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一司機衝撞清真寺入口 尚未發現「恐怖主義動機」

2020-11-24 閩南網

  法國《20分鐘報》8月12日報導稱,法國諾爾省政府在當地時間8月12日表示,一名司機10日晚間在蒙桑巴勒爾故意開車衝撞一座清真寺的入口,但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尚未發現「恐怖主義動機」。

­  諾爾省政府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當地時間10日晚間11點45分左右,一輛汽車猛烈衝撞一座清真寺入口。一名警方消息人士表示,車身已全部進入清真寺內部。嫌疑人的身份已確認,相關方面目前正在搜捕這名嫌疑人。抓捕嫌疑人後才能明確此次事件的動機。

­  據報導,諾爾省政府強調,事發後不久即部署重大警力,並有高層官員前往現場。警方當前階段的調查未發現任何種族主義動機。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  根據法國電視三臺消息,嫌疑人可能是一名來自馬格里布的男子,此前曾有過違法行為。【記者 王莉蘭】

原標題:法一司機衝撞清真寺入口 暫未發現種族主義動因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德國特裡爾汽車撞人事件已致5死 司機動機尚不明確
    中新網12月2日電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德國西部城市特裡爾發生一起汽車衝撞路人事件,已經導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9個月大的嬰兒。目前,汽車駕駛員已經被捕,警方稱其動機尚不明確,但表示他曾飲酒,且可能有精神問題。
  • 科技與欲望邊界的衝撞:從恐怖主義到奇點臨近
    讀完此文,或許你會對恐怖主義的根源有自己的思考。是否有一天,世界再沒有恐怖主義?「只有當恐怖主義組織從我們對他們的反應中意識到恐怖主義已經成為一種無效也無吸引力的手法時,恐怖主義才會徹底消失。」把這類恐怖襲擊和迅猛發展的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各種科技結合在一起看,我們會發現人類文明處在一種冰火兩重天的境地,且與天堂與地獄等距。
  • 外媒:昆明暴恐案凸顯中國面臨恐怖主義新挑戰
    許多人稱,西方這樣報導此次突發案件是企圖為恐怖主義辯護。新華社的一篇社論稱:「美國政府及一些媒體對恐怖主義所持的雙重立場,實質上是對恐怖行為的默許和縱容,是在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報導稱,近年來,新疆發生了多次暴恐事件。1日發生的襲擊案和去年10月天安門前發生的吉普車衝撞案都表明,這種衝突有演變成針對遠離新疆的主要城市的恐怖襲擊的新趨勢。
  • 紐西蘭恐襲|屏蔽了「恐怖」的恐怖主義:符號、影像與遊戲
    澳洲恐怖分子所使用的遍布解謎符號的武器恐怖主義符號迷霧:玷汙日常語言2019年3月15日,28歲的澳大利亞籍男子塔蘭特(Brenton Tarrant)闖入紐西蘭Christchurch的兩座清真寺實行槍擊。嫌犯使用頭戴的GoPro相機進行全程直播,包括他驅車前往清真寺到實施槍擊的整個過程。
  • 恐怖主義肆虐歐洲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
    作為最基本的政治正確之一,當言論自由與宗教信仰自由碰撞在一起,向來喜歡和稀泥的歐洲白左政客們只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政治正確,然後對可能引發的社會矛盾視而不見,用政治正確的高壓線去掩蓋這一問題的蔓延和惡化。
  • 伊朗外長指暗殺核科學家系「國家恐怖主義」 究竟發生了什麼?
    伊朗外長扎裡夫稱這是「國家恐怖主義行為」。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與西方的關係正在急劇變化,這一進展也把伊朗問題重新擺上了臺面,給即將上任的美國拜登政府帶來新的挑戰。法赫裡扎德是誰?一名西方外交官曾在2014年對路透社說,「如果伊朗選擇核武化,那法赫裡扎德將會成為伊朗核彈之父。」近期,分析人士密切關注伊朗製造的濃縮鈾。濃縮鈾是製造民用核電與軍用核武的關鍵材料。德黑蘭堅稱,其核項目用途是和平的。2010年至2012年間,四名伊朗核科學家遭到暗殺。
  • 耶路撒冷的猶太會堂,大衛王的歷史講述,清真寺上面的月牙
    在耶路撒冷,當時我挺發愁的,不知道還有啥地方能有機會進一個猶太會堂看看,幸好韓山問了司機,司機說有一個猶太會堂每天很早就會開放,可以在明天出發去死海之前先去看一下。時間差不多了,開始奔著餐廳走,一路沿著耶路撒冷漂亮的的「石頭胡同」走過。
  • 伊朗外長指暗殺核科學家系「國家恐怖主義」,究竟發生了什麼?
