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民族,每個民族都在歷史的長卷上留下過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後世依據留下的相關記載再給其貼上獨特的標籤。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民族,後世將其稱為「出色的商業民族」,他們就是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由無數城邦組成的鬆散聯盟。這個民族也自稱迦南人,由於他們很早便在史上消失無蹤,所以使得這個民族也戴上了神秘的面紗,關於面紗下的真面目也引得後人生起窺探的好奇之心。從眾多史料中找尋到了蛛絲馬跡,通過層層抽絲剝繭,腓尼基人的原本面貌也漸漸清晰。關於他們的記載當中,最不得不提的就是其發達的商業,究竟腓尼基人有著怎樣的經商之道,才使其變成了歷史上的商業民族?
紫紅色染料開啟經商之路
腓尼基人也被稱為「紫紅色的人」,這給他們也罩上了神秘浪漫的色彩,不過紫紅色並不是指他們的膚色,而是他們經常穿著紫紅色的衣服。而衣服的顏色則歸功於其獨特的染料。據記載這種染料是從海螺中得來的,當時一個腓尼基牧人在海上拾得一個海螺,就把這種海螺給了身旁的獵狗。狗一咬破海螺,結果就流出紫紅色的液體。牧人以為是狗的嘴巴被扎破,但在給其清洗之後,依舊沒能洗掉這種顏色,所以牧人就將海螺帶回去熬煮,得到了這種紫紅色的染料。
為了得到紫紅色的染色液體,腓尼基人都爭相去撿拾這種海螺。他們將衣服都染成紫紅色,並且銷往地中海各國,因為這種顏色在當時很少見,所以大受歡迎。腓尼基人也因此賺了大賺一筆。嘗到了商業利潤的甜頭,腓尼基人也就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農業勞作,紛紛開始了下海經商之路。
航海貿易之道
腓尼基人的航海也是十分的發達,這主要得益於他們的船隻。由於腓尼基人所居的黎巴嫩盛產一種雪松,這種雪松堅實,十分適合建造遠洋的大船。同時他們也十分善於學習,吸收了鄰國的造船技術,將鐵以及一些金屬和雪松木結合起來建造船身。這樣既是充分利用了自己本地的資源,而且也學到了冶鐵等的新技術。
並且腓尼基人還解決了船隻漏水的問題,他們從松柏中提取松脂將其塗抹於甲板之上,漏水問題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時船身被一塊厚重的板子貫穿,形成船的脊柱,有了這個脊柱的加持,船就能承載更大、更重的貨物。這也就支持了腓尼基人能夠進行更遠的航海之行,發展商業貿易。
腓尼基人不滿足於地中海地區的貿易,通過他們獨特的船隻,腓尼基人甚至能夠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海岸,而且他們還去過好望角,與各地區的人都進行過貿易。
腓尼基人和很多沿海國家都建立了貿易關係。他們主要向這些國家銷售雪松木、貴重的金屬、鋼鐵以及染料等等。同時他們也會銷售來自各個地方的特產,比如來自黑海的鉛和黃金、非洲帶回來的象牙、遠東的穀物以及希臘的工藝品等等。他們用較低的價格從別的地區收集當地的特色產物,再將這些當地特色銷往其它的地區,貿易就不斷發達起來。
在希羅多德的書中就記載關於腓尼基人與西非的黑人貿易的情況,在進行貿易的時候,腓尼基人會先卸下貨物,接著再返回船上,以一股黑煙為信號。看到信號後的黑人會將準備好的金子放到貨物的旁邊然後躲起來。如果腓尼基人對金子的數量感到滿意就會收下,然後離開。如果不滿意就會繼續在船上等,直到黑人不斷增加的金子數量達到其滿意程度後才會收拾離開。
航海打開了貿易的要道,隨著商業的擴展,腓尼基人的城邦也在不斷繁榮,帶動了航海港口城市的發展,人口也在逐漸增加。公元前2500年左右出現了發達的港口城市。蒂爾就是其中最為繁華的,也是規模最大的,這裡主要進行羊皮紙等進口貨物的貿易。
英文字母之源
