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呼籲:

2021-01-11 科學網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呼籲: 全面加強美國生物醫學研究生培訓

 

本報訊 美國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NIGMS)是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旗艦培訓機構,其核心使命是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生物醫學和行為研究人員。據新出版的《科學》雜誌報導,1月,研究所發表題為《投資未來——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生物醫學和行為研究培訓戰略計劃》的報告,分析評估了目前美國生物醫學研究培訓的理念和項目,重新規劃了研究生和博士後的訓練目標,敦促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成為更好的導師。

 

報告指出:「成為一名科學家不僅僅是簡單地做實驗。」也許,這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抱怨:有時,為了快速地寫出另一篇論文、獲得下一筆經費,學術界的研究人員更多地將學生們當做幫手而不是正在接受訓練的科學家。以前也有類似的勸勉激勵,但新報告來自有相當經濟影響力的組織——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

 

通過聯邦政府的資助,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在生物醫學和行為領域的研究培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美國的學院、大學和醫學中心中,它承擔了一半以上由NIH資助的博士前學生的培訓項目。它主要通過研究項目R01s來支持大部分的研究受訓者。2010年,研究所開始制定一項戰略計劃,評估目前的培訓活動和相關方案,以期幫助和維持一支國家所需要的生物醫學隊伍,提高國民健康和全球競爭力。

 

新報告由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研究培訓戰略委員會撰寫,並經研究所顧問委員會批准發布。報告指出,訓練項目賦予學生的技能不僅僅是讓他們跟隨導師進入學術界,而且要追求多種科學職業途徑。報告提醒導師們,他們有責任幫助創建一支多樣化的勞動力大軍。報告強調,NIH所提供的研究經費中有相當一部分用於研究生培訓,導師們應為這些學生提供他們理應得到的更好指導。

 

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認為,研究培訓的目的是通過研究生和博士後階段的培訓,讓受訓者獲得基本的能力素質。對一個受到良好訓練的科學家來說,成功意味著熟悉或精通生物和生物醫學的基本原則;有能力鑑別出重要問題並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有寬泛的職業選擇並有能力在其中作出選擇;在自己所選擇或感興趣的領域或學科中具有競爭力。

 

報告提出了對未來研究培訓的四點願景:1. 研究培訓職責由NIH、學術研究機構、導師和受訓者共同分擔;2. 研究培訓關注學生發展,而不只是簡單地選拔天才;3. 廣度和靈活性讓研究培訓能跟上現代科學的機會和需求,為多種科學職業途徑奠定基礎;4.多樣性是傑出研究培訓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須在整個研究界推廣。

 

這份28頁的報告並未詳細指出應該如何實現這些目標,然而,學術界對新報告建議的最初反應是:如果研究人員和研究機構認為變化會妨礙研究產出,那麼他們會拒絕這些變化。

 

另一個主要擔心是,新方法會怎樣改變NIH對申請項目的評價,特別是針對研究人員個人的 R01研究基金項目。在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研究培訓戰略委員會最近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紐約耶什華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化學家弗恩·施拉姆說,R01的初衷是發現新知識,它也應該包含教育和學習的內容,對R01項目的評估應納入這部分內容。

 

施拉姆的觀點激起了雪崩般的討論。部分成員提出:評價培訓質量的標準是否不同于衡量研究進展的標準;其他人則提出,研究人員在某個時刻是否應該對學生因個人原因所做的職業選擇負責;另外一些人認為,報告中提出的年度評估計劃是否會給已經超負荷運轉的研究人員增加新負擔;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所長傑米裡·柏格說:「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他估計,每個研究人員平均花在研究生個人發展計劃的時間應該是1個小時。他說:「我們不想增加工作已經做得很好的人的負擔,但也不想錯過那些沒有將工作做好的人,我們想找到一個最佳點。」

 

但柏格指出,許多導師應該明白的一點是,他們的許多學生並不想要學術界的工作,那些用自己在學術界所受訓練在政府、工業界、公共部門和通訊等領域從事工作的人,也應該被認為是成功的。

 

有科學家認為,這個戰略性的計劃意味著NIH在如何支持下一代生物醫學科學家的方向上有根本性改變。也有研究人員指出,未來的變化可能是將準備做獨立研究的學生與其他人分開,並迫使學生更早思考畢業後打算做什麼。

 

國立綜合醫學研究所科學評估辦公室主任海倫·桑顯承認,拓展成功的評判標準需要評審人員以新視角來看待培訓,但過渡過程可能比較困難。

 

(王丹紅)

 

《科學時報》 (2011-2-9 A4 國際)

