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耶路撒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間,佔地面積126平方公裡。耶路撒冷對於是猶太人來說是上帝的「應許之地」,對於基督徒來說是耶穌傳教之路的起點,對於穆斯林這是先知默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地,因此被稱為三大宗教的發源地。然而最先是誰發現了這個地方?又是哪個宗教最先進入到聖城的呢?
公元前二十世紀,當時的耶路撒冷就是位於猶大山地之中,周圍都是懸崖亂石的荒涼之地,但是這個地方卻又一條小河(確切的說是一眼泉水),因此迦南人選擇在此處生活下來,在泉眼處修建了房子對其進行保護,建立了村莊及城牆,取名為 「幸福之所」。
當時在幸福之所的南邊及埃及帝國,北邊是西臺帝國,西北是希臘人,迦南人為了存活,他們的國王(也就是村長)給埃及國王寫信埃及的國王希望做他的附屬國,並請求派兵保護,因此在埃及的庇護下,耶路撒冷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建設城市已初見規模,但此時地中海周圍陷入了300年的黑暗之中,帝國一個個崩塌,埃及帝國也逐漸沒落,耶路撒冷被耶布斯人佔領。
後來希伯來人(今天的猶太人)登上了歷史舞臺,聖經中記載希伯來人原本居住在今天的伊拉克地區,後過了幼發拉底河和約旦河來到了「迦南」巴勒斯坦)定居下來。後來迦南地區發生了天災,希伯來人一部分(以色列人)南遷至埃及,一住就是400多年,此時埃及大興土木,以色列人不堪苦役,在他們先知摩西的帶領下決定重返迦南。《聖經·出埃及記》中記載先知摩西把想法告知埃及國王,埃及國王不允許,上帝給埃及全國降下了十大災難,埃及國王被迫允許以色列人離開。以色列人你離開後,國王反悔並派兵追到了紅海,先知摩西用手杖劃開了紅海躲過了埃及的追兵。
先知摩西在西奈半島的西奈山上被上帝授予「十誡」,並告誡以色列人只要按照「十誡」嚴格要求自己就將迦南地賜予他們,耶路撒冷也就成了以色列人的「應許之地」,然而以色列人經過四十年才走到了迦南地。以色列人並沒有受到迦南人的歡迎,只能靠武力奪取,他們打敗了耶布斯人奪取了耶路撒冷。
然而戰爭還沒有結束,公元前1050年,以色列人在大衛的帶領下大敗菲利士人保住了耶路撒冷,後團結了以色列人及猶太人建立統一的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他的兒子所羅門王用七年蓋了純金的所羅門聖殿(第一聖殿),聖殿山被建立起來,放入猶太人的聖物「約櫃」,裡面放「摩西十誡」石板,第一聖殿對猶太人乃至西方宗教歷史有重大裡程碑意義,從此耶路撒冷就成了世界上神與人的交流場所。
所羅門王死後帝國一分為二,猶太王國和以色列王國打了50年多年。他們內戰同時,亞述人出現並在公元前721年佔領了耶路撒冷。公元前705年因以色列人的暴動激怒了亞述人當時的國王,國王準備消滅以色列人,軍隊沒有到耶路撒冷就撤退了,什麼原因不得而知,也許是上帝又一次幫了以色列人。然而聖城卻毀在了新巴比倫王國手裡,公元前598年他們攻陷耶路撒冷,洗劫了聖殿並付之一炬,聖物「約櫃」也被焚毀。以色列人變成了囚徒被押送至巴比倫王國。
在流亡的歲月中以色列人強調自己的民族特性,界定自己的信仰及文化,同時寫出了後來的基督教《聖經舊約》,從此以色列人稱呼自己為猶太人。公元前539年,上帝又一次幫助了他們,新崛起的波斯人消滅了新巴比倫,釋放猶太人,就這樣做了近50年奴隸猶太人終於回到了家鄉,在波斯人的幫助下重建聖殿(第二聖殿),猶太人又建立新的秩序。
然而中東地區常年戰亂,帝國更替頻繁,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東方的塞琉古帝國等相繼出現,而此時猶太人不再反抗,在21年間先後投靠了六方勢力,公元前167年他們在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四世執政時期反叛,招來了屠城的命運。100年後羅馬進入耶路撒冷,拆毀了第二聖殿並在原址上重建,宏偉壯觀程度堪稱世界奇蹟。
然而羅馬人信仰羅馬神教和猶太人信仰的猶太教格格不入,公元前4年,耶路撒冷陷入一片混亂,在混亂中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耶穌即將誕生,他的誕生使得耶路撒冷乃至人類世界的歷史翻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