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當年救Apple於水火,我們可以學到六條商業經驗

2020-11-29 騰訊網

本文看點

被Apple公司董事會趕走後,史蒂夫·賈伯斯創辦了NeXT公司。隨後Apple銷量不斷下滑,面臨嚴重危機。1996年,Apple聘請新CEO企圖扭轉局面,營收卻仍不見好轉,軟體方面也面臨種種問題。

賈伯斯藉機向Apple高管推薦了NeXTSTEP作業系統,成功吸引了高管注意,公司收購了NeXT,賈伯斯回歸Apple。新作業系統NeXTSTEP幫助Apple推出了Aqua,贏得了開發者的共識,一步步促進了Apple的成功。

賈伯斯的故事提供了一些商業經驗:軟體和硬體必須相輔相成;不要依賴定價策略;找到引人入勝的價值定位;建立生態系統,而不是只製造產品;利用網絡效應;不要免費提供產品,即使是測試版。

原文來自Hackernoon,作者Gennaro Cuofano

1997年,Apple營收連續下降。

與1996年相比,該公司淨銷售額下降了28%,下降幅度甚至遠超前幾年。1996年3月28日,《紐約時報》發布文章,報導了此次嚴重危機:

美國第三大個人電腦製造商Apple公司今天宣布,預計第二季度稅後虧損達7億美元,公司將面臨著比以往更嚴峻的財務危機。

Apple公司表示,截至3月31日,超過一半的虧損來自逾10億美元滯銷產品的減損,另外25%則與重組費用有關,公司將進行大規模裁員。

產品滯銷是導致營收下降的一個原因。1997年,Apple在年度報告中指出:

由於全球對公司大多數產品系列的需求下降,與1996年相比,1997年Mac電腦和外圍設備的總銷量分別下降了27%和33%。Apple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客戶對公司的戰略方向、財務狀況、未來前景、Macintosh平臺的可行性以及市場競爭壓力的持續擔憂造成的。

Apple還降低了許多產品的價格。因此,儘管公司總平均收入變化不大,銷售額仍然下降:

與1996年相比,1997年每臺Macintosh電腦的平均總收入略有下降,這主要是由於公司始終採取定價策略,包括增加大多數生產線的回扣,但造成的影響因產品組合轉向公司新升級且價格更高的PowerBook產品而大大抵消。

為了扭轉局勢,Apple聘請吉爾·阿梅裡奧擔任CEO,幫助公司扭轉財務和產品危機。

然而1997年,Apple仍處於衰敗之中。公司迅速解除了吉爾·阿梅裡奧的職務,讓史蒂夫·賈伯斯重回公司就任特別顧問。

史蒂夫·賈伯斯和比爾·蓋茨講述了這個過程:

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為了讓賈伯斯回歸,Apple狠心投入巨款。1997年,據該公司年度報告中所述:

1997年2月,Apple收購了NeXT電腦公司。該公司開發、銷售和支持的軟體使客戶能夠在網際網路/全球資訊網、公司內部網和企業客戶端/伺服器網絡上使用業務應用程式。

自收購日起,與NeXT有關的經營業績已計入Apple的綜合經營業績中。包括淨負債的公允價值在內,收購總價為4.27億美元,其中3.75億美元分配給在產研發項目(於收購時計入營運),5,200萬美元分配給商譽和其他無形資產(按兩年直線法攤銷)。

面臨財務困境,Apple投資了NeXT,這個選擇並非易事。該公司堅持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呢?

