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承魯:一生做真人(組圖)

2020-12-09 搜狐網
 
  鄒承魯

  :一生做真人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2-4 11:09:30 · 來源: 新京報

  中國科學界的良心、著名生化科學家鄒承魯逝世

  我在參加追悼會的路上一直想著北島的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鄒承魯先生是個高尚的人,高尚兩個字寫在他的墓志銘上是當之無愧的。

  ———中科院院士 郝柏林

  外人看了我們家裡,都說如此隨意、自由、民主。

  ———鄒宗平

  跟著他七年了,真是非常好的人,我們常常一起聊天。

  ———看門小夥 小何

  他說他要戰鬥到最後。

  ———中科院院士 孫曼霽
1947年8月,在去英國留學的船上。

  推開李四光紀念館的大門,幾條大狗湊了上來,院裡冷冷清清,一個操著四川腔的憨厚看門小夥把記者帶進了館內。偌大一個紀念館其實是幢大房子,前面幾個房間對外開放。再往裡走進一個古樸的英式客廳,裡面擺著鄒承魯先生的靈堂。不久前,這位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在83歲享年時離開了人世,曾住著三個院士的大屋也失去了最後一個主人,鄒承魯、他妻子李林和嶽父李四光之間,幾十年來所有的風雨往事也都化為了牆上照片中人物的微笑。

  最有名的院士之家

  鄒承魯

  的身份是多重的。他是我國率先實現胰島素的人工合成的領頭生物學家,是反對科學作假挺身而出的說真話科學家,他同時也是李四光的女婿,和李四光、李林組成了我國惟一一家有著三個院士的「院士之家」。

  這個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家,包容了多個領域的科學。李四光是地質學家,李林研究物理,鄒承魯則主攻生命科學,夫妻兩人從事不同的專業,正好符合了長輩李四光的意思。「夫妻本來就好多事情要吵架的,還要為工作上的事吵架可不值得」,鄒承魯的女兒鄒宗平回憶著外公的意思,「我們從外公開始,都學不同的東西。」她自己則重走了外公的路子,研究地質。

  隨意、自由、民主

  鄒宗平的印象中,外公李四光是個很紳士的人,非常尊重女性,對外婆、女兒都是百依百順,而她的父親因為工作忙,都常常不管女兒,「小時候他沒有管過我,長大後就是我管他。」因為她小時候,父親在上海做胰島素合成研究,而她得了病,回到北京生活,他們兩人一年才見一兩回,等到鄒宗平長大多年後留學回來,父親則老了,但還是投身於科研,因此偌大個房子,很多事都是女兒在打點。

  不過,因為外公的影響,這個家庭還是顯得比較「女權主義」,外人注意到的第一印象就是「隨意、自由、民主」。

  鄒承魯

  的父親出身是職員,曾當過山東的省會計師,在那個年代屬於比較高的職位了,鄒承魯小的時候家裡也很重視教育,他的兄弟也畢業於清華建築系。儘管後來鄒承魯赴劍橋留學,再後來女兒也到美國讀書,父女兩人分隔兩地,但書信來往卻一直沒有斷過,在每一份來回就兩個星期的書信中,他一直關心女兒的教育。

  就這點,鄒宗平提到一個趣事。因為她沒有在國內學過生物就去了美國,美國老師建議她修了美國一年級學生上的生物,但是因為沒有中文資料,她學得很辛苦,於是就想到向生物學家父親求教。果然,鄒承魯極其細心地給她回了一份長達七八頁的信,詳細地介紹了生物學的概念。「我從頭到尾看了三遍。」鄒宗平回憶,「還是沒看懂。」當然,從此她就知道她一輩子都不可能再走她父親的那條路了,「就是沒有這個細胞」,她說。

  曾為一個臉盆吵架

  提到年輕時代的鄒承魯,女兒會用「英俊瀟灑」來形容,鄒承魯和李林有時也會透露給女兒他們兩人相識的往事。

  「他們當時在劍橋戀愛的時候,有一件事差點讓兩人吹了。」原來,當時兩人常常在劍橋划船,「划船時撐竿要在河裡扭一扭的,否則就吸住了,但我爸不知道這點,有一回就直接使勁一拔,結果船走了,他就掉河裡了。」雖然他不會遊泳,但幸好河很淺,他在裡面亂折騰了一陣,才終於爬了上來。「我媽遊泳很好,她看了在岸上笑得不行,使勁拍手,我爸說『差點淹死你還笑』,我媽笑說那是你不會遊泳嘛!」

