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飛九天,"玉兔"遊廣寒,這位專家功不可沒

2020-12-01 騰訊網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9年9月17日籤署主席令,授予42人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其中,葉培建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嫦娥"飛九天,"玉兔"遊廣寒。近年來,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與每一位科研人員的兢兢業業、默默付出、努力拼搏密不可分。葉培建便是其中之一。

葉培建,1945年1月出生於江蘇泰興。他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空探測和空間科學的首席專家,肩負著嫦娥系列各型號總設計師、總指揮顧問的重任,掌舵中國探月之旅。

葉培建

1967年,從浙江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葉培建在航天部衛星總裝廠當了幾年技術員。後來,全國恢復研究生考試,他赴瑞士留學,成了改革開放以後第一批出國的留學生。

獲得了博士學位後,葉培建決定回國。他說:"中國為我付出了很多,我知道自己身上肩負的使命,我應該盡我自己的能力,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國後,葉培建立即加入了中國第一顆戰略偵察衛星的研發隊伍。早前,美國嘲諷中國,說中國30年也造不出一顆偵察衛星,而讓美國不可思議的是,我國僅用了5年的時間就研發成功了。

2000年,這顆衛星發射升空後,繞地球轉了三圈就飛出了中國,甚至一度還失去了信號。至今回憶這段艱辛的歷程,葉培建還是心有餘悸。因為這顆衛星比自己的命還重要,人摔下去是烈士,衛星丟了無法交待。

幸運的是,在葉培建一行人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找到了衛星,任務圓滿完成。

一年後,葉培建擔任"嫦娥一號"技術負責人,開闢中國的探月道路。此後,經過了三年論證,他們設計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完成無人探月工程。

2004年,我國月球探測計劃的第一步,繞月探測工程啟動。當時,葉培建既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鑑,也沒有充分的數據參考,甚至連試驗星的沒有,整個工程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就這樣,葉培建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科研團隊,用3年時間穩打穩紮,先後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最終完成了"嫦娥一號"衛星的研製。

2007年10月24日,中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嫦娥一號"探月衛星

不久,科研人員對是否發射"嫦娥二號"衛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面對很多反對意見,葉培建反問道:"中國探月,難道只有這一次嗎?既然備份衛星已經做好,發射了可以為今後多積累點成果。"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成功,不僅到達了距離地球150萬公裡外的拉格朗日L2點,還會見了圖塔蒂斯小行星,達到了預期目標。

"嫦娥四號"發射之前,很多人不同意著陸點選在月球背面,因為風險太高。葉培建認為,只要中國繼續探月,早晚都要去月球背面,要去月球兩極,才會有創新,既然現在可以去,為什麼要等回過頭再花錢呢?

當然,要在月球背面著陸,面臨很多技術難題。為解決通訊問題,我國發射了中繼星"鵲橋"號;為了解月背複雜的環境,科研人員做了很多敏感器判斷地形地貌。

就在"嫦娥四號"發射的兩天前,葉培建在動員會上說:"我已年過七十,經歷諸多,此時心情仍舊激動。為什麼?首先是自豪。嫦娥四號落到月球背面,這是全人類的第一次。我們現在能去,真是太幸運了。全世界75億人,我們骨幹隊伍就幾百人,只佔千萬分之一。這千萬分之一的幸運就落在我們頭上。"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月球車"玉兔二號"到達月面開始巡視探測;同年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兩器互拍,標誌著此次航天任務圓滿成功。

"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像

同時,"嫦娥四號"任務還開展科學載荷的國際合作,搭載了4臺國際科學探測設備。葉培建說:"國際上有的月球探測項目排斥中國,但我們不排斥其他國家,我們的空間站和月球探測都歡迎他們來。"對於一些美國科學家想利用"鵲橋"中繼衛星,希望其工作時間延長到5年,葉培建表示:"他們想利用,沒有問題的。"

