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旅行|耶路撒冷漫步,穿越千年歷史長廊

2021-01-08 農場主愛旅行

在去耶路撒冷之前,更多的是受文藝作品和旅行攻略的影響,專注的地方也在耶路撒冷的美麗與神聖,但美可以用眼睛來看,其神聖只能去用心體會。選擇去耶路撒冷是因為想到一個相對小眾,但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又很有特色的地方,這次確實選對了,如果不去走一趟,永遠也不能感受到書中描寫的耶路撒冷的奇妙、各種文化交融共生的狀態和歷史遺留下的濃烈痕跡。

耶路撒冷哭牆廣場

耶路撒冷城市不大,是一座小山城,建在起伏的山上,老城區被高高的城牆包圍,分四個區,東北區的穆斯林,基督教西北區,西南亞美尼亞東正教區,東南已經成為一個猶太人居住區。走在耶路撒冷大街小巷的石板路上,滿目都是錯落有致的樓房,高樓大廈很少更何況是現代化的幕牆建築,外觀基本都是當地產的米黃色石磚,顯得格外雅致與寧靜。

阿克薩清真寺頂

一路走,導語一路在介紹,似乎這兒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個建築都有故事。這裡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聖地,在這個小城,你會看到猶太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距離不遠,頭戴黑色禮帽的正統猶太教徒,蒙著黑色頭巾的穆斯林婦女,還有朝聖耶穌的基督教徒不斷會碰到。與耶路撒冷的美麗與寧靜相比,這裡對於文化多元化的包容也令人印象深刻。古老的城牆裡,接踵而至的朝拜者散落在小城的各處,他們虔誠的和自己的神靈進行著溝通,讓神靈接受自已的拜膜,在這坐古城裡,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故事。

布滿彈孔的錫安門

橄欖山

幾乎每一個來耶路撒冷的人都要來橄欖山,因為這裡不僅是基督教和猶太教的聖山,也是耶路撒冷最好的觀景臺,正對聖殿山的位置,在橄欖山頂可以看到耶路撒冷的標誌「金頂」清真寺、聖母教堂。向下看去,是一片猶太人最神聖的墓地,15萬猶太人安葬於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墓,因為猶太人相信,彌撒亞在審判日歸來時,上帝決定救贖死者的位置就在此。

橄欖山俯瞰耶路撒冷

橄欖山是耶穌曾經布道的地方,山上滿布基督教聖跡,所以山上的路永遠是都是擁擠不堪。沿路下山,先經過主哭耶京堂,這是一個羅馬天主教堂,教堂的外形像一顆淚珠,象徵著耶穌的眼淚。繼續往下走,是客西馬尼園和萬國教堂,這座使用了世界各國信徒籌集的資金建造的教堂是一座拜佔庭風格的教堂,外表大氣穩重又精美華麗。繼續走下去,可以看到聖母瑪利亞之墓,不過因為時間原因只看了外觀。

耶路撒冷舊城牆外

西牆(猶太人稱之為哭牆)

古老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錫安山上建成了聖殿,經過幾次焚毀,聖殿僅保存下12米高的西牆,總長約57米左右,遠遠看去只是一堵高大且古老的石牆。作為第二聖殿的殘跡,這是猶太教除聖殿山以外最神聖的地方,這面高牆,存留這一充滿悲情的民族兩千年的流亡歷史。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因此被稱為哭牆。

苦路與聖墓教堂

在耶路撒冷,基督教最重要的兩個聖地,一是苦路,二是聖墓教堂,實際上,聖墓教堂也算作苦路的一部分。所以,苦路是基督教在耶路撒冷最重要的朝拜聖地。

苦路,是一條貫穿耶路撒冷老城的主要街巷。兩千多年前耶穌背著十字架,在羅馬兵丁的鞭打下從這裡經過,苦路(Stations of the Cross)指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過程的路程。在這條漫漫苦路上,耶穌停留了十四次,每次停留都有一個故事留下,這十四次的停留就成了今天苦路的十四站。後人為了紀念耶穌在苦路上停留的這十四次,在每個停留的地方都建造了各式各樣的教堂和紀念建築。每年四月,虔誠的天主教徒門都會從世界各地來的耶路撒冷, 模仿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過程重現的宗教活動,也稱之為「拜苦路」。

