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弄子」「打工人」「尾款人」……這些熱詞描繪的是不是你的生活

2020-11-28 新華教育

  最近打開社交網絡,出現了不少新詞,比如「弄弄子」「打工人」「尾款人」。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三個帶有社會屬性的詞彙,其實一定程度上有重合——「弄弄子」基本都是「打工人」,而「打工人」們大多一夜之間變成「尾款人」。社會心理學家分析認為,「弄弄子」「打工人」「尾款人」這些網絡熱詞的出現,其實是年輕人與外界互動的窗口,通過幽默進行自我消解。

  「糊弄學小組」出圈,「弄弄子」分享日常糊弄之能事

  所謂「弄弄子」,是因為豆瓣「糊弄學小組」出圈而形成,這門關於「以不敷衍的方式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的新學,很快席捲了年輕群體。網友們借用今年流行的「××子」稱呼,將精研「糊弄學」的各位統稱為「弄弄子」。 記者趴在豆瓣的「糊弄學小組」看到了很多「弄弄子」的日常糊弄小技巧,有緩解尷尬的不得已,有無法共情又迫於禮貌的敷衍,有過度社交時代裡的自我保護,也有親密關係中不需要刻意經營的信任…… 比如,「先肯定對的再否定錯的」,這樣的禮貌敷衍,會顯得內容比較豐富。舉例來說,當別人表示「我們晚一點去吃飯吧」,回答「嗯嗯」就有點敷衍了,可以改成「嗯嗯,晚一點去吃,現在先不吃。」再舉個例子,「我們明天走好嗎?」「好,我們明天走,今天不走」。總結下來就是「肯定+否定」。不過說出這個技巧的網友也表示,在聊天軟體裡這樣對話,顯得無腦說廢話,口頭交談時使用會更好使。 還有愛追綜藝的網友發現伊能靜是個優秀的「弄弄子」,她多次在節目中展示了她的經驗:當有人抱怨時,只需要肯定他,再放低自己的身段,你就可以「糊弄」過去了,並獲得對方的好感。比如,秦昊跟她交往時說自己堅持文藝片這條路,不知道對還是不對。這時伊能靜回覆說:「你知道我多想成為你這樣的演員嗎?」後來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中,阿朵跟伊能靜說自己可能要被淘汰了,伊能靜安慰她說:「阿朵,你知道你的音樂多棒嗎?我的夢想是成為你這樣的音樂人。」 記者看到,有網友甚至還分享了一個「萬能句式: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比如當同事跟你埋汰自己老公時,你可以說:哎,這叫啥事兒啊,要是我也受不了。

  「打工人」被全民玩梗,兼具「上班族」和「打工仔」的內涵

  結合另一個新詞「打工人」,就會發現再怎麼「弄弄子」,最終還是「打工人」。記者看到,「打工人」已經有了自己的詞條,即「打工仔,為現在很多上班族的自稱」。相信很多人在微博和微信上都被「打工人」及其表情圖刷屏過,「打工人,早安」更是被廣泛使用。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燕告訴記者,「打工人」火爆,是因為它兼具了「上班族」和「打工仔」的語言內涵。傳統語境之下,「上班族」多指擁有安穩的職業狀態的人群,能從工作中收穫穩定且有增長空間的薪資;「打工仔」則指由農村走向城市務工的年輕人,收入不高,工作不穩定且繁重。而「打工人」一詞巧妙地兼具了二者內涵,將自己從事的職業統稱為「打工」,帶著對薪酬、工作強度和晉升機會的抱怨,更平添了一層風雨飄搖的不穩定感。

  「打工人」其實幾乎覆蓋了所有上班族,不管你年收入多少,只要在上班、有老闆、壓力大,那就都是打工人。自稱「打工人」帶著這樣的潛臺詞:我有工作,但幹得不爽,掙得不多,還有可能隨時失業,所以大家都這麼說時,在網上就尋到了和自己一樣的人。

  買中帶淚的「尾款人」,繼續加油吧「打工人」

  到了11月1日,「打工人」紛紛秒變「尾款人」。今年雙十一來得有點早,很多規則還是老樣子,先付定金再付尾款,很多產品需要付定金方能享受優惠,且如果後期不補尾款,定金也不退。 隨著直播帶貨的主播們嘶啞著嗓子喊:「OMG,買它」,「不要睡了,醒醒」,多少白天努力養家的「打工人」,一不小心就變身為熬夜花錢的「尾款人」,即付了很多定金欠了一屁股尾款的雙11剁手一族。數據顯示,11月1日凌晨,湧現出數億「尾款人」。 沒錯,「打工人」鋼鐵般的意志不只用來早起上班,還有熬到凌晨付尾款。如果說打工人的內核是苦中作樂,那尾款人就是買中帶淚,一般來說,定金大多在百元以內,定金付得乾脆利索,而輪到付尾款時,只能告訴自己,每天的「早安,打工人」要變成「加油吧,打工人,努力搬磚掙回尾款」。

