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最會跳的機器人 Salto,敏捷性可達每秒 1.7 米

2021-02-15 深圳灣

shenzhenware

複雜的環境和地形中,人形機器人單靠「兩隻腿」行動起來恐怕是有很多不便,而且讓機器人保持平衡的算法也是個極大的挑戰,因此,不少科研團隊另闢蹊徑,以「彈跳」作為機器人的移動方式。

最近,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仿生微系統實驗室(Biomimetic Millisystems Lab)就研發了一款名為 Salto (saltatorial locomotion on terrain obstaclesd )的單腿跳躍機器人,它平均能每隔 0.58 秒進行一次高達 1 米的跳躍,其跳躍的敏捷性(重複跳躍過程中能達到的跳躍高度)為 1.7 m/s。


雖然 Salto 不是跳的最高的機器人,但卻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敏捷、跳躍能力最好的機器人,它能迅速連續彈跳,當通過牆面反彈之後還能跳得更高,類似跑酷愛好者們在運動中運用的小技巧。


正如很多機器人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自然界,Salto 當然也不例外,研究人員在非洲一種小型的靈長類動物夜猴(galago)上了解到,這種動物在每次起跳前會先蹲伏,將力量上匯聚到伸展的肌腱中,這個跳躍技巧能使它的跳躍能力比單獨使用肌肉時獲得 15 倍提升。

因此,為了模仿夜猴的彈跳機制,研發人員在結構設計上了下足了功夫。Salto 跳躍系統是由一個電機、一個彈簧及腿部結構組成,其中電機和彈性元件採用了串聯的方式,而串聯彈性驅動器性能很好,不僅有助於保護電機,還能進行力控制,使得跳躍系統能夠被動恢復一些能量,降低彈簧質量系統的共振對閉環系統的影響。


Salto 腿部設計加入了鉸鏈和八條槓桿,當電機向其中一條施加扭矩時,其他的槓桿也會跟著轉動,這時腿部會產生很大能量並向下方發出推力,機器就能更好跳躍起來,這就與夜猴跳躍時會先蹲伏一樣的道理。


Salto 的跳躍表現雖然說還沒有達到夜猴的那種程度,不過與其他彈跳機器人相比,算是有了不少的進步,研發團隊也表示,未來還將繼續研究新的運動模式來實現彈跳機器人的多級跳躍,說不定還會給機器人增加更加多的腿。■

