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的先驗知識、情景控制和心理理論:對社會認知的綜合解釋

2021-02-15 星中有光
研究表明,未能整合不同類型信息可能反映了自閉症者的認知控制障礙。認知控制是指靈活分配注意力和執行資源,引導思想和行動為內部目標服務的過程。執行控制系統包括三層:感覺系統、情境系統和情景系統,每一種都利用了前額皮質的不同區域。感覺控制選擇對傳入刺激最合適的運動反應;情境控制傳入的信號,這些信號與被試的反應在時間上一致;情景控制則監督將存儲在情景記憶中的信息檢索為連貫的、多模態的、情景綁定。這些綁定將與傳入信號和特定操作計劃相關的信息關聯起來,並允許在適當的行為之間靈活切換。根據自閉症譜系商數(AQ)的測量,被試在情景控制過程中受損越多,他們的症狀就越嚴重

自閉症者的困難反映了一個特定功能系統的破壞,即情景控制系統,情景控制系統允許來自長期記憶的情景信息在情景緩衝中以綜合的、連貫的和多模態的形式被暫時地表徵和回憶。它包括執行功能和情景記憶。基於這一發現,假設自閉症者這個系統的破壞破壞了編碼、整合和鞏固用於社會和人際推理的情景性知識的能力。情景記憶系統和情景緩衝一起,在促進社會互動和社會理解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情景記憶是指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和情境中對個人經歷的記憶整合在一個單一的表徵中。對人類來說,它與自我意識、主觀時間和自我意識有關。情景記憶是對特定時間和地點的過去社會經歷的記憶來源。但它的主要功能並不是追憶過去,而是通過1)提供單個經歷在時空上的具體信息和2)支持做出新的推斷的能力,為正在發生的和遙遠的未來事件提供自傳性的、基於記憶的預測。因此,情景記憶在處理和使用社會信息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駕馭社會世界的能力取決於記住特定經歷的能力。

儘管自傳記憶和心理理論之間的關係尚未牢固確立在典型的人群,這兩個能力有共同的大腦活動的網絡:內側結構內側前額葉皮層(PFC)、前扣帶皮層、後扣帶皮層、楔前葉、顳極、顳上溝和海馬體。這種重疊被認為是一個人利用自己過去的經驗來模擬或推斷他人的心理狀態的證據。

當綜合表徵不能形成或回憶時,可能會對顯性心理理論判斷產生直接影響。具體來說,心理理論的困難可能部分歸因於無法獲得情景性信息來進行心理狀態的歸因。當來自多種信息源的刺激必須以綜合的方式處理,這種損傷對自閉症患者的影響在日常社會環境中尤其明顯。傳統的心理任務理論強調靜態情境下的社會推理,但在高級版本中,對一般認知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需要動態處理社會信息和快速做出社會決策的任務對自閉症者構成了挑戰,但也揭示了他們實現部分補償的方式,使他們的現有能力適應手頭的任務。這就是獲得社會先驗的情況:自閉症者似乎能夠在固定的環境中實現有限的社會學習。然而,對自閉症者說,將在不同背景下獲得的信息整合成一個連貫的表達似乎非常困難。在使用先驗知識和整合從不同渠道獲得的社會相關信息方面的缺陷與情景控制系統中的缺陷大致一致。這種障礙阻礙了關鍵社會信息的長期記憶的鞏固和檢索。自閉症者沒有能力跨越不同的背景,在記憶中保持對人們、他們的心理狀態和他們特定的個人經歷的複雜而一致的表徵,因此他們缺乏對他人和自己作為世界上連貫和可預測的社會行動者的完整概念。這一解釋為未來的研究提出了問題,未來的研究應該根據自傳式情景記憶的不同圖景來研究包括編碼、鞏固和檢索相關社會信息在內的被破壞的機制。

