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隋文帝楊堅哭尋良策,巧鬥突厥

2020-11-29 司徒說情感

開皇元年的一天早上,在靠近臨渝(今河北省東部)的一段長城上,戍邊的戰上們正在緊張地巡邏,警惕地注視著長城北面。這些天來,一直有消息說,忠於北周的營州刺史高寶寧不願降服楊堅,聯合北方的遊牧民族突厥首領沙缽略可汗,準備攻打臨渝鎮。對付突厥,成了隋朝的一個大問題對於突厥,文帝並不陌生。他很了解突厥人的歷史和現狀。突厥人居住在長城北面,以畜牧為生。他們沒有固定的住處,哪裡有清澈的水流和肥美的綠草,哪裡就是他們的棲身之處。突厥人長得驃悍,崇敬勇上。他們以戰死為光榮,以病死為恥辱,這表現了突厥人的尚武精神。

文帝甚至還聽到過一個關於突厥由來的有趣而離奇的傳說:突厥人的祖先最初生活在遙遠的西海邊,他們後來被鄰國滅了,男女老少兒乎被斬盡殺絕,只有一個男孩子被人砍掉了手臂,丟在荒草叢中。一隻母狼發現了他,每日銜來肉食眼他,他們共同生活。後來,這隻狼生下了十個男孩,突厥人才得以存在繁行下來。所以突厥人都認為自己是狼種,總是在其首領的帳篷前立起一個狼頭纛(dio道。古代軍隊裡的大旗)。這個民族,如今已空前強大起來,佔有廣闊的地域。隋朝以前,在北周、北齊對峙時期,雙方懾於突厥的強盛,都力求取得它的信任和幫助,爭著與它聯姻結親,還要經常給它奉獻許許多多的財物,以致當時的突厥首領佗缽可汗驕橫地說:「只要我在南面的兩個兒子(指北周和北齊皇帝)時常孝順,我就不愁沒有財物使用!

北周時候,突厥對北方邊境的騷擾日益嚴重,對國家的統一和生產的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如今,這個前代統治者一直未能解決的大難題擺在文帝面前。怎麼辦呢?文帝離開預案,在殿內慢慢來回踱步,陷於沉思之中:朕不給突厥送禮,沙缽略自然怨恨,必定興兵入寇,可我國百廢待興,國力尚虛,無力大動兵戈。怎樣找到萬全之計呢? ....苦思冥想,仍是一籌莫展。這時,一個太監,悄悄地進入大殿,手中捧著一個奏摺,他走近文帝,雙手將奏摺呈上。文帝接過奏摺,沒不經心地打開它,只見上面寫著:「臣長孫晟(shang制)啟稟皇帝...」文帝頓時眼前一亮,「長孫晟!」這人的形象立刻出現在他的眼前。

原來,文帝很早就認識長孫晟了。那還是周宣帝在位時,在一次宮廷比武中,就是這個身體矯健,動作敏捷的年輕人騎馬射箭得了第一名。當時,楊堅看到這個年僅十八歲的長孫晟如此英武,深為驚嘆。比武結束後,楊堅同長孫晟進行了親切的交談。以後楊堅每想起此事就對別人說:「長孫晟武藝超群,有奇才大略,這個孩子將來一定能夠成為名將!後來,長孫晟護送千金公主和親出使突厥。一次在陪突厥首領沙缽咯可汗遊獵時,恰好遇到天空中有兩隻大雕在邊飛邊爭食。沙缽略可汗想試試他的箭法,就取出兩支箭交給他,說:「請射下二雕。」長孫晟接過箭,馳馬彎弓,乘兩隻大雕正在相爭,竟然只用一箭就射下了這兩隻雕。沙缽略佩服極了,於是命令突厥貴族子弟們都向長孫晟學習射箭。這樣,長孫晟在突厥逗留了將近一年。沙缽略的弟弟處羅侯深得民心,但是沙缽略不喜歡他。他心懷不滿,就秘密地派遣心腹,暗地裡與長孫晟結盟。長孫晟常常與他一起在突厥各地遊獵。長孫晟是一個非常機敏的人,他利用各種機會觀察了那裡的山川地形,了解了突厥各部落的強弱和相互關係,對突厥內部的情況非常熟悉,真可以說是「突厥通」。

楊堅任大丞相時,長孫晟就曾將突厥的情況詳細地告訴過他。想到這裡,文帝急忙打開奏摺,細細地讀下去。長孫晟在奏摺中首先分析了剛建立的隋王朝內外交困的情況,然後指出現在對突厥興師討伐,時機尚不成熟,但若棄置不管,突厥又必然大肆侵擾。應該運用謀略,利用突厥王室叔侄兄弟之間的不和,採取遠交近攻,離間強大部落,扶助弱小部落的方法,派人到西邊聯絡達頭和阿波兩部,再到東面聯絡處羅侯和奚、契丹等部,使沙缽略東西兩面受到牽制和進攻。這樣突厥各可汗間就會互相猜忌,十數年後,我大隋出兵進擊,就可以一舉而獲成功。長孫晟這番精湛的分析,出色的計謀,真是雪中送炭,使文帝喜出望外。他迫不及待地吩咐太監傳召長孫晟即刻入朝議事。長孫晟聞詔入殿,君臣二人一間一答,好不情投意合長孫晟口述形勢,手畫山川。

