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反擊配合外交分化:淺析隋文帝執政時期對突厥的反制措施

2021-01-09 騰訊網

隋朝建國之初,突厥經常騷擾邊境,嚴重地威脅著隋初的經濟生活和政治安定,甚至於對隋文帝吞併陳朝的計劃都受到了影響。有鑑於此,隋文帝一方面組織軍事反擊,另一方面在長孫晟的謀劃幫助下,對突厥採取了一系列的分化措施,雙管齊下,終於暫時解決了突厥這一來自北方草原的巨大威脅。以下,我來具體說明。

軍事防禦與反擊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沙缽略可汗趁隋王朝剛剛建立,與北齊的餘黨營州刺史高寶寧合謀,攻佔了臨渝鎮(今河北省山海關),剛即位的隋文帝下令加強防禦,修築長城,「命上柱國武威陰壽鎮幽州,京兆尹虞慶則鎮并州,屯兵數萬以備之」。又令太子楊勇駐兵鹹陽,防止沙缽略偷襲長安。與此同時,也開始組織反擊。開皇二年(582年)四月,一支突厥騎兵侵入隋朝雞頭山,河北山一帶,「大將軍韓僧壽破突厥於雞頭山,上柱國李充 破突厥於河北山。」五月,沙缽略集突厥五大可汗(沙缽略,庵羅,達頭,阿波,貪汗)率四十萬大軍入侵長城,隨後又入侵蘭州,北邊自武威、天水、金城、弘化至上郡,所到之處,洗劫一空。雖然軍事上有所失利,但隋軍仍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隋文帝於開皇三年(583年)頒布討突厥詔,開始反守為攻,向突厥進行了大規模的反擊。文帝任命衛王楊爽為行軍元帥,帶領李充等四位大將出朔州道,兵分八路出塞討伐突厥。最 終楊爽的軍隊與沙缽略的軍隊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遇。楊爽採納了行軍總管李充的建議,沙缽略一路勝利,必定驕傲,對中原軍隊輕敵而沒有準備,令李充率精騎五千大破突厥軍隊。沙缽略的軍隊丟盔棄甲,一路逃亡,飢謹難耐,沒有糧食,沙缽略只能「粉骨為糧」,結果疾疫流行,死者無數。這一年,草原又是遍地饑饉,突厥軍隊的糧食供應都得不到保證,民間疾疫流行,死傷慘重。隋軍乘勝追擊,連戰連捷,收復失地,至此隋朝的軍事反擊取得了全線勝利。

583年在突厥歷史上是重要的一年。強盛的突厥帝國由盛轉衰,往日的雄風一去不復返了。不久,突厥內訌,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內戰。

「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分化策略

在軍事反擊的基礎上,隋文帝採納了長孫晟的建議,根據突厥內部諸可汗攝圖,達頭,阿波,突利叔侄兄弟之間「各統強兵,俱號可汗,分居四面。內懷猜忌,外示和同,難以力徵,易可離間」的局面,進一步制定了「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政治策略,激化其內部矛盾,對突厥進行分化。至583年,東西突厥分裂,內戰不斷,不但停止了大規模的對隋侵略,還積極向隋示好「請和求援」,以換取在突厥內戰中的優勢,從開皇四年至仁壽四年(584年—6O4年)隋與突厥的關係進入了以緩和階段。

開皇四年(584年)九月,沙缽略可汗向隋朝請求和親,其妻千金公主雖對隋有國讎家恨(千金公主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趙王宇文招之女,宇文招被楊堅滅了九族),卻也上書請求改姓楊,願意成為隋文帝女。文帝同意和親,封千金公主為隋大義公主。當然沙缽略請和是為形勢所逼,並非真心歸順。但就客觀而言,以和平為主體的外交策略對促進雙方關係的進一步發展確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皇五年(585年),東突厥沙缽略可汗被西突厥達頭可汗圍困,又東懼契丹,於是向隋文帝告急,請求將部落南遷漠南,寄居白道川。文帝準許了,並命鎮守并州的晉王楊廣率兵給予物資援助。沙缽略遷到白道川後繼續與阿波爭鬥,阿波的盟友乘虛而入劫持了沙缽略的妻子。隋軍協助沙缽略擊敗阿波,解救了沙缽略妻子。沙缽略感激之餘,竟主動上書願與隋建立君臣關係,並送自己的兒子入隋做人質,以表明自己誠意。

