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外企的中國人通常有英文名。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大多遲早會取一個中文名字,不管是印製名片還是同當局打交道時。起一個有意義又好聽的中文名是一門藝術,但若是起不好有時也會讓人身陷尷尬。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月23日報導,蘿拉·王說,給老外起什麼樣的中文名字首先要從他外文名字的音譯考慮,或者起一個有意義的名字。蘿拉·王在上海教外國人學漢語,並幫助學生起一個合適的中文名字。
比如一位駐上海的德國記者,他的中文名「馬克斯」就是根據Markus 的發音音譯而來的。儘管Markus是這位記者的名,但音譯之後,「馬克斯」也入鄉隨俗,「馬」也被當作他的姓氏。馬克斯表示,"在中國,當人們聽說我叫『馬克斯』時總能引來笑聲。因為這三個字的發音總能讓人聯想到 卡爾·馬克思。"
除了音譯,美好的寓意和名字好聽是外國人起中文名字的幾大要素。漢語老師蘿拉·王接著說道,「我以前有一個從挪威來的學生,她叫『Celia』,我幫她取得中文名字叫『西蓮』,是一個花的名字。還有一個女學生叫『Monika』,她的中文名則是『茉莉』,取自茉莉花。外國女性的中文名通常和花的名字聯繫在一起。」
要不要這麼「任性」?
大多數情況下,中國朋友或老師都會幫外國人起中文名。但也並非總是如此。一個叫Dan Leshem以色列人就要自己起中文名。他說,"我給自己起的中文名叫史耽誤後來,我認識了現在的中國女友,她告訴我,這個名字的意思不好。"
「Danwu」的中文意思是浪費時間。現在,這位以色列人有了個新名字。
Dan Leshem 的前任老闆也是一個外國人,估計他的中文名「幸福龍」也是自己起的。對中國人來說,這聽上去可能有些滑稽。還有一些西方人,願意在身上弄上帶有漢字的紋身,但卻常常給人莫名其妙的感覺,或者紋了個錯字。
「顧上帝」和「胡蘿蔔」
當然,也有中國人起「洋名」的,例如:Mandy, Candy, Cindy, Wendy, Winnie, Judy, Jenny, Abbie--這些都是中國人常見的幾個女性英文名。男性英文名有:Michael, Peter, Kevin, Jason, Ricky, Ethan, Steven, Jack。
給自己起個"洋名"也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流行開來,以至於整個辦公室都以「洋名」互相稱呼。漢語老師蘿拉·王就介紹了一個有趣的經歷,「我們有過一個客戶。他的中文名姓顧(Gu),他不會說英語,但他想有一個英文名,結果他的名片上就出現了『God』(英譯:上帝)這個名字。」
在中國,女性英文名為"Rainbow(彩虹)""Sapphire(藍寶石)"的並不少見。這也反映出中國人的起名哲學。女性的名字一般有高貴、優雅、美麗之意。但叫"Apple(蘋果) "的英文名則更常見。
有一次,德國記者「馬克斯」甚至收到一位叫「Carrot(胡蘿蔔)」的中國女性發來的電郵。更令人費解的是,有的中國男性起「洋名」叫「愛神」(Eros )或「靴子」(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