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義背後有什麼樣的心理學與神經科學?

2021-01-08 百家號

6月12日凌晨,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夜總會發生槍擊案,至少50人喪生、53人受傷,為美國三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槍擊事件。ISIS組織宣稱對此次事件負責。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這起槍擊案為「恐怖和仇恨行徑」。

恐怖和仇恨從來不等同於力量。事實上,在一次次不斷升級的襲擊背後,恐怖分子心中的恐懼更甚於無辜大眾。恐怖,已如癌細胞一般侵蝕了他們的靈魂。

恐懼本是人類求生的本能。然而,當恐懼成為一種常態,牢牢佔據一個人的頭腦與心靈時,將會刺激身體分泌出有害激素,侵蝕健康,嚴重影響思維與判斷力。

恐怖分子所依賴的就是這種效應。他們的目的就是讓普通人無時無刻不懼怕他們,以證明自己的重要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往往無所不用其極。

「恐懼是促成恐怖主義活動最主要的心理武器。」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雅各布斯醫藥與生物醫學學院司法精神病學主任丹尼爾·安東尼奧斯說。「這種恐懼,或者說對可能發生的恐怖活動的預期,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嚴重影響。」

恐怖的升級

ISIS的恐怖活動一直持續升級,每一次行動都較之前更甚。操著英國口音的「聖戰士約翰」將美國記者詹姆斯·弗利斬首,其行徑之野蠻兇殘令人髮指。而緊隨其後的是同時斬首兩人,後來更升級為一次斬首20人以上乃至大規模淹死及活活燒死受害人。

這些暴行並不是少數瘋狂者的專利。ISIS正在訓練眾多少年兒童成為新的劊子手。專家們指出,這些手段都是ISIS精心策劃的。

「婦女和兒童不該成為殺手。」紐約艾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精神病學及行為科學臨床教授埃裡克·賀蘭德說道。「越是與大眾預期不符、越是野蠻的行為,越能顯示出恐怖主義的影響力,越能令人們投向恐怖主義的懷抱。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人們束手就縛。」

恐怖主義專家約翰·霍根對此表示贊同。「這是心理戰,」他說道。「純粹的心理戰。他們想要的不僅是讓我們畏縮和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想永久性佔據我們的意識,讓我們覺得他們什麼都幹得出來。」

「多重襲擊尤其能強化心理恐懼。」賀蘭德說。「如果你看過布魯塞爾機場的爆炸視頻就會發現,第一起爆炸後,人們出於恐懼紛紛尖叫呼號。而第二顆炸彈爆炸後,現場只剩一片死寂。人們已經完全嚇呆了,心理徹底崩潰。」

恐懼與大腦

人類對危險的反應根深蒂固。從古至今,這種下意識的反應機制一直在確保人類的安全。當我們聽到尖叫,我們的自動神經系統便會發射信號給杏仁體——大腦的恐懼中心,隨後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飆升,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冷汗直冒。我們已經做好了逃跑或戰鬥的準備。轉瞬之間,更多的信息從不同渠道進入大腦,我們此時必須做出抉擇:危險真的迫在眉睫嗎?接下來的選擇和行動過後,危機消除,我們的身體重新平靜下來。

然而,如果我們總是處於戒備狀態,就會落入壓力的魔爪。恐懼徵服理智,我們將無法頭腦清晰地思考。

「我們會陷入一種膠著狀態。」賀蘭德解釋道。「歐巴馬總統說恐怖襲擊的傷亡率小於交通事故的傷亡率,可這對安撫人心及驅除恐懼於事無補。」

在恐懼的刺激下,大腦中的其他部分——例如額葉—紋狀體丘腦迴路和前扣帶皮層也會被激活,引發強迫性思維或長久的警戒心。

「我們會對周遭環境高度警戒,看什麼都不對勁。或者表現出強迫症症狀,發展出一套習慣和儀式來避免不吉利的事發生。類似表現包括一遍遍看電視新聞來獲得更多信息,不放過任何媒體上的消息,風聲鶴唳,生怕橫遭不測。」

安東尼奧斯也贊成這種觀點。「恐懼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情感體驗,會引起情緒、性格、動機及人格的扭曲。」他說道。「假以時日,長久的恐懼體驗演變成心理壓力,最終或發展為精神障礙。」

有時這種病變也會表現在軀體上表現出來。2014年,科學家對1700名健康的以色列成年人展開研究,試圖觀察恐怖主義威脅對他們造成的影響。結果表明,在腦內化學物質的催化下,恐懼感最強烈的人的平均心率比普通人足足快了10-20下。

從頭再來

所幸的是,有研究表明,在經歷過最初的震驚、悲痛甚至抑鬱後,絕大多數人都會對恐怖主義活動產生抵抗力。

「從心理及大腦的角度上看,這是十分有趣的現象。」曾出版過《恐怖主義心理學》的霍根說道。「我們能夠很快恢復正常。即使是ISIS這樣強大的恐怖組織也很難讓觀者長久處於恐懼焦慮的狀態。」

專家稱,在群體間尋求支持和聯繫有助於加速療愈。例如,去年11月的巴黎暴恐襲擊的第二天,無數人通過全球社交媒體平臺表示了聲援,這對襲擊後的心理重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非常重要,」霍根說道。「然而同樣重要的還有讓自己儘快回歸日常生活。」

安東尼奧斯補充說,個體對恐怖襲擊的反應是恐懼還是憤怒對其行為也有決定性影響。「憤怒的人常表現出更大程度的樂觀與反抗;而恐懼使人更悲觀消極,傾向於通過和解來消弭衝突。」

誰才是更恐懼的一方?

