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天氣預報,農民這麼看天氣:「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

2021-01-12 趣說房產

文/惜談

以前沒有天氣預報,農民這麼看天氣:「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

進入深冬之後,大家也感覺自己所在地區的天氣變得越發詭譎不定,前一天還是大晴天,第二天就可能進入雨雪天。還好大家手機上都有天氣預報,但是以前的農民朋友們卻沒有這樣的預報天氣設備,從事種植的他們完全就是靠天吃飯的,他們又是怎麼來看天氣呢?

或許大家可以關注一下這些辛勤的農民朋友們在經年累月的生活經驗積累中所總結出的一些農諺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這句俗語講的就是農民朋友們在進入數九之後通過看一九的天氣來推算九九之後的天氣狀況。

說到一九、頭九,就不得不提中國傳統的數九了。想必在前幾天的冬至節,各位讀者朋友都吃過餃子湯圓了吧?雖然冬至不能算一個正式的節日,但是它對於以前的中國農民來說,卻是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的。因為從冬至這一天開始,農民們就要開始數九了。冬至過後的第一個九天就叫一九,然後依次往後數九個九天,那就是總共九九八十一天,這個81天一過就等於冬天已經完結。

按照農村的傳統說法來說,三九天是最寒冷的,大家等到冬至後的三九天的時候,可以看看這個時候的氣溫是不是全年最低的。而剛剛所說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如果在冬至後的第一個九天裡,都沒有下雪的痕跡,那麼到最後的九九天的時候,天氣會異常的暖和,就像是6月的天氣。

