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的猶太會堂,大衛王的歷史講述,清真寺上面的月牙

2021-01-09 旅途趣事說

在耶路撒冷,當時我挺發愁的,不知道還有啥地方能有機會進一個猶太會堂看看,幸好韓山問了司機,司機說有一個猶太會堂每天很早就會開放,可以在明天出發去死海之前先去看一下。時間差不多了,開始奔著餐廳走,一路沿著耶路撒冷漂亮的的「石頭胡同」走過。

這就是我們吃飯的餐廳,很有意思的,在這兒的服務員從一進門就開始和韓山說英文,我問韓山為什麼說英語,韓山說也不知道,可能是為了對遊客表示尊重,不說希伯來語而是說遊客也有可能能聽懂的英文,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餐廳還真是挺細緻的。這是我們的豪華大餐,味道不錯,餅是熱乎的,非常香,那個煎餃,雖說是奶酪餡的,還是有點中國味道的,燒烤也做得很嫩,還有我很喜歡的酸奶拌黃瓜,哈哈,酸奶和黃瓜都是我的最愛,在中國還真很少把這兩樣東西放一起吃。

今天的壓軸大戲就是大衛王塔的聲光秀了,這個聲光秀比我預期的好看很多,無論是聲效、光效還是故事內容都很精彩,而且說話不多,主要以畫面和音樂來詮釋耶路撒冷的歷史,也很適合我這樣英語比較二把刀的人。門票是白天韓山已經打電話預定好了的,到了售票窗口交錢取票,然後到入口等著開始進場,入口處已經排了長隊,來看這個聲光秀的人是相當的多。

可以進場了,很可惜沒有白天的時候來過這個大衛王塔,裡面還是很精彩的。這位就是大衛王,他是一位出道非常早的國王。很可惜聲光秀不允許拍照,這些是從入口走到看臺的路上能看到的一些光效,非常漂亮,色彩鮮豔亮麗,是我很喜歡的風格。韓山很有經驗,雖說在入口的時候我們排的很靠後,但是進來之後韓山帶我們坐到了非常好的位置上,正好面對著最大面積的「銀幕」,也就是建築的牆。

聲光秀確實非常精彩,到現在我仍然對那些絢麗的畫面記憶猶新,如果我能再來耶路撒冷,我會再來看一次的。表演結束之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現在可以拍照了,我拿出相機,拍了幾張夜景。思緒還沉浸在歷史長河裡,腦海裡還滿是耶路撒冷的深厚內涵。離開商店之後,韓山又帶我們到了一個觀景臺,可以遠眺耶路撒冷古城,這個地方差不多是在我們上午剛到耶路撒冷時去的橄欖山的對面,在這兒我和韓山、司機一起合影留念。充實的一天又要結束了,大概晚上7點半左右我們到了賓館,這個賓館的名字是「石榴」,賓館的標誌總是讓我聯想起清真寺上面的月牙。

可能是因為我們到的比較晚,沒有房間了,賓館免費給我們升級了一個差不多算套房的房間,不過我和貓妮兒到房間裡之後發現竟然是一個大床,這事不太靠譜,我又跑回前臺去要求換房間,前臺的服務員說實在沒有房間了,所以才給我們免費升級的,但是我堅持說這個問題必須解決,服務員讓我給他五分鐘時間,我說那行,我們先去吃晚飯,然後再來找他。

