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薰宇一個會講故事的數學家,楊振寧:他的書對我影響很大

2021-01-16 小魚談情

多年前,華為曾花1300萬招了一個「騙子」,這個人整天啥事也不幹,就窩在辦公室玩遊戲。但沒想到有一天他推開任正非的辦公室門說,自己找到了算法,突破了2G到3G的難題,華為也因此領先世界。

這位「騙子」其實是俄羅斯的一名數學家,因為性格孤僻,不與人交流,來公司幾年一直無所事事,連任正非自己都差點懷疑自己看走眼了,沒想到這位數學家竟給他帶來這麼大的驚喜。

著名的數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景中說,做人工智慧也罷,信息技術也罷,數學是靈魂。當科技遇到瓶頸時,就是一個算法沒有突破。所以儘管華為已經有700多名數學家了,但是任正非仍然表示未來會招更多的數學家,因為沒有數學家就沒有人工智慧。

不光任正非如此看重數學家,連被網友恥笑高考數學才考了1分的馬雲,也非常重視數學,他舉辦了阿里巴巴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拿出百萬獎金來獎勵獲獎者,目的是為了招募更多的數學家,同時糾正自己給外界帶來的錯誤思想,告訴人們數學真的很重要。

數學很重要,但是數學卻也是公認最難的一門科目,尤其是很多女生,邏輯思維能力差點就容易跟不上。數學要學好,得從小培養數學意識,從小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從心裡喜歡上數學,那麼以後的學習過程就會事半功倍了。

數學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怎麼樣才能把它變得有趣呢?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位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數學教育家,他就是劉燻宇先生。劉薰宇先生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數理系,曾留學法國大學,學成歸國後,他曾在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任教,後誘導貴陽高中,西南聯大任教。

劉薰宇先生被稱為會講故事的數學家,他的課幽默有趣,他的《數學三書》更是影響了不少人。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楊振寧曾在一次訪談中說,「劉薰宇先生寫過很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是讀了他的一篇文章後,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重要的數學概念。」

著名的作家,漫畫家豐子愷更是後悔沒有早點看到劉薰宇先生的書,他還為劉薰宇先生的書作了序,他說劉先生寫一篇,我就讀一篇。

劉薰宇先生的《數學三書》到底講的是什麼呢?

《數學三書》一共分為三冊,分別是《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數學園地》,適合3年級以上的小學生,及中學生作為自我進階的重要課本。

《數學三書》用一個個小故事來講解數學令人難懂的概念,比如在說到函數X和Y時,他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小有個書生中了狀元,當了官,可回到家後,老婆還是經常訓他。書生很氣惱問,我都已經當上狀元了,為什麼你還是訓呢?

老婆笑著說,虧你還是狀元,水漲船高的道理都不懂。你是當官的,生下來的女兒就是千金小姐。你要是個挑大糞的,生下來的女兒就是丫頭。同樣的道理,她長大成人後,如果她嫁給當官的,他就是官太太,如果她嫁給農戶,那她就是農婦。

簡單的一個小故事,就把函數X,Y解釋得非常有趣,男人就是X,女人就是Y,Y總是隨著X而變化。

書中的小故事還很多,比如「八仙過海」,「韓信點兵」等等,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數學的各種概念。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幼年時期把數學意識培養好,一定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希望每位家長都珍惜孩子的黃金髮育期,做好陪伴和鼓勵。