開皇七年(587年)夏沙缽略去世,其弟處羅侯繼位,稱為莫何可汗(也稱葉護可汗)。處羅侯深刻認識到突厥內部力量分散,處境困難,單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生存發展,因而必須尋求靠山。於是繼續了沙缽略的親隋政策,在隋朝軍隊的直接參與下,處羅侯殺回漠北,多次打敗西突厥。隋朝也通過處羅侯這個代理人間接控制了漠北草原。

處羅侯在位僅僅一年,之後就於開皇八年(588年)西徵時不幸中流矢而亡。沙缽略之子雍虞閶繼位稱都藍可汗,即位之初都藍可汗延續了處羅侯對隋的做法,遣使入朝,爭取隋朝的承認和支持,確立君臣關係。隋派遣長孫晟弔唁莫何可汗,冊立都藍,並賜以寶物。

關係反覆,東突厥進一步分裂

此後隋朝與東突厥的關係出現過反覆。突厥有個習俗,就是後世可汗要娶前世可汗的妻子為妻子。因此大義公主就又成了都藍可汗的妻子,而大義公主亡隋之心不死。開皇十三年(593年)流亡漢人楊欽宣稱周宗室女婿劉昶即將反攻隋朝,煽動大義公主配合滋擾隋朝邊境,都藍也因之不修職貢,屢為邊患,文帝大怒,乃遣使到突厥宣布廢黜公主,後又命都藍處死了大義公主。大義公主的死使已經激化的形勢暫時緩和了下來。

開皇十七年(597年)東突厥突利可汗、都藍可汗不約而同向隋求婚,長孫晟獻策:都藍是因為和達頭可汗有矛盾才依附隋朝,遲早是會叛離的。如果真把公主嫁於都藍,只會讓他藉助隋朝的威嚴,助長自己勢力,如果讓其徵服了達頭,突利等可汗,就更加難以控制;反觀突利,是處羅侯的兒子,兩代與隋親善,把公主嫁於他,可以控制南部突厥,突利可汗兵少力弱,控制相對容易,還可借其牽制都藍。

隋文帝採納了長孫晟的建議。文帝將隋安義公主嫁於突利,突利帶領部眾南遷至度斤舊鎮(即於都斤山,沙缽略舊時建牙之處)。隋的這一舉措徹底激怒了都藍,都藍覺得受到了侮辱,自己身為突厥為大可汗,待遇反到不如突利,「朝貢遂絕,數為邊患」。正如文帝所期望的,當都藍與隋為敵,屢犯邊境時,突利監視著都藍的動靜,及時奏報朝廷,隋朝每次都能有準備迎戰,都藍屢屢不敵。

開皇十九年(599年),都藍與宿敵達頭可汗建立聯盟,聯合兵力打擊突利可汗。突利無力應戰,節節敗退,只得向隋求援。十月,隋封突利為啟民可汗,又因為安義公主已死,又將義成公主嫁啟民可汗,於朔州築大利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安置啟民,有了隋的援助,啟民收復失地。於是東突厥就這樣硬生生被隋文帝和長孫晟分裂為了南北兩部,啟民在漠南,都藍在漠北。

十二月,都藍被部下所殺,北突厥內部混亂,西突厥的達頭可汗自立為步迦可汗,並企圖趁機兼併北突厥。長孫晟建議隋文帝乘此招撫被突厥,果然降附之人很多。仁壽元年(601年),隋文帝派楊素協助啟民可汗北徵,當時漠北大亂,許多部落歸附啟民,啟民就此成為東突厥大可汗。603年,鐵勒十餘部背離達頭歸順了啟民,達頭逃往吐谷渾不知所終,啟民收其餘眾,並統領東方之奚族,室韋等東胡族臣服於隋。

