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在耶穌誕生前都經歷了什麼?

2021-01-13 青凝說歷史

聖城耶路撒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間,佔地面積126平方公裡。耶路撒冷對於是猶太人來說是上帝的「應許之地」,對於基督徒來說是耶穌傳教之路的起點,對於穆斯林這是先知默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地,因此被稱為三大宗教的發源地。然而最先是誰發現了這個地方?又是哪個宗教最先進入到聖城的呢?

公元前二十世紀,當時的耶路撒冷就是位於猶大山地之中,周圍都是懸崖亂石的荒涼之地,但是這個地方卻又一條小河(確切的說是一眼泉水),因此迦南人選擇在此處生活下來,在泉眼處修建了房子對其進行保護,建立了村莊及城牆,取名為 「幸福之所」。

耶路撒冷哭牆

當時在幸福之所的南邊及埃及帝國,北邊是西臺帝國,西北是希臘人,迦南人為了存活,他們的國王(也就是村長)給埃及國王寫信埃及的國王希望做他的附屬國,並請求派兵保護,因此在埃及的庇護下,耶路撒冷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建設城市已初見規模,但此時地中海周圍陷入了300年的黑暗之中,帝國一個個崩塌,埃及帝國也逐漸沒落,耶路撒冷被耶布斯人佔領。

後來希伯來人(今天的猶太人)登上了歷史舞臺,聖經中記載希伯來人原本居住在今天的伊拉克地區,後過了幼發拉底河和約旦河來到了「迦南」巴勒斯坦)定居下來。後來迦南地區發生了天災,希伯來人一部分(以色列人)南遷至埃及,一住就是400多年,此時埃及大興土木,以色列人不堪苦役,在他們先知摩西的帶領下決定重返迦南。《聖經·出埃及記》中記載先知摩西把想法告知埃及國王,埃及國王不允許,上帝給埃及全國降下了十大災難,埃及國王被迫允許以色列人離開。以色列人你離開後,國王反悔並派兵追到了紅海,先知摩西用手杖劃開了紅海躲過了埃及的追兵。

出埃及記圖畫

先知摩西在西奈半島的西奈山上被上帝授予「十誡」,並告誡以色列人只要按照「十誡」嚴格要求自己就將迦南地賜予他們,耶路撒冷也就成了以色列人的「應許之地」,然而以色列人經過四十年才走到了迦南地。以色列人並沒有受到迦南人的歡迎,只能靠武力奪取,他們打敗了耶布斯人奪取了耶路撒冷。

然而戰爭還沒有結束,公元前1050年,以色列人在大衛的帶領下大敗菲利士人保住了耶路撒冷,後團結了以色列人及猶太人建立統一的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他的兒子所羅門王用七年蓋了純金的所羅門聖殿(第一聖殿),聖殿山被建立起來,放入猶太人的聖物「約櫃」,裡面放「摩西十誡」石板,第一聖殿對猶太人乃至西方宗教歷史有重大裡程碑意義,從此耶路撒冷就成了世界上神與人的交流場所。

大衛雕像

所羅門王死後帝國一分為二,猶太王國和以色列王國打了50年多年。他們內戰同時,亞述人出現並在公元前721年佔領了耶路撒冷。公元前705年因以色列人的暴動激怒了亞述人當時的國王,國王準備消滅以色列人,軍隊沒有到耶路撒冷就撤退了,什麼原因不得而知,也許是上帝又一次幫了以色列人。然而聖城卻毀在了新巴比倫王國手裡,公元前598年他們攻陷耶路撒冷,洗劫了聖殿並付之一炬,聖物「約櫃」也被焚毀。以色列人變成了囚徒被押送至巴比倫王國。

在流亡的歲月中以色列人強調自己的民族特性,界定自己的信仰及文化,同時寫出了後來的基督教《聖經舊約》,從此以色列人稱呼自己為猶太人。公元前539年,上帝又一次幫助了他們,新崛起的波斯人消滅了新巴比倫,釋放猶太人,就這樣做了近50年奴隸猶太人終於回到了家鄉,在波斯人的幫助下重建聖殿(第二聖殿),猶太人又建立新的秩序。

然而中東地區常年戰亂,帝國更替頻繁,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東方的塞琉古帝國等相繼出現,而此時猶太人不再反抗,在21年間先後投靠了六方勢力,公元前167年他們在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四世執政時期反叛,招來了屠城的命運。100年後羅馬進入耶路撒冷,拆毀了第二聖殿並在原址上重建,宏偉壯觀程度堪稱世界奇蹟。