分析突厥虛實。文帝聽著連連點頭,倍加讚賞。他決定全部採納長孫晟的意見。於是,文帝派長孫晟出使黃龍(今吉林農安縣),賞賜奚、契丹等部,讓他們做嚮導,去見處羅候,並在這裡安排心腹,誘勸處羅侯依附隋朝。緊接著又派元暉出使伊存(治所在今新疆哈密),去見達頭。達頭派使來朝時,文帝放意叫沙體略的使者上朝,使這兩個有宿怨的部落的使者I相貓疑。離間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突厥各部果然互相猜忌起來,暫時無力侵擾隋朝。但是,突厥首領沙缽略可汗對於隋朝是不會放過的,他還在尋找機會。果然,第二年,他又率四十萬大軍進犯隋朝。文帝聽到這個消息深為震怒。而這時隋E朝得到寶貴的一年時間鞏固了 統治,已經可以分出一些力量來抵禦來犯之敵了。於是文帝向全國下詔書,揭露突厥侵擾邊境、殺害人民、搶掠財物、破壞生產的罪行,決心為老百姓的休養生息和鞏固國家的統一,出兵禦敵。他派遣豆盧勳(jT擊)、竇榮定、高潁、虞慶則等名將率兵出塞迎敵。

在這次戰鬥中,長孫晟利用突厥內部矛盾,分化瓦解敵軍,獲得很大成功。這次入侵的突厥軍中,打先鋒的是阿波的軍隊。阿波軍是突厥的弱部,而且與統帥沙缽略矛盾很大。阿波進軍到涼州,與竇榮定交戰,連吃敗仗,人馬損失極大。這時長孫晟秘密派人入阿波駐地,給他捎去一封書信。信上寫道:「你們的首領沙缽略每戰必勝,而你阿波初戰便敗,實為突質恥辱。更何況你與沙體略又矛盾很深,他一 一定會歸罪於你,乘機將你消滅。請你仔細想想, 追隨沙缽略你能避免滅亡嗎?你再看看,現在突厥中的達頭可汗已經與我大隋朝聯合了,你為何不學達頭的樣子,依附我大隋朝,以求萬全之計!難道你甘願喪兵負罪,遭受沙缽略的誅戮嗎?!」阿波看後,覺得言之有理,於是暗派使者去隋軍營中談判,並從此按兵不動,不久就退兵了。

阿波退兵以後,沙缽略勃然大怒,向阿波發動了進攻,擊敗了阿波軍,又殺掉他的母親。阿波走投無路,只得投棄西邊的達頭可汗。達頭與沙缽略有舊仇,於是援助阿波兵馬十萬,回擊沙缽略。就這樣,突厥內部又大亂起來,攻戰不息。各可汗為了能在內戰中取勝,紛紛派使臣到長安,請和求援。文帝心中有數,一概不許,讓他們繼續爭鬥下去。

同時,隋文帝根據擊強助弱的策略,派兵專打沙缽略。沙缽略屢敗,而阿波卻漸漸強大起來,佔據了龜茲、伊吾等西域地區,號稱西突厥。自此,稱雄-一時的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國勢日衰。文帝乘機認千金公主為女兒,賜她改姓楊氏。為了進一步穩住沙缽略,文帝派遣虞慶則和長孫晨去看望千金公主,並給沙體略捎去御書封。虞慶則和長孫晟來到沙體略的住處。沙缽略讓突順兵列隊兩旁,並且將自己的奇珍異寶都擺出來炫耀,自己卻假稱有病,不肯起身迎接這兩位隋朝的使型。他做慢地說:「我們突厥祖輩以來,從不向人跪拜!」處慶則很是氣慎,嚴厲地貴備沙缽珞的無禮,並講了以禮待人的道理。但他不聽,拒不起身還禮。幹金公主悄悄對寬慶則說:「可汗性情暴烈, 你與他爭執多了,他會傷害你的,請你留心。」這時長孫晨走上前去,和婉耐心地勸導沙缽略。他說:「突厥 與我隋朝均為大國,可汗您不起身還禮,臣下怎敢違背您的意志!但千金公主是大隋皇帝的女兒,而您就是他的女婿,我們奉皇帝的旨意來看望他的女兒女婿,您怎麼能那樣不敬呢?」沙體略理屈詞窮,不好意思地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虞慶則跟前跪下,雙手接過文帝的街書。