隋文帝對付突厥的辦法是軍事與政治外交雙管齊下:在其執政前期採取軍事防禦與反擊,中期遠交近攻,分化突厥,因此到了其執政後期,分化後的南部突厥始終親附隋朝,並在隋文帝的扶持下成為東突厥可汗,替隋文帝打擊西突厥勢力。可以說隋文帝對突厥採取的軍事鬥爭輔以政治外交手段,取得了極大的成果,使得當時的北方邊境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

我不編造故事,我只是歷史的搬運工。關注我的ID:大黃扯點歷史,不斷更新原創文章,期待與你交流。

相關焦點

  • 從和親使者到突厥剋星,看長孫晟如何「一箭雙鵰」平外患
    就這樣,在作為和親使者出使突厥期間,長孫晟不但順利完成了和親任務,還贏得了沙缽略可汗的信任,留下了「一箭雙鵰」的美名,更重要的是,他通過自己的智慧,暗地裡掌握了突厥的地形、軍力、部眾關係等重要軍事情報;通過拉籠處羅侯,一定程度上分化、削弱了突厥勢力,為實施自己的另類「一箭雙鵰」打好了基礎。
  • 古代史:隋文帝楊堅哭尋良策,巧鬥突厥
    這些天來,一直有消息說,忠於北周的營州刺史高寶寧不願降服楊堅,聯合北方的遊牧民族突厥首領沙缽略可汗,準備攻打臨渝鎮。對付突厥,成了隋朝的一個大問題對於突厥,文帝並不陌生。他很了解突厥人的歷史和現狀。突厥人居住在長城北面,以畜牧為生。他們沒有固定的住處,哪裡有清澈的水流和肥美的綠草,哪裡就是他們的棲身之處。突厥人長得驃悍,崇敬勇上。他們以戰死為光榮,以病死為恥辱,這表現了突厥人的尚武精神。
  • 史達林時期蘇聯軍事最強?其實不然,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曾超過美國
    那麼這七位領導人究竟誰執政時期,蘇聯最強呢,不少人認為是史達林執政時期,但是如果單論蘇聯的軍事實力最強時期,並不是史達林時期,而是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在他的帶領下,蘇聯在軍事上曾超過美國。那麼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蘇聯的軍事到底有多強,美國在此時的軍事實力又如何呢?
  • 史萬歲,從將軍到囚徒再到將軍,讓突厥不戰而逃,蒙冤暴斃朝堂
    北周、北齊對峙時,突厥比任何一方實力都強,雙方都結交突厥,與其和親,隋朝建立後,國力逐漸恢復,隋文帝對突厥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因此準備進攻突厥。
  • 中世紀時期,古羅馬帝國興盛的時候,突厥帝國開始崛起
    中世紀時期,古羅馬帝國興盛的時候,突厥帝國開始崛起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文章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之前的文章裡在介紹古羅馬帝國時,我們也曾略過的講了一點與突厥帝國有關的事件,那麼今天呢,小編就要給大家就講一講,在那個時候,突厥帝國是在什麼情況下崛起的。
  • 三線出擊,分化瓦解,說說那些年被隋文帝楊堅玩壞的突厥
    當時的突厥,已經分裂為東西突厥兩大汗國,(當然對於西突厥的正式立國時間,學界有不同的認識,比如吳玉貴先生在《西突厥新考》、《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中就認為,西突厥汗國的正式成立時間,應該是大業七年,也就是西元611年。)突厥的可汗照例由阿史那家族擔任。西突厥的汗統,歷史上分為阿波系和室點密系兩支。其中,室點密系是首批開拓西域的突厥人,室點密可汗大約是突厥汗國開國可汗阿史那土門的弟弟。
  • 阿拉伯人喜歡僱傭突厥人打仗,埃及國王:沒有人比他們更忠誠
    中世紀的亞洲鐵騎——古拉姆近衛軍穆阿臺綏姆的後代們延續了父輩的做法突厥衛隊的人數開始不斷的增加規模,古拉姆衛隊規模開始變得更加龐大。在古拉姆衛隊進入阿拉伯世紀一個世紀後,擁有了掌控自己主公生死的權利。在穆阿臺綏姆時期當時巴格達的居民都非常反感囂張跋扈的突厥僱傭兵,穆阿臺綏姆便帶著這些突厥衛兵遷都至巴格達西北方的薩邁拉,在這裡建立起了皇宮和軍營。
  • 俄羅斯的「漫畫外交」,拿德國人畫的法國人,向美國人發起反擊
    即使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多年,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摩擦依舊沒有停止,除了外交軍事上的較量,在川普政府時期,更是因為「通俄門」導致川普遭受兩年調查,從而使得多名親信被牽連。俄羅斯在剛分裂時也遭受過以美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的孤立。