● ● ●

- 相關閱讀 -

相關焦點

  • 「夜猴」跳躍機器人驚豔全球,敏捷性達到每秒1.7米
    Salto,體重僅有100g,是目前最敏捷、跳躍能力最好的有腿跳躍機器人,平均每隔0.58秒就可以進行一次高達1米的跳躍,跳躍敏捷性為1.7 m / s。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雜誌《科學》(Science)的最新子刊《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的創刊號上。模仿夜猴的彈跳原理,他們造出了世界上最能蹦躂的機器人Salto
  • 機器人會跑酷,Salto世界最敏捷仿生機器人
    機器人也會跑酷啦!在酷炫的跑酷運動中,跳起後蹬牆從而跳得更高是一個很瀟灑的動作,而現在一種新型機器人也學會了這個跑酷動作,它叫Salto(薩爾託)由以研發穩定性良好的仿生機器人而聞名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仿生微系統實驗室研發。
  • 仿生設計新突破,世界上最能跳的機器人Salto誕生!
    通過模仿夜猴的彈跳原理他們造出了世界上最能蹦躂的機器人Salto▼和專業跑酷選手PK毫不遜色▼採用人造彈簧的材料Salto可以跳1.7米!▼Salto腿部蜷縮時,處於蹲伏狀態具有非常低的機械增益隨著跳躍運動開始和進行腿部逐漸伸展機械增益劇增,速度飆升最終跳高1米只需0.58秒!
  • 每秒7米,破最慢光速記錄
    6~7米.      最近,Hau小組使用BEC相的鈉原子來進行實驗,選擇鈉原子是因為它有3個特殊的能級,我們分別用|1>,|2>,|3>來表示, 處於BEC相的鈉原子初始都凝聚在|1>能級上,如果給予|1>能級原子能量(發射雷射,原子吸收光子),就會從|1>跳 到|3>,當然|3>會通過自發發射光子降到|1>.對於|2>
  • 叢猴和它的小機器人兄弟實名反對
    據說,在兩腳獸面前跳得最高的一隻叢猴能一下子跳2.25米。當它們連續跳躍時,一口氣在幾秒內蹦過十米都不在話下。對於叢猴來說,這是大自然在進化中為它們指明的運動方式。作為一種靠抓蟲子過活的動物,只有這樣才能截獲飛行的食物。
  • 盤點驚豔全球的微型機器人都有哪些黑科技層出不窮
    ,平均每隔0.58秒就可以進行一次高達1米的跳躍,跳躍敏捷性為1.7 m / s。此處的「敏捷性」指的是微型機器人在不斷重複跳躍過程中能達到的跳躍高度,更專業的說法是「跳躍系統在進行重複跳躍運動時能達到的最大平均垂直速度」。所以,假設夜猴每0.78秒能夠跳躍1.7米高度,其敏捷性為2.2米每秒。
  • 哈佛開發目前最小最快爬蟲機器人:能跑能跳,只有蟑螂小腿高
    能跑能跳,還能橫著走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哈佛大學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研發的HAMR-Jr僅硬幣大小,是目前最小、最快的昆蟲級機器人之一,每秒可爬行約30釐米。HAMR-Jr即小巧又能幹,它體內的壓電驅動器,會以每秒合計30釐米驅動其爬行,即大約200Hz步頻。雖然驅動器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接近300Hz)工作,但超過200Hz後,機器人實際上會減速,事實已證明200Hz是共振最佳點,可以使機器人的腿部提升和跨步長度兩者達到均衡狀態。
  • 谷歌新收購的瘋狂軍用機器人
    它們能爬行能跳,能攀爬能飛奔,甚至能夠穿越崎嶇地形。一起來看看Boston Dynamics所打造的最令人驚嘆(甚至有些嚇人)的幾款機器人吧:1.Atlas:人形機器人Atlas是一能夠像人那樣穿過困難地形的人形機器人,它還能夠利用雙手進行攀爬。它能夠提起或者攜帶物品,其頭部裝有攝像頭和雷射測距儀。即便遭到旁側的擊打,該機器人也能夠保持平衡。
  • 以每秒1米的速度一直向上飛,能不能飛出地球?
    火箭是人類製造的速度最快的運載工具,我們所見到的火箭,總是轟然啟動,然後不斷地加速,最終以很高的速度飛出地球。要加速到什麼程度呢?這要主要看具體要求,如果只是圍著地球轉,就只需要每秒7.9公裡,如果要掙脫地球的引力,則需要每秒11.2公裡,而如果速度達到了每秒16.7公裡,就可以和太陽系說拜拜了。
  • 戰寒潮丨風速每秒17米的仰天湖 他綁上沙袋出去測冰
    郜永功在最大風速可達每秒17米的山頂觀測供電線路冰清。 一切裝備好後,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仰天湖觀冰哨住哨人員郜永功,嘗試在原地跳了幾次,直到確定沙袋穩固才出行。 這已經是這個冬天郜永功第三次進哨了,趕在道路結冰前,1月7日一早,他就入駐了觀冰哨,他告訴記者:「在這種天氣下,綁上沙袋增加重量,可以讓我每一步走得更踏實。」
