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通遼市紀委、市委宣傳部、通遼廣播電視臺的安排,2020年10月19日《行風熱線》的上線單位是通遼市醫院,市醫院副院長張雙青、醫務科負責人閔穎走進直播間,就醫療服務水平提升、醫院建設、掛號收費、醫療技術運用等問題與廣大市民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
市民諮詢:新城區的市醫院新院區目前建設進展如何,何時能夠投入使用?
答:通遼市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是市委、政府主導建設的重大衛生健康民生工程。項目位於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鄰霍林郭勒路,西鄰成吉思汗大道,南鄰清河大街,北鄰達爾沁大街。項目規劃用地總面積14.97萬平方米(約224.62畝),建築面積26.1萬平方米(地上21.1萬平方米,地下5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20億元,建設內容包括門診樓25000平方米、醫技樓25000平方米、外科樓40000平方米、內科樓40000平方米、兒科樓23000平方米、感染病房樓5000平方米、幹部保健病房樓8000平方米、後勤保障樓15000平方米、行政辦公樓15000平方米、科研教學樓15000平方米等10棟建築以及綠化、硬化、亮化、消防、給水、供暖、供電等公用配套工程。設計床位2000張,停車位2000輛。
項目預計2021年4月30日前正式復工。2023年6月30日前,爭取項目竣工並投入使用。
市民諮詢:通遼市醫院近期又增添了哪些新設備,運用了哪些新的治療技術呢?
答:1、我院2020年新購入多臺血液透析設備、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多層螺旋CT 、乳腺X射線機、3D腹腔鏡 、心肺輔助系統 、彩色超聲診斷系統 、膽道鏡系統 、移動式攝影X攝像機 、眼球震顫掃描儀 、專業小兒呼吸機等設備。
2、今年我院開展了很多新治療技術,比如心血管內科的冠狀動脈內旋磨術、生物可吸收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血管內超聲技術;耳鼻喉科的支撐喉鏡下低溫等離子惡性腫瘤切除術;骨科的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神經外科的腦幹腫瘤手術等等,這些治療技術普遍具有高、精、尖的特點,均為通遼地區首例,填補了技術領域空白。
市民諮詢:在市醫院就醫,醫保報銷的比例今年是否有變化呢?
答:通遼市醫院嚴格執行通遼市醫療保障局制定的醫保報銷政策,與市內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相同。
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政策無變化。在職患者起付線至3萬,報銷比例為符合基本醫療費用的87% ,3萬以上報銷比例為符合基本醫療費用的90%;退休患者起付線至3萬,報銷比例為90% ,3萬以上報銷比例為93% 。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原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於2019年7月調整報銷比例,原起付線至3萬,報銷比例為符合基本醫療費用的68%,3萬以上報銷比例為71% ;調整後起付線至1.5萬(含),報銷比例為符合基本醫療費用的58%,1.5萬—5萬報銷比例為63%,5萬以上報銷比例為68%。
市民諮詢:想在市醫院開藥治療慢病,慢性病報銷手續需要怎麼辦理?
答:門診慢性病辦理需提供:病歷、診斷書、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社保卡複印件,填寫《通遼市醫療保療門診特慢病申請表》。市醫保患者冠心病、II期以上高血壓、糖尿病口服藥物治療、糖尿病注射胰島素可以在我院直接辦理,其它門診慢性病在市政務大廳醫保窗口辦理;科區職工醫療保險、科區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病可在我院直接辦理(高血壓2級、糖尿病口服藥物治療在博德醫院辦理);各旗縣醫保患者填寫《通遼市醫療保療門診特慢病申請表》後回當地醫保局辦理。
市民諮詢:目前市醫院兒科搬到新城區很遠的地方,感覺就醫很不方便,能否在東院區保留一部分兒科?
答:1、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超過300萬人口的城市應成立兒童專科醫院,醫院總體部署,兒科搬遷橋北兒科診療中心,集中醫療資源力量,大大縮短了就醫時間,改善了就醫環境及流程,可以更好地為通遼市廣大兒童服務。
2、我市各醫院兒科都集中在老城區,目前新城區沒有一家醫院,兒童診療中心的成立,大大方便了新城區和旗縣兒童的就醫。時間就是生命,兒科診療中心搬遷後也再次證明了,在解決救治急危重症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3、兒科醫療資源短缺是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兒科醫生的流失和缺乏在通遼市尤為突出。我們現有醫師資格證兒內科醫生17人,其中2名為臨時工。目前在外進修醫生3名(其中1名西部之光學者)。與現有的工作負荷及床位數相比,兒科醫生數量遠遠不夠。2019年我院兒科醫生調到民大和科區醫院共5人,嚴重影響了我院兒科的醫療工作,一個兒童診療中心日常醫療工作,大家已經滿負荷,無法承擔更多院區的臨床工作。
市民諮詢:去市醫院做核酸檢測應該去哪個院區,費用是多少?
答:當前我院應疫情防控要求,在東院區、西院區、北區兒科都成立了核酸檢測門診,市民可以選擇就近院區進行核酸採集,檢測費用為160元。
市民諮詢:以前簡易門診是1元錢,現在變成5元錢了,想了解什麼原因?
答:簡易門診掛號費用1元錢是2012年版自治區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我院於2019年12月6日起執行由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的《內蒙古自治區醫療服務項目規範和價格》(2018修訂版)收費標準。按規定簡易方便門診掛號費每次收取5元。
市民諮詢:目前通遼市醫院是否已經開展了無痛分娩這項醫療技術呢?
答:通遼市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甲醫院。市醫院產科是通遼市,區,各旗縣危,急,重孕產婦急救中心,危急重孕產婦佔40%左右,於2009年在通遼地區率先開展分娩鎮痛技術,在麻醉科醫生配合下,技術安全可靠,極大減輕孕婦分娩之痛,無痛分娩人數佔正常分娩人數的15%左右,費用約1000元左右,只要患者有分娩鎮痛需求,病情許可,都可以實行分娩鎮痛。我院多名麻醉科醫生、產科醫生、助產士相繼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國家級醫院學習分娩鎮痛技術,並取得分娩鎮痛培訓合格證書。2018年在通遼市產科醫師協會成立大會上,麻醉科主任醫師劉石磊為通遼市,科區,各旗縣婦產科醫生進行分娩鎮痛技術培訓,使各助產機構掌握分娩鎮痛技術。
供稿:通遼廣播電視臺《行風熱線》節目組
通遼廣播電視臺融媒體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