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大人工智慧大咖直播來了!
2020-03-21 15:13 |起航號 |
-
浙大教授吳飛:大家應該清醒一下
原標題:浙大教授吳飛近日撰文稱:人文科學正越來越邊緣化,大家應該清醒一下 人文科學無用論,可以休矣 每年夏天,文科總要被「黑」幾次。 當有大學新生諮詢填報志願時,不少「過來人」會真誠地給出建議:不要選文科,不賺錢。 在人工智慧崛起、網際網路時代,文科專業往往處於「就業鄙視鏈」底端。
-
對話浙大博導吳飛:人工智慧的前世今生
2018年8月26日,百度為2018人工智慧創意賽集訓營邀請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慧創意賽專家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吳飛教授,為你呈現人工智慧的前世今生。實際上我們再回看數學歷史三大猜想,第一個是費馬定理,這個通過數學家的努力證明了。第二個四色定理,一張地圖上只需要四種顏色,可以把不相鄰的國家用不同的顏色標明出來,四種顏色足夠多了,這個已經被證明了。最後一個是未得到證明的哥德巴赫猜想。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講如果證明也是一種計算的過程,是否存在一種計算的裝置,可以把需要我們證明的問題或者計算的問題一步一步的按照機械的方式求解出來。
-
浙大人工智慧專家吳飛:領略智能魅力
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此次AlphaGo的勝利體現了人工智慧從知識引導、到數據驅動,進而到能力學習的這一可喜躍變。 吳飛介紹,早期人工智慧方法是依賴於一個知識庫,從知識庫中已有知識出發,進行推理,完成智能決策。
-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2020-04-25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期回顧|浙大教授吳飛:未來職場「拼」什麼?
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跨媒體計算、多媒體分析與檢索和統計學習理論。吳飛教師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7年),教育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專家組工作組組長。02 課程回顧吳飛教授課程金句:「在大數據時代,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和我們生活中的水與電一樣普遍的事物。
-
醫學院考研浙大再創新高!城院+浙大醫學人才培養模式get
其中有三個特點:全——臨床醫學、藥學、護理三個專業皆有學生被浙大錄取;高——整體水平高,總分超350分的有17人,其中藥學1601班餘滋愷以面試第一、總分第一的成績被藥學專業錄取;優——多名學生被相關專業學科帶頭人收至麾下,如臨床1506班凌哲南成為浙大普外科導師鄭樹森院士門生。
-
連續十年領跑浙江 浙大二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再創新高
9月27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部發榜,浙大二院喜報頻傳,獲批項目數再創歷史新高!集中申報期共獲資助128項連續四年增長累計超過75%項目總數連續十年領跑浙江躍居全國第四獲批的128項:包括重點項目3項(心血管內科王建安教授、超聲醫學科黃品同教授、核醫學科張宏教授)、專項項目1項(腫瘤研究所於曉方教授
-
三問浙大:鄭強教授調走了,浙大精神崩潰了?
2020年4月17日,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判決該學生犯QJ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根據《浙江大學學生違紀處理辦法》(浙大發本〔2017〕119號)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經研究決定,給予努××留校察看處分,期限12個月,自處分決定作出之日起計算,到期可以申請解除。
-
共享優質醫療資源 浙大二院「牽手」海鹽開設分院
2020-11-25 09:52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科學網— 錢令希:和浙大「牽手」的崢嶸歲月
曾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一屆、第二屆副會長,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協會理事,國際計算力學學會常務理事。 1943年10月下旬,時任浙江大學(以下簡稱浙大)工學院代理院長的王國松教授特地到貴陽邀請年僅27歲的錢令希去浙大教書。恰巧那時,錢令希當時工作的交通部橋梁設計工程處要改組搬往重慶,錢令希和妻子倪暉都討厭官商雲集的重慶,便慨然應允王國松向其提出加盟浙大的邀請。
-
人工智慧、機器人、晶片、量子計算,這些尖端專業 未來出路會很牛...
昨天,快報記者請教了浙大、中科大、上海交大、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教授,還採訪了部分專業人士。 今年國內38所大學以人工智慧專業開始招生 先說說人工智慧。從幾位高校老師口中得知,今年,很多重點大學要開設人工智慧專業。
-
浙大二院
2020-11-14 19:09 |浙大二院
-
浙大百廿年校史:從與復旦大學、杭州大學的歷史淵源講起
浙江大學的淵源—— 求是書院創建於1897年,距今已經一百二十餘年,故稱百廿浙大。在浙江大學百二十餘年的歷史中,學校難免有起起伏伏,經歷過停辦、遷校、拆分,發展今日已經成為全國頂尖綜合性大學。這浙大的發展歷程中,與四所大學是繞不開的,分別是復旦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省內分合沿襲浙江大學創立的淵源求是書院,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但求實書院沒辦多久就多次易名停辦。直到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才算真正安穩下來。1928年4月,學校更名為浙江大學。
-
浙大AI要為杭州亞運會寫歌?AI+藝術,潛力無窮
「人工智慧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加入每個國家的元素和特點,給一首曲子編排出40多種不同的風格,讓每一個參賽的國家都聽到他們『專屬的亞運音樂』。「餘音」的「兄弟姐妹」「餘音」屬於浙大人工智慧研究中的「AI+數字創意」板塊。來自浙江大學AI+藝術領域。它的同門「師兄弟」人工智慧系統在AI+醫療、AI+經濟、AI+法律領域各有成就。
-
讀竺可楨日記、看程開甲成績單、聽科技特派員現身說法……浙大這...
最近,在浙大紫金港校區黨建館裡,有幾位正在一邊上課一邊看展的學生們對此很驚奇。他們上的這門課,是《形勢與政策2》,主題為「黨史校情教育」,任課老師是浙大機械工程學院的項淑芳。項淑芳安排的這堂課,既不在教室,也沒有教材,而是到浙大新落成的黨建館,讓40多位大四學生上一次體驗課。
-
浙大公開高校信息化最新成果,國內首個「雲上大學」正在形成
從這個實驗室走出的「研在浙大」、「學在浙大」、「智雲課堂」、「浙大釘」等創新平臺,讓高校的教學、科研、校務、生活都「跑」在雲上,實現全面雲化、智能化。 2018年,浙江大學與阿里雲共同發起成立「智雲實驗室」。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主任陳文智表示:「兩年來,聯合教育信息化生態的力量,首個全面數位化的『雲上大學』正在形成。」
-
浙大城市學院超常規建設全國百強
「昔言求是,實啟爾求真」,浙大文脈,一直是這片校園裡師生們的遵循與嚮往。 董凌峰,浙江最早馳援湖北的男護士;餘賽婷,則是浙大二院主動請纓上前線的「最小的娃」……日前,四位護理學專業校友回到母校,分享了他們奔赴抗擊疫情一線的故事和心路歷程。像他們這樣日夜穿梭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校友有數十位,都是浙大——城院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出的精英。
-
浙大正合科技園
浙大正合科技園成立於2014年5月,是由杭州高新區(濱江)黨委人才辦與浙江浙大正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創建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 浙大正合科技園旨在發揮人才優勢、資本優勢、管理優勢、服務優勢、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有效整合科技、資本、政策、物業等方面要素,重點引進由「千人計劃」專家、「萬人計劃」專家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創辦的、高校教師或科研院所創辦的、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