他看到信中寫道:「你既然是我女兒千金公主的夫婿,也就同我的親兒子一樣,今天我派使臣虞慶則去看望你和女兒....抄缽略被這些親切的言辭所感動,心中很是慚愧,眼中不禁流出了熱淚。他讓臣下傳閱御書,大家都感動得哭了起來。賞慶則又傳文帝聖旨,要沙缽略向隋稱臣。沙缽略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就問左右道:「什麼是臣?」有人答道:「嘴國稱臣,就象我們稱奴一樣。沙缽略激動地說:「今天我能做大隋皇帝之奴, 心甘情願,都是由於虞使節的幫助,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真是蕙激不盡啊!」於是沙缽略贈給虞慶則突撅良馬千餘匹,並且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他。

後來,沙缽略被達頭所困,東面又有契丹為敵,就派遣使者向文帝告急。文帝下詔,令晉王楊廣派出援兵,送去衣食,並且還賞賜他許多物品。沙缽略非常高興,趕快寫信向文帝稱臣。他在信中寫道:「隋與突厥雖然不同,而情義是一樣的。況且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大隋皇帝是真皇帝。我國願意永遠歸順,子子孫孫,萬世不變。 」文帝也回信說:「今作君臣,便成一體,情深義厚。」隋朝與突厥間的戰火雖然平息下來了,可是突厥內部的權勢之爭,由於最高統治者的更替,卻仍在進行。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突厥內部的紛爭?用什麼樣的策略控制住這場紛爭,以免舊禍重起,危及隋朝的統治呢?這對文帝來說,仍是個重要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三線出擊,分化瓦解,說說那些年被隋文帝楊堅玩壞的突厥
    此後數年間,史萬歲、周法尚南平蠻荒,高熲、楊素北破突厥,楊諒、王世積東徵高麗。皇朝的版圖進一步擴大。 西元599年,大隋開皇十九年。皇朝和突厥之間,再一次爆發了嚴重的衝突。當時的突厥,已經分裂為東西突厥兩大汗國,(當然對於西突厥的正式立國時間,學界有不同的認識,比如吳玉貴先生在《西突厥新考》、《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中就認為,西突厥汗國的正式成立時間,應該是大業七年,也就是西元611年。)突厥的可汗照例由阿史那家族擔任。西突厥的汗統,歷史上分為阿波系和室點密系兩支。其中,室點密系是首批開拓西域的突厥人,室點密可汗大約是突厥汗國開國可汗阿史那土門的弟弟。
  • 軍事反擊配合外交分化:淺析隋文帝執政時期對突厥的反制措施
    隋朝建國之初,突厥經常騷擾邊境,嚴重地威脅著隋初的經濟生活和政治安定,甚至於對隋文帝吞併陳朝的計劃都受到了影響。有鑑於此,隋文帝一方面組織軍事反擊,另一方面在長孫晟的謀劃幫助下,對突厥採取了一系列的分化措施,雙管齊下,終於暫時解決了突厥這一來自北方草原的巨大威脅。以下,我來具體說明。
  • 史萬歲,從將軍到囚徒再到將軍,讓突厥不戰而逃,蒙冤暴斃朝堂
    彪悍的人生從來不需要解釋,在城主又一次到突厥部落發財時,史萬歲主動請求跟隨。深入突厥幾百裡史萬歲如魚得水,在草原上縱橫馳騁,突厥不論出動多少人,沒人能夠阻擋史萬歲。 草原之行令敦煌城主改變了對史萬歲的態度,認為史萬歲果然是一個萬人敵。從此突厥部落中都知道敦煌城中有一個叫史萬歲的戍卒,勇猛無敵。
  • 說說楊堅晚年那些事兒
    前文提要:在隋文帝楊堅三面出擊、分化瓦解、打而不滅的策略下,分裂為東西兩部的突厥也面臨著內亂不斷的困局。 東線集群在史萬歲的統轄下,主要有朔州總管趙仲卿、代州總管柱國韓洪、柱國張定和、大將軍永康公李藥王、蔚州刺史劉隆、行軍總管楊義臣等。史萬歲親率張定和、李藥王、楊義臣等人出塞,其中楊義臣部在大斤山首先遭遇突厥, 史書記載,史萬歲在此役中大發神威,在大斤山擊破達頭後追入大漠數百裡,直把阿史那玷厥打得滿頭包狼狽逃竄。
  • 隋文帝楊堅家族真的是出自弘農楊氏嗎,他真實的出身是什麼?
    隋文帝楊堅家族真的是出自弘農楊氏嗎,他真實的出身是什麼?關隴集團的實力不用懷疑,畢竟無論是隋文帝楊堅,還是唐高祖李淵都僅僅只是關隴集團的代言人,當然他們本身也是關隴集團的一份子,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史料表明,楊堅並非來自傳統的關隴士族。
