絡叢分泌。
  • 異常出汗和排洩,是神經病變表現,需要檢查血糖水平
    據統計,有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神經病變。神經病變表現從裡到外,各種各樣。咱們現在就來舉例解析。糖尿病神經病變中,較常見的1種表現是出汗異常。可以在吃飯時,頭部和頸部大量出汗,或者在室溫不太高的情況下大量出汗,通常是胸部或背部等上半身位置出汗明顯,下半身出汗不多,腳上可能沒有汗,甚至從汗腳變成幹腳。
  • 醫學英語: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詞彙
    又稱"缺血性視[神經]乳頭病變(ischemic papillopathy)".   pos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PION 後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thermal optic neuropathy 熱性視神經病變   neuroretinitis 視神經視網膜炎   diffuse unilateral subacute neuroretinitis 瀰漫性單側亞急性視神經視網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