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0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界弟 醫學界
來自一個規培醫生深深的崇拜。
剛來胸外科的第一天,我就上了一臺食管癌的手術,下了臺,同組的一個小姑娘告訴我,我們組收了8個新病人,讓我把病歷完善一下。
我懵了,真的。
圖源網絡
雖然我已經輪轉了幾個科室,但像這樣一下來8個的,我還真的沒見過。而且病人都不在了,回家了,他們都是掛床的,等所有檢查做完,才能住進來手術。
我打開電腦上的醫生工作站。
粗粗地數了一下,我們組現在有接近40個病人。
我忍不住驚呼一聲:「怎麼這麼多病人?」
旁邊的師弟不屑地哼出來,瞄了一眼我的電腦:「這才到加56,我最多的時候管到加99床。」
我以前管過10個病人,就已經覺得力不從心了。現在40個病人,這些病人在我腦子裡就是一團漿糊,我完全不知道各個病人是什麼情況:哪些病人還沒手術,哪些病人已經手術了,哪些病人不能手術。
儘管我並不是完全管理這些病人,但還是要記住這些病人的病情,我根本做不到,最多能說出幾個。
圖源網絡
這天,是主任大查房的日子,就是把所有的病人過一遍,需要住院醫生匯報各個病人的情況,然後所有的醫生兜一圈查房。
「12床,楊某某。」主任點到。
「楊某某是左肺上葉結節的病人,明天手術。」
「我讓你們做得那個靶掃做了麼,怎麼樣?」
住院醫師趕緊回答。
「15床,姚某某。」主任挨個點名。
「姚某某是食管病人,PET-CT都做了,下周一手術。」
「他肺功能不好的,你們注意評估一下。」
「加7床,袁某某,是個大學老師,教高數的。」主任又問道。
「右肺下葉結節,明天手術。」
「她做S9肺段切除的,準備好。」
就這樣,他把接近80個病人全部過了一遍,絕大多數病人他都知道,什麼情況。
圖源網絡
我當時就震驚了,這難度也太大了吧,比背圓周率還難。
第二天中午,我在醫生辦公室吃飯,主任走了進來,我趁機跟他討教。
「主任,你是怎麼記得住這麼多病人的?我根本記不住呀。」
「那是主任天賦好啊。」旁邊的葉老師說道。
主任擺擺手,「不是天賦,剛來臨床的時候我也記不住病人,後面都是訓練出來的,慢慢的記得就越來越多了。」
「還有一個技巧,就是形象記憶,比如這個袁某某,直接記住她的病情很難,但你可以記住她身上最大的特點,長相呀、裝扮呀、工作呀、家鄉呀等等。」
「然後呢?」我好奇地問道。
「然後再記這些診斷、檢查結果,因為此時病人就不是一個抽樣的形象了,而是很具體的在你的腦子裡,這時候再把結果聯繫起來,就記得很清楚了。」
原來如此,一定要把病人當成一個人,像我們身邊的人,而不是一個對象,一個沒有感情、沒有感受的治療對象。
上學的時候,同學很多,你是怎麼記住每個同學的?大多都是按照每個人最大的特點先記住他,然後再增加各種細節。
記病人也是一樣的,不要按照疾病診斷記病人,而是首先記住病人,再記住這些臨床數據,這不僅僅能幫你提高救治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夠幫你建立和患者的聯繫,改善醫患關係。
來源:醫學界
作者:情歌老師
校對:臧恆佳
原標題:《主任們都是怎麼「進化」成記憶大師的?》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規培醫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