等吃完晚飯,我又去前臺,那位服務員說,房間實在是沒有了,給你們加一張床行不,我同意了。一邊往房間走一邊琢磨,這說是套房,地方也不大,能往哪兒加個床呢,沒想到人家還真是早有準備,房間裡的沙發是個沙發床,直接打開鋪好被褥就全搞定了。在這個酒店裡我們要住兩晚,明天會繼續耶路撒冷之旅。窗外的夜景很美,大床也很舒服,睡啦,晚安。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為什麼被稱為「聖城」
    當神話回歸凡間,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三大宗教相互交織,孕育出耶路撒冷。這座城市擔負著「聖城」的使命,其中的秘辛既有榮耀,也有血淚。 「聖城」之名 耶路撒冷坐落於西亞猶大山地南部,海拔790米,面積126平方公裡,人口80萬。在歷史上,整座城市東瀕死海,西臨地中海,北枕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南俯古埃及文明。
  • 失落的耶路撒冷,悲情的錫安山,奧斯曼帝國霸佔了400多年
    即便是一個普通遊客,但凡去了錫安山,這馬可樓也是一定會去的,其中還包括大衛墓,它和馬可樓是錫安山上兩個重要的景點。如果說錫安山是基督徒的聖地,那麼這大衛墓的所在地就是猶太人的神聖之地,在一九六七年前這裡一直是猶太人朝聖的地方。但大衛墓並不是大衛王真正下葬的地方,據記載大衛王是藏在大衛城。在耶路撒冷三千年歷史中,大衛王是否真實存在一直備受爭議。
  • 中東旅行|耶路撒冷漫步,穿越千年歷史長廊
    在去耶路撒冷之前,更多的是受文藝作品和旅行攻略的影響,專注的地方也在耶路撒冷的美麗與神聖,但美可以用眼睛來看,其神聖只能去用心體會。選擇去耶路撒冷是因為想到一個相對小眾,但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又很有特色的地方,這次確實選對了,如果不去走一趟,永遠也不能感受到書中描寫的耶路撒冷的奇妙、各種文化交融共生的狀態和歷史遺留下的濃烈痕跡。
  • 【玩家】以色列——耶路撒冷•三教的聖城(三)
    」 公元70年,羅馬軍隊第十軍團在橄欖山紮營,圍攻耶路撒冷,隨後摧毀了這座城市在歷史上,這裡55次城池被攻陷,10次被屠城、38次被佔領、18次重建,飽受徵戰。>蜿蜒的舊城牆、圓頂清真寺和聖墓教堂 耶路撒冷老城一覽無餘 4世紀起,相繼落成多座基督教教堂和聖徒紀念堂星羅棋布的宗教場所鱗次櫛比橄欖山對面,左邊是錫安山 ,右邊是聖殿山正中最醒目是金光閃閃的圓頂清真寺 靠近耶路撒冷舊城城牆的墓地,是伊斯蘭教的墓地 ▲聖墓教堂
  • 耶路撒冷20個頂級旅遊景點
    老城區上方的寬闊廣場圍繞著閃閃發光的巖石圓頂,這是耶路撒冷最具標誌性的地標。在金色圓頂下是猶太人和穆斯林都認為是亞伯拉罕將他的兒子獻給上帝的地方以及穆斯林也相信先知穆罕默德開始他的天堂之旅的神聖石頭。這座山的南側是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的所在地,據說該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 世界歷史:耶路撒冷竟然還有這兩個寶物,太神奇了
    世界歷史:耶路撒冷竟然還有這兩個寶物,太神奇了 耶路撒冷,是一座舉世聞名的聖城,它是世界上唯一被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和基督教徒共同尊奉為聖地的城市。耶路撒冷坐落在地中海東岸的巴勒斯坦中部,最早叫「耶布斯」。傳說,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個被稱為耶布斯人的部落首先來這裡築城定居的。
  • 耶路撒冷:聖殿山
    聖殿山(TempleMount,又稱錫安山、神廟山或摩利亞山)是耶路撒冷的最有名的地方,也是猶太、基督、伊斯蘭三大宗教的聖地。聖殿山是聖城中的聖城,巴勒斯坦與以色列衝突中最敏感的耶路撒冷問題其實就是聖殿山的歸屬問題。     耶路撒冷地處三大洲要衝,歷經37次徵服,8次被毀。猶太、基督、伊斯蘭教各統治過這裡500、400、1200多年,留下各種宗教遺蹟200多處。聖殿山周圍正是各宗教遺址相互重疊、難分彼此的地方,所以結怨深遠、難以化解。
  • 耶路撒冷宗教聖地,歷來盛名在外的旅遊勝地!
    耶路撒冷東部為穆斯林區,包括著名的神廟區。神廟區的聖地有摩哩山的巖頂及巖頂上的聖殿、阿克薩清真寺、哭牆。西北部為基督教區,有基督教的聖墓教堂。西南部為亞美尼亞區。南部為猶太教區。城西南面的錫安山為猶太教又一重要聖地。城東的橄欖山有基督教與猶太教聖地。
  • 消失的財寶——所羅門王寶藏之謎
    大衛統一迦南後,把「金約櫃」迎到耶路撒冷,暫時安放在一座祭壇上,打算日後建造一座宏偉的聖殿來供奉它。大衛王的這一心願是由他的兒子所羅門完成的。耶路撒冷的猶太聖殿為所羅門王所建,因而也被稱之為「所羅門聖殿」。那是所羅門在繼承王位之後,耗時七載,動用了二十萬勞力才建成的。裡面只有「金約櫃」以及刻有摩西經文的石碑。
  • 猶太人和猶太教啟示錄