1985年,史蒂夫·賈伯斯離開Apple 時,情況並不理想。他在離開後宣布自己將創辦一家新公司,這便是之後的NeXT。

賈伯斯宣布這一消息後,Apple 立刻提起了訴訟。

Appleinsider.com指出了NeXT對Apple的戰略重要性:

如今,許多人每天都在用macOS,卻不知道Dock這樣的功能就誕生於NeXTSTEP作業系統。我們都上網,很多人知道蒂姆·伯納斯·李發明了全球資訊網,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當時使用的計算機是一臺NeXT Cube。

如果你也曾開發過macOS或iOS的應用程式,那麼你仍然可以看到NeXTSTEP的印記:計算機語言Objective-C中有很多前綴為NS的類是NeXTSTEP作業系統中Foundation框架裡的一部分。

當時,Apple 的軟體存在嚴重的問題。

Apple 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僅憑藉其硬體和外觀,軟體方面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史蒂夫·賈伯斯向 Apple推銷NeXTSTEP時,他便贏回了 Apple公司。

Macworld.com指出:

1996年,Apple一直在尋找替代OS的作業系統。史蒂夫·賈伯斯聽說之後,向 Apple高管推薦了NeXTSTEP,並成功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1996年12月,Apple宣布購買NeXT,將NeXTSTEP作為新Macintosh OS作業系統的基礎,而史蒂夫·賈伯斯將在公司擔任顧問一職。這位創始人又回來了。

賈伯斯把NeXT公司的團隊帶到Apple公司,試圖將NeXTSTEP與Apple的OS結合,這個新項目便是代號為Rhapsody的作業系統。

簡而言之,Adobe(當時Apple重要的第三方開發商)在Apple改變計劃後才開始支持該項目。直到1998年,Apple才開始為Rhapsody研發新界面「Aqua」。

正如Macworld.com在該項目中指出的,「從Rhapsody到OS X,該公司的理念發生了轉變。」

Aqua的推出贏得了開發者的共識,而這正是Apple成功的關鍵因素。

人們對Aqua感到震驚,因為它展現了圖形界面的許多新元素。Apple知道,Aqua一經推出,便會大受歡迎。

Apple究竟做了什麼?Macworld.com指出:

Apple公司將Mac OS X公測版定價定為29.95美元,該價格為產品篩選出了真正感興趣的用戶。測試版在Apple在線商店上出售。2001年,Apple在首次發布的OS X完整版本(v10.0)時提供了30美元的折扣。

Apple推出測試版的方式也令人印象深刻。該公司沒有發布免費版本,而是發布了測試版,巧妙的定價可以將那些對產品未來發展不具建設性的用戶篩出去。

但重要的是,Apple最終贏得了開發者的共識,他們開始測試和報告錯誤,這使得軟體開始迅速成長。

Apple深知開發的重要性,將整個軟體生態系統——臺式機、iPhone和iPod均建立在這一基礎上。

因此,史蒂夫·賈伯斯回歸Apple擔任臨時CEO之後便再也沒有離開。

賈伯斯給Apple帶來了深遠影響。1998年,公司宣布自1995年以來首次盈利。2000年,該公司推出戰略性新品,吸引眾多消費者,銷售勢頭再次上升。

2004年,iPod大受歡迎,其他音樂產品(iTunes音樂商店、iPod相關服務、Apple品牌和第三方iPod相關的配件)也十分熱門。

接下來的事就眾所周知了。

時間線摘要

1985年,史蒂夫·賈伯斯被Apple公司董事會趕走,隨後他創辦了一家名為NeXT的新公司。而在接下來的十年裡,Apple銷量不斷下滑,面臨嚴重危機。

1996年,Apple聘請了新CEO吉爾·阿梅裡奧接管公司。然而,1997年,該公司營收並沒有好轉,軟體方面也面臨一些缺陷,此時賈伯斯向管理層推薦了他的NeXTSTEP作業系統。

管理層被NeXTSTEP吸引,公司收購了NeXT,而賈伯斯又回到了Apple。NeXTSTEP幫助Apple建立了對其成功至關重要的生態系統,並最終推出了一個名為Aqua的圖形用戶界面。

該圖形界面最終贏得了開發者的共識,成為了所有Apple設備的主幹軟體。2004年,Apple的銷售重回正軌。在iTunes的推動下,該公司首款大眾產品iPod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哪些經驗?