由於腓尼基人外出貿易,自然免不了與其它民族進行交流,而且也為了便利自身記錄交易帳目。所以他們創建了字母表,也就是22個字母。最開始這個字母表是用來輔助建造船隻的。因為腓尼基人需要遠洋航行,所以他們的船隻都是十分巨大的,自然建造結構也十分複雜。所以他們在船的構建上標註字母,這樣只要按照字母的順序對船隻進行組裝,就不會出錯,大大節省了時間,也保證了船身的質量。
腓尼基人的這22個字母也被認為是現今26個英文字母的源頭。它隨著愛琴海傳入了希臘,又經過改良傳入義大利,接著又不斷改進傳入各地。後來腓尼基人為了節省貿易的時間,他們借用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進行結合創造出了新的文字系統。
殖民擴張之路
腓尼基人通過航海貿易之路,不僅建立了很多的貿易點,而且還趁此機會對外擴張,建立了自己的殖民據點。最為知名的就是公元前9世紀末,北非沿岸的迦太基城,這是腓尼基人最大的殖民地。關於迦太基城的建造也有一個傳說。
據說迦太基城為迦太基的女王狄多所建。狄多是蘇爾國王的妹妹,也是祭司阿西巴斯的妻子。狄多的父親死後,其哥哥繼位,為了鞏固政權,狄多的哥哥便將阿西巴斯處死,甚至還想將狄多也一起殺死。但狄多逃到了北非海岸,請求這裡的國王幫助,表示自己只需要一塊牛皮覆蓋的土地,北非的國王同意了。於是狄多便將牛皮切成了長條,長條連接環繞了海岸的座小山,也就是後來迦太基的主山。
現今的迦太基則位於北非,腓尼基人在此建立了殖民點之後,公元前7世紀,這裡就發展成了奴隸制國家,貿易十分發達,壟斷了地中海等地的海運貿易。
而在地中海沿岸地區,腓尼基人就在此建立了很多自己的殖民據點。公元前1800年,腓尼基人的部落幾乎遍布西班牙南部沿岸。在埃及第六王朝的時候,地中海沿岸就已經布滿了腓尼基人的船隊。而到了公元前1200年埃及逐漸走向衰弱,而此時腓尼基人抓住時機,掌握了地中海的霸權。
從興盛到衰落
腓尼基人通過商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也因為這些財富招致了其它帝國的覬覦。利益的驅動之下,就是強大的徵服欲。亞述帝國、巴比倫王國都先後對腓尼基人發起攻擊,用盡一切手段對其進行壓榨。公元前9世紀到公元前7世紀,腓尼基的各個城邦和敘利亞等國聯合起來共同抵抗亞述的侵略,但最終實力仍舊懸殊,反抗都失敗了。
而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新巴比倫王國又徵服了腓尼基的眾多城邦,此後又被波斯帝國侵佔。巨大的財富刺激了這些強國的先後掠奪,為了躲避這些強國,腓尼基人退居至地中海的北非,建立了迦太基國,又繼續發展自己的商業貿易,成為當時的經濟大國。但依舊沒能逃脫被徵服的命運,在羅馬帝國發動的第三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滅亡了,關於腓尼基人過往的輝煌都全部埋葬在了燃燒的灰燼之中。腓尼基人又長期處在希臘以及羅馬的統治之下,慢慢地與其他民族進行了融合。
腓尼基人之所以走向毀滅,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以商業崛起,缺乏強大的軍事實力的支撐。所以在強國的入侵之下,也最終走向了滅亡。關於這個民族具體是如何崛起和興盛地,以及來自哪裡並沒有詳細的記載。腓尼基人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發達的商業,在地中海海岸所建立的眾多繁榮的商業城市。
關於腓尼基人的很多信息如今都還在考證,但我們現在可知的就是這個民族的商業智慧。從小小的海螺中發現了紫紅色染料,並藉由這個染料開啟了自己的商業之路。腓尼基人背後依靠的是黎巴嫩山,山海環繞之下,領土資源匱乏,所以發展農業就受到了限制。但這個民族卻在有限的環境限制之下開闢出了一條經商之道,並且藉由發達的商業在史上開創了自己的輝煌時代。
雖然腓尼基這個古老的民族已經在歷史當中隱去了原貌,但關於他們的造船技術、經商智慧以及航海精神也都融入了其它民族之中。這個民族留下的,比如22個字母表也成為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寶貴財富,仍然在現今的生活中發揮著作用。
參考文獻
《荷馬史詩》
《世界上下五千年》