    世界上教徒人數最多的基督教實際上起源於猶太教,也與猶太教產生了很大衝突,在猶太教徒中,肯定也會對基督教不滿意。除了幾千年來被迫害的積怨,主要還有教義的衝突。猶太教出現於公元1000年前,在猶太人中傳播,而基督教出現於公元30年,在我的另一篇《宗教歷史文化之基督教簡述》中會具體描述基督教的歷史,這裡不再過多闡述。
  • 耶路撒冷在耶穌誕生前都經歷了什麼?
    聖城耶路撒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間,佔地面積126平方公裡。耶路撒冷對於是猶太人來說是上帝的「應許之地」,對於基督徒來說是耶穌傳教之路的起點,對於穆斯林這是先知默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地,因此被稱為三大宗教的發源地。然而最先是誰發現了這個地方?
  • 古代猶太教的終結:巴比倫囚禁
    古代猶太教的十二個部落在掃羅、大衛和所羅門的統治下聯合成一個王國。這個王國的毀滅和人口的被迫流亡被稱為「巴比倫囚禁」。它通常被視為一個單獨的事件,從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被摧毀開始,到公元前539年居魯士宣布猶太人可以回到耶路撒冷結束。
  • 以色列猶太教拉比計劃為被燒清真寺提供幫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袁奇):以色列數十名猶太教拉比目前正計劃為重修約旦河西岸日前遭極端定居者縱火毀壞的清真寺提供幫助。據了解,這項計劃是由馬阿萊吉勒博阿的宗教學校創始人、拉比耶胡達·吉拉德發起的。他對縱火行為表示強烈譴責,認為這一舉動「給穆斯林兄弟造成了傷害」。
  • 不是耶路撒冷?
    不是耶路撒冷?在人類社會,只要有宗教存在,就會有宗教聖地。比如中國大陸,僅佛教聖地就有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等處。但世界佛教真正的聖地卻是藍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和拘屍那羅,因為南亞恆河流域才是佛教的誕生之地。在西方,猶太教和基督教都誕生在迦南,所以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城」。
  • 《倖存者之歌》紀錄片開拍,重現猶太民族在上海的生命圖卷
    由SMG籌拍的同名紀錄片還原真實故事與史料背景,講述了大衛與朵拉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1941年,邁克誕生於上海,二戰時期,父親大衛和母親朵拉在上海戀愛結婚,並和成千上萬的猶太難民一樣受到上海的庇護,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歲月。摩西會堂舊址是上海僅存的兩座猶太會堂舊址之一,二戰期間,是在上海的猶太難民經常聚會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
  • 我讀︱以70天寫70年:從「小瞬間」看以色列的「大歷史」
    所以這本書不是板著嚴肅面孔寫出來的史學著作,而是以通俗優美的語言簡明扼要地去呈現人物與場景,每個話題僅有2000多字的篇幅,但所講述的內容有依據、有出處,力求還原真實,呈現歷史。作者還注重從特定的空間去挖掘歷史,《大酒店的魅力》選取了1930年12月30日耶路撒冷大衛王酒店的開業,作者首先介紹大酒店的位置與建造,然後如數家珍般地講述了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歷史:英國託管政府的秘書處及軍事指揮中心所在地;1946年猶太軍事抵抗組織製造的酒店爆炸案;六日戰爭期間經歷了約旦軍團的槍林彈雨;1977年酒店奉獻給「英勇元首」薩達特的「魚餅凍」,以及多國政要、社會名流的駐足印跡等。
  • 經典的大衛雕像居然坐落在佛羅倫斯這座廣場,快來一起欣賞吧
    荷羅孚尼發兵包圍了耶路撒冷附近的猶太人。美麗而虔誠的猶太寡婦朱迪思假裝成告密者來到荷羅孚尼的軍營,以美色引誘他,誘使荷羅孚尼邀請她到帳中飲宴,在他醉酒之後將其刺殺,並砍下了他的頭顱,帶回猶太城中。亞速軍敗退。其實不管信不信教,都可以把聖經拿過來作為一本故事書來看看,非常有意思的,看完了,再去遊覽歐洲的宗教文化會有新的體驗的。
  • 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左翼,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你能解釋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又稱「錫安主義」)的意識形態是什麼嗎?是誰和何時發展起來的?Balthaser:有幾件事情需要區分開來。首先,在猶太復國主義意識形態之前,猶太人就有悠久的歷史,它將耶路撒冷這個古老的猶太王國視為文化、宗教以及可以說是彌賽亞意義上的渴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