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MSSA:β內醯胺類藥物優於萬古黴素

2020-12-04 丁香園

美國麻省總醫院Kevin E. Chan 等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對於伴甲氧西林敏感型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 血源感染的透析患者,與萬古黴素相比,β內醯胺類抗生素頭孢唑啉能顯著降低併發症和死亡風險(J Am Soc Nephrol.2012 年8 月16 日在線版)。於上月在線發表的來自澳大利亞的VICNISS 研究也表明,在清潔手術(包括心臟和骨科手術等)中,β 內醯胺類抗生素預防MSSA 效果明顯,預防性應用萬古黴素反而增加手術部位MSSA 感染風險。(Ann Surg.2012 年7 月20日在線版)

美國研究

Chan 指出, 在美國,19%~26% 的終末期腎病患者感染MSSA,其死亡率超過20%。然而,50% 以上感染MSSA 的透析患者接受萬古黴素治療,而應用頭孢唑啉者不足20%。

Chan 等收集了193 094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培養標本,評估MSSA 感染率及各種治療方案對預後的影響。結果顯示, 透析患者中總血源感染率為15.4/ 百人年,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率為4.0/ 百人年,MSSA 和耐甲氧西林敏感型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率分別為2.1/ 百人年和1.9/ 百人年。取血培養1 周時,74.7% 的MRSA 感染患者應用萬古黴素,MSSA 感染患者中萬古黴素的應用率也達到56.1%,而應用頭孢唑啉者僅佔16.7%。即便在取血後兩周時,應用萬古黴素的MSSA感染患者仍為應用頭孢唑啉者的2 倍以上。研究者發現,在應用頭孢唑啉的MSSA 感染患者中,感染相關死亡或住院風險較應用萬古黴素者降低38%(HR=0.62),敗血症風險降低48%(HR=0.52)。敏感性分析也證實,頭孢唑啉可降低住院和死亡風險。

澳大利亞研究

VICNISS 研究前瞻性收集了2.25 萬餘例行清潔手術的患者數據, 其中1610 例患者預防性應用萬古黴素,20 939 例應用β內醯胺類抗生素。3.3%的受試者出現手術部位感染,萬古黴素組的感染率明顯高於β內醯胺組(5.3% 與 3.2%,P<0.001); 最常見的感染細菌為MSSA,其次為MRSA 和假單胞菌。

多因素分析表明,手術時長(OR=1.003,P<0.001)、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評分>3 分(OR=1.713,P<0.001)和預防性應用萬古黴素(OR=1.404,P=0.04)均是感染的危險因素。此外,萬古黴素還顯著增加MSSA 感染風險(OR=2.793,P<0.001)。

主要研究者Michael J.Richards 表示,如果臨床上有預防性應用萬古黴素的合理指徵,那麼這種情況下也可以應用β內醯胺類抗生素。美國華盛頓大學E. PatchenDellinger 完全同意這一觀點,「在實施抗菌藥物管理及擔憂艱難梭菌感染幹擾抗生素應用的情況下,若有萬古黴素應用指徵, 我們建議用兩種抗生素」。他透露,美國今年即將公布的指南也建議,手術期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考慮同時用萬古黴素和β內醯胺類抗生素。


