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韜略
文 | 華商韜略 阿團
9月20日,隨著美國財政部秘密文件的洩露,一個大瓜浮出水面。
滙豐銀行(HSBC)在明知有客戶存在欺詐行為正被調查的情況下,仍允許欺詐者在世界各地轉移數千萬美元。
受該消息影響,滙豐控股周一在港股市場大跌。截至當日收盤,滙豐控股港股股價已跌至29.3港元,當日跌幅超過5%,以前復權計,股價創逾11年新低。
9月22日,滙豐控股報28.70/股,換手率0.42%。
圖源:雪球
近年來,屢陷洗錢、洩密爭議等等黑歷史正逐漸讓這個曾擁有2.6萬億資產、全球數萬家分行、客戶總數超過1.25億的龐大金融體系走向隕落。
據悉,2013年和2014年,滙豐銀行允許欺詐者通過其美國業務將資金轉移到了其香港的帳戶。在一份被稱為FinCEN的洩露文件(即銀行的「可疑活動報告」)中,就詳細說明了滙豐銀行在8000萬美元欺詐案中所扮演的角色。
但滙豐方面表示,它們一直在履行報告此類活動的法律責任。
據這份文件顯示,被指是一種龐氏騙局的這項投資騙局是在滙豐因洗錢在美國被罰款19億美元後不久開始的,滙豐銀行曾承諾要取締這種做法。受騙投資者的律師表示,滙豐本應儘快採取行動關閉欺詐者的帳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據了解,滙豐涉及的這項投資騙局名為WCM777,由一名居住在美國的中國男子徐明(音譯,Phil Ming Xu)發起。徐明最終在2017年被中國政府逮捕,並被判入獄三年。
報導稱,徐明曾聲稱他正在運營一家名為「萬通投資銀行」(World Capital Market)的全球投資銀行,該銀行能在100天內讓客戶投資獲得100%的利潤。實際上,他操縱的是一場龐氏騙局,目標鎖定在美國、哥倫比亞和秘魯的貧困社區,其他國家也有受害者。
美國加州監管機構早在2013年9月就告知滙豐銀行正在調查WCM777,並提醒其注意欺詐行為。滙豐方面也確實發現了通過其系統進行的可疑交易。
直到2014年4月,在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美國證交會(SEC)提出指控後,滙豐在香港的WCM777帳戶才被關閉。
據FinCEN洩露文件顯示,在WCM777被調查的幾個月前,滙豐還躲過了美國針對墨西哥毒梟洗錢的刑事起訴。2011-2017年期間,滙豐發現通過其帳號的可疑交易超過15億美元,其中約9億美元與各種犯罪活動有關。
但滙豐提交的可疑活動報告沒有包括有關客戶的關鍵事實、帳戶的最終受益所有者以及資金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