  • 德國庫卡最具代表性幾款機器人到底有多牛?
    憑藉控制系統KR C4、KR QUANTEC系列機器人、KR AGILUS系列小型機器人、尤其還有2013年推出的輕型機器人LBR iiwa,庫卡正向世人展示機器人技術如何變得更加安全、更加節能。一個圓木樁子瞬間變成2個三腳凳、1個小木墩子
  • 仿生微型機器人跳著「霹靂舞」就卸了貨
    圖片來源:《科學機器人》網站據最新一期《科學機器人》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首個類似於生命的材料,可以充當軟機器人。它能以人類的速度行走,撿起物體並將其運輸到新的位置,甚至還可以跳「霹靂舞」來釋放顆粒物。該機器人類似於四足章魚,在充滿水的水箱內運行,非常適合在水生環境中使用。
  • 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刮颱風擺動可達1.4米,裡面的人安全嗎?
    在目前超高建築的高度排行榜中,我國的上海中心大廈位列全球第二,其高度達到632米,總共有128層,重達85萬噸。 然而,超高建築要面臨大風和地震帶來的不穩定性影響。隨著高度的升高,風速會快速增加。在上海中心大廈的上層部分,將要承受每秒數十米大風的襲擊。
  • 蘇黎世大學四足機器人,在月球垂直跳可達2米,歐洲宇航局對其測試中
    SpaceBok機器人的設計靈感就來源於此,為了探索四足機器人在低重力環境下的「動態行走」。所謂「動態行走」就是行走步態中存在四足全都不著地的騰空期,「動態行走」具有優秀的能效,在動物界中較為常見。Spacebok機器人則是仿生了跳羚實現快速移動的跳躍步態。Spacebok的名稱也來自太空(Space)和跳羚(Springbok)兩個單詞的結合。
  • [圖]每秒7.8英寸 日本研發用於橋梁檢測的BIREM爬牆機器人
    也許下面這款機器人是我們都渴望看到的--爬牆機器人。
  • -4℃,風速每秒17米,海拔1400米……手腳綁上8公斤沙袋走進風雪,觀...
    也有人很辛苦,他們頂著風雪前行,在海拔1400米的冰情觀測哨點,身綁沙袋在寒風中工作。本報記者黎棠通訊員張愷姣劉敏學長沙報導零下4攝氏度,風速每秒17米,海拔1400米。這不是紀錄片的場景,而是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仰天湖觀冰哨駐哨人員郜永功真實的工作環境。1月7日上午,郜永功趕在道路結冰前早早地進入了觀冰哨。
  • [視頻]研究人員打造出一款能跳到1.6米高的「蟑螂機器人」
    (原標題:[視頻]研究人員打造出一款能跳到1.6米高的「蟑螂機器人」)
  • 世界上最大的「巨型蝙蝠」翼展長可達1.7米
    很多人認為這是「Chupacabra」,是一種攻擊各類牲畜並吸取他們血的動物,但也有可能是「golden-crownedFlyingFox」,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品種之一,翼展可達1.5-1.7米。捕獲到比人還大的「巨型蝙蝠」!!難道捕到了傳說中的蝙蝠俠了!一些專家則認為是:鼯猴。鼯猴簡介:鼯猴:皮翼目僅有的一科鼯猴科的通稱。
  • 可達海平面以下3500米!南極發現地球大陸最深點
    外媒稱,地球大陸上的最深點日前在位於登曼冰川之下的東南極洲被發現。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日報導,這座被冰填滿的峽谷深度可達海平面以下3.5千米,只有海洋中才有比這更深的峽谷。相比之下,地球上裸露陸地的最低點——即死海岸邊——僅比海平面低413米。報導指出,新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以前未知的冰脊(這些冰脊會減緩全球變暖下的冰川消退)以及眾多平坦的坡地(這些坡地可能會加快冰川消退)。↑資料圖片:12月3日至12月7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在南大洋普裡茲灣進行多學科科考作業。
  • 「果蠅機器人」讓你大開眼界
    今天介紹的這款「果蠅機器人」就是果蠅遺傳學在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家蠅或果蠅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敏捷性,讓一切無人機和機器人都望塵莫及,現在,無人機也開始迎頭趕上了。這種新的四翼撲翼機器人不僅成功地模仿了果蠅超靈活的飛行機制,而且單次充電最大飛行距離長達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