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勘探船結束作業返港

2020-12-03 瀟湘晨報

【新華社微特稿】土耳其政府11月30日說,土耳其向東地中海派出的「奧魯奇·雷伊斯」號勘探船已經返回土耳其港口。

土耳其能源部當天在社交媒體推特寫道,「奧魯奇·雷伊斯」號已經結束作業,返回土耳其南部安塔利亞省的港口。

土耳其與希臘和賽普勒斯就東地中海海上劃界和天然氣等資源歸屬有爭議。土耳其8月10日派「奧魯奇·雷伊斯」號赴東地中海作業並派軍艦護航,9月中旬撤回勘探船,10月中旬再次向東地中海派出這艘勘探船,多次延長作業期至今。由於「奧魯奇·雷伊斯」號作業區位於土耳其與希臘爭議海域,希臘表達強烈反對並派軍艦監視土方勘探船。

土耳其一直尋求加入歐洲聯盟。歐盟支持成員國希臘和賽普勒斯,多次敦促土耳其停止勘探並威脅實施制裁。

美聯社報導,歐盟領導人將在12月10日至11日舉行的峰會上決定是否對土耳其實施制裁。(完)(閆潔)

關鍵詞:「奧魯奇·雷伊斯」號(Oruc Reis)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土耳其再延勘探船作業期
    2020-11-23 07:37:25 來源: 新華國際 舉報   土耳其向東地中海派出的
  • 土耳其勘探船離開東地中海 歐盟:正關注其動向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半島電視臺1日報導,土耳其勘探船「奧魯奇·雷伊斯」號離開了與希臘有爭議的東地中海海域,而歐盟則表示正在監視土耳其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動向。希臘與土耳其在東地中海油氣資源開發問題上的分歧由來已久。近幾個月來,兩國矛盾不斷升級。
  • 受超強颱風「利奇馬」影響 如東出海作業船隻陸續返港避風
    為做好防臺工作,如東農業農村局相關部門對全縣出海作業船隻進行返港追蹤,目前大部分船隻都已安全到港。漁民劉寶雲是1號伏休結束,從國家中心漁港洋口外閘出港開捕的漁民,在海上作業一周後,7號晚上接到今年第9號超強颱風「利奇馬」即將來襲的通知,8號中午立即回港避風。
  • 「向陽紅18」船完成東海海洋及長江口多學科綜合調查與實驗返港
    冉祥濱 攝 中新網青島11月3日電 (記者 胡耀傑)記者3日從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獲悉,日前,「向陽紅18」船順利停靠國家深海中心碼頭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東海科學考察實驗研究」秋季航次任務。該航次科考針對長江口及東海海洋水文、地質和生態環境特點,進行了多學科綜合調查與實驗。
  • 我國物探船「海洋石油721」首次完成赤道作業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今天(7月15日)宣布,我國最先進的深水物探船隊,首次完成了西非赤道海域三維地震勘探作業,填補了我國在赤道零緯度海域作業的空白。此次作業工區位於西非加彭,作業項目面積超過10000平方公裡,是我國海洋石油物探史上首個單一作業面積過萬的海洋三維地震勘探項目。
  • 黑金博弈:土耳其希臘的愛琴海風雲
    去年6月,土耳其先後派遣多艘勘探船,前往與希臘和賽普勒斯有爭議的海域作業。這嚴重刺激了本來就眼紅了的土耳其,為了強調它在地中海專屬經濟區的主張,土雞又派出勘探船,進入東地中海部分海域作業。28日,老埃撤回勘探船,宣布暫停在相關海域的能源勘探活動,算是給默大媽一個面子。② 威嚇不斷升級這面子大概也就維持了一個禮拜,也就夠勘探船回來加了個油的時間,地中海短暫的緩和局勢,很快火星又冒出來了。
  • 中國981石油平臺穿越南海前往印度洋作業(圖)(1)
    981石油平臺航線示意圖 【環球軍事報導】據中國海事局消息,2015年1月1日12時,「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自三亞港至新加坡,航速4節,途經13-22.00N/110-
  • 江蘇-常熟下水~極地探險郵輪4號船「海洋探險號」
    (極地探險郵輪4號船「海洋探險號」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碼頭)(極地探險郵輪4號船「海洋探險號」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碼頭開始下水)「海洋探險號」極地探險郵輪集安全、綠色、經濟等特點於一身,適合於無限航區,主要航行於南極、北極及北美五大湖地區。
  • 你派坦克我買戰艦,土耳其希臘會打一場新「薩拉米斯之戰」?