  夫妻兩個院士雖然都是著名的科學家,但工作之外的普通日子,別人怎麼過,他們也怎麼過。「快結婚要添置結婚物品時,我媽說買一個臉盆就夠了,我爸則說要買兩個,兩人為此就大打(吵)了一架,差點婚就結不成了。」在鄒宗平的印象中,母親的脾氣比較急,父親則從來沒有在家裡發過脾氣,如果不高興了,就會沉默不語。兩人平時生活雖然也會吵架,但至少不會為了學術問題吵。

  鄒宗平回憶說,她父親屬於天資聰明,特別會考試的類型,「他從正規中學出來,考上了西南聯大,後來又考上解放後第一批公費留學,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而母親李林則先在伯明罕讀「彈性力學」,後轉到劍橋讀物理,「劍橋中國學生這麼多,他們就這麼認識了」。

  不過,李四光對這個女婿的感覺則有點複雜,一方面,鄒承魯聰明又勤奮,但另一方面,他做人非常得耿直,有點鋒芒外露了,「不過做父親的,永遠都不會對女婿滿意。」鄒宗平說,「我爸爸這種鋒芒外露是個性使然,他不會去在乎別人說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在家裡,鄒承魯是個非常平和的人。據大院裡跟著他7年,幫他料理生活的四川小夥小何回憶,鄒承魯待他非常好,儘管兩人階層相差很大,卻時常在一起聊天。「他每天晚上會看電視,最喜歡看歷史劇和偵探故事,我們總是能談很多。」

  致力於反科學腐敗

  儘管在家裡,鄒和普通人一樣平易近人,但在看不慣的科學作假問題上,他卻顯出自己愛憎分明的本色。鄒宗平說,鄒承魯的訪客不多,尤其是做科研的時候,他很少接受採訪,只是到老了以後,為了打擊科技腐敗,才開始慢慢接觸媒體。

  鄒承魯

  為我國率先實現胰島素的人工合成做出了重要貢獻,並且創立了「鄒氏公式」和「鄒氏作圖法」和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動力學的理論體系,他也得到了各種各樣的榮譽,1978年,他與另外四位候選人共同被推薦入諾貝爾獎候選項目,1981年他參與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究」獲得了國家科技一等獎,他本人不僅是中國科學院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的院士,也是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的榮譽會員。

  但是,在最近幾年,鄒承魯更為所知的是他在浮躁的中國科學界,勇敢地站出來,和科學作假鬥爭,倡導科學道德的行為。

  他曾40餘次撰文在報刊和雜誌上發表關於維護科學尊嚴,反對不正之風等問題的意見。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生化叢書《綜合生物化學》中,作為中國入圍的唯一一名生物化學家,鄒承魯在書中的自傳中寫道:「由於我國科學界長時期以來與國際科學界隔絕,很多人對國際上一些習慣做法並不了解,因此充分重視有關科學道德問題上國際上的一些習慣做法,對我國科學走向世界是絕對必要的。在這些問題上以身作則,並經常教導學生,是有經驗的科學家的不可推諉的責任。」

  他同時具體地列出了「偽造數據」、剽竊他人成果」、「一稿兩投或多投」、「強行署名」是科學不道德的幾個表現。

  也許方舟子在紀念鄒承魯的博客文章所寫可以代表別人對他的尊重:「一個人的死亡,並非意味著一個人的結束,除了留下基因,還可以留下彌因(meme),比如思想、精神、觀念、學術成果,都不會輕易被死神帶走,而會傳之久遠。鄒先生走了,但是他的學術成就,他對中國科學普及和學術道德建設的貢獻和影響,並沒有被帶走。」

  採寫/本報記者 金煜

  名片

  鄒承魯

  生物化學家,原籍江蘇無錫,1923年5月生於山東青島。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51年獲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鄒承魯

  參加發起人工合成胰島素工作,為胰島素的人工合成做出了重大貢獻。

  鄒承魯

  多年來一直關注科學道德問題。有「中國科技界真理鬥士」之稱。

  「鄒承魯話語

  1、人治加上科學腐敗是中國科學發展的兩大致命傷,同時二者又密切聯繫。

  2、得罪人不外乎兩個結果,不給經費,不給就不給唄,我年紀大了,只能做些小工作;還有一個,不給你獎,這我也不怕,我這輩子各式各樣的獎也得過不少了,你不給就不給。

  3、我寫過一篇文章,就是美國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出了一個醜聞,出了醜聞之後,報上照樣登,報上照樣登了之後呢,使這位先生不得不辭去他擔任的大學職務,我們現在大學校長也有幹這種事的,但是我沒看見他辭去大學校長職務。