相關焦點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阿斯利康的疫苗試驗因脊髓問題而暫停...
    2020-09-10 02:02:18來源:FX168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阿斯利康的疫苗試驗因脊髓問題而暫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所長Francis Collins告知美國國會參議院衛生教育勞工和養老金委員會,阿斯利康備受關注的、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Covid-19疫苗試驗由於「脊髓問題」而暫停,此次嚴重不良事件是橫貫性脊髓炎。
  • 【博士後招聘】急性腦血管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關鍵詞:博士後;急性腦血管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所長Francis Collins周三告訴參議院的一個...
    ③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所長Francis Collins周三告訴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阿斯利康新冠疫苗試驗由於「脊髓問題」而暫停。④ Collins對參議院衛生教育勞工和養老金委員會表示,此次嚴重不良事件是橫貫性脊髓炎。如果阿斯利康的覆審發現不良事件與疫苗有關,那麼所有已經生產的疫苗都將被丟棄。
  • ...jama internal medicine|clinicaltrials.gov|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2019年1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推出了"跨生命周期涵蓋政策"(the Inclusion Across the Lifespan Policy)。這一政策要求,任何申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涉及人類受試者的研究,都要納入一個涵蓋所有年齡段的參與者的計劃。如果不這樣做,需要具體說明科學或倫理方面的原因。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阿斯利康疫苗試驗因脊髓問題而暫停
    來源:金融界網站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所長Francis Collins周三告訴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備受關注的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試驗由於「脊髓問題」而暫停。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免疫學家陳萬軍教授來基礎醫學院訪問交流
    陳萬軍是醫學部1979級校友,國際知名免疫學專家,現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DCR黏膜免疫學室主任、終身高級研究員,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探討T細胞免疫及耐受機制。他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100篇,並多次受邀在各個國際學術會議及大學講演;榮獲NIH 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Organization 頒發的科學貢獻獎、Wang Ying-Lai 紀念獎等多個獎項及榮譽;並受邀參與20多家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的審稿工作及美國、歐洲及中國的科學基金的評審工作。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示新冠病毒可致男性生殖障礙
    (原標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示新冠可致男性生殖障礙,睪丸易受攻擊)
  • 美國貝勒醫學院國立熱帶醫學學院院長參訪北京友誼醫院
    6月2日,美國貝勒醫學院國立熱帶醫學學院院長Peter Jay Hotez教授及熱帶醫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詹斌教授一行來到北京友誼醫院進行參觀訪問
  • 54名美國科學家被迫失去工作,絕大多數是亞裔和華人
    根據美國《科學》雜誌的報導,自2018年8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開始對美國87個科研機構的189名科學家展開「調查」,以他們是否與所謂的「境外勢力」存在關聯對他們進行迫害以來,已有54名科學家在這一過程中失去了工作。而且,結合《科學》雜誌和另一家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的報導來看,絕大多數遭到這一迫害的科學家,都是亞裔或華裔,年齡普遍在50多歲。
  • 澳洲國立大學工程研究院 招收 鈣鈦礦光伏博士
    如果你有意向加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程研究院的Perovskite Photovoltaics研究小組,我們有可能為你提供博士獎學金。 我們的研究涵蓋了混合有機 - 無機鈣鈦礦半導體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以及它們在高效太陽能電池,串聯太陽能電池和其他光電器件中的應用。 我們正在尋找傑出的博士候選人,為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機構和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資助的多個研究項目做出貢獻。
  • 關於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磷脂酶Cγ信號途徑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Demin Wang - Blood Research Institute (BRI), BloodCenter of Wisconsin281110382李斌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呼籲:給青年科學家更多的關注...
    其中,美國病毒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家阿爾特已確定參加即將於本月下旬召開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獲悉,阿爾特將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病毒之戰」峰會,發表主題為《C肝:從發現到治癒》的演講。此外,他還將出席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給後輩提供自己的經驗和建議,倡議扶持青年科學家成長。
  • 揭秘美國政客的「獵巫」行動
    400多年後,在相信科學、堅持真理的現代社會,「獵巫」行動在美國捲土重來。這場現代版的「獵巫」行動從何而起?我們要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院長柯林斯講起,「科學不分國界,因為知識同屬於整個人類」,這擲地有聲的價值觀曾被他四處標榜,然而也是被他親手顛覆的。
  • ...研究院院長研究肅清謠言:新冠肺炎病毒源於自然,是自然產生的!
    來源: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發表名為《基因研究顯示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於自然》博客文章,援引併力挺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持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對比幾種冠狀病毒
  • 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呼籲:給青年科學家更多的關注 包括實打實的資金支持
    其中,美國病毒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家阿爾特已確定參加即將於本月下旬召開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獲悉,阿爾特將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病毒之戰」峰會,發表主題為《C肝:從發現到治癒》的演講。
  •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1300萬 秘魯宣布延長衛生緊急狀態至明年...
    全球抗疫24小時丨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1300萬 秘魯宣布延長衛生緊急狀態至明年3月6日  2.美國各地確診與住院人數激增 總數超過1300萬例  當地時間11月27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病例統計顯示,美國報告至少13047202例確診病例,超過1300萬,至少264624人死亡。最新一輪疫情暴發從十月中旬開始,美國各地開始報告日增確診和住院患者數量激增。
  • 美國政客「獵巫」行動,中國科學家在美如履薄冰
    400多年後,在相信科學、堅持真理的現代社會,"獵巫"行動在美國捲土重來。這場現代版的"獵巫"行動從何而起?我們要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院長柯林斯講起,"科學不分國界,因為知識同屬於整個人類",這擲地有聲的價值觀曾被他四處標榜,然而也是被他親手顛覆的。
  • 上百名科學家呼籲疫苗接種者應主動感染新冠病毒,人類挑戰試驗即將開始?
    最近,一個名為1 Day Sooner在給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負責人的一封公開信中呼籲,志願者在接種疫苗後應主動感染新冠病毒,看看疫苗是否提供保護。這種「人類挑戰試驗」可能會加速疫苗的研發。1 Day Sooner組織有100多名知名科學家組成,其中包括15位諾貝爾獎得主。
  • 日本國立天文臺呼籲減少人造衛星對天文觀測影響
    減少人造衛星對天文觀測的影響科技日報東京7月15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國立天文臺日前發表聲明,對圍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星造成的天體觀測負面影響表示擔憂,要求衛星運營公司考慮和採取措施減少對天文觀測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