出人意料的是,專家稱,巴黎和布魯塞爾發生的恐怖襲擊正是脫胎於恐懼——恐怖分子的恐懼。

「恐怖分子總是怕被人忽視和遺忘,」霍根說。「因此,ISIS總是極度努力想要吸引世人的眼球。」霍根稱,有可能加入恐怖組織的人會上網搜尋相關信息,因此恐怖組織需要時常高調「出鏡」,表現自己的強大和權威。

霍根以蓋達組織為例解釋說:「在過去的兩年間,蓋達組織從最大的恐怖幫派變成了明日黃花。誰能想到,這個當年一手釀成911事件的組織在如今20來歲的穆斯林憤青眼中已然『過氣』,讓位給了風頭正勁的ISIS。」

來源:CNN 作者:Sandee LaMotte 編譯:未來論壇 商白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為 「未來論壇」微信帳號(ID:futureforum)未來論壇官網:www.futureforum.org.cn

相關焦點

  • 神經科學+心理學+教育=?
    上述內容是近來飛速發展的神經科學研究成果與學習和教育關係的一個縮影,接下來我們來拓展一下這方面的描述。我的專業是發展心理學,就從神經科學與個體發展的相關研究談起。從畢生發展的角度理解神經科學與學習和教育應用的關係這部分內容與一個新的分支學科的興起有關,即發展認知神經科學。
  • 認知神經科學:人類行為研究新進展
    從認知進路探索行為  就產生和發展而言,認知神經科學可視為認知心理學的一個研究取向,即採用神經科學的範式研究人類認知過程,解決有關人類心智的根本問題。與外顯行為不同,認知心理學關注的是那些不能直接觀察但卻構成了人類行為基礎的內部機制和過程,如意識的起源、思維的產生和信息的加工等。
  • 類腦計算背後的計算神經科學框架
    而從生物的神經系統取出這個算法的過程, 就是計算神經科學。計算神經科學有兩個使命,一個是直接解決生命智能有關的問題, 如困擾我們的心理疾病, 器質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因為你只有懂得了算法出現問題的原因, 才能去修正它。
  • 贈書 | 認知神經科學前沿譯叢書籍推薦!
    注意認知神經科學就是這一發展的重要成果,為傳統心理學的注意行為研究和注意行為背後的生理基礎及其神經機制的探求搭起了一座橋梁,而神經科學特別是無創腦成像技術的發展成熟以及計算機科學的影響則開闢了注意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新紀元。
  • 恐怖主義肆虐歐洲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
    那麼,為什麼承平已久的富庶歐洲,恐怖主義活動越來越猖獗?難民問題的背後,歐洲與中東和伊斯蘭國家之間的關係全面惡化以後,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這就是本文要著重探討的問題。作為一種為資本主義服務的意識形態,歐洲白左們的政治正確背後的經濟動因是為了吸引中下層的勞動力去推動工業化,以壓榨和壓迫底層外來移民為代價換取上層白左們的優渥物質生活。沒錯,政客和主流媒體們大談政治正確,學校裡面也教育學生倡導自由、平等、博愛的那一套價值觀。
  • 青少年偏好冒險行為的認知神經科學解釋
    青少年偏好冒險行為的認知神經科學解釋 2017年08月14日 09: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春雷 任俊 字號 內容摘要:冒險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風險決策在具體行為上的表現,而青少年往往是冒險行為的易發群體
  • 神經科學讓營銷更有效 神經營銷學的誕生!
    是否有辦法直接了解到消費者感知和偏好?這種測量是否可以準確預測營銷的成敗?營銷需要越來越迅速,洞察方法能否滿足快速需求? 在營銷發展的的這幾十年裡,在與營銷無關的心理學、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發展的平行線上,科學家們越來越理解人們如何思考、如何決策;也有越來越多的工具來直接測量人們決策過程中的眼球軌跡、大腦活動等。神經科學(Neuroscience)快速發展。
  • 萃歐波蘭留學-心理學專業解讀:心理學專業學什麼
    這裡,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理解(當然,實際的學科領域不僅僅局限於這些範疇):心理學=生理學+神經科學+實驗學+統計學+社會學心理學可以籠統地分為以下十一個分支:生物、臨床、認知、比較、發展、教育、演化、工業-組織、人格、社會、積極心理學。而每個分支又可以分為多個子類,目前心理學的細分領域有數十種之多,這裡只做一個簡單的梳理。生物:從生物角度研究行為和心理過程。
  • 書單| 腦科學·醫學心理學專題
    認知神經科學:關於心智的生物學(美)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著周曉林,高定國 等譯世界權威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材,認知神經科學之父經典力作,國內權威認知神經科研團隊傾心翻譯!本書的三位作者都是國際認知神經科學界的著名人物,其中Gazzaniga教授是認知神經科學的重要創始人之一,他曾經是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Roger W. Sperry的學生和同事。Gazzaniga教授除了編撰這本教科書之外,還主編一套大型的《認知神經科學》文集,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本書的譯者是優秀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保證了本書的科學質量。