軟體和硬體必需相輔相成

當所有硬體與軟體相輔相成,成功便觸手可及。這同樣適用於進入硬體領域的軟體公司。Google制定硬體計劃並非為了和Apple競爭,而是想要獲得對數據的訪問權,這是其業務的核心要素。

因此,Google不再依靠第三分銷渠道的數據,而是通過進軍硬體領域並將其設備移交給儘可能多的人來完成垂直整合。

不要依賴定價策略

Apple沒有利用自己的品牌,而是在銷量下滑時降低了價格。這使得情況變得更糟。在大多數情況下,除非公司的整個商業模式都建立在此基礎上,否則降低價格並非是成功之舉。

找到引人入勝的價值定位

開發者被Apple最終推出的Aqua成功吸引。任何公司的成功都需要關鍵的合作夥伴,幫助公司快速成長。公司需要去吸引他們的目光,創造引人入勝的價值定位,讓他們加入進來。

建立生態系統,而不是只是產品

我們往往只關注注Apple 的產品如何獲得成功。然而,所有產品都緊密相連,令其大獲成功的並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公司創造的生態系統。

利用網絡效應

成功的公司都充分利用了網絡效應的能力。這意味著使用產品或服務的人越多,下一個用戶的體驗就越好。使用Apple設備的人越多,Apple的生態系統就越強大,越完善可靠,因此越來越多的用戶便能享受更好的服務。

不要免費提供產品,即使是測試版

有趣的是,Apple並沒有免費推出測試版,而是讓真正感興趣的開發者花錢來購買。在當今世界,大多數商人都認為免費總是更好的。

看看Apple是如何讓測試版也做到引人注目的!當然,Apple當時已經有了大量的用戶和知名產品。因此,初創公司效仿Apple可能不大現實。但是,推出付費測試版的概念很有趣,因為這樣一來,只有真正感興趣的人才能體驗該產品。

