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者索羅斯與賈伯斯的原子彈效應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最近有兩個焦點人物相繼退出了職業生涯,一個是對衝基金大鱷索羅斯,另一個是蘋果公司執行長賈伯斯。但是名人已走,餘香還在,歷史還在,名人的言行和經歷仍可以助人成才,這對投機者、金融行業人士、企業決策者理解社會,增進自身的職業技能,預知行業潛在風險大有裨益,我們從中可以了解到什麼樣的人、何種職業、怎麼改變與實踐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或者扭轉局面將危機化險為夷。

  難說再見的「索羅斯」

對衝基金大鱷喬治·索羅斯

  北京時間7月26日晚間,華爾街一則短訊,在迷霧籠罩般的各種美債談判消息中,依然引起市場關注。

  曾經叱吒風雲的對衝基金大鱷喬治 索羅斯(George Soros)正式宣布退休,結束其40年的對衝基金經理生涯,旗下的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ngement LLC)將會在年底之前,返還外部投資者近10億美元的投資現金。

  然而所謂的「索羅斯時代」並不會因索羅斯的退休而終結,更不會因量子基金的「退市」而消失,索羅斯時代的精髓還將長久地影響我們的金融生活。

  以下,本網編輯選登哈爾濱商業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長田立發表在上海證券報的文章,說一說索羅斯一舉擊潰錯誤估值體系的精髓所在。

  中國人認識索羅斯,大多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那場東南亞金融危機開始的,起初對他的評價是「金融大鱷」,認為是他的貪婪摧毀了以「四小龍」為代表的亞洲經濟騰飛時代。之後看到他到處奔走呼籲救助東南亞危機受害國,於是將其冠以「偽慈善家」的惡名。直到最近,心胸越來越開放的國人才開始用一種中性的眼光審視他,並將關注的焦點移向他驚人的財富創造力上。

  在評價金融界人物或者機構的時候,更該關注的是隱藏在被評價者身後的邏輯與過程,以及這些過程的科學道理。索羅斯的成功(僅以其賺錢的能力為基準來評說成敗)一定有其道理和原因,我更願意將其成功歸因於他的「敏銳與果敢」。

  就以當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索羅斯首先做到的是敏銳洞悉時局。當時,東南亞諸國經濟發展已進入「瓶頸期」,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產業結構不平衡,單純依靠自然要素稟賦的對外貿易和旅遊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對技術創新、材料創新、管理創新起到制約作用,經濟發展缺少核心價值及價值創造力。而這些國家為了保證外貿順差又僵化地實行了盯住式匯率制,這實際上等於將本國經濟實力對本幣價值的支撐換成了外國經濟實力的支撐。索羅斯抓住了這一漏洞,並開始了他「老鼠搬家」似的投資遊戲。

  他首先用自己手中的美元拿到東南亞國家商業銀行作抵押,以獲得這些國家的本幣貸款;然後將貸來的貨幣拿到外匯市場去拋售,買來新的美元資產,再將這些美元資產拿到東南亞國家商業銀行作抵押,再貸來東南亞國家本幣,再拋售,再買美元,再抵押……周而往復。索羅斯的邏輯是:既然這些東南亞貨幣被高估,就拋掉它;既然美元相對被低估就買入它。

  現在回過頭來總結索羅斯的成功秘籍,有兩個關鍵詞值得總結和關注:「主觀」與「科學」。說他主觀,是因為他沒有盲目接受既定的價值評估體系,而是通過主觀的判斷對資產重新估值,發現低估資產買入,找出高估資產拋出。這種典型的「高拋低吸」戰略始終都是索羅斯投資哲學的核心戰略。但高拋低吸絕不是索羅斯的專利,與其同時代的投資大師巴菲特的基本理念也是高拋低吸,兩者的不同就在於,索羅斯是通過科學邏輯來實現其主觀判斷的,而巴菲特的主觀判斷——在我們無法找到其內在邏輯與原理支撐的時候——只能說是一種藝術的力量。換句話說,索羅斯是在主觀與科學編制的空間中尋找機會,而巴菲特則是在主觀與藝術的世界中自由翱翔,這也就是「索羅斯王朝」與「巴菲特王朝」最大不同。