《數學三書》是不可多得的好書,信息每一個孩子在書中有趣的故事中,都會慢慢愛上數學。小店活動僅需69元一套,平均才20多元一本,不過一杯奶茶錢,絕對超值,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頂尖數學家一頭扎進華爾街,瘋狂撈金1500億,楊振寧:他是我朋友
    在楊振寧位於清華園的辦公室裡,懸掛著一張照片,是他和一個叫詹姆斯·西蒙斯的合影。楊振寧稱:西蒙斯是自己的好朋友,是世界頂尖數學家,全球超級富豪,金融大鱷,並且西蒙斯還在自己的建議下,為清華大學捐贈了一座樓-陳賽蒙斯樓。那麼,西蒙斯是誰?為什麼一會是數學家,一會又是大富翁,還和楊振寧是好朋友,角色轉換如此之反常,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 中國頂級的數學家,拒絕愛因斯坦,提點楊振寧,最大愛好是打牌
    納什的故事,被拍成了美麗心靈,作名一名數學家,似乎已經功成名就。但是這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說,「我們很熟的,他不太懂數學,只會做難題,做得一塌糊塗……」圖二這位半跪的人,是國際數學聯盟前主席芒福德教授,他和約翰納什一樣,在這位老先生面前,他們就像是一位虔誠的信徒。
  • 中國物理界的鼻祖,世界欠他一個諾獎,兩彈一星中他的弟子有八位
    趙繼和行醫,遇到看病交不起錢的窮人時,他就會免了醫藥費。富人沒病卻過來拿藥時,他就怒斥:「等有病了再找我看病」。父親的正直善良對趙忠堯的影響很大。趙忠堯在《我的回憶》中寫道:「父親早年自學醫道,行醫為生。他看到社會上貧窮落後、貧富不均的現象,常想為國出力,又感知識不足、力不從心。」
  • 楊振寧跟李政道倆「基友」,為何互懟60年?原來是為了這種事
    楊振寧跟李政道之間的故事,可能是中國科學界最有名的公案了。兩人在1957年,因宇稱不守恆理論共獲貝爾物理學獎。而五年之後,楊振寧和李政道分道揚鑣,不但不再合作,還形同路人。對於這段恩怨,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深以為憾,但各執一詞。楊振寧雖然認為和李政道友情的永久破裂是他一生的遺憾,但是他最先對外公開「事實真相」。
  • 楊振寧和李政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楊振寧:他數學能力略遜一籌!
    楊振寧在給他們共同的老師吳大猷先生寫信的時候,在信裡面曾經這樣評價過李政道:「政道是一個極聰明的物理學家,吸收能力強,工作十分努力。可是洞察力與數學能力略遜一籌,所以1962年以後文章雖寫得很多,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成就,沒有大影響」。
  • 一天,82歲的楊振寧問28歲的翁帆:你願意嫁給我嗎?
    結婚後,翁帆還和楊振寧經常一起出席一些活動,他們手牽手非常溫馨甜蜜。是不是打臉了,打臉打的啪啪的!原來人世間真的會有「忘年戀」這樣的事。不過,從照片上來看,翁帆的確是老了很多,變化很大,已經告別了青春韶華的她,踏上歲月的滄桑,不過,這並不能說她過的不幸福,畢竟這是誰也躲不過歲月。
  • 獨立特性的數學家們:決鬥而死、燒毀研究資料、說愛因斯坦沒用
    伽羅瓦因為愛上了一位姑娘,從而和姑娘的未婚夫決鬥,在決鬥的前一刻,他完成了數學史上一個偉大的成就。在決鬥之前,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不斷在筆記本上寫下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他明明已經知道了決鬥會失敗,可是他依舊從容赴約,而結局也如他預料的那般,伽羅瓦決鬥而死。
  • 從數學家到億萬富翁,看他是如何用數學在賺錢上「為所欲為的」
    說起世界上最會賺錢的數學家,非詹姆斯西蒙斯莫屬。西蒙斯並不是出生在官宦世家,而是一個麻薩諸塞州鞋廠老闆的兒子。他的數學天分在童年就展現無遺,當別的孩子還躲在媽媽懷裡聽童話故事的時候,他就開始思考數學問題了。
  • 華為有700位數學家?任正非被懟!對方是70歲的著名數學家丘成桐
    我個人對邱教授觀點的理解就是:只有搞基礎理論數學的才能被稱為數學家,而解決實際問題的只能被稱為工程師。還有一個潛臺詞就是希望搞基礎理論的純數學家受到更多的重視。丘成桐曾直言不諱:「中國數學之所以不如美國等發達國家,是因為中國的學生缺乏創新能力,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個弊端。」
  • 楊振寧為什麼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當然離不開他優異的數學成績!
