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有十分美麗,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美麗與哀愁,不知道被文藝青年們提及了多少次,被種草了很多年,終於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計劃中被提上日程。
帶著對耶路撒冷整座城市的嚮往,對以色列這個神秘的猶太人國度的好奇,我和朋友一起在最短的時間內定好了這次旅行計劃。因為對中東地區安全性的不確定,向來崇尚自由行的我們報了一個旅行團,雖然行程安排的不錯,但如果有機會再次去,我想我還是更想自由行,那樣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慢慢感受這個國家的人文與歷史,因為這次去的很多地方都值得更多的時間去體會。
我們從各自的城市到成都集合,在成都飛往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以色列和中國的時差為六個小時,凌晨出發,十多個小時的飛行時間,睡一晚醒來,到特拉維夫還是早上。從飛機落地,我們的以色列之行就開始了。
其實來以色列之前,我以為耶路撒冷會是這次以色列之行的全部,當我真的踏上這片土地,除了對耶路撒冷感覺更加神秘和複雜,對於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刻板印象也有了新的認識。
世界上最酷的城市之一 特拉維夫
關於以色列,我們多少都聽過一些關於這裡的傳說,或好或壞。這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國度,神秘而又令人難以捉摸。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猶太人國家,也是中東地區唯一的自由民主制國家,它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國家,擁有著悠長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卻隨著民眾的漂泊而散落各地,直到二戰之後才得以重新建國。
特拉維夫,以色列最為國際化的經濟中心,活躍、摩登、世界主義是他的特徵,被公認是以色列的文化之都。這座建立不過百年的城市正值盛年,處處洋溢著熱情、開放的國際化氣息,其中最好的證明就是它繁榮而熾烈的夜生活。這也是為什麼特拉維夫被稱為不眠之城的原因。
最浪漫的地中海風情雅法古城
雅法古城,是有4000年歷史的港口城市,世界上有據可查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雅法幾經戰亂和紛爭,從羅馬人、希臘人、十字軍、土耳其人,到阿拉伯人都曾經佔領過,現在以色列政府恢復了古城舊貌,將其改造成為藝術家的聚集區。
藍色的地中海護衛了雅法四千多年,地中海的藍色,加上希伯來風格的老房子所用的淡黃色的巖石,形成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格。窄街小巷,彎彎曲曲,古街道中到處是博物館、藝術畫廊、咖啡館、手工藝品小店、時尚藝術工作室……飽含滄桑的房子、色彩明快的門窗、牆頭怒放的鮮花、還有時不時碰上蹲在門口的貓,讓古老的雅法,既具歷史感,又有藝術範。
雅法老城還有十二星座的噴泉、十二星座巷子、十二星座的許願橋。據說在橋上找到自己的星座浮雕,然後輕撫著面向大海許願,就能成真。我們在這些巷子裡兜兜轉轉,尋找屬於自己星座的巷子,經過的每個角落都有自己的美,走著走著也許就會從某條巷子走到海邊。
美麗的海岸 海法
海法,以色列北部的港口城市,西瀕地中海,背倚迦密山,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巴勒斯坦地區最大的海港,新興宗教巴哈伊教的聖地。
海法最早是古羅馬帝國下屬的一個猶太小鎮,經歷了拜佔庭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在十字軍東徵過程中,海法全城被毀,到奧斯曼帝國時期,海法已經衰微成了一個漁村。埃及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得海法後,海法的交通、人口和重要性都有所發展,隨著英國人的統治,在這裡大規模填海,建成深水港口、軍事基地、石油轉口中心,海法才重新復活,成為地中海地區重要的商貿城市。到1948年以色列建國,根據聯合國制定的分治決議案,海法劃歸以色列管轄。
海法紛亂的歷史,也成就了海法的多元文化。現如今的海法猶太教徒、阿拉伯穆斯林、基督徒、巴哈依教徒……等等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諧共處。在紛爭不斷的中東地區,海法是一塊平靜祥和的樂土。如今的海法港口繁忙、工廠轟鳴,不同於耶路撒冷的古老滄桑,也有別於特拉維夫的繁華時尚,海法有著美麗的海岸,是以色列乃至巴勒斯坦地區最繁忙、最大的貨運港口,這座美麗地中海城市也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旅遊勝地之一。
世界文化遺產巴哈伊花園
巴哈伊花園位於有著「上帝之山」盛名的卡梅爾山上,這裡是巴哈伊教的聖地,也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陵寢,整個花園圍繞巴孛陵寢。
這裡就得不得講講巴哈伊教,巴哈伊教是一個獨立的宗教,由巴哈歐拉創立於十九世紀中葉的伊朗。巴哈伊教認為曾存於世的九大宗教信仰都來源於同一上帝,它的最高宗旨是創建一種新的世界文明,真正實現人類大同。
巴哈伊教的聖地巴孛陵寢梯田花園位於海法美麗的梅爾山上,又被稱為巴哈伊花園。從梅爾山上頂往下望去,藍天、碧海、綠樹和現代化城市融為一體,巴哈伊花園就坐落在卡梅爾山上,依山而建,面臨美麗的地中海,整座花園十九級巨大的平臺式階梯,從山腳至山頂綿延千米,垂直高度225米,最大坡度63度,因此得來「空中花園」的美譽。
花園中心是創教先驅巴孛陵寢,金色半球形穹頂位於40米高的乳白色聖殿之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巴哈伊花園其建造過程頗為艱辛曲折,自巴哈歐拉於1891年親選此處作為先知巴孛的長眠之地以後,斷斷續續歷經百年,終於在2001年驚豔亮相,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如今已成為以色列的旅遊勝地。
搞不清楚位置的以色列社區
因為是跟團遊,有一個景點我們不感興趣所以就沒去,導遊把我們放在一個社區公園附近,我們也就有了自由的時間在附近轉轉。開放式的社區環境非常好,似乎是一個村莊,但房子很新很現代化,每家的院子裡都會種各種美麗的花卉,偶爾會看到幾個居民出現,感覺這個社區居民生活的很舒適、悠閒。
其實對於以色列的社區,很多人會想到「基布茲」,中文翻譯則是來自希伯來語「集體定居點」的音譯,傳統意義上是一種以農業為基礎的以色列集體社區形式。初期的基布茲是一種社會主義和錫安主義(猶太聖會主義,不過阿拉伯世界稱之為猶太復國主義)相結合的烏託邦社區。其基本原則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基布茲」的一切財產和生產資料均為全體成員所共有,實行民主管理,成員之間完全平等,共同勞動,共同生活。
我們拜訪了一家「基布茲」酒莊,品嘗了社區自釀的葡萄酒,並聽主人分享「基布茲」模式的種種,對於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社會主義」社區,以及他們為適應社會發展所做的自我調整,只能由衷佩服,佩服他們的堅持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以色列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戰火紛飛卻屬於發達國家,科技強國、文化大國、旅遊大國、教育強國,同時,這也這樣一個荒漠中的國家竟然還是蔬菜、水果大國。想要揭開以色列神秘的面紗?那就去一趟以色列吧,除了以上介紹的種種,還有拿勒撒的報喜大教堂、加利利湖的五餅二魚教堂、八福堂等,這個國家的人文美景值得你來,且要準備足夠的時間停留、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