如今,葉培建並沒有停下科研的腳步。按照計劃,在2020年前後"嫦娥五號"完成"繞落回"三部曲之後,我國探月工程將開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月球南北極探測、建立無人的月球科考站。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奔月路漫漫 「嫦娥」無悔
    「嫦娥」飛九天,「玉兔」遊廣寒,她們遙望天際,用自己特有的科研力量,護佑太空中的「嫦娥」「玉兔」,書寫一段屬於「漫漫奔月路,女神伴嫦娥」的佳話。  嫦娥四號奔月就像自己的孩子遠行  作為項目執行總監,幾乎所有的關鍵場合,張熇都要到場。很多人對她的第一印象是:短髮、清瘦、幹練,如同她的話風。但有時,較起真兒也是「不怒自威」。
  • 「嫦娥、玉兔」又醒了
    「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本月晝期間將對這兩個撞擊坑開展科學探測。「玉兔二號」月球車繼續刷新著由自己打破並保持的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紀錄。2019年12月21日5時14分,嫦娥四號著陸器受光照成功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三月晝工作期。「玉兔二號」月球車於20日18時43分收到正常遙測信號,成功自主喚醒,科學載荷開機正常,繼續月球漫步旅程。
  • 從「嫦娥飛月」到「天問探火」,哈工程成就這位「雙料」副總師逐夢深空
    陳建新,哈工程船院時期86431班校友,1997年至今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作,我國深空探測太空飛行器設計領域專家,陳建新擔任嫦娥四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師,這一次他的肩頭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嫦娥四號任務是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陳建新介紹說。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便以傳說中的仙女命名,它就是——「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奔月而去。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便以傳說中的仙女命名,它就是——「嫦娥一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奔月而去。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對徵集的53091個名稱,由科技專家和文化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分別進行了入圍初評、網上投票和終審評審,選出了10個入圍名稱,提交新華網進行網上投票評議。10天共收到有效投票3445248張,其中玉兔號649956張,得票第一。又經過終審評審,評委投票與公眾投票的結果加權計算,最後經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批准,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命名為「玉兔號」。
  • 嫦娥,玉兔,醒了~
    8月25日消息 近日中國探月工程官微發布消息稱,沉寂許久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再度通過月夜低溫考驗,分別於8月25日8時10分和24日8時42分自主喚醒,進入第九月晝。因而為了保護設備免受低溫損害以及長期無光照的問題,科研團隊將嫦娥四號探測器月面模式分為月晝工作模式和月夜休眠模式,「勞逸結合」。而月球車的自主喚醒其實非常考驗設備的可靠性。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 揭秘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關鍵技術
    來源:光明日報星河燦爛,深空浩渺,「嫦娥」一詞凝聚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探月的嚮往。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正常工作,並發回了清晰的互拍圖像,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我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
  • 嫦娥的玉兔叫什麼是誰變的是男是女 玉兔來歷揭秘
    眾所周知,玉兔是嫦娥的寵物,那麼嫦娥的玉兔叫什麼,有什麼來歷,是誰變的,是男是女的呢?玉兔又稱月兔,是古代神話傳說中是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在中國神話中,月兔在月宮陪伴嫦娥並搗藥。   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後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   說罷,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大受感動,於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後來,玉兔就在廣寒宮裡和嫦娥相伴,並搗制長生不老藥。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電話聲:嘟……嘟……)嫦娥五號:喂?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玉兔二號:太好了,五姐!等你來了,我們三個正好可以鬥地主!嫦娥四號:小兔子你可別調皮啦!五妹這次來的目的可不是咱們所在的月背,她是有「重任」在身呢,對吧,五妹?嫦娥五號:是呀,小兔子。我的任務是要在月亮上挖點土,然後從月球上起飛,要帶著這些土返回到地球。
  •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 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 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 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
  • 嫦娥四號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 玉兔二號行駛距離破玉兔一號紀錄
    據央視新聞報導,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打破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的行駛距離記錄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第二月晝期間,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工作穩定,能量平衡,數據傳收正常。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如圖)。(千龍網綜合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CNSA)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
  • 玉兔20個月球日!玉兔二號在火山口重要發現 專家:這是直接證據
    中國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漫遊者已經完成了他們在月球第20天的科學任務。任務的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漫遊車在月球另一端位於馮·卡曼火山口的日出後,於7月14日恢復活動。玉兔二號儀器在火山口重要發現 專家:直接證據根據中國月球探索計劃的說法,玉兔二號繼續其計劃的著陸器著陸西北方向的旅程。自2019年1月降落在月球的遠端以來,月球車在農曆月期間覆蓋了27.64米,總計490.9米的路程。中國月球探索計劃稱,嫦娥四號的所有科學儀器(包括著陸器上的低頻天文學有效載荷和用於分析月球表面成分的光譜儀)均運行良好。
  • 嫦娥玉兔互拍「美照」 真正月背之旅開始了(圖)
    此時此刻,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內,來自中國的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正代表全人類進行首次月球背面之旅。不過,這次月背之旅,既不全是中國的「單打獨鬥」,也並非大規模的國際力量。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身上背滿了十八般「武器」,這其中有3臺科學載荷,是中國分別和荷蘭、德國和瑞典合作,攜手共同探索月球背面的這片處女地。
  • 「玉兔二號」出現重大故障,已經放棄?這背後的用心很壞啊
    但沒想到對於這項由中國人創造的人類壯舉,該來的中傷還是來了,關於玉兔二號的謠言雖然遲到,但是最終沒有缺席,且這一次還是以一種讓人啼笑皆非的方式。1月12日微博上有「鍵盤專家「發文稱,根據自己對嫦娥四號月球車官方微博帳號@月球車玉兔二號 發布的照片進行對比發現,玉兔二號出現了重大故障。
  • 嫦娥五號,有隻玉兔在月球等你
    看到這裡,相信你也發現,「我」不是一隻普通的"玉兔",月球上也不止「我」一隻「玉兔」。 2013年12月,搭載著「玉兔號」月球車的嫦娥三號在月球軟著陸。玉兔號原本的設計壽命為3個月,在數次「休眠」與「被喚醒」後,它超額完成了任務,於2016年7月31日晚停止工作。
  • 嫦娥五成功著陸,玉兔繼續旅行
    2020/12/1,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與此同時伴隨著嫦娥四號飛往月球的玉兔二號仍在繼續旅行。箭頭指示玉兔二號(左)和change四號著陸器(右)。
  • 「嫦娥」「玉兔」再入夢鄉,「天問一號」正在徵途
    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二十月晝工作,分別於10時20分和0時34分,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第二十月夜。第二十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按計劃開展常規探測,科學載荷工作正常,獲取第一手科學探測數據。「玉兔二號」月球車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進,累積行駛裡程290.9米。
  • 「嫦娥」「玉兔」攜手再破紀錄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今天,我國「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成為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