    伊朗外長扎裡夫(Mohammad Javad Zarif)稱這是「國家恐怖主義行為」。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與西方的關係正在急劇變化,這一進展也把伊朗問題重新擺上了臺面,給即將上任的美國拜登政府帶來新的挑戰。最新報導稱,伊朗官方指控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所為。
  • 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一清真寺發生槍擊事件
    蘇黎世警方證實,槍手19日潛入瑞士蘇黎世市中心一座清真寺,隨機向在祈禱的人群開槍,造成至少3人受傷。事件發生後,警方展開追捕。目前,警方在附近發現一具屍體,但還不能確定死者是否與槍擊事件有關。(央視記者孔琳琳)蘇黎世警方證實,槍手19日潛入瑞士蘇黎世市中心一座清真寺,隨機向在祈禱的人群開槍,造成至少3人受傷。事件發生後,警方展開追捕。目前,警方在附近發現一具屍體,但還不能確定死者是否與槍擊事件有關。
  • 清真寺名稱的由來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築群體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穆斯林舉行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亦稱禮拜寺。系阿拉伯語「麥斯吉德」(即叩拜之處)意譯。  《古蘭經》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不要祈禱任何物」(72:18)。素被穆斯林視為生活中惟善絕惡的神聖之地,貧富平等的共享之所。
  • ISIS殺害中國人質 恐怖主義終於蔓延到了我們家門口
    解說:《一虎一席談》PK,歐亞難破恐襲魔咒,全球反恐是否失靈。胡一虎:歡迎收看今天的《一虎一席談》,今天一開始我要說的一句話就是,看到剛剛的影片一個感想,全球的反恐局勢為什麼越反越亂,我們跟恐怖主義越來越接近了嗎?
  • 社評:恐怖主義馬蜂窩被捅破,窮國最遭殃
    肯亞首都奈洛比的恐怖襲擊尚未平息,巴基斯坦邊境城市白沙瓦又發生針對基督教的自殺式爆炸。兩起恐怖事件都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情況悲慘,令人唏噓。如今全球的絕大多數恐怖襲擊都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大中東地區尤其是重災區。
  • 恐怖主義背後有什麼樣的心理學與神經科學?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往往無所不用其極。「恐懼是促成恐怖主義活動最主要的心理武器。」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雅各布斯醫藥與生物醫學學院司法精神病學主任丹尼爾·安東尼奧斯說。「這種恐懼,或者說對可能發生的恐怖活動的預期,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嚴重影響。」恐怖的升級ISIS的恐怖活動一直持續升級,每一次行動都較之前更甚。
  • 清真寺的由來你不可不知
    清真寺是阿拉伯語「麥斯吉德」的義譯。天房禁寺為「麥斯吉德·哈拉姆」,其意為成立禮拜的地方。所以,清真寺的主要功能是宗教活動中心。穆斯林每日的「五番拜」、主麻拜、會禮等都在清真寺舉行。清真寺還是穆斯林交往的場所。他們在這裡互致問候,聯絡感情,交流信息。
  • 賈瑪清真寺,在阿格拉堡的附近,鐵路線旁聳立著一座大清真寺
    在阿格拉堡的附近,鐵路線旁聳立著一座大清真寺,就是賈瑪清真寺。它是公元1648年沙·賈汗為他最喜歡的女兒Jahanara建造的。其中紅白拼化鑲嵌結構非常引人注目。 在建造之初,這座清真寺由一個巨大的庭院與阿格拉堡的西大門連接了起來。但是,在19世紀中葉,英國人在這兩處之間修了一條鐵道。
  • 瑞士蘇黎世市中心一清真寺發生槍擊事件
    瑞士蘇黎世警方19日證實,一名槍手當天潛入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市中心一座清真寺內,並隨機向正在祈禱的人群開槍,造成至少3人受傷。 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17時30分左右,肇事者是一名大約30歲的男子。事件發生後,蘇黎世警方封鎖了事發清真寺周圍區域並展開搜捕。
  • 德國一男子駕車駛入步行區致死五人,驚動該國總統及總理
    目前,案件動機仍在調查中。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1日下午1時30分。這名51歲男子駕著一輛路虎越野車,以「蛇行」方式高速駛入步行街。警方表示,肇事車在步行街橫衝直撞至少600米,多人被撞飛。男子之後被逮捕。此次事件的死者都是特裡爾市居民,其中還有一名9周大的嬰兒。據警方透露,肇事男子也來自特裡爾地區,此前並無犯罪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