  4、院士選舉最大的毛病一是不夠透明化,二是單位的參與實在太多了。

  5、我死後,你們將骨灰分成兩半,一半埋在中科院生物化學所(上海),一半埋在生物物理所(北京)。」

  〖 返回頂端 〗 〖 關閉本頁 〗

相關焦點

  • 鄒承魯:科學界仰望的道德標杆
    生物化學家鄒承魯院士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探求真理、捍衛真理的一生  因患淋巴癌化療後引發肺部感染,一周前,醫院向鄒承魯徵詢意見,是否在最後時刻切開氣管、接入呼吸機以維持生命。鄒承魯答:「我不要苟延殘喘。」  科學界仰望的道德標杆  「避免追求新聞價值」的鄒承魯,卻無法不成為新聞的焦點  「努力追求科學真理,避免追求新聞價值」,是鄒承魯一生做學問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 鄒承魯 一個說真話的人
    中科院訃告說,鄒承魯一生淡泊名利,學識淵博,遠見卓識,維護科學尊嚴,反對不正之風。在其生平介紹中,更是罕見地評價他是「剛直不阿的鬥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翟中和說:「他的品質是我們的楷模。」  鄒承魯幾次提出想吃冰激凌都被女兒拒絕了,因為他有糖尿病。最終還是給他買來了。吃完這杯甜美的冰激凌後,83歲的鄒承魯心滿意足地睡去,再也沒有醒來。
  • 鄒承魯何以越到晚年越絢爛
    鄒承魯是個科學家,他的專業領域是生物化學,他曾說,自己一生做學問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努力追求科學真理,避免追求新聞效應。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多年間,他的聲音不斷在媒體上出現,他的名字常常成為新聞報導的對象。他直言,人治和腐敗已成為中國科技的兩大致命傷。
  • 鄒承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 | 科學檔案
    生化學家鄒承魯先生,就是一位這樣的人。   在生物化學專業上,鄒承魯有出色的成就。   抗戰後,鄒承魯考取留英庚款(註:在中國「庚子賠款」後,美、英、法、荷、比等國相繼與中國訂立協定,退還超過實際損失的賠款。退還款項除了償付債務外,其餘悉數用在教育上,中國每年向上述國家輸送相應的留學生,庚款留學生由此產生。),選擇生物化學為一生追求的科學領域。
  • 鄒承魯:一個敢說真話的老人走了 - 浙江日報
    鄒承魯座右銘  你要是老想著在科學上出名,那就永遠做不成一個好科學家  鄒承魯是1951年回國的。他說,我回來,是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科學做點事,使中國科學能夠早點站起來。  那麼當時在實驗室裡,他們做了多少次實驗?鄒承魯表示,因為一開始就走對了路,我們是很仔細地查閱了文獻,查閱人家做過的實驗,看人家是怎麼失敗的,我們想失敗原因會在哪兒,因此找對了路。做實驗的次數並不是很多,有些地方報告什麼600次、800次,我記得沒這回事,第一次成功了不是像後來做得那麼好,但是畢竟路是走通了,以後就是怎麼樣改進,走得更順利一點,得到的產量更高一點罷了。
  • 近400人送別科學鬥士鄒承魯(圖)
    本報記者 歐陽曉菲 攝  本報訊(記者夏命群柳志卿)昨天上午10時,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主要參與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鄒承魯的家屬、白髮蒼蒼的同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近400人前來送別。  靈堂外,上百名身裹棉衣、白髮蒼蒼的老人擠滿了廣場,他們中包括鄒承魯的同事、學生、親人。
  • 南開大學與中科院共建「鄒承魯菁英班」
    南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日前籤署合作協議,攜手共建「鄒承魯菁英班」,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生命科學領域領軍人才。「鄒承魯菁英班」旨在將南開生科院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與生物物理所的名師、前沿學術思想和國家級科研平臺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本科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科教結合聯合培養一流人才的創新模式。
  • 南開大學牽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共建「鄒承魯菁英班」