然而羅馬人信仰羅馬神教和猶太人信仰的猶太教格格不入,公元前4年,耶路撒冷陷入一片混亂,在混亂中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耶穌即將誕生,他的誕生使得耶路撒冷乃至人類世界的歷史翻開新的篇章。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有圖有真相
    《聖經》裡說到的故事,從耶穌誕生、受洗、遇難到復活和升天,都能找到實證的地點。在聖跡間行走,如同在《聖經》裡行走。因此David的行程不難猜。我問他,耶路撒冷是您行程的最後一站吧?他微笑著點了點頭。耶路撒冷老城不大,共有八個城門。出了錫安門就是大衛王墓,從大衛王墓旁邊的一道樓梯上二樓,就是傳說中耶穌生前最後一夜與十二門徒進行最後晚餐的房間。
  • 中東旅行|耶路撒冷漫步,穿越千年歷史長廊
    走在耶路撒冷大街小巷的石板路上,滿目都是錯落有致的樓房,高樓大廈很少更何況是現代化的幕牆建築,外觀基本都是當地產的米黃色石磚,顯得格外雅致與寧靜。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因此被稱為哭牆。苦路與聖墓教堂在耶路撒冷,基督教最重要的兩個聖地,一是苦路,二是聖墓教堂,實際上,聖墓教堂也算作苦路的一部分。所以,苦路是基督教在耶路撒冷最重要的朝拜聖地。苦路,是一條貫穿耶路撒冷老城的主要街巷。
  • 【玩家】以色列——耶路撒冷•三教的聖城(三)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走向耶路撒冷,震驚於第二聖殿的美麗,並預見其將來的毀滅和猶太人的離散,當眾哀哭之地。其實你整天都背著這個十字架,但是你卻不自知。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信仰標記 巨大的橄欖樹相傳在耶穌時期即存在兩千多年的樹齡千年風霜磨礪的橄欖樹冠幾乎垂地著名的猶大之吻發生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當時以色列全境都處於羅馬皇帝愷撒的獨裁統治之下,耶穌的傳教引來了殺身之禍
  • 從路加福音看:耶穌基督的降生
    可是我們要注意,耶穌的誕生只是祂道成肉身的生命開始,而不是結束。今天我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和大家述說耶穌誕生的故事,並分享祂的誕生對我們的深層意義。路加福音是四卷福音書中唯一記載耶穌的誕生。馬可福音和約翰福音這兩卷福音書,都沒有記載耶穌的誕生或童年,而是記載作為耶穌的先行者施洗約翰,在約旦河為耶穌施洗,並為祂作見證(可1:1~11;約1:6~23)。
  • 耶穌基督誕生是什麼日子,有沒有人真正知道?
    耶穌基督誕生是什麼日子?沒有人真正知道。因為這個日子幾月幾日聖經沒有記載,所以十二月二十五號不是耶穌誕生的日子。好,現在我問你,「耶穌因為沒有記載他誕生的日子,到底他有沒有誕生過?」回答?有。「因為沒有誕生的日子,所以他未曾誕生」,對不對?不是。
  • 考古學家發掘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的禱告之地,充分印證聖經的真實
    客西馬尼園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果園,位於耶路撒冷東、汲淪溪旁、靠近橄欖山。據說是耶穌基督經常禱告與默想之處。根據新約聖經和基督教記載,在被他的門徒猶大出賣並在被釘十字架的前夜,耶穌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
  • 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為何是榮耀君王?
    在那之前的主日——4月5日,又稱「榮耀日」,紀念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大約兩千年前的那一天,主耶穌騎在驢駒上,沒有王冠,沒有儀仗,也沒有鑼鼓;可是百姓夾道歡迎,萬人空巷。這在四本福音書裡都有記載(太21:1-11;可11:1-11;路19:28-40;約12:12-19)。這段記載中,包含許多重要信息,表明這位將要釘十字架的耶穌正是神所膏立的榮耀君王。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猶大因出賣耶穌後自盡,補選馬提亞為使徒。在主耶穌升天后,五旬節領受了聖靈的大能,教會得以建立,福音得以廣傳。他們分別到黑海、帕提亞和小亞細亞等傳播福音。1、彼得彼得:原名西門,是加利利的漁民,家住迦百農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耶穌對他相當器重。升天前曾三次囑託彼得:「你牧養我的羊。」聖靈降臨時,他率先站出來宣傳福音,並建立最早的教會雛形…。他在傳道時被囚在監獄裡。
  • 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耶穌基督
    前導伏求聖神降臨……2.讀經:瑪16:21-2716:21從那時起,耶穌就開始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因耶路撒冷毀滅時,聖殿也被焚毀;從耶路撒冷毀滅起,可說是開始了另一新紀元;換句話說:天國——默西亞的神國得了勝利。耶穌在末世言論上,就已指出耶路撒冷的毀滅,是世界終窮的預像(24:7-28);這就是今日學者以耶路撒冷毀滅一事,作為「人子來到自己的國內」一句解釋的所以然。
  • 耶路撒冷為什麼被稱為「聖城」