  • 楊堅的第三子楊俊,是唯一沒有被楊廣迫害的皇子,但也並非幸運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生下了五個兒子,分別是廢太子楊勇、隋煬帝楊廣、秦孝王楊俊、蜀王楊秀、漢王楊諒。其中楊勇、楊秀、楊諒先後被楊廣迫害而遭到幽禁或殺害,唯一沒有被楊廣迫害的楊俊,也並非幸運,他僅僅因為奢侈過度而被楊堅責罰,又遭妻子下毒,在憂懼中病亡。 當初,楊堅登基稱帝,立第三子楊俊為秦王。
  • 從和親使者到突厥剋星,看長孫晟如何「一箭雙鵰」平外患
    當時,北周和突厥出使、和親等重大活動,雙方都喜歡派武藝高強的人作為使者,互相比武,以顯示自己的勢力。早聞長孫晟騎射技藝超群的楊堅,於是派長孫晟作為和親副使,跟隨汝南公宇文慶護送公主,前往突厥送親。三、上表獻策,分化離間,遠交近攻平外患回國後,長孫晟把自己在突厥的所見所聞和所做的一切,都詳細告訴了時為北周丞相的楊堅,楊堅聽後大喜,當即升其為奉車都尉。
  • 楊堅作為隋朝的開國之君為什麼叫隋文帝,不叫隋太祖?,
    其乃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老爸楊忠,其雖然沒有當過皇帝!但楊堅在稱帝之後,本著孝道將其追諡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即隋太祖,所以隋太祖是不能叫的。 至於為什麼歷史上一般稱他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
  • 屢次被人點評有「帝王之相」,周武帝宇文邕為什麼不殺掉楊堅
    不過關於隋文帝楊堅的相貌可能還真不是杜撰的,而且是得到過好幾位皇帝認證的。楊堅和他的父親楊忠還在效命北周的時候,周太祖宇文泰就說楊堅的相貌看著就不像凡人。等到了周武帝宇文邕即位的時候,先是齊王宇文憲也跟周武帝說:「楊堅這個人相貌非常,不像是久居人下的人」,而後內史令王軌也跟周武帝說,楊堅此人相貌異常,未來一定要造反自己當主子。
  • 兒子愛上了敵人的女人,曹操和楊堅的反應截然不同,效果大相逕庭
    隋文帝楊堅也是個好色,但他很會裝。因為事業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獨孤皇后的獨孤氏家族,所以他在獨孤皇后面前,表現得特別乖。即使當上了皇帝,也和獨孤皇后乘輦同行,朝臣稱他們為「二聖」。但某次獨孤皇后病倒,隋文帝偶得自由,便到了一個名叫「珠璣樓」的藏書樓,寵幸了一個名叫尉遲珠兒的妙齡宮女,惹起了一起不大不小的風波。
  • 妖貓與貓鬼:古代世界對「喵星人」的靈異想像
    這兩種形象,到底哪種更接近古代人們對「喵星人」的實際認知呢?其實古代人們對貓的看法和理解是多樣的。一方面,貓乖巧漂亮,為世人喜愛,故常以「狸奴」的暱稱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畫之中;另一方面,貓尖牙利爪,又是夜行動物,目有幽光、行蹤神秘,故也常以靈異精怪的形象見諸文人筆記乃至正史之中。
  • 古代開國皇帝復活,第一句話是什麼?知道結果後會說什麼?笑死人
    偶然看到一個話題——古代皇帝在陰間聚會都會說什麼話,所以今日就以這個話題寫一小文,以供讀者一樂。中國古代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就從他開始挑幾個著名的開國之君說吧。秦始皇嬴政復活後,第一句話肯定是:現在是秦幾世在位啊,是否像朕一樣雄才大略?得知秦二世而亡,秦始皇大哭,後悔當初為什麼不明立公子扶蘇,為什麼不殺了趙高。
  • 虎毒不食子,隋文帝卻對兒子很無情
    隋文帝對他的使者說,我竭盡全力創建大業,制定典章制度,就是希望臣下都能夠遵守。你作為我的兒子,卻想要敗壞規則,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責罰你。楊俊聽說後很慚愧也很恐懼,病情更加嚴重,但是隋文帝不管這些,再次任命他為上柱國,可是沒過幾天,楊俊去世了。隋文帝聽說以後,傷心地哭了幾聲就停止了,沒有半點眼淚。
  • 史姓的來源_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每個家長都會愁寶寶起名這件事情,想要做好這件事情,首先應該了解一下百家姓起源,了解一下自己的百家姓,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史姓的來源,姓史的名人有哪些吧。史姓來源  一、史氏來源  史佚的遠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后稷為周始祖,歷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