    9月25日,南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南開大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建「鄒承魯菁英班」,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生命科學領域領軍人才。  儀式上,許瑞明和南開大學教務處負責人代表雙方共同籤署「鄒承魯菁英班」協議。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向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捐贈鄒承魯先生文集。  根據協議內容,「鄒承魯菁英班」試行「2.5+1.5」培養模式,學生前五個學期在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完成專業培養方案中規定的課程學習,第6-8學期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開展科研實踐訓練和課程學習。
  • 鄒承魯:我仍然會選擇科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  人物百科  鄒承魯,1923年5月17日生於山東省青島市,祖籍江蘇無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2006年11月23日凌晨5時22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 科學經典誦讀會—鄒承魯:科學研究五十年的點滴體會
    科學經典誦讀會—鄒承魯:科學研究五十年的點滴體會 2020-07-0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珍貴組圖:毛澤東一生中10張經典微笑照片
    紀念毛澤東同志逝世37周年 珍貴組圖:毛澤東一生中10張經典微笑照片
  • 教授用人體彩繪講授解剖(高清組圖)
    教授用人體彩繪講授解剖(高清組圖) ( / 15)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8-30 據澳大利亞《時代報》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市皇家理工大學的教授別出新意,運用真人模特教授人體解剖課程。
  • 泰國獼猴剔牙生火做燒烤酷似人類(高清組圖)
    原標題:泰國獼猴剔牙生火做燒烤酷似人類(高清組圖)   泰國獼猴剔牙生火做燒烤酷似人類(高清組圖)   我有話說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報導,當地時間1日晚,由英國廣播公司一臺推出的三集紀錄片《猴星球
  • 世界頂級情色攝影師的情色人體「18禁」【高清組圖】
    鏡頭揭秘世界各地女人的驚天差距【高清組圖】  爆笑趣圖:家有「恐怖」的「熊孩子」【圖】  王詩齡娜扎華晨宇 娛圈新一代現實版繼承者【組圖】  實拍全球大尺度反暴力「蕩婦」遊行【高清組圖】  史上最性感驚豔的京劇著裝 顛覆傳統印象【高清組圖】  復旦校花不雅照洩露 徹底顛覆宅男女神形象【高清組圖】  一個10歲苗族女孩一生的最後時光
  • 《蜀山之白眉真人傳》陳奕飾演的白眉真人,粉絲們強烈期待
    《蜀山之白眉真人傳》由曾成功詮釋蘭陵王的中國臺灣演員陳奕主演,這是陳奕繼《大仙衙門》之後,第二次與中環影業合作。不同於之前飾演「貌美心壯」的戰神蘭陵王,他在這部劇裡真的完美詮釋了北齊第一美男,此次男一號陳奕飾演的白眉真人,是從一個呆萌少年成長為一代開山立派的宗師,其中蛻變引人期待。
  • 誦讀科學經典 弘揚科學精神丨鄒承魯:科學研究五十年的點滴體會
    作者:鄒承魯(1923年5月17日—2006年11月23日),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出處:節選自《生理科學進展》2001年32卷第三期。我一生做學問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可以歸納為:努力追求科學真理,避免追求新聞價值,跟蹤最新發展前沿,不斷提高水平,勤奮工作,永不自滿。形成這一思想與我在從中學到研究生時期所有老師的教導密不可分。我在重慶南開中學讀書時期,奠定了理科各門以及中英語文的良好基礎,這些在西南聯大學習時期都得到鞏固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養成自學習慣和踏踏實實勤奮工作的學風。
  • 《劍來804》火龍真人是個麻將高手,做生意只算是門外漢
    要說做生意,在《劍來》的眾多人物中,陳平安無疑是把好手,據說在劍氣長城那邊,就沒誰能從他這邊掙錢。這個據說的人,不是路人甲或路人乙,是文廟裡迎來送往,類似辦公室主任角色的「熹平」,可見有很高的可信度。陳平安做生意很厲害,可獨獨在火龍真人這裡吃了虧。
  • 人為什麼要睡覺:用閒暇時間修補受損細胞(組圖)
    第2頁:第3頁:第4頁:        在人的一生中  最勁爆熱門新聞強力推薦(新聞點擊排行榜前10位):  ·十大中國史上死得最窩囊的人(組圖) ·2004年中國科學家十大發現(組圖)  ·揚子鱷居然與鴨子「同居」 ·2004年中國十大科技騙局
  • 世界10大最奇異的住所[組圖]
    1000元紙幣做外牆[組圖]  1000元紙幣做外牆[組圖]  1000元紙幣做外牆[組圖]  1000元紙幣做外牆[組圖]  「造」 1000元紙幣做外牆[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