  心理專家:看待世界的健康態度讓人更加穩定 面對網絡上不斷出現的熱詞,張燕告訴記者,在她看來,「弄弄子」「打工人」「尾款人」正是年輕人與外界互動的窗口,通過幽默進行自我消解。

  張燕告訴記者,如今,年輕人在面對高壓環境時會產生焦慮感,所以應運而生了這些調侃性質的熱詞。糊弄,看似消極逃避,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對抗,讓自己不被超產社會的節奏裹挾,在生活中撬出縫隙,放置一點自由自在。其實「弄弄子」這個群體提倡的是一種溝通技巧的運用,像情商類的課程,包括說話技巧、做事套路等。不過在「打工人」中僅有「弄弄子」的情商,是遠遠不夠的,「打工人」不僅需要具有匹配崗位的專業能力和溝通技巧,更需要具備的是「精神商數」,即感商,包括感動力(感動別人的能力)和感知力(被別人感動的能力),這方面能讓你成為一個有感染力量的人;感商還需要真誠、付出、不索回報,感商的修煉和運用是快樂的、滿足的。這需要工作時專注於當下的事,才可以做好。所以網絡上那些「尾款人」能保持在這樣的精神世界下工作和生活,焦慮自然沒有那麼強烈,人自然變得輕鬆許多。(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相關焦點

