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實驗物理研究」—新聞—科學網
-
...窮「理」盡微——走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
2013年起,理論物理前沿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制定申請指南和管理辦法,面向全國徵集開放課題項目。例如,自開放課題設立後,國內引力物理研究群體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發起了「引力物理聯合討論班」活動,共組織了百餘場學術報告。 2017年起,實驗室通過部署重大研究課題開展合作研究,由實驗室科研人員牽頭,組織國內相關領域科研力量進行攻關研究。
-
【科技日報】「他們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實驗物理研究」
11月7日,83歲的美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在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國際戰略研討會上,回顧了40年來與中國科學家合作的物理學研究成果。 「中國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實驗物理科學家。他們有想像力、有發展新技術及領導國際合作的經驗和能力。他們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實驗物理研究,繼續為人類知識作出重要貢獻。」丁肇中談及他與中國科學家合作40年的體會時說。
-
【光物理前沿6】超快光學研究前沿
》所作序超快光學是瞬態光學的最前沿部分。泵浦探測技術是超快光學對於物理、化學、信息、材料及生物學基礎研究手段提升的重大貢獻。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及天津大學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染料雷射器產生飛秒脈衝的研究。1986年,西安光機所陳國夫研究員在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訪問期間利用染料雷射器與碰撞鎖模技術獲得了19fs的當時世界最短紀錄。
-
領略全世界最前沿科學問題研究進展
為紀念創刊125周年,《科學》雜誌於2005年7月提出了125個重要的科學問題,其中包含25個最突出的重點問題以及其他100個生命科學、物理學、數學等領域的難題。 現在,距離這125個重要科學問題的提出已經過去了15年,人類在科學研究的很多領域持續攻關。本報邀請專家學者就其中一些與氣象有關的科學問題展開論述,分析當前最新研究進展,展望未來研究路徑。
-
人工智慧是當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課題_三領域獨角獸整裝待發
打開APP 人工智慧是當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課題_三領域獨角獸整裝待發 發表於 2018-03-21 20:21:00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之一,人工智慧是當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課題。
-
【中國科學報】上天入地 做最前沿的物理
尋找黑洞等緻密天體、捕捉宇宙線、探測中微子……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裡的科學家們憑藉著靈敏的探測技術,直接研究自然界中的粒子,而這種研究手段,正是目前高能物理領域最前沿的方向之一。 新世紀前後,粒子天體物理漸成國際研究熱點,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也逐年增多。蓄勢待發的實驗室,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0年,李惕碚、吳枚等高能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並醞釀了近十年的HXMT項目,獲得科技部「973」計劃的支持。2005年,這一項目被當時的國防科工委選中為背景型號,並在2011年正式工程立項。
-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在超臨界能源系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它的出版顯示了已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為代表的中國科研機構在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近年來,工程熱物理所在該領域的重點方向上,特別是在大型跨臨界設備、布雷頓循環及電力循環中適用的緊湊式超臨界換熱器設計、超臨界系統裝備製造、超/近臨界環境化工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成為中科院在超臨界流體戰略技術的重點突破方向之一。
-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在超臨界能源系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它的出版顯示了已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為代表的中國科研機構在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近年來,工程熱物理所在該領域的重點方向上,特別是在大型跨臨界設備、布雷頓循環及電力循環中適用的緊湊式超臨界換熱器設計、超臨界系統裝備製造、超/近臨界環境化工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成為中科院在超臨界流體戰略技術的重點突破方向之一。
-
【特稿】水之舞——物理學院「水的核量子效應」系列課題研究紀實
這是《科學》雜誌在創刊125周年的特刊中提出的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之一。2016年,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研究員課題組和王恩哥院士課題組以及物理學院李新徵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呂京濤研究員合作,在國際上率先測定了氫鍵的量子成分,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應,從全新的角度詮釋了水的奧秘。該成果也入選了兩院院士評選的「2016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意識形態問題研究」課題進展匯報
