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記憶是如何形成的?為啥有的人能瞬間記住大量數字?
人類發展到今天,醫學、生物學已經相當發達,但人體有一些再平常不過的功能,卻仍無法認識清楚,比如記憶從哪裡來?能否複製記憶?
記憶是過去的經歷在大腦中的反映,是信息儲存中心,相當於計算機的硬碟。不僅人有記憶,動物也有記憶,甚至部分植物也有記憶本領。按照認知的時間長短,可以分為長期記憶、短時記憶和瞬時記憶。長物的記憶即長時記憶,是大腦受到刺激後,能保持一分鐘以內的記憶;短時記憶是大腦受刺激後,留在大腦中的印務低於一分鐘的記憶;瞬時記憶也稱為感覺記憶,保留在大腦中的時間不會超過30秒。比如一個電話號碼,看過一遍後,大腦就能記住,但若不復讀幾遍,很快就忘了。記憶按照內容可以分為五類,分別為:形象記憶、情景記憶、情緒記憶、語義記憶和動作記憶;按記憶方式可分為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
人是高智商動物,但這不代表人類的記憶就是最發達的,在某些方面,人的記憶不如動物,這是生物幾千萬年進化的結果,並非後天養成。比如狗,它的大腦專注於嗅覺,可以記住超過20萬種不同的氣味,能準確地推斷氣味的不同含量或濃度,還能從腦海中搜索到關於此類氣味曾經出現過的地點、環境。
動物的記憶潛力是十分驚人的,比如動物園裡的大象,它能記住幾十年來每一位遊客的樣子,只要被它看到,哪怕短短的一秒鐘,它都能終生不忘,還有一些候鳥,在飛的過程中,能記住萬裡路程兩旁的任何景物,從而輕鬆找到昔日的巢穴。
人類的記憶能力同樣也不容小覷,明朝時期,來到中國傳播天主教的利瑪竇記憶力十分驚人,能瞬時記住200多個排列無序的漢字,而且幾年後,依然能清晰回憶起序列;電影《雨人》中的哥哥能記住任何事情,厚厚的一本電話簿能在一夜之間全部記住;更令人驚奇的是,一些自閉症患者站在高處只要看一眼這個陌生的城市,就能準確地畫出城市的每一個建築,甚至建築物上的每一片瓷磚、每一個廣告牌、每一個路燈等,其精準程度就像廣角鏡拍下的照片。
聽上去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議?但這的確是人類的記憶本領!那麼記憶是如何生成的呢?從古希臘時代就有哲學家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從未有令人信服的研究結果或學說。現代科學認為:人的記憶是神經和大腦聯合工作的結果,視覺、聽覺和觸覺刺激了神經元裡的化學信號,這種信號啟動了一種神經蛋白。這種蛋白通過神經系統進入大腦,激活大腦細胞,從而留下記憶,誕生瞬時記憶。
若不斷地刺激,反覆重複這一過程,蛋白就會被存人大腦細胞的核心位置,形成長期記憶。以上學說只是科學家們根據有限的認知得出的結論,但更多的是猜測,並沒有充足的證據來支持此觀點。科學發展到今天,人類對自己的大腦和記憶所知不深,但科學家們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的腳步,相信未來終有天會解開記憶之謎。
這裡是Honor大設計,期待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