相關焦點

  • 不同β內醯胺類聯合萬古黴素對重症患者腎功能的影響
    背景:重症患者通常會並發膿毒血症和醫院獲得性感染,常見經驗性治療方案包括萬古黴素聯合β-內醯胺類。
  • 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感染的管理,這三點尤為重要!
    《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感染防治專家共識》建議定期對醫護人員,尤其是重點工作部門(ICU、麻醉科、外科)工作人員進行VRE定植的篩查;對於外科醫生如確定VRE定植,建議暫停其手術,避免手術汙染;定期對醫院長期住院患者進行VRE定植的篩查;制定本院VRE定植動態監測體系,觀察變化趨勢。
  • 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格版)
    抗菌藥物類別配伍藥物相互作用結果不耐酶青黴素或不耐酶頭孢菌素酶抑制劑、克拉維酸或青黴烷碸(三唑巴坦)防止抗菌藥物被β-內醯胺酶破壞,增強抗菌作用主要經腎小管排洩的β-內醯胺類丙磺舒、保泰松、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藥、硫氧唑酮通過減少β-內醯胺類藥物在腎小管排洩,使血藥濃度和腦脊液藥物濃度提高蛋白結合率高的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蛋白結合率高的非甾體抗炎劑通過蛋白結合競爭可使游離抗菌藥物的濃度增高頭孢噻啶
  • 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果斷收藏!
    來源:藥圈(微信號:wwwyaoqnet)   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類別 配伍藥物 相互作用結果 不耐酶青黴素或不耐酶頭孢菌素 酶抑制劑、克拉維酸或青黴烷碸(三唑巴坦
  • 頭孢和阿奇黴素這兩種消炎藥有什麼區別?看看醫生怎麼說!
    頭孢類藥物和阿奇黴素都屬於消炎藥,準確而言,屬於抗生素,說白了,就是協助人體消滅細菌類微生物的,頭孢類藥物屬於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而阿奇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兩者同是抗細菌藥物,但兩者又有著各自的特點,具體區別有以下三點:1.二者對付的細菌類別不同常用頭孢類藥物有四代,一、二代頭孢類藥物主要用於抗革蘭氏陽性球菌,如我們身體表明的細菌葡萄球菌。
  • 一文理清:各類抗菌藥物特點及選用|抗生素認識周
    ,抗菌藥物可分為以下幾大類,部分大類中還含有多種小類或亞類: 01 β-內醯胺類 這類藥物均含有 β 內醯胺環;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激活細菌自溶酶。
  • 雷帕黴素藥物塗層支架應用進展
    此後研究發現雷帕黴素可抑制VSMC的DNA合成和增殖的作用,影響細胞周期進程,起到防治SRS的作用。    Burke等給PTCA術後的豬口服雷帕黴素,觀察4周發現Rapamycin明顯減少了內膜的增生(59%),管腔面積顯著增加(33%),中膜面積減少18%; Gallo等對行PTCA術的豬肌注雷帕黴素,結果治療組明顯降低了血管的狹窄,管腔面積相應增加。
  • 常見的三大抗生素: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它們的區別在哪?
    此外,有統計顯示,我國70%的家庭有常備抗生素藥物的習慣,甚至有的家庭覺得抗生素越貴越好,喜歡看廣告隨意購買抗生素,抗生素治療的療程過長和頻繁更換抗生素等情況也非常普遍。濫用抗生素情況在農村更是泛濫,有統計顯示超過70%的農村居民在感冒時會使用抗生素類藥物。
  • 獸藥知識|巧用慶大黴素治療多種豬病
    1、出生小豬拉稀的防治;出生幾天內,口服效果是比較好的0.5-1ml,然後小豬過了十幾天以後一般就是打針效果更好些了。 2、肥豬單個的拉稀,打慶大也不錯,大腸桿菌是最多見的。
  • 萬古黴素治療藥物監測,2020年指南推薦意見一覽!_騰訊新聞
    因此,提出了萬古黴素治療藥物監測(TDM),以使其臨床療效最大化並降低腎毒性。為了促進萬古黴素治療的管理,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測研究專業委員會對2015年了萬古黴素治療藥物監測指南進行了更新,主要推薦意見如下。
  • 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醫學類備考:抗生素的危害及分類
    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醫學類備考:抗生素的危害及分類 2019-07-19 14:01:43| 【導語】:2019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已進入尾聲,為助力各位考生做好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準備,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軍隊文職備考資料
  • 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有青黴素類、其他β-內醯胺類及其他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有明確應用指徵時應謹慎使用本類藥物。在用藥過程中一旦發生過敏反應,須立即停藥。如發生過敏性休克,須立即就地搶救並予以腎上腺素等相關治療。3. 本類藥物多數主要經腎臟排洩,中度以上腎功能不全患者應根據腎功能適當調整劑量。中度以上肝功能減退時,頭孢哌酮、頭孢曲松可能需要調整劑量。4.
  • ——抗菌藥物使用現狀及新型抗菌藥物展望
    今天我們請到中華醫學會細菌感染與耐藥防治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長王明貴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病學科負責人俞雲松教授介紹抗菌藥物的使用現狀和新藥展望。
  • 信立泰:雷帕黴素藥物洗脫冠脈球囊導管臨床試驗完成備案
    信立泰(002294)(002294.SZ)發布公告,近日,公司在研產品「雷帕黴素藥物洗脫冠脈球囊導管」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通過倫理會審查,並完成在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備案。
  • 信立泰(002294.SZ):雷帕黴素藥物洗脫冠脈球囊導管臨床試驗完成備案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信立泰(002294.SZ)發布公告,近日,公司在研產品「雷帕黴素藥物洗脫冠脈球囊導管」在臨床試驗牽頭單位通過倫理會審查,並完成在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備案。雷帕黴素已被證實是安全且有效的細胞增殖抑制作用藥物,其抗再狹窄能力和安全係數優於紫杉醇的性能已在冠脈領域的雷帕黴素藥物支架得到了充分驗證;同時,相比較紫杉醇,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寬的治療區間,且具備抗炎效果。公司表示,目前,國內尚無雷帕黴素藥物球囊導管上市,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流行趨勢明顯,心血管疾病發病人數持續增加。
  • 記住這5類藥,有致聾風險!孩子慎用!
    與氨基糖苷類引發的聽力損害不同,琥乙紅黴素是對低頻率的聽力有損害。 另外,乙醯螺旋黴素的耳毒性可能與年齡、藥物劑量、服藥時間、肝腎功能無關[3]。羅紅黴素、妥布紅黴素,尚無耳毒性的報導。 耳毒性機制:可能為紅黴素對耳蝸神經直接毒性作用引起。動物實驗提示紅黴素對耳蝸毛細胞有毒性作用[4]。
  • 記住這4類抗菌藥,有致聾風險!
    與氨基糖苷類引發的聽力損害不同,琥乙紅黴素是對低頻率的聽力有損害。 另外,乙醯螺旋黴素的耳毒性可能與年齡、藥物劑量、服藥時間、肝腎功能無關[3]。羅紅黴素、妥布紅黴素,尚無耳毒性的報導。 耳毒性機制可能為紅黴素對耳蝸神經直接毒性作用引起。
  • 臨床盤點:霧化吸入治療的常用藥物
    熟悉和掌握這些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特點,是正確選擇、應用霧化吸入藥物的基礎。支氣管擴張劑1. 短效 β2 受體激動劑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2]。這類藥物鬆弛氣道平滑肌的作用強,通常在數分鐘內起效,療效可維持數小時,是緩解輕-中度哮喘急性發作的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