(三)充實和準備了研究材料。課題組自從批准立項之日起,就著手進行課題研究的資料準備和收集工作。到目前為止,結合課題的內容和要求,各子課題一方面按既有研究思路不斷充實和豐富研究資料,購置了相關圖書資料,複印和收集了已出版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密切關注國內外對本課題研究及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盡力使課題研究能夠在立足現實、把握前沿的基礎上順利開展。
-
西安光機所非線性物理前沿理論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雷射在非線性介質中的傳播和基於新型雷射場的非線性調控是當前非線性物理研究的兩大前沿方向。通過改變色散、衍射和非線性特性,可有效調控波在非線性介質中的傳播特性,也為研究其中的新現象和物理效應開闢了新途徑。
-
《研究前沿》的「啟發」價值在哪裡
他介紹,「研究前沿」主要是通過研究分析論文被引用的模式和聚類,特別是成簇的高被引論文頻繁地共同被引用的情況得出的。「簡單地說,也就是分析論文的『同被引』關係。」冷伏海解釋:「比如一個領域的重要論文很多都同時引用了A論文和B論文,那麼從某種程度上就能說明,這兩篇論文不僅有很強的關聯性,而且對這個領域而言也是有啟發意義的重要的論文,因此它的內容也就可能奠定了這個領域的研究前沿的知識基礎。」
-
從深海到深空,上天入地,做最前沿的物理
,直接研究自然界中的粒子,而這種研究手段,正是目前高能物理領域最前沿的方向之一。 「當時國內的經濟和技術基礎比較薄弱,過程非常艱難,取得的物理成果相對有限。」 張雙南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實驗室的學術和技術基礎得以加強,人才隊伍也逐漸成長。」 新世紀前後,粒子天體物理漸成國際研究熱點,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也逐年增多。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因此,選定課題在所進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必須認真對待。(二)設計研究方案課題研究方案是完成研究任務的總體謀劃,為課題研究和論證提供評價的依據,以及全面的、系統的工作程序。因此,教師有必要參加教育科研課題研究。2、可能性。教師不僅處於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還擁有最佳的研究機會。教師最主要的活動場所是教室,從實驗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檢驗教育理論的理想的實驗室,教師可以通過一個科學研究過程來系統地解決課堂中遇到的問題,這使教師擁有研究機會。
-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啟動
「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項目面向超越當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新粒子和新物理的重大基礎前沿研究,開展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實驗,以及核天體物理領域關鍵核素合成過程和恆星演化等基礎科學前沿研究,探究極深地下近零宇宙射線本底條件下各類基礎前沿領域探測新機理、新方法、新技術,發展極低輻射本底屏蔽新方法與新技術,為我國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領域的重大基礎前沿物理問題研究提供平臺支撐
-
12歲成美國傑出青年科學家,印度裔少女的開掛人生,真猛!
近日,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了「年度人物」, 一般來說,年度人物都會從各界人士中挑選最優秀、最具影響力、最有貢獻的企業家、科學家或國家首腦, 但2020年,《時代》破天荒地評選出了一個孩子,她就是15歲的印度裔女孩吉坦賈莉·拉奧。
-
2020年以來國內外發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研究前沿
本報告整理了2020年以來國內外部分高校在學科前沿的最新布局和科技突破,研究機構、學者專家提出的前沿科學技術問題,旨在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一流學科發展提供參考。物理學Top10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凝聚態物理、高能物理、量子物理、理論物理、光學等領域。該領域中,共有2個新興前沿,一項聚焦理論物理研究,即「Gauss-Bonnet引力下的黑洞自發標量研究」,一項聚焦凝聚態物理研究,即「二維範德瓦爾斯異質結的莫爾超晶格研究」。8.
-
「最牛」物理學院是這樣煉成的
這種新型粒子是迄今為止所能探測到的最重的反物質原子核,它的發現對物質、反物質和早期宇宙特性的基礎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這項跨國科研合作中,作為反氦4核發現的主要貢獻者之一,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黃炳矗還是一位在讀博士研究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年前,高他兩屆的師兄唐澤波,同樣作為主要貢獻者之一,參與發現了首個反超氚核。
-
如何選專業選課題?姚期智院士:首先成為一名科學家
在報告中,他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姚期智院士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當今人工智慧一些非常亮眼的成果,正是許多年基礎研究的累積而成。為了確保未來人工智慧有可持續的巨大進步,今天我們更應該在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方面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