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本文,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智庫,持續推送更多精彩。
外貌決定有沒有可能在一起,性格決定適不適合在一起,物質決定能不能穩定的在一起,信任決定能不能長久的在一起。產品也是如此。
所有的產品都是和消費者的一場愛情。
降低價格犧牲自己的利潤,以此來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這無異於殺雞取卵。而且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在低價的道路上永遠都看不到終點。
想讓顧客感覺到實惠,並非只有降價這一個辦法。
實惠的本質是啥?實惠是讓顧客感覺自己撿到了便宜,亦或是轉移顧客對價格的注意力。
那麼如何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讓顧客感覺到實惠呢?你一定要把握那個臨界點!
1、極端式促銷,找不到更低的。消費者是喜歡佔便宜的感覺,免費噱頭,沒有產生這種感覺,你的營銷套路就行不通。從始至終,都是在套路消費者,有沒有給他造成這種佔便宜的感覺。
在一個沒有特色餐品的餐廳,你很難用回頭客來養熟餐館的高速增長,只能靠自然流量,這樣你很被動,需要打造屬於你的特色之旅。
在免費泛濫的時代,你能把哪些做到真免費,用口碑來贏市場,贏消費者的傳播。說句題外話:營銷是一個搭訕的機會,在商業與用戶和客戶之間,起到一個流轉的作用。企業不能濫用套路,而不考慮本身存在的意義。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傳播口,一個傳播員,一個消費者背後站著250個陌生又有關係的朋友。得罪一個消費者,忽悠一個消費者,都是間接斷了250個人關係。這很虧,也是大多數中小企業都不重視,最終被淘汰的原因。
今天,我們在用價值來做衡量,在為客戶做服務,那我們就要塑造價格和價值的體驗之差的感覺。
比如,我更喜歡超低價的營銷策略來取代免費。
舉例說賣一碗粥,你的餐館平均價格是12元,那麼顧客潛意識裡就會和外邊四五塊錢的粥做對比,你的價格就會顯得比較高。
如果自己來設置一個對比價格,將毛利比較高的幾款定為12元,再選幾個價格稍微不那麼透明的菜品將價格定高一點,比如說定到15元,或者18元。這樣一來,12元的粥在你的整個菜單裡就顯得比較實惠一些。這裡15元和18元的粥並不是主推的產品,他們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讓12元的粥更好賣。
很多餐飲店,為了讓顧客更好地接受自己的產品價格,會專門做一些定價比較高的產品,形成一個價格錨,就是為了更好地推動自己主打菜品的銷售。
有價的產品或者服務,更有對比性,而不是被免費的噱頭被消費者忽視掉。我們大多數人的觀點,免費的,就算差勁,也可以接受,畢竟沒花錢。
2、最低額促銷很多朋友在做促銷的時候,全憑感覺擬定特價產品,全然沒有任何的策略思考,以至於特價不特,特價不銷,毫無感覺。
基於這些現狀,我們先來思考一下:特價產品的作用到底是什麼?筆者認為大致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吸引人來,匯聚人氣;另一個作用就是打擊競爭對手。
明白了特價產品的作用後,我們再來看看應該如何構建特價產品策略。既然第一個作用就是吸引人來聚集人氣,那價格就一定要讓人感覺真心實惠,有很大的便宜可佔,方能讓人不可抵擋誘惑。
比如超市裡的特價雞蛋、特價蔬菜、特價水果等,都是為了聚人氣而設計的產品策略,所以我們在挑選特價產品時,一定要考慮這些產品相對消費者而言,必須具備這些特點:
1、購買的機率相對較高;
2、購買的人群相對較大;
3、價格很容易可以做對比;
如此這樣的產品,才能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到底貴不貴,是不是特價隨時能辨。因此我們就需要分析和研究每天的銷售數據,挑選銷售頻率比較高,銷售數量比較大,當地消費者相對認可的產品,來作為吸引人的特價產品,如此方能真正起到聚集人氣的作用。
3、定時折扣促銷舉個例子:社區生鮮店作為市民門口的菜籃子,要滿足一日三餐消費的消費需求,除了產品豐富、價格適宜,最主要的是要夠「新鮮」。
肉類的新鮮度是社區生鮮店的核心痛點。既然是否新鮮無法自證,那麼該如何處理?
可以採用了簡單有效的方式——承諾的力量,提出了「不賣隔夜肉」,並將它公開和可視化。
通過承諾的可視化和銷售行為的公共化,使承諾的力量不斷強化。
1、首先將「不賣隔夜肉」的承諾公共化:店鋪外面的招牌,店鋪裡面的海報、貨架、收銀臺等視線所及的地方到處都有,這樣消費者不管是從外面經過還是走進店裡,都被這個簡單的承諾所吸引。
2、其次推出「定時打折清貨」策略:通過銷售行為實踐「每日新鮮」,來強化消費者對承諾的認知。每天從 19:00 開始,每隔半小時打低 1 折,19:00 打 9 折,19:30 打 8 折,以此類推,直至晚上 11 點半,全場未售出的肉菜就免費派送,絕不過夜。
這樣一來,每天到打折時間,大量的大爺大媽們,聚集在門店門口,將打折的商品搶購一空,消費者看著空空蕩蕩的貨架,自然也就願意相信錢大媽口號的名副其實以及加深對其菜品質量的信任。
注意的是:這種營銷定價模式的成功離不開對地區顧客消費習慣的研究。
總結:如果客戶發現自己只需小小的投入就可以換來大大的收益,或者只需小小的投入可以解決大大的痛苦,就可以突破成交中間關鍵的「臨界點」,讓客戶對你的產品「動心」。
找尋你的預期,啥叫希望與失望,關鍵是那個望,一層層管控與衝擊你的心理期望,審訊、電視直銷就是來衝擊心理臨界點。
如果喜歡本文,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智庫,持續推送更多精彩。如果有你獨到的見解,歡迎下方留言,一吐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