聖墓教堂又稱「復活大堂」,是苦路的最後一站,因為這裡據說是耶穌基督遇難、安葬和復活的地方,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他們最重要的聖地。教堂裡石柱縱橫,聖龕處處,遍布著大量傳說中的聖跡和遺物。時至今日,教堂是耶路撒冷牧首的總部,而建築本身則由三個教會(拉丁禮羅馬天主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希臘正教會),六個宗派(羅馬天主教會、希臘正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敘利亞正教會、衣索比亞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共同管理。

上帝誕生之地伯利恆

伯利恆屬於巴勒斯坦的城市,也是耶穌誕生的地方。耶路撒冷前往伯利恆 ,半個小時左右的車程,要經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隔離牆,隔離牆很高,牆上的塗鴉也很有意思。

車子駛過隔離牆,便進入了巴勒斯坦,到達了伯利恆。 伯利恆這個人口只有3萬人的小城,卻每年吸引全球數百萬基督徒前來朝聖。因為,這裡是耶穌的誕生之地。城市很小,密密麻麻的建築,居民對非常中國人很友好,曾經在酒店附近的小超市購物,因為現金不夠支付,店主讓先帶東西回酒店第二天再去付款!對中國人的這份信任讓我們很驚奇,好在可以刷卡支付。

伯利恆最著名的基督教古蹟是坐落於市中心馬槽廣場的聖誕教堂,教堂裡面有耶穌出生的馬槽所在地星洞遺址。聖誕教堂始建於公元4世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也被認為是自基督教早期以來,雖然經過漫長的風風雨雨和滄桑磨難,仍然得到幾乎完好保存的為數寥寥的建築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相傳耶穌當年就出生聖誕教堂地下巖洞中的一個泥馬槽裡。後來,泥馬槽被人用銀馬槽所替代,再往後,銀馬槽又被換成了一個大理石聖壇,上面鑲嵌著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恆銀星以表示耶穌出生的具體位置,並鐫刻著拉丁文銘文:聖母瑪利亞在此生下基督耶穌。

進入聖誕大教堂,參觀星洞,排了兩三個小時的隊,還未前進到一半,據導遊說當天朝聖的教徒非常多,排到我們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能放棄了排隊,未能參觀到!

後記

世界上很難再找到哪座城市像耶路撒冷一樣經歷過那麼多的磨難,人們建立了這座城,讓它成為了世界中心,但又反覆把它摧毀然後再在廢墟上重建。阿克薩清真寺、客西馬尼園、萬國教堂……這些令人驚嘆的建築聚集在僅僅一平方公裡的耶路撒冷老城,世界上也許再也找不出一個地方像這裡一樣擁有如此眾多的神聖建築。不同文化、宗教、民族之間的碰撞與融合,種種強烈的力量匯集在這座古城,展現出奇妙的姿態。在這裡,即使即使你不是宗教信仰者,也可以見證的一些看起來也很神聖的事。

