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饃花樣繁多。
▲已備好的三牲之一黑毛公豬披紅戴花。
備受矚目的北方最大的祭海節田橫祭海節將於3月18日拉開大幕。今年祭海節籌備得怎麼樣了?3月17日,記者趕赴即墨田橫鎮周戈莊村打探發現,舉行祭海儀式的主會場已經會聚了各地客商,龍王廟已裝飾好,大型松柏門也裝扮一新,船主已經備好三牲及面饃,只等18日上午祭海節儀式到來。
主會場布置一新迎儀式17日下午,記者來到田橫鎮周戈莊村。主會場大型松柏門被新松枝裝扮一新,兩塊牌匾上分別寫著「恩澤東海」和「天福中華」,北側的龍王廟也已裝飾好,四周貼滿了祝福對聯。
在主會場東側的海灘上,停放著60多艘漁船,漁船都被整修一新,上面掛滿了小旗。田橫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祭海節儀式定在18日上午9時18分正式開始,漁民們將在廣場擺上黑毛公豬、大紅公雞、鱸魚傳統「三牲」,由幾十名船老大向龍王獻禮,同時燃放千掛煙花鞭炮,用最原始的方式來祈盼風調雨順。
擺供三牲都已經備好隨後,記者來到周戈莊村村民劉先生家。劉先生的妻子正在整理做好的大面饃,大個頭的面饃有四五斤重,有的面饃上面做著花瓣和各種雕塑,散發著香味。
「祭海儀式必需的三牲已經準備好了,其中黑毛公豬有200多斤重。」在劉先生家放著已經殺好的黑毛公豬,黑毛公豬頭部還披著大紅花,豬耳朵旁還插著花束。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般由兩三個船主合夥購買,儀式結束後分給親屬朋友,以此祝福平安發財,另外,每個船主還平均購買1000多元的鞭炮禮花。
各路商家扎堆祭海節圍繞著主會場,很多商家和小吃攤正在擺放桌子,搭建大棚布置場地,有50多家企業和100多家小吃攤點在此紮營。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省內外的各路攝影愛好者也早早趕到這裡,在海灘上不時抓拍鏡頭。
據介紹,田橫祭海節發源于田橫鎮周戈莊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市民可乘坐從青島發往即墨的大客,到即墨後再換乘到田橫鎮的客車到達 ,市民也可從濱海大道駕車前往田橫鎮周戈莊村。
文/圖 記者 劉純來
■連結 從上網節到田橫祭海節每年穀雨前後,田橫鎮漁民在修船、添置漁具等生產準備工作就緒後,把漁網抬上船,便開始祭海,俗稱「上網」,也叫「上網節」。這一天如同我國傳統的春節,是漁村最熱鬧的日子。2006年的參與人數已達30餘萬人,2007年周戈莊上網節更名為「田橫祭海節」,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最具影響的海洋節之一。
因山東沿海各地供奉東海龍王敖廣,田橫鎮一帶主要是祭祀龍王。神話傳說中,龍王是水裡統領水族之王,田橫鎮沿海各村均建有龍王廟,廟裡龍王尊像坐中,趕魚郎、帳先生侍兩旁。漁民祖祖輩輩在海上漂泊,以前由於生產能力和條件有限,多海難事故發生,為尋求精神依託,出海前總要挑選一個黃道吉日,祭祀祈求龍王保佑海上平安豐收。
祭海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是選三牲(黑毛公豬、大紅公雞、大個鱸魚)、蒸面饃、寫太平文疏、寫對聯、裝飾龍王廟、扎松柏門、搭戲臺。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