  • 打工人,醒醒!請回答2020,你的年度熱詞是什麼?
    「打工人」「凡爾賽文學」時代都來了,你還沒有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嗎?2020年或許是最讓人感到猝不及防的一年,疫情席捲了大半年,從初秋開始才些許感受到文化的復甦,剛剛落下的北方的初雪已經昭示著歲末的來臨,一年一度的歲末盤點們也開始了。
  • 打工人變「尾款人」 名創優品開啟不一樣的創新時代
    一年一度的天貓雙十一搶先購已經讓不少打工人頭昏腦熱,開啟「無腦下單」模式了,剁手黨們也已經迫不及待付了定金轉而變成了一個個「尾款人」。雖然雙十一作為一年一度的全民狂歡購物節,以更低價的優惠力度勾起消費者心中的消費欲望,讓消費者產生一種「非買不可」的心理。
  • 「打工人」即「社畜」?「凡爾賽」等熱詞火出中國,背後有何玄機
    如有評論稱,在內地,傳統觀念把人分成「打工者」「白領」等,但「打工人」的廣泛傳播反映出內地大眾平等職業觀開始形成,以往的職業鄙視鏈正在消解——年輕人形成一種新共識,「無論行業光鮮與否、收入待遇如何,不管你是企業精英還是普通工人,大家其實都處於同一個階層,職業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 最近的「打工人」是什麼梗?
    無論你是不是所謂的「打工人」,那最近應當看到過不少圍繞「打工人」這個詞展開的段子。有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這樣:「過安檢的時候檢測儀一直響,安檢的姐姐讓我把所有的東西都掏出來,檢查過了,還是一直響,然後,她問我幹什麼的,我說我打工的,她說:好傢夥,難怪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這些有關打工人的笑話多半如此:六分調笑,三分自嘲,再加上一分荒謬。
  • 打工人梗為什麼會爆火真相揭秘 打工人梗出自哪裡什麼意思
    近段時間以來,打工人這個梗非常的火,朋友圈裡面都被:早安,打工人!給刷屏了。這是個什麼梗呢?這個梗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這麼火呢?這個梗的來源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打工人是什麼梗近段時間以來,「打工人」這個詞非常的火,為什麼這麼火呢?
  • 2021年春晚小品慘遭洩出,小品大佬齊聚集,「打工人」成主題
    打工人往往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工作卻十分辛苦,於是網際網路上的打工人便會互相發雞湯互相鼓勵,隨著時間的流逝,打工語錄不斷被網友改編,越來越多的人發起了打工語錄。
  • 2020年十大熱詞出爐:打工人、雙節棍等趣味新詞上榜
    2020年十大熱詞出爐:打工人、雙節棍等趣味新詞上榜 來源:站長之家 • 2020-11-10 14:36:50 近日,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打工人;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被網友不斷的進行調侃與自嘲,成為2020年最流行的詞語之一。無論你是那個社會階層,通俗地說,呢都是打工人,只是服務對象不同而已。1.打工人的流行,與當今社會的熱點與痛點緊密相關。現在的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大,時代快速發展,社會變化巨大,快速變化的工種,快速出現的無人時代,無論是誰,如果你不學習,你自己節拍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很容易被社會環境所淘汰。
  • 從「打工人」到「雲端青年」,這些流行語都是怎麼火起來的?
    雲上課、雲上班、雲監工、雲看展、雲看演唱會……受到疫情的影響,無論是辦公學習還是購物娛樂,許多人都過上了「雲」生活。最近,一個關於「雲」生活的新詞「雲端青年」又悄然走紅網絡。 他們愛存儲、愛分享,網上動若脫兔,線下習慣性社恐,是不折不扣的「賽博人」。他們身上有著明顯的特質——網盤資源豐富,數據存儲量足以擊敗全國99.9%的網盤用戶。
  • 2020藍鯨視界| 別樣雙十一:打工人變尾款人,消費者回歸理性
    殊不知,這已經影響到用戶的消費意願,越來越多的人在複雜的規則面前只能「被勸退」。一位年輕寶媽曉珂(化名)表示,自從生娃後,就沒耐心和時間琢磨雙十一的各種玩法規則。「要想捋清活動規則,沒點耐心、不花點兒時間是真不行,但我現在缺的就是耐心和時間。本來照顧孩子就夠我忙的了,哪還有心思再去琢磨這些,算了,今年我還是不費這腦細胞了。」
  • 熱詞「打工人」網絡爆火 開言英語告訴你外國人這樣表達
    最近一段時間,「打工人」一詞爆火於網絡。各個行業的勞動者都以打工人自居,「早安,打工人」也成為了熱梗之一。其實不光是在國內,國外的朋友大多數也是打工人。他們是是怎樣形容自己的呢?國內領先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字節跳動大力教育旗下教育產品開言英語現在就告訴你,關於打工和工作外國人這樣表達。
  • 刷屏的「打工人」梗,用英語怎麼說?
    近日,一則「打工人」的視頻爆紅網絡,視頻中頻出金句:電子廠上班了,零件和零件碰撞在一起就是夢破碎的聲音。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是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不拼爹,不拼娘,不拼工作,不拼錢,我們打工人只拼命。沒有苦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世界上有兩種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樣!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打工人」用英語怎麼說?
    我是小沃,感謝陪伴 2020.10.27 近日,「打工人 透露出小人物在平凡生活中的不懈追求。今天的知識點來啦!
  • 新梗打工人,如何在英文中正確表達
    想必大家最近的朋友圈也是可以看到「早安,打工人」這樣的語句吧。「打工人」是一個新梗,之前有從日本傳來的「社畜」以及上班代名詞「搬磚」,這類的網絡熱詞精準有力,簡直是惟妙惟肖。「打工人」翻譯過來也就是打工仔,亦是上班族的一種自稱。你要是用worker翻譯,那就大錯特錯了,正確的表達應該是「office worker」。
  • 「打工人」梗火了!沒有一個社畜缺少鋼鐵般的意志
    ,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
  • 拿「打工人」當「打工仔」,是一個老闆最大的坑
    文 |牛曉瑜來源 | 青島新聞網視點團隊圖片|來自網絡我們是唱著《勞動最光榮》長大的一代,深深地相信,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想要的幸福生活。後來,通過工作賺得報酬的行為,慢慢轉化成了一個詞,「打工人」,這個詞有多火?是2020年的十大流行語和十大網絡熱詞。
  • 打工人,一起爬山嗎?2020年百度沸點年度流行語出爐
    與往年「996」、「我太難了」、「社畜」等熱詞引領的「喪文化」不同,在今年的流行語榜單中,我們似乎看到了這屆網友直面真實、看清自我,甚至積極樂觀的一面。比如,「打工人」即上班族的自稱,他們往往薪水不高,但工作卻十分辛苦,於是網際網路上的打工人便會互相發雞湯互相鼓勵。「只要我夠努力,老闆一定會過上他想要的生活。早安打工人!」
  • 「打工人」到底是個什麼梗?
    這首歌送給@王大橘 感謝你的捧場 不為誰而作的歌 但這是專門為你推送的歌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上午好,各位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