    8月10日,土耳其「奧魯奇·雷斯」號(Oruç Reis)勘探船在軍艦護衛下啟程前往東地中海爭議海域進行勘探活動,引起希臘強烈不滿。此後,儘管希臘連日抗議,土耳其的勘探船仍繼續作業,希土之間的緊張關係持續升級,雙方以軍演、拓寬領海範圍、私自籤署劃界協議等行動互相挑戰底線,口水仗亦愈演愈烈。
  • 天津港集團「兩港一航」精品航線作業效率再創新高
    繼7月份天津港(600717)貨櫃公司在「天津-廈門」精品航線創造了在泊船時效率188自然箱/小時的佳績後,8月6日,該公司持續攻堅再發力,在「中谷廣東」輪裝卸作業中,僅用17.5小時就完成了4210自然箱的裝卸任務,在泊船時效率達到243自然箱/小時,時隔一個月再次刷新「天津-廈門」精品航線作業效率紀錄,創造了中谷公司歷年來國內各口岸船舶作業的最高效率記錄
  • 犁萬裡波濤——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船「三劍客」初戰告捷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題:犁萬裡波濤——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船「三劍客」初戰告捷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2019年2月26日,我國「海洋地質十號」調查船完成印度洋科學考察,返抵廣州。  作為我國自主建造的全新一代高精度具有鑽探功能的綜合海洋地質調查船,「海洋地質十號」自2017年12月26日入列以來,累計海上作業262天,穩定航行57000千米,整體性能和調查設備得到全面檢驗。
  • 不必捨近求遠,土耳其或在黑海發現天然氣田,地中海油氣爭端迎來終局?
    阿什認為,只有土耳其勘探出大量油氣田,才能改變遊戲規則。 土耳其的油氣勘探船 報導還指出,土耳其能源部長法蒂赫·唐梅斯(Fatih Donmez)
  • 「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原標題:「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經過兩個航段、長達60多天的走航和作業取樣,「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調查日前結束,不僅獲取到豐富的海底巖石和生物樣品等,為後期科研積累了寶貴樣品和數據,也意味著此次科考大西洋航段的科考任務順利完成。
  • 土耳其開採油氣 美歐等發出警告
    土耳其最近一個月向賽普勒斯附近地中海海域派遣兩艘鑽探船,以勘探性開採石油和天然氣,歐洲聯盟、美國和埃及8日至9日聲援賽普勒斯,警告土耳其不要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土耳其外交部10日發表聲明,說土方開採油氣合法,誓言繼續開採。
  • 日公開「地球」號深海鑽探船 曾創世界最深鑽探紀錄
    日本政府11月24日向媒體公開了停泊在日本橫濱港的地球深海鑽探船「地球」號。日本《產經新聞》11月24日報導稱,「地球」號能夠在地幔、大地震發生等區域進行高深度鑽探作業,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艘」多功能科學鑽探船。據悉,日本「地球」號將參與綜合大洋鑽探科學計劃(IOPD),根據此次實施的勘探工作計劃,「地球」號在解答巨大地震發生理論、發現新的海底資源等方面的貢獻備受世人期待。此前,日本「地球」號勘探船曾創下7740米世界最深海底鑽探紀錄。
  • 確診患者曾坐過:郵輪數千乘客在高雄被禁登岸,連夜返港
    其中,近9成旅客是港人,其餘為外籍人士,沒有內地旅客。5日一早,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港口衛生科職員前往郵輪為所有乘客和船員檢疫。郵輪抵達香港 圖源:東網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港口衛生主任梁耀康表示,該船員工中,有30多人在健康申報時稱有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其中3人曾發燒。
  • 中海油成套地震勘探裝備「首戰告捷」,打破國外裝備壟斷
    11月5日,裝有中國海油成套地震勘探裝備的「海洋石油760」,高效完成南海一深水工區地震採集作業後,在湛江拋錨休整。這次作業,是中海油服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套高精度地震勘探成套裝備的「首秀」。船隊20個有效工作日完成了2470千米的二維地震勘探資料採集,作業的高效,驗證了裝備性能的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