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
大家好,顛覆傳統認知、揭露洪荒隱秘的夜述封神,在粉絲們的尖叫聲中,又厚顏無恥地來了。
最近有粉絲留言,說玄宗常用到龍虎一詞,總感覺這個詞包羅萬象,卻又解釋不清,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很難搞懂其真正的含義,希望能為大家答疑解惑,本期夜述封神就為大家帶來簡化版的「龍虎」注釋。
龍虎,其實在到家典籍裡是運用非常廣泛的一個詞彙,而它的意思更多地需要從辯證的角度來看,以下便是夜述封神為大家整理的注釋。
01陰陽
龍虎者,陰陽之異名也。陰陽運化,神妙莫測,故象之以龍虎。
《易經》認為,太極之動靜謂陰陽,大到天地小到各種物類,都可以陰陽二氣而名。故覆載之間,纖洪巨細,未有外乎陰陽者也。丹經子書,種種異名,不出陰陽二字,歷代仙師,假名立象,喻之為龍虎,使學徒易取則而成功也。
所以龍虎的第一層含義就是陰陽對立,現在也有很多地方沿用了這個解釋,比如君臣、男女均以龍虎代替,有「龍虎交媾 」之意。
02藥物
《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因為煉藥有鼎爐火候;各種化學反應,而龍虎之象恰具千變萬化的特性,所以也用龍虎來比喻藥物,《參同契》:「偃月作爐鼎,白虎為熬樞。汞日為流珠,青龍與之俱。舉東以合西,魂魄自相拘。」
丹書云:呼則接天根,吸則接地根,即乾坤合闢之機也;呼則龍吟雲起,吸則虎嘯風生,即一合一闢謂之變也;風雲感合,化生金液,即往來不窮謂之通也。金液還返,結成大丹,故假名曰龍虎大丹也。
《金丹四百字》:「坎鉛難得而易於咥人,故象之以虎;離汞好飛而難控,故象之以龍。龍從東海來,來而就虎也。虎向西山起,起而從龍也。丹法驅龍就虎,駕虎從龍,使此兩獸相吞相噬,交戰於戊己之宮,則混合和融,化為天地之髓,而還丹可成矣。」
所以在龍呼於虎,虎吸龍精。兩相飲食,俱相貪並的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最後形成紫金霜或者玄珠,則大功告成,有龍爭虎鬥之意。
03心氣
紫陽真人曾說:收拾身心,謂之降伏龍虎。
心不動則龍吟,身不動則虎嘯。龍吟則氣固,虎嘯則精凝。元精凝則足以保形,元氣固則足以凝神。所以按照這個思路:降龍就是控制妄動之心,伏虎則是馴服調息之氣。
降龍者,制其妄動之心。心念剎那不停,馳鶩不息,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故喻之為龍。伏虎者,伏其出入之息,息之難調難馴,有似於虎。故降龍即降心,伏虎即伏氣。其妙在於身外心息相依。心依於息則凝,息依於心則順。漸依漸和,漸細漸微,乃至屹然不動,心無起滅,息無出入,則降龍伏虎之效驗見。
所以所謂凝神靜氣,首先需要的就是心靜,人心死,道心方可活,這就是所謂的降龍。不論南宗抑或北宗都講究修性,修煉內丹時候,只有經常心沉下丹田才可以入靜,《指玄篇》所謂:「青龍駕火遊蓮池。」是也。
04先天一炁
玄宗修煉,虛極靜篤之際,先天一炁來時,渾身俱感酥麻,此際若稍動心念,則先天立變後天,有害無益。故必於一覺酥麻之頃,速離色身,向外心息相依,仍依到定,則真陰真陽,自然融和,送歸土釜牢封固矣。此先天一炁,亦喻為虎,以大定伏之,則凝而成丹,不致外馳。先天真陽,最能淨除意地妄惑,使我性寂情空,心定息伏,對境如如,不再走作,是復以炁而御神也,丹書所謂真鉛制真汞是也。
《易》曰:「履虎尾,不咥人,亨。」是伏虎之象也。「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是降龍之象也。
心息相依是降龍伏虎之始,大定真空是降龍伏虎之漸,性天開朗,龍虎無蹤,則是降龍伏虎之究。
所以,在以後遇到道家典籍的時候,諸位不妨用夜述封神上面的注釋分別代入,相信就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典籍的含義,不再愁眉緊鎖,閉門造車。
真龍真虎元無象,誰為起模傳此樣!若於無象裡承當,又落斷常終莽蕩。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無風自起浪。時人要識真龍虎,不屬有無並子午。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如果您對本文感興趣,或者對於龍虎有更加獨特的見解,歡迎關注並留言,我是夜述封神,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