  然而,雖然兩個人同出一個時代,但索羅斯與巴菲特的公眾形象卻大相逕庭,後者的價值投資理念在民眾心中是造福大眾的天使,而前者的量子基金則擺脫不了「貪婪」、「投機」之類的魔影,甚至被視為金融災害的始作俑者(大概還是那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緣故)。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析索羅斯的惡魔形象呢?

  索羅斯「製造」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就猶如一場災難性的火山爆發,但正是這場爆發廓清了金融世界中的錯誤淤積,使價值的基準重新回歸金融世界,也使世人多了一次認識並矯正錯誤政策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索羅斯不是災難的製造者,而是以他獨特的方式傳遞他對科學邏輯的認識,並將這種認識以其獨特的方式爆發出來。我們在忍受這場災難帶來的痛苦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間享受著災難帶給我們的積極的東西。東南亞金融危機後,各國採取了改進措施,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匯率制度安排等方面做出積極調整,使經濟重回正軌,誰又能說這不是索羅斯的「貢獻」呢?

  這裡面還有一段小插曲很值得回味,就在那場震驚世界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東南亞國家的錯誤政策實際上發揮了推波助瀾、「助紂為虐」的作用。當東南亞國家發現索羅斯的異常行為時,果斷採取行動:提高了本幣貸款利率,以此遏制索羅斯的投機行為。這個在經濟學理論看來無疑正確的舉措,事後證明恰恰摧毀了東南亞國家的金融防禦體系,提高利率,無疑加重了市場對東南亞貨幣貶值的預期,而這正是索羅斯所需要的。著名金融學家莫頓·米勒在一次公開講演中說過:如果當時這些國家的央行行長畢業於芝加哥大學,聽過他的MM定理的話,也許就不會犯那麼低級的錯誤(註:MM第三定理告訴我們:融資成本不影響投資價值)。

  不管怎麼說,索羅斯開創了一個集主觀與科學於一體的投資理念的時代,開創了一個徹底顛覆傳統經濟學理論的時代,開創了一個用火山噴發方式來糾正錯誤估值體系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即使沒有索羅斯的存在,也會因其他人的實踐、用另一個名字而開創,並在不斷進化中完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的「索羅斯時代」並不會因索羅斯的退休而終結,更不會因量子基金的「退市」而消失,索羅斯時代的精髓還將長久地影響我們的金融生活。