相關焦點

  • 惡意與心理理論中社會知覺和社會認知成分的關係
    研究2的目的是擴大對惡意和ToM之間聯繫的理解。因為ToM由不同的成分組成,包括社會知覺成分(即社會知覺成分),即通過面部表情、手勢或身體動作等感知線索來識別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以及社會認知能力(即認知能力),即不依賴於知覺線索而推斷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研究1僅依賴於RMET任務,該任務被廣泛用於捕捉ToM的社會感知成分。研究2增加了測量ToM社會認知成分的任務。
  • 150天閱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先驗分析理論·原理分析理論
    通過對當時普遍的邏輯功能——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劃分,他對應著人類的高級認知能力——知性、判斷力和理性。這裡的理解是狹義的理解,即產生概念的能力,判斷是將經驗內容賦予概念的能力,而理性是基於概念和經驗進行推理的能力。普適邏輯的基礎是高級認知能力的劃分完全一致的計劃。這些能力是:知識、判斷力和理性。
  • 康德努力證明,先驗綜合判斷是可能的,普遍必然性知識是可能的
    康德認為,知識就是判斷,但不是所有判斷都是知識。傳統判斷分為兩種: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分析判斷的賓詞闡明的只是主詞已包括的東西,如一切孕婦都是女性,因此它們不產生知識。綜合判斷的賓詞並不包含在主詞中,例如,物體都有重量。綜合判斷能擴充人類的知識,但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也不能構成知識。
  • 非歐幾何對康德先驗哲學的超越丨及對康德先驗綜合判斷的再批判
    根據康德的理論,歐幾裡得的公理體系是先驗綜合判斷,故而是絕對正確的,可非歐幾何卻把康德的這一論斷無情否定了,公理不再是絕對的真理,那公理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數學的公理體系並非如康德所說是先驗自明的真理,即不是先驗綜合判斷。(並非全部是人類賦予客體世界的)而是對於經驗的理性抽象直觀。
  • 心理諮詢師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建立來訪者的案例概念化
    如何建立案例的概念化,建立概念化是心理諮詢師的一個基本功能,也是區別專業心理諮詢師和業餘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的差別。幫助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提供幫助,比如安慰、傾聽等。但是專業心理諮詢師會用專業的治療理論形成一個對來訪者問題的理解,從而形成案例的概念化。
  •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帶來的對自閉症誤解有多深?
    看到這裡,我相信所有了解自閉症的人都和我一樣,坐不住了,腦中出現無數個問號。自閉症是後天原因造成的嗎?自閉症應該去看心理醫生?幼兒園老師的回應,更是把自閉症和心理健康劃上了等號。梳理一下,到目前的劇集為止(更新至42集),冬冬是「自閉症」,「後天原因造成的」,而且一直在看「心理醫生」。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2 社會認知理論
    B7 認知學派C2 社會認知理論一、羅特的社會認知論(一)理論觀點1.人性觀(1)在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議題上,羅特傾向於自由選擇和行動。控制點也稱為強化的內外控,是指個體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看法。(3)人格發展羅特認為,人們的心理需要是習得的。習得的需要本質上是社會的,因為它的滿足和強化要依賴於他人。
  • 少年犯罪的社會控制理論解釋
    (一)社會控制理論簡述  1.什麼是社會控制理論    社會控制理論,是近代一種側重於研究青少年罪行的犯罪學理論。該理論主要整合自特拉維斯•赫西的「社會聯繫理論」及華倫•C•雷克利斯的「遏制理論」,是解釋人為什麼不犯罪的一種理論,同時也是實用主義犯罪學三大理論之一。
  • 中公專項輔導:建構主義和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區分
    學習理論是各地區教育心理學的一大。學習理論包括行為主義理論,認知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等。考生在複習中除了要對最基礎的行為主義理論有深度了解,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也是一大重點,因為這兩個理論是我們開展新課程改革的依據和理論基礎。單方面理解建構主義並不難,包括書上的學習觀,學生觀,教師觀。代表人物有皮亞傑等。
  • 認知心理學派
    認知心理學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後迅速發展。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U.Neisser)的《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誌著這一學派理論的成熟。二十世紀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在心理學研究對象上,認知心理學則把研究重點是內部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