相關焦點

  • APPLE品牌的深度與寬度
    我們只能在通用詞前後加東西了,比如「金葵花」「青桔單車」,還有數字類的修飾詞,「六個核桃」、「三隻松鼠」、「熊貓不走」。在西方世界,和蘋果有關的故事非常多。1.牛頓的蘋果很多人以為,apple品牌故事是砸到牛頓頭上的那個蘋果,啟迪的牛頓去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然後牛頓咬了一口。
  • 從賈伯斯、馬斯克到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啟發
    這就會逼著我們在很多行為上面做一些改變,看了一些關於馬斯克和賈伯斯的書,他們2個非常相似,喜歡設計,喜歡控制,追求細節上的完美極致。無論是賈伯斯在設計手機上面的美學,還是馬斯克發射火箭,都是在細節上達到了百分百,執行細節的苛刻,都貫徹到了骨子裡。
  • 洛基英語培訓好不好 站在網友的立場為你分享六條英語學習經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洛基英語培訓好不好,站在網友的立場,為你分享六條英語學習經驗! 其實,一個培訓機構好與不好不是很重要,相對於學習者本身來說,自身比什麼都重要。但就客觀來說,個人認為洛基英語還算可以。
  • 「蘋果核」賈伯斯,「蘋果皮」喬納森
    賈伯斯後來創建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便使用了形似G4的跳跳燈作為吉祥物。曾有傳聞說,2011年為了降低ipad2的重量,艾維特意搭了十四個小時的飛機到日本觀察鑄劍流程,並向日本鑄劍大師認真請教工藝。 「蘋果的很多產品都是我們的設計團隊窩在工作室狹小的廚房裡吃比薩時構想出來的。」 喬納森沒有去圍觀過過日本鑄劍,但當年研發iMAC G3時團隊確實有跑去附近的糖果廠研究膠質軟糖,經過多次模型製作,才有了後來的帶磨砂質感的半透明糖果色外殼。相信嗎?蘋果外殼的靈感來自於軟糖。
  • 賈伯斯的中國「學徒」們今何在?
    2009年到2010年,這位學會計出身的山西商人辦了兩樁大事:娶了「京城四美」之一甘薇、把原本是視頻行業第二甚至第三梯隊的樂視網鼓搗上了市。 至此,黃章、雷軍、羅永浩、賈躍亭,賈伯斯的這四位「中國學徒」,已經站在了舞臺邊,只待歷史大幕拉開。 2.
  • 我們能培養出馬斯克和賈伯斯嗎?
    1992年,他在加拿大皇后大學學習兩年後,轉而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商業和物理;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畢業,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後,又留校一年,再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但從他的教育經驗上來說,他是一個文理生,與工程師搭不上。但是就是這樣的人,做了頂尖工程師不敢想的事情,造火箭、造衛星。工程師對於一個國家重要嗎?
  • iPhone 8 和 iPhone X 都來了,賈伯斯的中國「學徒」們今何在?
    2009年到2010年,這位學會計出身的山西商人辦了兩樁大事:娶了「京城四美」之一甘薇、把原本是視頻行業第二甚至第三梯隊的樂視網鼓搗上了市。至此,黃章、雷軍、羅永浩、賈躍亭,賈伯斯的這四位「中國學徒」,已經站在了舞臺邊,只待歷史大幕拉開。
  • 誰撩了我們?從霍金和賈伯斯到人工智慧和區塊鏈
    霍金和賈伯斯,人類最怕失去想像力和創造力前幾日霍金離世的消息引發眾人的緬懷和遺憾,這讓我想起了賈伯斯和傑克遜離去時眾人的追念和憂慮。這三位受人尊敬的大師,一位是科學巨人,一位是商業驕子,一位是音樂才子,都讓世界為之惋惜不已。
  • 賈伯斯當年為何這麼堅決要讓蘋果收購NeXT
    我們兩個信譽良好,我都已經安排好借錢的事情了。就等賈伯斯一聲『Yes』便可著手收購的事情。」「然而賈伯斯提出的是迂迴戰術。首先說服蘋果公司收購 NeXT,然後賈伯斯加入蘋果董事,時間能夠向蘋果董事會證明,賈伯斯才是那個適合領導公司的人。」「我說,『好吧,這個辦法也許行得通,但是史蒂夫如果我們不收購蘋果,我們怎麼賺錢。』賈伯斯突然就停下了腳步,轉過頭來看我。
  • 賈伯斯死後12小時共有250萬條Twitter消息發布
    Twitter上與賈伯斯有關的關鍵詞地圖顯示的是社交媒體上賈伯斯死訊相關消息最多的區域,證明了賈伯斯的全球影響力。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8日凌晨消息,社交媒體監控公司Sysomos公布數據稱,在蘋果宣布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去世消息後的12個小時中,Twitter用戶總共發布了約250萬條有關賈伯斯的Twitter消息。