相關焦點

  • 中東旅行|除了耶路撒冷,以色列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去一次!
    世界如有十分美麗,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美麗與哀愁,不知道被文藝青年們提及了多少次,被種草了很多年,終於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計劃中被提上日程。
  • 實拍多樣性文化共存的耶路撒冷,你從未見過的視角!
    耶路撒冷城是世界上著名的城市之一,也是中東最現代化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它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城,耶路撒冷是基督教(包括天主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聖地,在這裡擁有眾多著名的禮拜場所,在耶路撒冷你可以見感受多樣文化的共存,在這裡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可以在猶太區迷人的小巷漫步,在那裡感受舊城的神奇魅力。拍攝聖城多年後,我記錄耶路撒冷的本質和精神。這種體驗無法言喻。這些照片將為你呈現一個與耶路撒冷不同的內部視角,因為你以前從未見過它。
  • 耶路撒冷為什麼被稱為「聖城」
    當神話回歸凡間,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三大宗教相互交織,孕育出耶路撒冷。這座城市擔負著「聖城」的使命,其中的秘辛既有榮耀,也有血淚。 「聖城」之名 耶路撒冷坐落於西亞猶大山地南部,海拔790米,面積126平方公裡,人口80萬。在歷史上,整座城市東瀕死海,西臨地中海,北枕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南俯古埃及文明。
  • 失落的耶路撒冷,悲情的錫安山,奧斯曼帝國霸佔了400多年
    在耶路撒冷三千年歷史中,大衛王是否真實存在一直備受爭議。因此,古老的聖地,眾多宗教聖地的耶路撒冷,不僅曾是世界的中心,更是掀起了一番耶路撒冷的考古風。《聖經》是對了解大衛王的唯一材料。但在1993年,以色列北部但丘發現的公元前9世紀的碑文證明了《聖經》對大衛王記錄的事實。碑文顯示:猶大的國王們以「大衛世家」著稱,由此也證明了大衛是王國的創始人。
  • 滄海千年的夢幻國度,尋訪眾神的城邦---以色列
    提及以色列,你大概還想到的是它神秘迷人的異域風光,熱情洋溢的地中海,波瀾壯闊的死海,沉澱千年的歷史古城,特拉維夫狹長優美的海岸線,千溝萬壑煙塵飛揚的猶大沙漠,森林平原、 行前須知 ,以色列旅行建議  天氣以色列沿海地區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天全是晴天,而在冬天多雨。特拉維夫等海港城市,3月份的時候,長袖長褲不熱,但海邊比基尼也同樣不冷,溼度適宜,最為舒服。
  • 不是耶路撒冷?
    不是耶路撒冷?在人類社會,只要有宗教存在,就會有宗教聖地。比如中國大陸,僅佛教聖地就有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等處。但世界佛教真正的聖地卻是藍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和拘屍那羅,因為南亞恆河流域才是佛教的誕生之地。在西方,猶太教和基督教都誕生在迦南,所以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城」。
  •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進身邊的歷史文化長廊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進身邊的歷史文化長廊 2020-05-18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侶行》第三季啟程 穿越中東16國
    喻恩泰在活動現場表示,自己與妻子便是在一次旅行中認識的。《侶行》第三季從北京出發,張昕宇、梁紅攜其團隊第一站將前往羅布泊,探索昔日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之後他們將一路西行2萬公裡,穿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埃及等中東16個國家。《侶行》第3季要做的就是還原一個真實的中東,重新認識這片被戰火籠罩的土地,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
  • 耶路撒冷在耶穌誕生前都經歷了什麼?
    聖城耶路撒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間,佔地面積126平方公裡。耶路撒冷對於是猶太人來說是上帝的「應許之地」,對於基督徒來說是耶穌傳教之路的起點,對於穆斯林這是先知默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地,因此被稱為三大宗教的發源地。然而最先是誰發現了這個地方?