  • 2020USNEWS神經科學專業綜合排名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8杜克大學認知與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on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PhD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系 10加州理工學院行為與社會神經科學Behavioral
  • 計算認知神經科學:試圖理解人類複雜行為背後存在基本的數學原理
    畢達哥拉斯那麼是否跟物理規律類似,人類複雜的行為和認知背後,也存在某些基本的數學和計算原理?計算認知神經科學致力於回答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計算認知神經科學。圖1 計算認知神經科學的目標是通過生物學上可信的計算模型來解釋動物和人類神經元活動和行為。從歷史上看,每個學科(圓圈)都解決了這些挑戰的一個子集(白色標籤),計算認知神經科學力求同時應對所有挑戰。計算認知神經科學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主要包括認知科學、計算神經科學和人工智慧(圖1)。
  • 【今日推薦】神經心理學是否抹殺了人性?
    神經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探討大腦和行為之間關係。因此,在我們對大腦有一定的了解之後,便可以預測我們對不同情境所做出的反應。而Joranger說:人類若能被預測,先得成為一臺機器。人格使我們不可預測Joranger相信,人類行為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可預測的。
  • 理學門類——心理學專業解讀
    心理學是交叉學科,研究內容極其複雜,發生在多個層面,受多種因素影響;心理學從社會學、人類學、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借鑑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因此心理學學生能夠擁有廣博的知識面,掌握多學科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心理諮詢是實踐性很強的活動。除去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廣泛學習其他領域知識,不斷提高諮詢技巧和能力。
  • 英國留學:心理學專業的top10院校有哪些?
    讓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專業英國的top10院校有哪些?一、劍橋大學大家對於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專業排名第一應該是毫無質疑的,畢竟這所高等學府常年霸佔各排行榜的第一位。劍橋大學的心理學課程涵蓋了心理學的所有方面,包括行為和認知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以及成人精神病理學。學生的選擇性很廣,小到大腦機制,大到群體社會行為。
  • 現代恐怖主義的起源
    然而,連埃米爾·亨利在內,19世紀末的無政府主義恐怖分子與2001年9月11日駕駛劫持的飛機撞向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的恐怖分子有一些重要的共同之處。歷史經驗以及現代恐怖主義起源所展現出來的共同點有助於我們應對和防範現代恐怖主義。
  • 沙特希望伊朗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不再支持恐怖主義
    朱拜爾希望伊朗做回正常國家,不要再支持恐怖主義 《阿拉伯新聞》10月2日報導,沙特外交國務大臣朱拜爾表示,沙特一直在為該地區和平與穩定努力,希望伊朗能做一個正常國家,不要再支持恐怖主義。
  • 心理學研究將進入腦科學時代
    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心理學突飛猛進,這與其研究方法的進步和發展有密切關係。  實證研究方法是目前心理學研究取向的主流,它是根據研究目的、按照數據分析的要求獲得數據材料,通過數據分析得出關於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規律的結論或觀點的研究方法。
  • 書單| 專業系統學習心理學:選修課教材
    適用於:心理學/非心理學專業學生教材,心理學愛好者基礎讀物。根據個人興趣方向按需求選擇,若有疑問請聯繫小編薦書。郵箱:wanqianpsy@163.com微信:13811556948心理學英語論文寫作:互動性實踐指導(第4版)(澳)羅雷勒·伯頓(L. J.
  • 認知神經學:被量化的心理學
    在心理研究的歷史上,有一群科學家在追尋真理的道路上前僕後繼,其中的一些人開創了為心理尋找生理落腳點的交叉學科——認知神經學,它又被科學家認為是向智能的本質和意識的起源這一基本的重大理論問題發起衝擊的學科。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心理學研究者正式注意到在認知神經學研究誕生之前,這項學科已經經由現代科學之手,糾正了曾經的「彎路」。
  • 簡單介紹心理學專業、就業方向和5所最好的心理學大學
    基礎心理學就是研究人和社會的基本心理問題,比如語言、數字、人格和情緒等相關內容。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主要是研究青少年生長發育與情緒、認知和人格之間的關係。應用心理學主要是一些社會問題的心理研究,比如突發事件時人的心理危機等。現在心理學還有一個交叉方向,也是現在的研究熱點,認知神經科學,心理問題跟腦發育、神經系統的運行機制交叉起來的學科。下面推薦幾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