  • Apple Watch:成功的「時間機器」
    我想,它是一件成功的「時間機器」,一箭雙鵰——網際網路圈或科技新秀們不妨學學蘋果是如何向外界描述一件跨界的科技產品,以及這背後嚴謹的產品管理與期望值管理,又是如何為蘋果延續高市值神話創造時間窗口。所以,Apple Watch有兩種成功的含義,一種屬於重塑腕錶本身,一種屬於公司產品與市值管理的大局。
  • 13 年 29 款手機,從激進到求穩,iPhone 都經歷什麼?
    2021 年 1 月 9 日,一個看似平凡但卻特別的日子:13 年前,賈伯斯正式發布了第一代 iPhone,從此智慧型手機開啟了新篇章。回首過去 13 年,iPhone 在影響著全球智慧型手機領域發展的同時,保持不斷迭代,從 2G 發展到 5G,從第一代發展至如今 iPhone 12 系列,無不在吸引著大眾的目光。
  • 賈伯斯成功的14個關鍵點,」瘋子「真正地改變世界
    從iPhone的ARM微處理器性能到用戶在Apple商店購買手機,用戶體驗的每一個方面都被緊密地連接到一起。無論是八十年代的微軟還是今日的谷歌,他們都採取了更開放的方式,允許自己的作業系統和硬體被各種不同的硬體廠商所使用,而這一方式也曾經被認為是更成功的商業模式。但是,賈伯斯堅持認為這種方式只會產生劣質的產品。「人們都很忙,」他說。「比起費神思考如何同步電腦和各種設備,他們有更意義的事去做。」
  • 賈伯斯自帶「現實扭曲力場」,模仿者卻只學到了「迷之自信」
    創始人反擊說「軟體已經死了」,沒有意識到虛擬化軟體將是推動基於雲計算的創新。發現周圍角落的能力正是「現實扭曲場」如此強大的原因。德魯·休斯頓(Drew Houston)堅持他自己看似不可理喻的信念,認為Dropbox會成功,哪怕他的偶像告訴他Dropbox會失敗。當史蒂夫·賈伯斯提出收購Dropbox時,休斯頓拒絕了這一提議。作為回應,賈伯斯告訴休斯頓,蘋果將粉碎Dropbox。
  • 賈伯斯與佛教禪學的因緣 靈感都來自佛法?
    如果朋友觀察到了這一點,賈伯斯本人大概知曉,這是他的「業力」——因為留意到這業力的本性,他可以驅使業力朝好的方向前去。 在學校裡繼續待了一年多以後,1974春天,賈伯斯回到了父母身邊,加州的洛斯阿爾託斯。他想掙筆錢然後去印度求法。他在一家叫阿塔裡的電子公司工作了幾個月,賺了7000美元,在這年夏天去了印度。
  • 看看賈伯斯當年是如何神逆轉的
    被賈伯斯神逆轉的 iPhone 4 天線門 iPhone 4 發布後,有美國網友在論壇上發帖稱 iPhone4 引以為傲的邊框天線設計存在致命缺陷,在用戶用手緊握 iPhone4 的時候,其行動網路的信號就會在數分鐘內完全衰減到無法通話的水平。
  • 它是賈伯斯的最後一款 iPod nano,還影響了「蘋果表」的誕生
    可以說作為賈伯斯主導的最後幾款 iPod 之一,它從某種意義上影響並且指導了後來 Apple Watch 的設計,直到今天「餘溫仍在」。儘管沒有找到具體數據,但這一變化非常迅速,包括 Lunatik、Hex、Griffin、Incipio、SwitchEasy 等眾多廠商當年開始迅速生產 iPod nano 的手錶錶帶,即便如今 iPod nano 6 已經停產你仍然能在 Amazon 上搜到它們。
  • 愛因斯坦、羅素、賈伯斯:成就的背後,是深藏的靈感智商
    當年被迫辭職離開蘋果公司後,他轉而成立了一個3D動畫工作室,並在1995年推出了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1996年回歸蘋果公司,他又意識到了蘋果產品設計太過時,提出設計要注重美學效果。於是推出了一系列極具生活美學的電子產品iMac、iPod、iPhone、iPad,並很快風靡全球,深刻影響了一代人。
  • Apple 電腦的起源與發展
    1976年4月1日,兩位中學時的好友斯蒂夫賈伯斯和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美國矽谷的一間簡陋車庫裡創辦了蘋果公司。他們唯一的產品就是Apple Ⅰ,但是Apple Ⅰ的市場反應很冷淡。直到1977年Apple Ⅱ誕生並作了第一次商業展示後才引起了人們的注意,Apple Ⅱ的問世在電腦界引起了極大轟動。1979年賈伯斯和其他幾個工程師慕名訪問了施樂公司的PARC試驗室。並從那裡「偷學」到了圖形用戶界面技術,並將其應用於Apple電腦。到了1980年,蘋果公司已經有幾千名僱員,並且產品開始銷往世界各地,蘋果成了電腦的代名詞。
  • 愛因斯坦、賈伯斯:成就的背後是深藏的靈感智商
    當年被迫辭職離開蘋果公司後,他轉而成立了一個3D動畫工作室,並在1995年推出了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1996年回歸蘋果公司,他又意識到了蘋果產品設計太過時,提出設計要注重美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