    上圖_ 耶穌時代的耶路撒冷 從布局上看,耶路撒冷分為老城和新區兩部分,其中僅有1平方公裡的老城是耶路撒冷的核心區域。 基督教的《新約》中,耶酥預感到耶路撒冷遭受的苦難,在橄欖山上哭訴:「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 耶路撒冷20個頂級旅遊景點
    這是聖地的心臟,在那裡猶太人舉起了第一座聖殿以保持盟約方舟的安全,在那裡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再次站起來,先知穆罕默德在那裡升天接受了上帝的聖言。對於信徒來說,訪問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神聖的聖地之一的朝聖之旅。對於初次來訪的遊客來說,這裡的宗教旅遊景點數量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幸運的是,大多數頂級的觀光地標和必做的事情都隱藏在緊湊的老城區的車道內。
  • 《天道》:丁元英為何執意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原來也是用心良苦
    當上帝耶和華,耶穌基督和真主安拉聚集在同一塊土地上的時候,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地方能像耶路撒冷這樣令人沉思。——《天道》-01-丁元英最初提出要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是兩個人在一起吃火鍋時,丁元英問芮小丹:去過國外哪些地方,芮小丹聊了自己的幾次出國經歷,這個時候丁元英便給芮小丹一個「建議」,希望她探親返回的時候,拐個彎到耶路撒冷看看。
  • 聖經中主耶穌和門徒都是守的安息日嗎?
    【路4:16】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路4:31】耶穌下到迦百農,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訓眾人。【路6:1】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從麥地經過。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無論到了什麼地方,多馬都不忘自己的神聖使命,他到處傳揚福音,建立基督教會,多馬的足跡遍及阿富汗和印度,當年以色列北方的十個支派被亞述國滅亡之後,這十個支派的以色列人就消失了,當時的阿富汗有不少的流散以色列人居住在那裡,多馬就四處尋找他們,引導他們信了主耶穌。
  • 失落的耶路撒冷,悲情的錫安山,奧斯曼帝國霸佔了400多年
    錫安山是耶路撒冷老城南端的一座山,大衛進攻耶路撒冷,佔領錫安山後改稱大衛城錫安山,因為有耶穌曾走過的足跡,使它全球基督徒的聖地。但錫安山也經常被用來隱喻耶路撒冷城和以色列全地。錫安山上的馬可樓是耶穌享用最後晚餐的樓房,是任何一個基督徒來到耶路撒冷都不會錯過的地方。
  • 聖經解密:耶穌傳道三年半的經文根據在哪?
    你當知道,當明白,從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正在艱難的時候,耶路撒冷城連街帶濠都必重新建造。過了六十二個七,那(或譯:有)受膏者必被剪除,一無所有;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至終必如洪水衝沒。必有爭戰,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定了。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
  • 「基督的武器」:中世紀的耶穌受難圖像與符號化
    因為耶穌的痛苦、受難與上十字架前後的折磨具有極強的衝擊力和戲劇性,所以這些曾經用於折磨耶穌的刑具被轉化成代表基督徵服死亡、戰勝魔鬼的武器。隨著教會禮儀的發展,復活節成了教會年曆中的一個特殊時期。在復活節前的一周被稱為基督苦難主日,也叫「聖枝主日」,描繪的是耶穌在猶太教逾越節前進入耶路撒冷的場景。
  • 思考:彼得並不是耶穌心中理想的接班人?
    所以,我們能確定耶穌不是文盲,很多人稱耶穌為拉比,可見耶穌的知識和眼界得到了傳統猶太人的認可。良好的教育和一定的經濟基礎,為耶穌的成長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成為耶穌獨立性的淵源,因此耶穌可以批判特權者,而不是依賴他們,對他們畏首畏尾。耶穌發起的是一場什麼運動呢?耶穌發起的不是一場仇恨運動。他既不仇恨財富,也不仇恨秩序,他仇恨的是祭司精英階層的特權。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作者為什麼寫耶穌趕走買賣人
    雖然都有,但是我們前面已經介紹過,各福音書中寫這事發生的時間和順序都不一樣。馬太福音寫耶穌先潔淨聖殿,然後出城去伯大尼,第二天再咒詛無花果樹,而馬可福音寫耶穌進城看了一下聖殿就先出城去伯大尼,第二天先咒詛無花果樹,再潔淨聖殿。路加福音則寫耶穌在進城前先為城哀哭,然後潔淨聖殿,接著沒有寫咒詛無花果樹。
  • 讀經筆記:聖經中對耶穌的預言,他的身世又是怎樣的?
    一,聖經的舊約卷中,針對耶穌的預言:《撒迦利亞書》預言耶路撒冷的復興,預言了新約主耶穌要來,所施行的偉大拯救,陳明了神對於以色列子民的心意,要對待他們,如同未曾棄絕時一樣。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撒迦利亞書 9:9 和合本)我對他們說:「你們若以為美,就給我工價。不然,就罷了!」於是他們給了三十塊錢作為我的工價。耶和華吩咐我說:「要把眾人所估定美好的價值丟給窯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