    這4個大神,如果按開創性排名牛頓自然第一是開山鼻祖,如果按綜合能力排名楊振寧肯定第一,其他3個會的他都會,其他3個不會的他也會,而霍金只是一個普通的物理學家,受人關注的是身殘志堅,而非有啥研究成果。直接基於楊米爾斯方程獲得諾貝爾獎的有7個,其他間接利用這個方程的,數不勝數,幾十個吧。楊振寧為什麼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當然離不開他優異的數學成績!
  •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從娃娃抓起,培養頂尖數學家!
    1940年前後,日本突然冒出了一大批影響世界數學的大師,例如伊藤清在1938年的博士論文就開創了隨機微分方程的理論,在應用數學和工程學的貢獻,至巨至深。我們在其他國家也看到類似的現象,更發現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具上進心又有好奇心的幼童,在良好的環境中由數學大師教導,他們會很快成長。學生不在多,從小有名師悉心教導,成長會特別迅速。
  • 這副撲克裡,大王愛因斯坦小王牛頓,他紅心6楊振寧黑桃6
    無疑,楊振寧必須在內,錢學森、華羅庚、陳景潤,還有現在清華創辦姚班和智班的姚期智。而在國際數學界,有一個華人數學家屬於泰鬥人物,我們卻有很多人不知道。中科院物理所曾經出過一副撲克,是按照科學家的影響力排列的,這副《千年數理大師大式撲克》裡,大王是愛因斯坦,小王是牛頓,然後按花色排名,紅心黑桃梅花方塊,楊振寧排在黑桃6,很靠前了,我們今天說的這位數學家,排紅心6!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中國人排的,國外未必認可。
  • 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和教育家楊輝 走進無限美妙的數學世界
    楊輝把這些圖總稱為縱橫圖,並於1275年寫進自己的數學著作《續古摘奇算法》一書中,並流傳後世。其實不只是在古代,在二十世紀初的各個學科,我國那個時候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科學家,如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錢偉長、楊振寧 、李政道等等,而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有深厚的數學基礎。為什麼在那個戰亂橫飛的年代,他們會有如此好的數學基礎?
  • 丘成桐:大陸數學家水平整體不如北美華人數學家
    但劉薰宇先生卻可以很認真的告訴你:可以!劉薰宇先生除了是一名數學家外,他還是一名作家,他常年寫數學文章,特別善於數學題轉化為一個個孩子們能夠很容易懂的故事,孩子們通過閱讀這些故事,進而將數學知識融入到腦海裡!
  • 丘成桐贊成,楊振寧反駁,丁肇中卻搖頭沉默
    雖然丘成桐也贊成一個觀點,但是他認為嗎,一旦大型對撞機建成,世界最起碼有5、6千的頂尖科學家會長期遷居中國,並且會自動的提高中國頂尖科學的實力,而且這個成本所產生的效益,會遠超過單獨建造一所世界一流大學的效果。但是揚振寧看中的是這200億美元背後的價值。
  • 楊振寧有多厲害?他原本可以再得一次諾獎,奈何搭檔過於低調
    他是一個非常誠懇的人,1984年規範場文章發表30年以後,在北京大學的一個討論會上便有人問米爾斯,你們這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寫出來的。而米爾斯的回答卻是我只是在裡面做了一些貢獻,主要發展都是楊振寧的功勞。
  • 小學生都愛讀的數學科普經典,數學三書——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
    以便讓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數學的世界,這樣的讀物在當時根本找不到,後來一個很偶然的機緣我看到了漫畫家豐子愷說過的一段話:我一直沒有嘗過數學的興味,一直沒有遊覽過數學的世界,到底是損失!最近我稍微彌補了這一損失,便是《數學趣味》這冊書裡的文章。我與燻宇相識後,他便做這些文章。他每次發表後,我都讀,而誘我讀的是書裡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不知不覺地被誘進了數學的世界裡去。
  • 楊振寧:還為時尚早
    到最後研究成果是別人的,我們想得到的人家未必會分享給我們。這才是楊振寧教授所擔心的。楊振寧教授非常喜歡用數據說話。他是物理學領域為數不多的大量使用數學的科學家之一。他在一次演講中說過:我在物理學領域的大多數同事對數學持功利的態度。也許是因為我父親的影響,我很欣賞數學。我欣賞數學家的價值觀,我欽佩數學的美妙和力量:它具有戰術靈活性以及戰略上的遠見。而且,奇蹟中的奇蹟是,它的一些奇妙概念在物理世界的基本結構中佔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