雖然說這些俗語中講的天氣不一定可靠,但是以前的農民們確實是靠著這些農諺來預測天氣的。現在已經進入冬至後的第一個九天了。大家可以看看這幾天裡面會不會下雪。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剛好沒有下雪的話,那就可以看看九九的時候天氣如何,不會真的像農民們所說的異常暖和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啥意思?頭九不下雪好嗎?
    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在民間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說法,意思是雖然一九、二九天氣已經開始變冷,不過還尚未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頭九不下雪好不好呢?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九中並沒有出現降雪天氣,那麼在整個數九中,天氣都會很暖和。
  • 「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今冬會很冷?專家:已成定局
    在以前沒有預測未來天氣的設備,古人只能根據多年的生活和勞作積累下的經驗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比如人們要想知道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時,便會用「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來判斷。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頭九時沒有下雪,那麼整個冬天便會很暖和,雖然用六月形容冬天的天氣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如果在頭九沒有下雪時,冬天會很暖和,是個暖冬。說到數九天氣,便不得不想到耳熟能詳的數九童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連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
    九九式是古代人用來算寒天到春暖花開的日期的方法,到了今天,一九已經過去了,天氣也越來越冷,特別是最近幾天,受強冷空氣的影響,各地氣溫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雖然現在還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但已經到了三九式和四九式的最冷時期。鄉下有許多關於九的俗語,像今天要講的「九不見雪,九如六月」這樣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沒道理?新春佳節,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數九寒天。
  • 在以前農村沒有天氣預報,為何老人卻能算得八九不離十,咋回事?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以前農村沒有天氣預報,為何老人卻能算得八九不離十,咋回事?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如今農村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日子過得也越來越紅火。
  • 經常吐槽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真的沒有以前準了嗎?
    的公眾調查(南京大學「天氣預報公信度考察小組」暑期實踐團隊,2011)圖3:關於「天氣預報的信息能夠滿足您的需要麼?」的公眾調查(南京大學「天氣預報公信度考察小組」暑期實踐團隊,2011)2. 天氣預報真的沒有以前準了嗎?隨著國家在氣象方面投入的增加,氣象資料越來越豐富,氣象模式、預報手段、計算條件的提高,使得國際國內的氣象預報的水平客觀上是逐步提高的。
  • 2019年天氣如何!是否會出現倒春寒?農諺準確度比天氣預報高
    但是卻有很多農民朋友,非常害怕在這一年裡出現倒春寒,不用看天氣預報,可以觀察一下農諺是怎麼說的。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其實這句話對於大家來說可能都不是非常的熟悉,小編甚至完全沒有聽過,不過這種孤陋寡聞,相信大家和小編也不太一樣。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如果在三九天氣的時候,比過去的幾年都要暖和,那麼大家就看六九的天氣變化如何。
  • 農村俗語:「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氣候的話題上,老農說,過了冬至之後,就交一九了,因此,天氣應該越來越冷,如果交了一九後天氣仍然不冷,那麼,就會應了農村「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這句俗語中的說法,氣候就反常了。「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周家斌:假如天氣預報也有「說明書」
    因為這些科普書多是一些專業人士編寫,其通俗性不夠,有些問題講得也不夠透徹,所以普通百姓大多看不明白,只有專業人士才能看得懂。科普文章、圖書一定要讓普通百姓看得懂。這就要求我們編寫氣象科普書籍時多聽聽普通百姓的意見和建議,儘量讓那些對氣象知識幾乎不了解的人也看得懂。聽說一些地方在編寫氣象科普書籍時邀請農民朋友參與,這種做法值得提倡。  同時,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也很多。
  • 為什麼天氣預報不準確,誰知道其中的原因?
    注意,注意天氣預報,最近15天都有雨,大家出門別帶傘,多帶藿香正氣液。為什麼?因為我不相信預報啊。有幾時是準的哦。就好像有人去祈福,要取個美貌的妻子,結果跑到了文廟去,別人說兄弟啊,只能祈求考好大學什麼的,他就祈求娶個美貌的大學生一樣。
  • 天氣預報App:2019年天氣大事件盤點 十大優質空氣城市出爐
    天氣預報都記錄好了。在今年即將結束之際,天氣預報App聯合心知天氣,參考中國天氣網信息,為大家盤點了2019天氣大事件,一起來看看吧!太陽持續失蹤,南方上演「流浪太陽」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曬不幹棉被。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長三角周圍地區就進入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將近2個月沒見過大晴天。
  • 2021年二月沒九,俗話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除此之外,人們還把冬季最寒冷的天氣劃分成九個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也就春暖花開了。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民間有很多關於「九」的諺語,最常見的一句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哇,下周的天氣竟然是這樣……還有颱風要來?
    2020隻剩下最後10天明天,就是冬至節氣「數九寒天」也將正式開始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了數九又稱冬九九,從冬至當天起,以九天為一個單位,謂之「九」,從「一九」數到「九九」,春天就來了。一起數一數~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兩日,暖暖的陽光灑下來溼冷的感覺被稀釋不少天氣格局正在悄然更新:從溼冷切換到晴冷準備出門的朋友做好保暖是關鍵好消息來了:25
  • 數值天氣預報——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石
    事實確實如此,2018年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8%。為什麼天氣預報能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呢?這主要得益於數值天氣預報的不斷發展。可能大多數人對數值天氣預報比較陌生,下面就為您揭開數值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
  • 最強天氣App?天氣預報神器eWeather試用
    打開eWeather後,會自動獲取地理信息並給出該區域的天氣數據。看到主界面頓時虎軀一震:和其他天氣App不一樣,eWeather將時鐘和天氣信息結合在了一起,在這個默認的天氣+時鐘界面,eWeather可以預報未來12個小時的信息。而eWeather預報的信息包括什麼呢?
  • 師太不同意第一期:天氣預報瓶,真能預報天氣?
    隨著天氣的變化,瓶子裡溶液的結晶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觀察結晶就能預報天氣。然後就是各種淘寶賣家的介紹,都說能預測天氣——「當瓶中液體清澈乾淨,代表天氣晴朗;當瓶中液體混濁朦朧,代表天空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大片結晶,代表將降溫甚至下雪。」
  • 看美國天氣預報不亞於看大片!
    要知道,很多國人一生當中都沒有機會去感受颱風、捲風、颶風的威力,所以,網上就曝光了許多作妖的孩子,竟然選擇在「山竹」來襲的天氣出門散步,那場面自然壯觀了!就有小夥伴發出抗議了,說大天朝的天氣預報永遠是風和日麗,歲月靜好的模樣。發布一個颱風,也就是個圈圈在轉動的樣子,壓根無法通過天氣預報感知颱風的威力。
  • IBM創新科技成就跨越全球更優質的天氣預報
    ,該系統能夠提供更及時、更優質的預測,並且能夠覆蓋那些以前從未獲得過現代氣象數據的地區。IBM GRAF能夠提供更為精細的天氣預測,更新頻率是傳統全球建模系統的6-12倍。目前全球天氣預報模型是覆蓋10-15平方公裡(6.2-9.3英裡),每6-12小時進行更新。與之相反,IBM GRAF可以縮小至3公裡(1.9英裡),而且每小時即可更新一次。以前只有美國、日本和少數西歐國家/地區才能享受到如此的天氣預報。
  • 天氣預報為什麼越來越準?
    從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到很久以前,人類都認為神對天氣有使用權和支配權,渺小的自己,怎麼能預測天氣呢?觀測意識和儀器的出現啟蒙運動帶來了理性之光。你手裡有了錘子,那看啥都想敲一敲。你心中有了理性,那看啥都想測一測。於是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人陸續開發了一系列的儀器,對溫度、溼度、風向、氣壓等天氣因素進行定量觀測。
  • 以前農村孩子用針扎它預報天氣,現在50多元一斤成美食,你敢吃嗎
    別看這小東西個頭不大,最大的不過5公分,危害可不小。它晝伏夜出,經常穴居在地下,喜歡吃植物的根部,挖洞的時候,碰到植物的根部,它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用它的大牙將其咬斷、切碎,美餐一頓。不僅如此,它還會啃咬植物的種子,夜間跑出洞外啃食莊稼嫩苗,常常造成莊稼菜地缺苗斷壟。農民對它深惡痛絕,每次見到都會用鐵鍁鏟死。愛它,只因它是很多農村孩子的新奇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