相關焦點

  • 神探下的索羅斯:我不是冷血動物,而是冷血投資動物
    在索羅斯眼中,或許他們只是一個金融工具用來獲利而已。 索羅斯的「反射理論」很有意思。 一個希臘人說,所有希臘人都撒謊。請問這個希臘人的話是真話還是假話?
  • 彭尼公司掌門人變更 索羅斯與艾克曼掀起「二次大戰」
    近日,索羅斯與艾克曼這兩位華爾街投資大亨連番大戰。在因康寶萊事件鬧得不可開交之後,兩人又在美國零售巨頭彭尼公司(J.C. Penney)的高層糾紛中站到了互為對立的位置上。然而,持有彭尼公司7.91%股權的索羅斯表示他支持現任執行長麥克·烏爾曼(Mike Ullman)。與此同時,彭尼董事會周二重申了對臨時CEO烏爾曼的支持。在一片唱衰聲中,周二艾克曼宣布辭去該公司董事職位,結束了其與董事會之間圍繞公司CEO人選問題展開的一場罕見的公開爭鬥。與此同時,兩位投資大亨的戰場另一邊—「康寶萊戰事」正處於「焦灼」狀態。
  • 索羅斯「香港驚魂」 虧損「24億」怎麼算出來的?
    」之所以想起上述「往事」,是因為維港和內地同時流傳一個腦迴路清奇的劇本:索羅斯做空香港,被「關門打狗」,巨虧24億。索羅斯有前科,1997年就幹過類似的事,結果鎩羽而歸。加上索羅斯早已退隱江湖,根本「活無對證」,所以該劇本無從考證真偽(至少編劇是這麼認為的),且又符合「惡人有惡報」的正劇導向,所以引來大眾一片叫好與歡呼。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索羅斯。在很多人眼裡,他是十惡不赦的惡棍。
  • 賈伯斯:iPhone首發式上可能出現供不應求
    賈伯斯:iPhone首發式上可能出現供不應求 2007-06-30 eNet&Ciweek
  • 當股市大跌時,巴菲特、達裡奧、索羅斯等大師是如何應對的?
    索羅斯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索羅斯1987年前認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結果慘敗,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
  • 跟隨羅斯柴爾德、索羅斯和洛克菲勒的資金
    例如,2009年,索羅斯(Soros)呼籲奴役中國大陸的共產黨政權「擁有」他所謂的「新世界秩序」。這位自以為是的慈善家在接受英國《 金融時報》採訪時宣稱,美國和美元正在走下坡路,共產黨政權必須加緊努力。索羅斯說:「我認為您真的需要使中國進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境地。」他並沒有指出,該政權謀殺的人比人類歷史上其他任何人都多。
  • 賈伯斯光芒背後的暗面
    鮮有人知道的是,回歸生活中的賈伯斯,還有很多面,魅力四射卻又喜怒無常,脆弱的時候,甚至如同一個缺愛的孩子,弱小無助。  對簿公堂才換來的父女相認  賈伯斯的長女麗莎「作為賈伯斯『封神』途中的一個汙點」,在賈伯斯與其相認後的30多年時光中,父女關係始終微妙。
  • 記中國的原子彈科學家(4)
    同時,李覺,吳際霖,朱光亞,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等九院領導,率領在北京的大批科技人員來到位於青海的西北核武器研製基地,進行原子彈的組裝與實驗。這裡平均海拔3200多米,年平均溫度為-0.4°C,高寒缺氧,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王淦昌等人年近花甲,又患有高血壓等病症,在那種環境裡呼吸困難,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但是他們仍日日夜夜同大家一起緊張地工作。為了製造中國的原子彈,大家都在拼命!
  • 賈伯斯的10大管理誡律
    賈伯斯最天才的地方在於他對創作過程的管理,最近《新聞周刊》旗下的《每日野獸(The Daily Beast)》整理出了一張很有意思的信息圖,從10個方面體現出了賈伯斯的管理絕招。當然,筆者覺得這些管理方法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名領導,大家可以有 選擇性的學習。
  • Walter Isaacson,他是《賈伯斯傳》的作者
    Walter Isaacson,他是《賈伯斯傳》的作者 賈伯斯是 IT 界的傳奇人物,但他也是一個很注重保護隱私的人,並且對媒體很是不屑。
  • 賈伯斯的中國「學徒」們今何在?
    開口必提賈伯斯,成為雷軍在2010年至2011年的習慣,有人統計過,那段時間裡,雷軍發過幾千條微博,其中很多內容都是關於蘋果和賈伯斯。 而最初在小米發布會上亮相的雷軍,形象也很容易讓人想到賈伯斯——一樣的簡單T恤和藍色牛仔褲。有人將雷軍初期的發布會截圖和賈伯斯發布會對比,發現二者站姿和手勢都是一樣的。