  • 打造軍史長廊,助力「紅色資源」成為「開放式課堂」
    「軍史長廊打通了紅色資源走近官兵的『最後一公裡』,點亮了官兵身邊的歷史榮光。」近日,隨著最後一個設計模塊的完工,武警貴州總隊機動支隊位於營區綜合訓練場環側的軍史長廊也正式建成,以史育人的「開放課堂」受到官兵歡迎。
  • 南京有條「綠色長廊」,近百年歷史的梧桐大道,景色美如愛情隧道
    無論春秋,亦或冬夏,陵園路都是一條景色秀美的園林道路,陵園路修建於1929年,至今已有91年歷史之久在陵園路兩側種植的全是「法國梧桐」,這些梧桐樹與陵園路有著一樣悠久的歷史,90多年時間過去了,這些梧桐樹越發高大,幾乎要兩個人才可以環抱。
  • 聖于貝爾長廊:歐洲最古老的長廊之一,布魯塞爾著名的購物長廊!
    聖于貝爾長廊(Galeries Royales Saint-Hubert)於1847年建成,是布魯塞爾著名的購物長廊,也是歐洲最古老的長廊之一,由國王長廊(Galerie du Roi)、女王長廊(Galerie de la Reine)、王子長廊(Galerie des Princes)組成
  • 耶路撒冷20個頂級旅遊景點
    這裡的歷史愛好者們的主要亮點是耶路撒冷考古公園,在西牆廣場(Western Wall Plaza)的南端,考古學家在那裡挖掘了迷人的舊耶路撒冷遺蹟。在西牆隧道,它把你的城下,回到原來的城市的水平,也不容錯過。猶太區街(Rehov HaYehudim)是該地區的主要通道,從這條路駛向周圍的小巷是一堆有趣的猶太教堂。
  • 比較文明視角下的歐洲與中東:同源性與異質化的歷史考察
    一神信仰的宗教傳承  歐洲文明與中東文明的宗教信仰具有明顯的同源性,一神崇拜的宗教信仰自大約三千年前在地中海東岸漸露端倪。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皆以一神崇拜而著稱於世,其諸多神學理念可謂一脈相承。地中海東岸的古城耶路撒冷,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皆視之為各自的宗教聖地。
  • 旅遊指南,非洲和中東旅遊目的地介紹
    從街頭小販和古老的金字塔到尼羅河和一些其他的景點,您不久就會沉浸在這個埃及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中。對於出於預算友好,更舒適的天氣和更薄的人群的想法,計劃在春季或秋季訪問。 2.開普敦。Cape Town擁有眾多遠足徑,數英裡的迷人風景和迷人的海灘,適合喜歡冒險的人士和悠閒的旅客。到達這裡並不便宜,但可以找到方便,經濟實惠的住宿。
  • 歷史類書單,5本書帶你了解世界
    我最近讀的歷史類書籍以世界史、外國史比較多,可能是覺得自己對中國歷史比較熟悉,世界史、外國史知之甚少有關吧。下面我就按世界史—歐洲史—中東史—中國史的板塊次序,介紹五本深入淺出的歷史科普著作。它沒有按時間敘述歐洲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沒有像《人類簡史》一樣將歐洲按科技進步化為幾個階段,而是直接把歐洲幾千年的歷史簡化成一條主線,即歐洲文明得以傳承千年的原因,為我們整理出了歐洲文明能改變全世界的各種特質。書的第一部分《歐洲是個混合體》講述歐洲古典時期、中世紀、近代的歷史,重點講述了這條主線。
  • 以色列如何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絕處逢生、以少勝多?
    公元前一千年,猶太人聚居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然而公元前二世紀,羅馬帝國徵服了巴勒斯坦地區,將居住在這裡的猶太人趕走,自此,猶太人開始了兩千多年居無定所的生活。
  • 穿越時光的旅行 瑪莎拉蒂一千英裡拉力賽
    這是一次穿越時光的旅行。沿著千年歷史的古絲綢之路,途徑「童話邊城」布爾津,造訪絕美景地喀納斯,「金山銀水」阿勒泰,「沙漠美人」克拉瑪依,直到古絲綢之路最北端吐魯番火焰山,延綿1800公裡長路,穿越大半個北疆。與瑪莎拉蒂同行,既體驗了多種路況下的駕馭之悅,同時也領略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與「扁舟輕泛觀靈秀,碧鏡微漾翠巒屏」的秀麗。
  • 耶路撒冷: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有圖有真相
    在耶路撒冷,我遇到從英國過來的David,四十多歲,是一名商人,人很和善,到過北京、上海和香港,正在與家人來以色列作朝聖旅行。他計劃用十天的時間朝拜與耶穌有關的聖跡。我說以色列很小呢,要那麼長時間麼?《聖經》本身就是一部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旅行的嚮導書。《聖經》裡說到的故事,從耶穌誕生、受洗、遇難到復活和升天,都能找到實證的地點。
  • 耶路撒冷的猶太會堂,大衛王的歷史講述,清真寺上面的月牙
    在耶路撒冷,當時我挺發愁的,不知道還有啥地方能有機會進一個猶太會堂看看,幸好韓山問了司機,司機說有一個猶太會堂每天很早就會開放,可以在明天出發去死海之前先去看一下。時間差不多了,開始奔著餐廳走,一路沿著耶路撒冷漂亮的的「石頭胡同」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