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自然科學重要概念連載一
現代自然科學重要概念連載一重力加速度常數g 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是一個物體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也叫自由落體加速度,用g表示,其方向豎直向下在月球、其他行星或星體表面附近物體的下落加速度,則分別稱月球重力加速度、某行星或星體重力加速度,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1.62m/s2,約為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六分之一,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與地球差不多。 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萬有引力產生的加速度和地球自轉產生的等效離心力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
中醫養生|一分為二——陰陽學說,天地之道陰陽的基本概念
一分為二——陰陽學說陰陽,是古人從大自然獲得靈感後總結出來的一對概念。地球自轉一周即為一天,出現白天黑夜的交替。白天氣溫較高,能見度較強,象徵著光明;夜晚氣溫較低,能見度弱,象徵著黑暗;黑白之分非常明顯,屬於自然的陰陽之說由此而生。人類順應這個規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德謨克利特柏拉圖均有自己的學說,究竟誰的學說更適合希臘呢
相反,柏拉圖從他關於蘇格拉底的道德概念的基本原理出發。德行只有通過正確的知以才能得到;而知識就是對真正存在的認識:因此,如果德行不能在感覺中找到,就一定能通過思維找到。對柏拉圖說來,哲學按照蘇格拉底原則,產生於倫理的需要。
-
渾天說,最接近現代「天球概念」的古代天體學說,你知道多少?
這一天體學說,自漢代開始,是最為史官所用的。尤其是「司天監」結合著名的「渾天儀」來根據天地日月所呈現的現象,用以測定黃道和推算所昭示的國之大事。為何會採用「渾天說」,蔡邕《天文志》說,是因為蓋天說從周髀術數,考驗天狀,多有不準;而宣夜說在漢代就已經失傳。
-
論法律學說的司法運用
一、法律學說概念及其司法地位流變 法律學說是人類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在創製法律方面承上啟下,而且在深化法治理念上繼往開來。作為人類文明的精髓,法律學說是法律史進步的階梯和動力。④ 從概念來看,學者們對法律學說的界定一般從主體維度、內容維度、形式維度和效力維度展開考察,差異在於對各個維度強調程度的不同。一是從主體維度看,法律學說是思想家們(法學家們)通過思想活動、學術研究或者科學探討得出的理論。如有學者認為學說是「法學家們在其發表的論著中所反映的研究成果」。
-
哲學由概念體系和範疇體系構成,是以概念為主的一門學說
西方哲學的概念,源於詞語概念;中國哲學的概念,源於符號概念;這裡所存在的哲學問題,只是如何精確的中英文哲學翻譯的技術問題,不是一個純哲學的問題。通過直譯和意譯的中國哲學的符號概念和詞語概念,西方哲學仍然讀不懂、看不透。
-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說的理論是在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12年,德國氣象學家A.魏格納(1880—1930)在總結前人有關大陸漂移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大地構造假說——大陸漂移說,引起全世界科學家的重視。魏格納認為:在3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和島嶼是連在一起的,構成一個龐大的聯合古大陸,稱為泛大陸,周圍的海洋稱為泛大洋。
-
中國的宇宙源起學說:精氣學說|古代哲學的精與氣,究竟所指為何
一、古代哲學的精與氣的概念精與氣的概念,在古代哲學範疇中基本上是同一的,如《管子.內業》中所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只是在中醫中二者的含義才有了較大區別,下面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對二者分別加以討論。
-
陰陽學說與神秘的太極圖
什麼是陰陽陰陽學說的重要作用: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面,陰陽不斷的運動和相互作用,陰陽的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相互作用的結果。陰陽學說是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陰陽學說在易經預測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陰陽學說與二建制數自然界一切事物最基本的狀態就是開和關的狀態。
-
愛因斯坦相對論碰上中國陰陽學說
例如:地心說最早由古希臘學者提出,這一學說最後持續了數千年。布魯諾和哥白尼對地心說產生質疑並提出日心說。為此布魯諾被火刑烤死,哥白尼終身不敢發表日心說,直到死後才敢發表。由此可見,科學權威對人的思想禁錮可見一斑。
-
康德善良意志學說利弊分析
康德善良意志學說利弊分析 2016年03月22日 08:2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楊澤浩 字號 內容摘要:康德的道德哲學以善良意志作為出發點,由對善良意志的分析,逐步引出義務
-
「海底擴張學說」或是錯誤的?
從海底擴張學說到板塊構造假說1912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泛大陸於中生代開始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海洋地質學家赫斯和迪茨認為大陸漂移是海底擴張的結果,並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大洋中脊(又叫海嶺)是新的大洋地殼誕生處。離大洋中脊愈近,巖石年齡愈輕;離大洋中脊愈遠,巖石年齡愈老,而且在大洋中脊兩側呈對稱分布。
-
「海底擴張學說」 或是錯誤的?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海洋地質學家赫斯和迪茨認為大陸漂移是海底擴張的結果,並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大洋中脊(又叫海嶺)是新的大洋地殼誕生處。離大洋中脊愈近,巖石年齡愈輕;離大洋中脊愈遠,巖石年齡愈老,而且在大洋中脊兩側呈對稱分布。
-
道爾頓在原子學說、分子學說方面的貢獻和論爭
這些理論成為他建立原子學說的核心。當時,人們既不可能用顯微鏡看見原子的形象,也不可能用天平稱出原子的重量,但是,道爾頓憑著豐富的想像力指出原子的存在,並總結出質量守恆定律、定比定律、化合當量定律等,他的科學成果主要是理論的思維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