  • 錨定效應及其應用
    今天講的一個技巧,叫做錨點效應,這個應用其實非常廣泛,而且是不知不覺間就存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先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2010年1月27日,賈伯斯在產品發布會上,首次發布了第一代蘋果平板iPad。但賈伯斯的新品發布會,對說服人們嘗試這款新產品,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介紹ipad的定價時,賈伯斯先是說了市場上的傳聞,和大家對於新產品的猜測或者評價。
  • 賈伯斯與牛頓,誰對人類社會的推動力更大?
    賈伯斯比牛頓差了好幾個檔次?!牛頓是與愛因斯坦一個級別的,是人類有史以來排名前10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道爾頓、法拉第…)!而賈伯斯的成果,很容易被取代;即使是與賈伯斯同時代的人,至少有數百人比賈伯斯更偉大!……手機不是賈伯斯發明的,智慧型手機也不是賈伯斯發明的雖然賈伯斯是一個出色的發明家,但手機並非賈伯斯發明的,智慧型手機也不是賈伯斯發明的!
  • 賈伯斯重返蘋果紀念日:蘋果公司的iCEO
    作者:杜博 1997年9月16日,賈伯斯重返蘋果【中國企業家網】當地時間9月16日在賈伯斯編年史中值得紀念,因為這一天他被蘋果罷黜,又在這一天上演王者歸來。1985年9月16日,在與當時的CEO約翰·史考利(John Sculley)的控制權爭奪戰中,賈伯斯落敗,被蘋果董事會掃地出門。在離開蘋果之前的7年,賈伯斯與黑客拍檔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共同創立了蘋果公司。在PC行業發展壯大的黎明時分,兩個史蒂夫並不清楚該如何發展公司。
  • 科普| 氫彈與原子彈的區別
    氫彈和原子彈都屬於核武器。那麼,氫彈和原子彈有何區別?核武器中還有什麼「彈」?新華國際今天跟您聊一聊幾種主要核彈的同與不同。  【原子彈】  核武器是指利用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時釋放的巨大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也叫原子武器。
  • 賈伯斯當年救Apple於水火,我們可以學到六條商業經驗
    賈伯斯藉機向Apple高管推薦了NeXTSTEP作業系統,成功吸引了高管注意,公司收購了NeXT,賈伯斯回歸Apple。新作業系統NeXTSTEP幫助Apple推出了Aqua,贏得了開發者的共識,一步步促進了Apple的成功。
  • 賈伯斯:牛人都是視覺化思維的高手
    那就是賈伯斯的產品發布會。我們來看兩個細節:2005年, iPod發布會上,賈伯斯沒有花費過多言辭,描述iPod有多小,尺寸是多少, 在介紹iPod的時候,他是這麼說的:「你們知道牛仔褲小口袋是用來幹嘛的?」然後從口袋裡掏出了iPod。可能你會忘記賈伯斯講的一些內容,但 「裝在牛仔褲小口袋裡的ipod 」, 這個畫面牢牢地印在觀眾的大腦裡。
  • 賈伯斯設計的遊艇終於建成 命名維納斯
    中關村在線消息: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一直有製造遊艇的計劃,可惜直到他去世一年,其參與設計製造的遊艇才建造完成。當前,這臺遊艇在荷蘭阿斯米爾(Aalmeer)首次公開展出,造型與《賈伯斯傳》中的描述非常接近。遊艇展出時,邀請了賈伯斯的家人出席。
  • 索羅斯的投資哲學:看清「不確定性」
    來源:長盛基金索羅斯反覆提到的哲學:第一個哲學原則是,我們並不真正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我把這個叫做「易錯性」(fallibility)。第二個哲學是,我們對世界的誤解、我們對世界的錯誤看法,其實反而會改變歷史,我把這個叫做「反身性」(reflexivity)。
  • 《賈伯斯傳》作者:曾披露愛因斯坦給妻子的家規
    對於一向極端保護隱私、對人和事十分挑剔的賈伯斯來說,想贏得他的信任,絕非易事。在決定立傳之前,賈伯斯曾準備了一份長長的單子,上面列著全美國最好的傳記作家。深思熟慮後,他選擇了曾先後擔任過《時代》周刊總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執行總裁的艾薩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