  • 論當代科學哲學動態先驗論路徑的實用主義闡釋及其超越的可能性
    (cf.Friedman and Bird,pp.111-123)在弗裡德曼等人看來,通常被忽視的第二條發展路徑才是科學哲學發展中最有希望的,「巴士達爾對科學理論活動的建設性解釋,是很有洞見和啟發性的,它實際上指出了一條新進路:康德式的先驗綜合判斷概念可以超出其歐氏-牛頓主義語境得以明確總結。其實,這種對康德先驗性的概括,由此失去了它的不變性特徵,而保留了對經驗知識本質上的建構性功能」。
  • 100多種自閉症幹預方法中,只有它們是有效果的,你知道嗎?
    斯金納總結了一套解決行為問題的行為應用理論:行為強化法,即在行為理論的基礎上,在運用系統幹預方法的過程中,以提高社會性的重要技能來達到有效的水平為目的(包括:閱讀、學業、社會技能、溝通、社會適應性),並且證明所採取的幹預措施對行為的改善是有效的。
  • 心理理論的發展與演化
    原創 蘇彥捷 劉思燚 中國社會科學網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是指個體對自己和他人的願望、信念、動機等心理狀態及心理狀態與行為間關係的認識和理解,並據此解釋和預測行為的能力。這一概念是心理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研究黑猩猩的認知能力時首次提出的。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一、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產生於20世紀初的德國,是在對德國構造心理學的挑戰中產生的,後來在與行為主義的論戰中發展起來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韋特海默、科勒、考夫卡。不認為學習是刺激反應的過程,而認為有機體通過主動積極的組織作用形成與情景一致的新的完形。強調學習是有機體內部進行複雜的認知活動而實現頓悟的過程。認為一個人學到什麼直接來源於他對問題情景的知覺。
  • 『2021考研試題答案』2021考研首都師範大學347應用心理專業綜合...
    『2021考研試題答案』2021考研首都師範大學347應用心理專業綜合試題解析. 2021考研心理學專業課考試已落下帷幕,忙碌備戰了許久的各位考生可以暫時歇息休整。針對2021考研首都師範大學347應用心理專業綜合的試題,中公考研心理學教研室在第一時間給大家進行解析,藉此幫助考生們結合分析自己的考情,同時也為備戰2022考試的考生們提供指導。
  • 南京天佑兒童醫院 讓自閉症孩子早日回歸校園和社會
    在其他醫院或康復機構治療不見好轉或見效甚微的自閉症孩子,到了南京天佑兒童醫院,有時一個療程不到就有明顯改善,這緣於醫院採用了與別家醫療機構不相同的中西醫結合「三維一體」綜合治療體系。40年來對兒童自閉症、腦癱、癲癇等臨床醫學難題不斷進行實驗和研究,總結出來的一套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發育疾病的有效方法。
  • 自閉症是因為大腦超負荷運作?專家:自閉症者大多都很有天賦
    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包括典型自閉症(現在所稱的自閉症障礙),亞斯伯格綜合症(又被稱為高功能自閉症),以及一系列與之相似但沒有被很好定義的症候群,包括蕾特氏綜合症,精神分裂障礙,和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
  • 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
    個體建構主義者關心個人如何建構自己的認知或情緒成分。他們對個人的知識、信念、自我概念感興趣,所以有時也稱他們為心理建構主義者。他們共同強調人的內部心理世界。據此標準,信息加工心理學和皮亞傑的心理建構主義都屬於這一陣營。2.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主義。維果茨基認為,社會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動影響個體的發展和學習。通過參與廣泛的社會活動,學生體會到(內化)由別人共同工作所產生的成果。
  • 第二節: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真實環境中發生的活色動,讓學生自發地與環境進行相互作用,去自主地發現知識。3.關注兒童的思維過程皮亞傑是率先詳細描繪兒童與成人心理差異的科學家。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兒童思考問題的方式與成人不同,並根據當前兒童認知水平提供適宜的學習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 社會認知理論/倒計時152天
    按照認知理論的觀點,人的行為決定於他對社會情境的知覺(perception)與加工過程。心理學家在研究人類認知過程的時候發現,有關社會知覺的定律和與對物體知覺的定律極為相似,人們常常很自然地把對某一社會情境的知覺、想法和信念組織成一種簡單而又有意義的形式,就象對物體的知覺一樣。並且不管社會情境如何錯綜複雜,人們都會將它變得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