  • 大陸對臺大動作頻出,蔡英文卻妄想反制大陸
    中國民航局要求外國航企改標「中國臺灣」已告一段落,8月3日,國務院宣布取消臺港澳居民在內地就業許可事項,被視為給予臺灣同胞國民待遇的又一重大舉措,島內綠媒哀嘆這是「中國統戰又一招」,蔡英文當局心慌慌卻無力招架,搜腸刮肚想出來的反制措施卻被島內痛批「無腦」。又是統戰?
  • 對美大動作來了,中國連續宣布3大反制措施,消息公布傳遍全球
    面對美國不斷的打壓,中國也採取大動作,連續宣布了三大反制措施。現在各國都在關注中美兩國的一舉一動,因此這些消息公布以後迅速驚動了全球。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我國決定對美國境內的洛馬公司進行制裁。美國所採取的政策的確給我國發展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以前中美兩國之間實力差距太大,我國所採取的措施往往就是抗議,很少會採取對等的措施對美國進行制裁。但是如今,我國卻已經有足夠的底氣宣布對美國同等反制,這也證明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實力差距正在不斷的縮小。前段時間美國宣布關閉我國位於休斯頓的總領館,隨後我國立馬反擊,宣布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 美國解密檔案:CIA如何分化日本左派勢力
    自民黨自1955年開始,連續執政達38年,直至1993年才下臺。纐纈厚教授在書中指出,在日美安保體制下,日本實現了高度的經濟增長,支撐了自民黨的長期一黨統治(頁9)。此處再根據美國的解密文件,揭露美國為確保日本能充當其冷戰時期東亞戰略的走卒而不遺餘力地支持保守勢力,所採取的政治、經濟策略。
  • 蔡英文執政2年 消失的兩岸關係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將滿兩年,在這七百多天中,各項政策中最受外界關注之一的就是兩岸關係,蔡英文能否實現選前承諾的「維持現狀」,成為檢驗焦點。    張亞中說,中國這十年間發展經貿與軍事實力,「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但也因此讓美國把對中政策圍堵的比重加重,所以才有了重返亞太政策,而到了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更是展現出對中國的不信任,而川普手上可以打的牌包含了經貿戰、南海糾紛與臺灣問題。    「親美日的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美臺一拍即合。」
  • 揭秘新中國外交60年:自然災害時仍對外慷慨解囊
    然而,也給了中國逐步從冷戰中解脫出來的機會,中國開始尋找獨立的國際地位,獨立的外交路線  1959-1969年  中國外交在危機中前行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王瑤發自北京 關於上世紀60年代記憶的最好見證,或許是周恩來辦公室的檯曆,它記錄著新中國總理兼外長的工作日程。
  • 「大突厥主義」凸顯土耳其領土野心(圖)
    從埃爾多安的反華行為,不難看出這位總理也在做著「大突厥主義」的春秋大夢。  大突厥主義思潮最早產生在19世紀的中亞韃靼人中間,而後又傳播到奧斯曼土耳其。「大突厥主義」的思想認為,所有講突厥語的諸民族是同一個民族;他們應該在語言、思想和行動上聯合起來;主張將所有的「突厥人」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民族聯盟。而大突厥主義的形成也印證了這個中亞帝國一段興衰榮敗的歷史。
  • 珠海可攜式反制設備實現遠程反制打擊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無人機不僅在軍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民用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隨著使用難度的不斷降低,無人機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其「黑飛」與濫用也給國家、社會和人民造成了安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